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在华旅居者群际接触机制研究:基于在沪外国专家跨文化感知的变化(英文)

書城自編碼: 37962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梁晓雪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343148
出版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售價:HK$ 93.6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售價:HK$ 93.6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售價:HK$ 95.8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售價:HK$ 83.8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售價:HK$ 58.8
这个甜甜圈不能卖:奇思妙想爆笑绘本(全2册)
《 这个甜甜圈不能卖:奇思妙想爆笑绘本(全2册) 》

售價:HK$ 95.8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售價:HK$ 106.8
饲渊
《 饲渊 》

售價:HK$ 4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6.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用书 》
+

HK$ 180.6
《 人是如何学习的1+2 学习的本质(套装共3册) 》
+

HK$ 116.1
《 如何阅读一本书(布面软精装) 》
+

HK$ 160.0
《 《资本论》与当代社会发展道路 》
+

HK$ 52.5
《 教育为人生:变革教育宣言 》
+

HK$ 101.6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
內容簡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腾飞,来华工作、学习、旅游的外国人不断增多。中国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已超95万。然而,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外国人来华前所持有的种种预期和思维定势往往在来华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国人的接触交往就成为其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虽然西方关于群际接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国内针对群际接触的本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相关研究往往聚焦解析社会问题。换言之,国内现有研究对群际接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尤其对中外群际接触机制本身(即:群际接触条件、过程及效力)缺乏详尽和深度的论述。为填补研究空白,本书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聚焦在华旅居外国人中的高知群体——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外国专家,基于其来华前后跨文化感知的变化,对在华旅居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群际接触机制展开系统性研究。
本书以群际接触和跨文化感知相关理论为支撑,建立研究框架,设计调查问卷,对30名来自22 个国家的上海某重点高校外国专家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并采用文献研究和主题分析法,对笔录资料进行一、二级编码和案例内、案例间比较分析。本书关注的具体问题是:(1)受访者来华前对中国的感知情况及其信息获取渠道;(2)来华后影响受访者与中国人交往的接触条件及接触过程;(3)来华后受访者与中国人的群际接触效力,尤其是对华感知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1)即便作为外国人中的高知群体,大多数受访者来华前的对华文化感知仍停留在表层,且刻板印象和偏见占据主流,来华前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等因素对塑造其文化感知具有重要影响。(2)群际接触过程中存在四个核心层面:a) 受访者对华认知得到显著提升,为修正原有刻板印象和偏见提供了机会 (认知层面);b) 受访者展现出跨文化交际的积极行为,包括主动培养有助于其在华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努力拓展在华人际网络等(行为层面);c) 受访者对自身、本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和再评价(态度
层面);d) 受访者体现出更高的跨文化敏感度、较弱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更强的群际移情能力及不同程度的对华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情感层面)。(3)受访者与中国人的群际接触效力,尤其是受访者对华文化感知经历了反复的重塑和构建,研究结果与Brislin、Cushner 等学者提出的文化普适性框架高度吻合。
根据以上研究,本书提炼出中国语境下基于跨文化感知的中外群际接触机制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1)群际接触条件,包括历史、个人、在华机构、工作任务及文化情景;(2)以个体间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群际接触过程,包括认知、行为、态度、情感四个层面;(3)以对华文化感知为代表的群际接触效力,包括强烈的情感、知识领域和文化差异的根源及十三大认知主题。
在宏观层面,本书构建的中外群际接触机制模型对揭示外国人与中国人群际接触的内在机制、提升外国人的对华认知、促进在华旅居外国人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也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微观层面,该模型为国内高校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帮助外国专家提升在华体验提供了知识与行为借鉴。
關於作者:
梁晓雪,女,宁夏银川人,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参编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完成6项省部级课题。
目錄
目 录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001
1.1 Research Background 001
1.2 Research Goal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005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006
1.4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008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009
2.1 Intergroup Contact 009
2.2 Intercultural Perception 028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050
3.1 Research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050
3.2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search Design 055
3.3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057
3.4 A Mixed-Method Pilot Study 059
3.5 Designing the Qualitative Study 062
Chapter 4 An Analysis of Pretravel Perceptions an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067
4.1 Pretravel Perceptions of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067
4.2 Source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ng Perceptions 083
4.3 Summary: Main Findings on Pretravel Perceptions an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101
Chapter 5 Analysis of Early Contact Mechanism Conditions Influencing
 Encounters 104
5.1 Historical Factors 104
5.2 Individual Factors 108
5.3 Institutional Support 115
5.4 Task Factors 118
5.5 Situational Factors 120
5.6 Summary: Key Findings on Early Contact Mechanism Factors Influencing
Encounters 122
Chapter 6 Analysis of Contact Mechanism Processes and Effects in
 Relation to Cultural Perceptions 124
6.1 Gaining Knowledge 125
6.2 Changing Behavior 147
6.3 Reappraising Attitudes 170
6.4 Generating Affective Ties 175
6.5 Summary: Towards a Model of Sojourners’ Intergroup Contact
Mechanisms in Relation to Cultural Perceptions 190
Chapter 7 Conclusion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199
7.1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199
7.2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202
7.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204
References 206
Appendix A: Interview Protocol 233
Appendix B: Research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