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HK$
63.8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HK$
140.8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HK$
107.8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HK$
63.8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HK$
85.8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HK$
126.5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通过介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制造的玉器、铜器、陶瓷、漆器、丝织、古建、水利、天文仪器、车船和历代奇器等,展示了我国先民在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工匠精神,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智巧和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绝伦,以翔实的证据,雄辩地论证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贡献,使我们能够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保持一种自信的正确心态。纵观我们中华文化,会感到它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四千余年,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达七千余年,甚至可以推到更为久远的年代。其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可与日月同辉。书中列举的每一部分,在科学史上都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作者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撮其精要,编缀成篇,激励我们在新时期,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和发扬先民的伟大成就和工匠精神,继续向新的科学前沿迈进。
从近三百余年的历史来看,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确实受惠于西方,这一点不可否认,而西方早年受惠于古代中国的地方,国人却往往忽略。本书中介绍了很多中国古代的发明、发现,这些光辉成就一方面属于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又有其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从科学技术史角度来看,中国有许多重大发现及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物质文化史角度来看,古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仁智和奇思异想,创造了一种与西方文明大相径庭的东方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全人类的物质文明史。
|
關於作者: |
王振铎(1910—1992年),河北保定人,文物博物馆学专家、科技史专家。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秋任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特邀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他善于把史学、考古学、考据训诂与传统工艺的践行结合起来,现存的指南车、记里鼓车、候风地动仪、水运仪象台等实际上都是他所作的复原模型。主要著作有《科技考古论丛》等。
|
目錄:
|
目 录
序说
玉器
从石器到玉器 / 001
什么是玉器 / 004
良渚文化中的玉器 / 006
绚丽多彩的殷商玉雕:妇好墓中的玉器 / 010
汉代的葬玉:金缕玉衣 / 013
明清的玉制工艺品 / 016
铜器与铁器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 / 020
青铜器的分类研究及青铜器的意义 / 021
青铜器的铸造与“六齐”规律 / 022
浑厚雄奇的后母戊大鼎 / 025
形象逼真的四羊方尊 / 026
大盂鼎与毛公鼎 / 028
春秋铜禁与战国曾侯乙尊、盘 / 031
西汉车饰和东汉牛灯 / 034
唐代的金银器 / 037
铁器的起源和早期铁器 / 039
竖炉炼铁和鼓风装置 / 041
卅炼大刀与百炼钢 / 043
大型铸件:沧州铁狮与当阳铁塔 / 045
綦毋怀文的宿铁法和双液淬火 / 047
陶瓷
陶器与瓷器 / 050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 / 053
黑陶与白陶 / 056
原始瓷器与青瓷 / 058
唐代的白瓷与三彩 / 061
宋代的五大名窑 / 063
深受人们喜爱的青花瓷 / 066
明清:中国瓷器全盛时期 / 068
中国制瓷技术的传播 / 070
漆器
漆器,中国人民的重要发明 / 073
汉代的漆器 / 075
金银平脱、剔红和犀皮 / 078
填漆、螺钿与百宝嵌 / 081
《髹饰录》:我国仅存的漆工专著 / 083
漆艺的东传:日本漆器 / 085
一代名匠卢葵生 / 088
清代造办处的漆器制作 / 091
丝织
丝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杰出贡献 / 093
新石器时代的纺织 / 094
殷商的丝织品 / 096
汉唐:丝织业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形成 / 097
薄如蝉翼轻如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罗 / 099
日本正仓院中的唐代衣物 / 102
画入织物的缂丝 / 104
中国三大名锦:蜀锦、云锦和仿古宋锦 / 105
丝织品的染色:蜡缬、夹缬和绞缬 / 108
丰富多彩的刺绣 / 110
中国古代的织机 / 112
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 / 116
木结构的建筑技术 / 118
中国古代文化 工巧篇
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情趣 / 120
万里长城:中国的象征 / 122
古代的宫殿 / 124
寺塔建筑 / 127
丰富多彩的民居住宅 / 130
石建筑与赵州桥 / 132
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 / 135
李诫与《营造法式》 / 137
水利
水利工程与水力机械 / 140
都江堰 / 143
郑国渠 / 145
灵渠 / 147
大运河 / 149
治理黄河 / 151
水力机械 / 153
天文仪器
天文观测与天文仪器 / 157
圭表 / 159
托克托日晷 / 161
单漏和复漏 / 163
浑仪 / 164
浑象 / 166
水运仪象台 / 168
假天仪 / 172
简仪 / 174
车船
中国早期的车 / 178
轮轴机械与杠杆机械 / 180
鹿车 / 182
马车与牛车 / 184
秦始皇陵的铜车马 / 186
独木舟和木船的起源 / 188
水密舱壁 / 189
中国的沙船 / 191
郑和宝船的尺寸 / 193
双层板底船 / 194
指南针用于航海 / 196
奇器
奇技与淫巧 / 199
古代的欹器 / 201
连发弩机 / 203
西汉透光镜 / 205
《抱朴子》中的飞车 / 207
指南车与记里鼓车 / 209
巧人耿询 / 212
发明家黄履庄 / 213
郑复光与《镜镜痴》 / 216
中国早期的望远镜 / 218
结束语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 / 221
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 / 224
文化背景:中央集权制与伦理治国 / 228
中国的士与匠 / 231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 233
|
內容試閱:
|
序 说
据说在战前,有一位日本青年到美国求学,看到物理教科书上的各种定律均为清一色的欧洲人所垄断, 常常感到十分茫然:作为一个东方人,其智力程度是否能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困惑之余,他回到自己宿舍, 重新细读《庄子》一书。读毕,他茅塞顿开,深感东方人的睿智可以同欧洲人匹敌。于是,他逐步克服了自己心理上的某些障碍,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后来他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虽然是一段故事,但至今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们的视野逐步放宽,使我们看到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飞跃。这种情况,常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感到万事不如人,因而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心理障碍。然而,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些历史教科书,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纵观我们中华文化,立即会感到它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四千余年,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达七千余年,甚至可以推到更为久远的年代。其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可与日月同辉。我们试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制造的玉器、铜器、陶瓷、漆器、丝织、古建筑等,说明我国先民在物质文化史方面的成就,以证明我们民族的智巧和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绝伦,使我们能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保持一种正确的心态。更希望青少年朋友带着批判精神, 努力发现我们传统文化的缺陷和弱点及其成因,以便在科学与理性的基础上,再造中华文化。
书稿中列举的每一部分,在科学史上都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作者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撮其精要,编缀成篇,供青少年朋友飨读。借此向有关学者表示衷心的谢意。
鉴于作者患有心脏病,文字部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李强同志撰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