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文学的故乡(——“鲁奖”作家鲁迅故乡绍兴行)

書城自編碼: 38084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小说选刊》杂志社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20339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售價:HK$ 93.6
变态心理揭秘
《 变态心理揭秘 》

售價:HK$ 59.8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售價:HK$ 81.6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售價:HK$ 69.6
减压七处方
《 减压七处方 》

售價:HK$ 67.2
成为作家
《 成为作家 》

售價:HK$ 57.6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售價:HK$ 81.6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售價:HK$ 94.8

 

編輯推薦:
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就是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铸牢民族之魂。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鲁奖作家与鲁迅故乡,将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期待。
——徐坤(《小说选刊》主编)

读鲁迅如此,在绍兴寻鲁迅先生的足迹亦如此。先生走过的路我们走,没走过的路也须走;走过没走过,他的脚印都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在一百年后用心去感受。感受这样的一座城,这样的山水、风物、民情、五谷乃至空气,如何长养出这样的一个人。 ——徐则臣(《人民文学》副主编)
內容簡介:
2021年9 月25日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与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邀请李敬泽、徐坤、王跃文、刘醒龙、刘庆邦、徐则臣、东西、范小青、关仁山、鲁敏、潘向黎、黄咏梅等30位鲁奖作家齐聚绍兴,缅怀大师精神,寻找文学原乡,创造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作家们深入鲁迅故乡,感受百年巨变,以虔敬之心、生花妙笔,记录今天鲁迅故乡的百花竞放、百舸争流景象,赏悠悠鉴湖水,唱浓浓古越情,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本书就是30位鲁奖作家这次采风活动文章的结集。
關於作者:
《小说选刊》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创刊于1980年,《发刊词》系茅盾先生亲撰,刊名题字亦为茅公手笔。《小说选刊》创刊以来以精心遴选全国各地文学期刊之优秀作品,治“选学”,做“选家”,汇品类之盛,领风气之先。被誉为中国文坛的风向标,茅奖鲁奖作家的摇篮。先后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最受海内外读者欢迎五十强期刊,许多火爆银屏的影视作品也取材于《小说选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者也因作品入选《小说选刊》步入文坛进而闻名全国。在2022年8 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的10篇获奖小说中,《小说选刊》就有7 篇中短篇小说获奖。创刊42年来,《小说选刊》为一代一代作家的成长,为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錄
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敬泽·001
“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发布词 徐 坤·007

文学的故乡 徐则臣·001
朗诵鲁迅 贺绍俊·011
十五岁的少年向往百草园 刘庆邦·019
再谒鲁迅 王跃文·027
绍兴的严苛与宽容 东 西·033
读鲁迅,看绍兴 洪治纲·041
朗读故乡 刘醒龙·047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范小青·055
绍兴的那盏灯 关仁山·063
南腔北调两先生 徐 剑·073
绍兴的河流,流淌着什么 鲁 敏·085
谁在故乡——寻访鲁迅故居 孙惠芬·093
想象儿时的鲁迅 白 烨·101
青白上虞 叶 弥·109
白马湖的清晨 宁 肯·117

目录
山阴道上行 潘向黎·127
绍兴风物 张 楚·137
温故绍兴 李骏虎·145
绍兴,光阴如流水的地方 葛水平·155
从百草园到题扇桥 陆颖墨·165
从三味书屋到春晖中学 刘大先·173
所有人的故乡 朱 辉·181
从百草园到仰山楼 黄咏梅·189
青瓷、丝绸,以及大先生 弋 舟·197
故乡一二 温亚军·203
高远的与世俗的 石一枫·211
入云深处已沾衣 邓一光·215
绍兴,一粒时间的种子 胡学文·227
內容試閱
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敬泽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深切缅怀鲁迅先生的卓越成就、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毕生致力于现代中国人灵魂的重塑,为民族的复兴解放而奋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的坚定的爱国情怀,不屈的战斗精神,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深情关切,是新时代凝聚民族精神、建设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他以文艺为灯火,以照亮民族前行之路的勇气和担当,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激励鼓舞着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断开拓进取。
走进绍兴,来到鲁迅故里,大师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百感交集,令人高山仰止!站在故居入口处鲁迅巨幅画像前,但见半墙晕染、满壁澄澈,身着长衫的鲁迅先生立于天地和灯火之间,冷峻、伟岸而清癯。他身后是一个世纪的开天辟地、改天换地,是一个世纪的筚路蓝缕、沧海桑田和翻天覆地。一百多年前的绍兴,风雨如晦,长夜如磐。这里是闰土和祥林嫂的故乡,“乡关不再见”;这里是阿Q和孔乙己的故乡,这里还是狂人和吹长明灯者的故乡,百草园的虫声唧唧和乌篷船的桨声灯影里,有“救救孩子”的觉醒呐喊;三味书屋琅琅的读书声和社戏的焰火中,有“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少年壮志。这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原乡。一百年来,鲁迅先生所期望的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憧憬已经变为现实。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开启新征程。今天的鲁迅故乡,百花竞放,百舸争流。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绍兴已全面融入上海九十分钟核心经济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城市。
大师的存在,就是在昭示一个民族精神气度和人类文明的高度,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时代,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来纪念鲁迅先生,深刻认识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深刻认识鲁迅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巨大动力。
——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就是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铸牢民族之魂。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铁骨铮铮的民族魂。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毕生以笔为旗,以文字记录时代,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和不屈的战斗姿态,呼唤着国民的觉醒,体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和民族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高山仰止的“民族魂”。我们今天学习鲁迅精神,就是要发扬文学强基固本的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凝神铸魂、鼓舞人心最重要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能够照亮一个民族精神的天空。面对各种风险挑战,面对在各种风险挑战中出现的价值虚无、信仰缺失、拜金主义、精神危机、心理失衡、道德滑坡等种种现象,我们要高举鲁迅精神的大旗,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塑造中华民族刚健的文化性格,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真正使人民在精神上“强起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就是要心怀“国之大者”,拓展文学胸襟,提升文学境界,开启新征程谱写新史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明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在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时间节点我们来纪念鲁迅诞辰,决定了这次大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千秋伟业书写传奇。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我们要接过鲁迅手中的炬火,牢记文艺工作者的职责,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把握历史主动,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拓展文学胸襟,提升文学境界,使文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功能和推动作用。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文学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与时代同行,为人民书写,凝聚强大文学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发布词
徐 坤
各位领导、学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日子。今年也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发表100周年。在这个日子里,绍兴市人民政府与《小说选刊》杂志社共同举办“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格外有意义。
100年前的1921年5月,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发表。鲁迅的故乡,是一个地理标志,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被毛泽东主席誉为“鉴湖月台名士乡”,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绍兴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鲁迅的小说《故乡》,则是一个经典名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民族复兴重要的精神指引和力量支撑。
在小说的结尾,先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在哪里?小说发表两个月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那时起,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面前,出现了一条光明无限的新路,越来越多的人,怀着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走上了这条路。今天的中国,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绍兴,一幕幕场景活力迸发,一张张笑脸自信荡漾。
这次采风活动邀请了三十位活跃在文坛一线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在先生故乡绍兴开展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参与作家深入鲁迅故乡,感受百年巨变,讲好中国故事,以此回望先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遵循先生“文学还是同社会接近好些”“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等主张,以此致敬先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是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在三天时间里,参与作家将在“老绍兴、醉江南”的越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访鲁迅故里,摇一橹轻桨、坐乌篷船品东湖“湖中之奇”。
在“世界纺织之都”柯桥,看兰亭雅集、曲水流觞,赏鲁镇社戏、悠悠鉴水。
在“孝德文化”的传承地上虞,感受千年越窑青瓷文化,在白马湖春晖的红柱雨廊、百叶柳窗间看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叶圣陶等名家遗风。
在“西施故里”诸暨,走进全国最大的珍珠集散地华东国际珠宝城,在米果果小镇看乡村振兴新貌。
在“越剧之乡”嵊州,于千年古戏台前品茗听戏,在江南“杏花村”古镇崇仁看日月如梭。
在“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新昌,于江南名剎看林木苍翠、古迹厚重,在达利·丝绸世界感受“产业 文化”发展模式的活力。
这些采风点,集萃了绍兴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渊薮、山水风光和工业产业,是绍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生动剪影,绍兴值得你细品,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本次采风活动的成果将结集出版,以期让更多朋友了解绍兴、品悟绍兴、走进绍兴,必将极大提升绍兴的国际影响力。
鲁奖作家与鲁迅故乡,将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期待。

1
文学的故乡

徐则臣

当下中国,但凡与文学沾上点边,大约没有几个人不想写一写绍兴,即使从未到过绍兴;但凡与写作沾上点边的,大约也没有几个人从未写过绍兴,即使你甚至尚未在文章中写下过“绍兴”二字。原因不复杂,现代文学以来,这里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因为有鲁迅在,有周作人在,喜欢不喜欢,你都是在他们开创的文学传统中写作。尤其鲁迅,谁敢说自己的写作不是在《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野草》和《且介亭杂文》《华盖亭续编》的流风余韵中展开的?谁敢说我们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没有闪烁过阿Q、闰土、孔乙己、祥林嫂、九斤老太、吕纬甫和魏连殳的影子?还有我们笔下的场景,谁敢断定永不会与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和漂荡着乌篷船的河流相呼应,并形成互文?怕是没有。那些篇章、那些人物、那些场景,早已经成为发肤血肉,长成了我们思想和文学的身体。与鲁迅相关的一切,都活在我们的心中,也必活在我们的文字里。鲁迅在,绍兴就在。鲁迅无处不在,绍兴便无处不在。鲁迅成为中国文学的旗帜与标杆,绍兴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文学的圣地。鲁迅的故乡,也便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故乡了。
不过,来没来过绍兴还是不一样。鲁迅文章中的绍兴固然是一个丰富真实的绍兴,但绍兴又何止只存在于鲁迅的文字中呢?这里除了诞生于周家的两位文豪,夏禹治水、勾践复国以降,此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治武功,诸方面皆贤人辈出、名士云集。仅我们关注的思想文艺界,古往今来,便可供奉出一个万神殿:《论衡》之王充,阳明心学之王守仁,大学问家刘宗周、黄宗羲、章学诚、马一浮;艺术圈的,王羲之、虞世南、陈洪绶、王冕、任伯年、赵之谦;亦有教育科学界的蔡元培、竺可桢、陈鹤琴、马寅初;以及革命志士秋瑾、徐锡麟等人。
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列下去,每一个名字都足以振聋发聩。当然绍兴不需要这种豪华的亲友团以壮声势,我列出来,仅仅是为了说明,尽管鲁迅远不能局限于绍兴来理解,而绍兴也远不是鲁迅宏阔渊博的文字所能尽述的。也正因此,更可以在鲁迅的文字之外,显明地看见一座人文荟萃、慷慨激昂的古城,是如何塑造和影响了鲁迅。鲁迅远没有被穷尽,作为鲁迅身后最重要的背景之一的绍兴,也远没有被穷尽。底蕴丰厚的城市从来如此,它能有多古老,就可能有多新颖;能有多幽深,就能有多开阔。而这也正是我对这座城市的认知。
我到绍兴总有六七次了吧。先为朝圣,后因工作来绍兴出差,再后来作为绍兴的首届驻城作家,成了半个绍兴人;这一次又来,为参加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纪念活动。其实不管历次绍兴之行所为何事,归根结底,有一个目标不曾变化:朝圣;一再地朝圣。就像理解鲁迅先生的著作,读一遍是不够的,须一读再读,学而时习之。理解绍兴这座城市,走一遍也是不够的,须一走再走,深入到街巷,深入到日常生活,深入到城市居民的内心。唯其如此,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这座城,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鲁迅。
记不清走过绍兴的多少地方了,最初两次来绍兴,都是直奔鲁迅先生的故居和三味书屋、百草园,与书本中、资料上和想象里的场景逐一对照,然后去咸亨酒店、坐乌篷船。追寻先生的足迹一遍,然后才转而为普通观光客,去徐渭故居、蔡元培故居、沈园、兰亭等地打卡:拍照留念,求新鲜、猎奇,“到此一游”。不能说无感,也不能说收获甚微,但总是流在面上,于鲁迅,于绍兴,皆是蜻蜓点水。景观当然重要,因为可以让你得以重返历史现场,但两次之后我发现,景观之外的气息,或者说景观与城市气息之间产生的张力更为重要。所谓气息,便是这座城市的平常生活、当下的日常细节,以及弥散在街巷间自古营造和传承下来的氛围。于是,从第三次到绍兴起,我便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旅程。
我的奔走从来都是盲目的,信步,随心,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风吹哪页读哪页。在绍兴城里,我通常随着河流走;偶尔也沿着街巷走,从一块青石板到另一块青石板,从一条马路到另一条马路。有一次突发奇想,跟着桥走,经过这座桥时看见了另一座桥,那么,下一座桥就是我的目标;然后再奔赴另一座桥,如是反复。非不得已,我不看地图,地理没学好,看也未必能懂。绍兴老城的房屋街巷多缘河而建,根本不管东西南北,而一旦南北无序,我的方向感就失灵,把地图看穿了也白搭。也好,心无挂碍,大不了叫辆出租车,救我回酒店。
必须承认,仅从市容和建筑风貌看,绍兴跟江浙水乡每座繁华的城市都一样,古典处矜持娴静,清秀婉约,黛瓦白墙,房屋一例细瘦着腰身;小桥流水,小码头边主妇们汰衣洗菜的姿势都毫无二致;石板路被无数双脚经年累月打磨出了时光的包浆,每一块石头都沧桑玉润如传家宝贝,尤其那几座古老的石桥,原汁原味的石头,成百上千年铺下来,纹丝未动过,每踏上一步台阶,每踩过一块石头,都有在历史中行进的沧桑感。读过一篇报道,绍兴有位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拍摄运河上的大小石桥,他说,几十年间绍兴的古桥越拍越少,想到那些不同缘由拆毁的古桥,心就揪到一起,也因此更加奋力地抓拍尚在的桥。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正准备长篇小说《北上》,河与桥亦是我的关注重点,便按图索骥,搜到了该摄影家的创作和绍兴的古桥资料。
古典之外是现代。在市区,绍兴城其实展现的是更现代的一面,即便那些刻意经营的古典,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古典。这没毛病,一个现代城市,当然要极尽现代之能事,在城市的细节上表达出科技、观念和文明的力量来。不是所有美学上的古典,都能与现代生活完全水乳交融的。因为古典被现代包裹,同时又被现代保护和珍惜,所以你走在绍兴城里,才能既看见悠久醇厚的历史,又感受到了现代的繁华和所有可能需要的生活便利。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绍兴在城市建设中,是把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结合得相对和谐的样板。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人,即使无限崇敬鲁迅,愿意回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可一旦真正走入那个“古典”时空,你肯定也会感到极度不适。当然,历史不可进入,历史必定也是你不愿再次进入的。那么,出入一个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绍兴,我们所体味和理解的鲁迅,是否会变了味了呢?
我以为不是。我们要理解和体悟的,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在那个特定时空里的鲁迅,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鲁迅,一个与时俱进的鲁迅。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在“先生”之前尊一个“大”字,之所以还把他奉为民族的炬火与灯塔,正是因为他走过了那个时代,又走到了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语境中,依然让我们有大领悟,依然是我们艺术与思想的源头。也唯有其精神适于现今的时代,指引了现今的时代,我们才尊他为思想与文化的引路人。所以,世易时移,先生的精神并未有所减损,相反,仍在增长与壮大。所谓古典与现代、彼时空与现时代的二元论,纯属庸人自扰。
那么,行走在一个古典与现代交融、“他时代”与“现时代”并存的二十一世纪的绍兴,我又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有一说一,真说不好,至少于我,不是仅去过六七次绍兴就可以说明白的。
读鲁迅也是。从小学课本上开始,读了有三十年了吧。中学时学写作,刻意模仿鲁迅的腔调,压着嗓子让自己沉郁顿挫,还要间以佶屈聱牙。当然那时候心境倒也适宜模仿鲁迅,神经衰弱,每天都孤僻地一个人,拉张长脸,落落寡合。那忧世伤生的深沉,非抱着鲁迅诵读不能过瘾,就像临习书法,必须对着魏碑写才觉得苍劲有力,人书俱老。到大学,真正决定要做一个作家了,终于承认鲁迅的腔调并不完全适合我,或者说,我意识到应该去寻找到自己真实的声音。倒是逐渐从鲁迅的腔调的余音里走了出来,但鲁迅的文字和腔调之外的东西越来越深重地进入了我的内心。这种影响不仅在文学的意义上,更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也越来越是文学外围的东西,甚至都不是某些具体的篇什,或者某一种思想的逻辑与确切的判断,而是越发混沌的、既形象又抽象的一种象征与精神引领。我肯定不敢说学到了多少,或真正改变了多少,但尽管资质驽钝,究竟是心向往之。很多人想必与我的感受类似,就如那炬火,日夜在高烧,不经意抬起头就能看见,甚至也不一定非要看见,因为垂首低眉,你也知道它在,一直在,一定在;由此也便更笃定,愿意继续精进、去努力。
读鲁迅如此,在绍兴寻鲁迅先生的足迹亦如此。先生走过的路我们走,没走过的路也须走;走过没走过,他的脚印都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在一百年后用心去感受。感受这样的一座城,这样的山水、风物、民情、五谷乃至空气,如何长养出这样的一个人。我不是刻板的索引派,也不是严格的因果论者,但我相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何况已置身于绍兴,近在眼前,大可平常心地信步而走。六七次地走下来,没方向感大致也能在心里勾勒出一幅绍兴的地形图了吧。当然更可宝贵的,是收获了诸多绍兴的细节。多不正大,皆是转瞬即逝的日常里的小浪花,那恰恰就在将逝未逝的一刹那,与我有了会心,有了感动,便印在了头脑里。这些细节在他人或无足轻重,但我看重,一部分放进了长篇小说《北上》里。
绍兴对《北上》的写作有所贡献,的确是寻鲁朝圣之旅中意外的收获。《北上》因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的这条大河必是要反复走过,因为专注,反倒忽略了对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的深入研究与参照。在绍兴,因为看见了浙东运河及古浙东运河的遗迹,提醒了我的注意。熟悉运河的朋友知道,京杭大运河到杭州止,但运河并未结束,从杭州经绍兴再至宁波入海口,这一段浙东运河在历史上,尤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绝大的作用。天下诸水本一家,怎可略过浙东运河这一截?从绍兴起,我认真关注浙东运河的沿线各地,在田野调查和案头阅读中,竟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和启发。比如阮社的纤道桥,如果没有现场感受,这座用于拉纤的近四百米的古老长桥,我大约也不会在《北上》中给艰辛的纤夫们如此多的笔墨。纤道桥激发出的想象,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行船之苦和民生多艰。
在绍兴积累了素材、开辟了新的写作,算朝圣的正途吗?我想,鲁迅先生在天有知,定会赞同,甚或会断言:唯其有新的开辟和增益,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亲近历史。也正因此,在绍兴,我大言不惭地对朋友们说,《北上》受益于鲁迅先生,也受益于这片伟大的土地。

2021年10月4日于知春里-远大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