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青年迷文化研究

書城自編碼: 379609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孙丽芳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228340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HK$ 93.6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HK$ 321.6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HK$ 93.6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HK$ 82.8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售價:HK$ 110.4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售價:HK$ 59.8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售價:HK$ 95.8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售價:HK$ 17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5.4
《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
+

HK$ 52.7
《 社会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研究丛书) 》
+

HK$ 115.6
《 列宁社会批判思想研究 》
+

HK$ 118.8
《 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老年人社会支持政策研究(中国民生民政系列丛书) 》
+

HK$ 144.3
《 三农问题与乡村治理 》
+

HK$ 160.5
《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 第一卷(一九二一年七月—一九二一年十二月) 》
編輯推薦:
青年迷文化作为当代社会新兴发展的文化,迷文化所带动的迷经济逐步形成规模性的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及产品,满足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众尤其是青年的精神文化诉求。青年们应该迷什么?为何而迷?怎样去迷?如何身处于“迷”的世界而不迷失自我?在当代社会应该创造怎样的迷文化?本书全面探索迷文化本质,发掘迷文化具有生产性、发展性的资源及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从“迷”、迷群、迷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理论来源的追溯,青年迷文化的基本内涵、嬗变历程及构成机理等方面分析青年迷文化形成的理论与现实逻辑。勘察青年迷文化的现实症候,对青年迷文化异化的共性现象进行归纳,揭示其存在的本质及根源。探究青年迷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创生、传播、交往及其发展逻辑,在青年迷文化形塑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理论与实践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迷文化空间场域的转化、融洽与建构及其迷群体发展的基础上重构青年迷文化发展图景。
關於作者:
孙丽芳,女,甘肃庆阳人,安徽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海大学法学博士(2018)。2008年6月起任教于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青年文化研究。在《社会主义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学习与实践》《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錄
目?录
第一章?绪?论..................................................................................................................... 001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001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述评................................................................................... 005
第三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015
第四节?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018

第二章?“迷”、迷群与迷文化......................................................................................... 021
第一节?“迷”.................................................................................................... 021
第二节?迷?群.................................................................................................... 027
第三节?迷文化.................................................................................................... 040

第三章?青年迷文化的内涵及形成机理......................................................................... 054
第一节?青年迷文化的内涵............................................................................... 054
第二节?青年迷文化的嬗变历程...................................................................... 074
第三节?青年迷文化的形成机理...................................................................... 083

第四章?青年迷文化的价值功能....................................................................................... 102
第一节?青年迷文化的个体性价值.................................................................. 103
第二节?青年迷文化的群体性价值.................................................................. 119
第三节?青年迷文化的社会价值...................................................................... 135

第五章?青年迷文化问题症候探察................................................................................... 147
第一节?青年迷文化问题症候及其本质......................................................... 147
第二节?青年“迷”的主体性迷失.................................................................. 160
第三节?青年迷群的群际冲突与社会风险..................................................... 175

第六章?青年迷文化教育与规约的前提性认知............................................................. 192
第一节?青年迷文化教育与规约的现实际遇................................................ 192
第二节?青年迷文化教育与规约的原则......................................................... 200
第三节?青年迷文化教育与规约的价值确证................................................ 208
第四节?青年迷文化教育与规约的实践逻辑................................................ 213

第七章?青年迷文化的教育形塑...................................................................................... 229
第一节?青年“迷”自我意识的形塑............................................................. 229
第二节?青年迷群自我教育的形塑.................................................................. 245
第三节?青年“迷”主体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塑............................................ 262

第八章?青年迷文化的社会规约...................................................................................... 270
第一节?经由组织路径的社会规约.................................................................. 270
第二节?经由环境建设的社会规约.................................................................. 278
第三节?社会规约的实现机制.......................................................................... 283

参考文献.................................................................................................................................. 288

后?记 299
內容試閱

我的学术生涯,是误打误撞地从青年研究开始的。引我产生这个兴趣的,是我在复旦国政系读书时的董敏志先生。彼时先生授“青年学”课程,所著《传承与超越:青年文化论》面世,让我在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外,找到了一个更吸引我的领域,因为我发现,青年之谜,迥异于“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之谜”,而是关于人的生命历程中特殊阶段的一些特殊现象的追问,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理论确证并不能直接为之提供“为什么、怎么样”的现成答案,真正的答案往往必须求诸每一个体的心理表层或深层的精微之处。正因为此,青年研究成了一个迷人的事业。
彼时的我,以一个青年的身份、青年的姿态和青年的心性去思考青年,毕竟有着固有的局限性,即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然而,待我人到中年,已面临“老之将至”的人生主题之时,却会与其他中年人一样失去青年的心性、以有富含朝气的思考。这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我的学生辈的身上。孙丽芳博士就是这些优秀的学生之一。所以,当丽芳博士邀我为她这本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论著写序时,我欣然应允,并视为荣幸。可没想到的,这看似一项简单的工作,却因诸事烦扰而久拖不成,以致差点儿成为“烂尾”。实在惭愧得很。
忆起丽芳博士论文的开题之时,“迷”现象与“迷文化”何以成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论题,这是论文选题面临的主要质疑之一。这既关乎学科定位、学科边界问题,也关乎论题的展开路径、方式和问题解决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方案。主体的自我迷失和迷群冲突,自然成了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问题点,整个论文也依此展开论述,也由此提出了迷文化的教育形塑、社会规约这两种对策思路和社会干预方案。这也成就了本书以下突出的特征和优点。
其一,成功地做出了青年研究中在关注问题时进行中性化研判的有益尝试。在社会问题研究中,“问题”一语所蕴含的,不仅是需要思考的社会课题,还是需要校正的偏向、需要防范的风险、需要遏止的错误,而且往往会生出“狼来了”的惊呼或“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叹。然而,对偏向、风险、错误予以悲观化的预判,并不真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若能立于中性化的立场去理性地正视,对现象的观察才会更全面,对本质的把握才会更深刻,对“问题—对策”的思考也才会更符合科学性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在本书中,青年迷文化并未被简单地看作偏向、风险或错误,关于“迷”现象的事实得到了符合韦伯所谓“价值中立”原则的描述和处理,其个体性价值、群体性价值和社会价值则得到了广泛的确认,这种乐观姿态与“问题”相中和,使得其后的问题症候、教育或规约思路都能建基于理性研判的基础上,观点也更易于让人信服,更具有实践价值。
其二,成功地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下进行亚文化观察的理论魅力。以往的亚文化观察,一般多从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比较或冲突入手,且多是冷眼旁观和严肃批评之态,基于社会秩序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或隐或显地成为理论基调,“无聊—焦虑”的冲突依然难以理解和解决,反使成果具有突出的“代沟”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出发,则意味着为了人的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而提出问题、分析根由、设计对策,从而赋予成果以人本关怀的取向,无论是教育形塑还是社会规约,都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充满温情和期许。尽管这种观察或与作者的“青年”角色有关,而其更深层的原因,大抵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自觉。
其三,成功地实现了多种研究范式的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理论-演绎”“规范—批判”“问题—对策”等不同研究范式,各有其优点,但其局限性也已为人们习以为常。理论“孤立”地存在于经验之外,缺乏面对丰富实践的解释力;规范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被无视,以致作为批判的依据时缺乏公允性,难为社会普遍接受;对策虽与问题具有对应性,但当面向变动不居、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却显得普适性有余、策略性不足。若能兼采各种研究范式之长,无疑更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横断学科”特性相契合。本书在“青年迷文化”这一主题之下,以多种研究范式的融合,很好地实现了“横断学科”的初衷。“迷文化”的历史叙述,为把握“迷”现象的价值、风险、变化规律等提供了事实依据;对“迷”现象的心理学、青年社会学的阐释,为“青年迷文化”的价值评价、行为问题症候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组织社会学、传播学等理论资源,开阔了教育及社会规约思路、方案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当然,青年“迷文化”的揭秘与解谜,本身即是一个理论难题。丽芳博士的思考,毕竟是她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规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青年迷文化”问题的一隅之得。在更广阔的思维视野之下,在时代变迁的大势之下,“青年迷文化”还需要继续作为问题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更具时代性的阐释,也还有更多的论题值得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比如,青年本身的特性是如何与“迷”心理实现媾合的,其媾合的机制是否对青年教育提供契机或启示?“迷文化”中“迷”之心理,是否可能及如何实现解组与重构,这种解组或重构对于“迷”心理的积极化转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什么?“迷”现象因其能“群”而成为一种文化,但对于个体意味着什么,是否也可能成为文化元素,甚至以“迷”的态度推动主体的志业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面对当代青年“迷”现象的单向度特征(与娱乐文化的媾和)与“迷文化”的多元相并存所呈现出的复杂社会景观,社会所需要做出的,是整合、治理,还是对多元倡导、发扬?在更久远的历史考察中,从古至今由时尚到风尚的转化,可否看作“迷”的累积及其成果;如果没有“迷”,能否有风尚的形成、文化遗产的传承?如果只有“迷”,人类又会面临怎样的前景?如此等等,希望学界勿以“迷”之题小而无视。
丽芳博士不是我最先毕业的博士生,却是第一个邀我写序的博士。是她成就了我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序文。虽言犹未尽,嘉许、期待却尽在其中。祝愿她能继续关注和思考“迷”现象和“迷文化”,并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提振创新的勇气,以产出更多的成果,做出更大的理论贡献。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戴锐
2022年8月


前?言
青年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五四运动是当代青年在面临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际对时代吁求的强力回应。在中国的革命年代和建设发展时期,青年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发展融之于时代命运和国家前途,青年发展关涉时代前途,关涉国家发展走向,关涉社会和谐发展,关涉青年自身价值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虽未根本改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但是却为中国的发展设置了新的议题和挑战,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百年目标,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这一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主体必将是无数为之奋斗的青年。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青年的发展,其中,青年对于迷文化痴迷与狂热的态度已然成为困扰青年成长与发展、遮蔽青年意义及价值实现的强力阻隔。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青年迷文化,探求解蔽青年成长发展及其价值意义实现的路径。
传统观念中的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并由青年生产和创造的,体现青年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所展示的独立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迷文化是伴随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化现象,青年是最活跃的受众,也是迷文化主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创造过程中最主要的群体。当代社会中各种“迷”现象、“迷”热点、“迷”潮流,以及围绕这些所形成的迷文化构成了青年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日常。青年是迷文化的重要生成者、传播者,亦是迷文化的主要消费者,迷文化成为青年文化发展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征着青年的情感、思想、行为及价值取向。青年迷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任何一种新生文化的出现都伴随着争议、质疑、担忧和批判的声音,迷文化亦是如此。
本书主要从“迷”、迷群、迷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理论来源的追溯,青年迷文化的核心构念、嬗变历程及构成机理等方面分析青年迷文化形成的理论与现实逻辑。当代青年迷文化的发展突破了传统迷文化发展的壁垒,在迷文化的生成、传播和创新等方面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迷文化的多元传播与互动,从虚拟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青年“迷”个体到诸多迷群,青年迷文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由迷文化带动迷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促使迷经济成为我们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可否认,部分青年“迷”作为“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的群众”的存在,他们的迷狂、非理性等迷态及行为致使迷文化在理性与非理性边缘徘徊,理性“迷”与非理性“迷”的划界、迷文化的价值及意义的厘定等是本书研究的着力点。由青年迷文化的价值意蕴探究青年迷文化对于“迷”个体、迷群及其社会价值,旨在考察青年迷文化的价值性存在及其意义的再生成勘察青年迷文化的现实症候,对青年迷文化异化的共性现象进行归纳,揭示其存在的本质及根源,进而分析多元化的青年迷文化具象,即从青年迷文化的共性到特性、从普遍到特殊、从宏观到微观、从青年“迷”个体到迷群等方面探寻青年迷文化异化的本质、原因及后果。探究青年迷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创生、传播、交往及其发展逻辑,在青年迷文化形塑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理论与实践基础,立足于青年迷文化空间场域的转化、融洽与建构,在迷群体发展基础之上重构青年迷文化发展图景。

第一章
绪?论
关于青年迷文化研究,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受众迷文化情感与认同、迷文化消费和迷文化实践活动中主体身份政治的研究。西方学者对于青年迷文化研究没有专门的论著,但根据迷文化的特性,“迷”的受众最活跃的是青年群体,西方迷文化研究中其受众即青年。“迷”现象及围绕它所形成的迷文化构成了青年生存、享受和发展的日常环境,又对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发展境遇中,应对青年迷文化凸显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关注,促进青年的成长与发展。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
自改革开放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逐渐盛行,青年追求更加个性自由的生活,青年文化总体呈现出异质化发展的态势,价值判断和审美选择日益多元化,衍生出多层次、多领域的迷文化群体,偶像文化、品牌文化、媒介文化、影视文化、“穿越”文化、直播文化等现象盛行。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社会,青年永远是迷文化最热衷的生成者和消费者,他们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对自我兴趣爱好的执着追求、对时尚个性元素的崇拜、对自我未来发展的预期等,促使他们成为不同时期迷文化的生成者和传播者。传统青年“迷”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仅停留在“馆藏式”的收藏、购买与迷对象有关的资源,他们也随时对迷文本资源进行解读、生成、分析及传播。但由于传统迷文化市场的局限、内容形式的固化、传播路径的单向度使得青年迷文化只囿于青年“迷”自身。当代社会的市场化、媒介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娱乐文化产业借助市场、新媒介所形成的驱动力作用于青年迷文化创生及传播的各个环节,使青年受众近距离接触迷对象,催生了更多的青年“迷”并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迷文化的诸多实践活动。青年“迷”的文化生产力、创新力及传播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青年“迷”已形成独有的文化生成模式,诸多特色迷群拥有线上与线下迷文化互动的实践模式,跨界迷文化交往更加频繁。青年迷文化发展已形成规模,由青年迷文化所带动的迷文化产业化、迷群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型业态,青年迷文化发展已势不可挡。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度发达的媒介传送着海量而又缺少内在联系的文字、图像和声音的文本,深度介入青年的世界,对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着潜在的规定,青年主体的文化生成呈现出片段的、互不关联的、流动性的特征,以致迷失在媒体所建构的虚幻光影世界中。审视青年迷文化嬗变历程及发展现状,青年迷文化繁荣景观背后隐藏的却是青年“迷”自身的孤独、文化的失落、核心价值的背离、理想及信念的无处安放、迷群责任的规避与放逐等现象。青年“迷”深陷于青年迷文化的创生与传播中,同时又承受着青年迷文化非理性、迷狂性、过度性等对其主体性的侵蚀,青年迷文化的价值性及意义性的文化并未得到真正发掘与运用。因此,如何使青年“迷”在参与迷文化的过程中保持自我的独立个性并以迷文化塑造自我人格、建构精神世界,是新时代青年研究及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4月29日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提供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强化价值引领,改善民生福祉。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力量的源泉,能够凝魂聚气、培根铸魂,为全体人民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健全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青年迷文化作为当代社会新兴发展的文化,尤其所涉及的娱乐、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成为广大青年“迷”追逐的迷文本资源,迷文化所带动的迷经济逐步形成规模性的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及产品,满足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众尤其是青年的精神文化诉求。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在新时代境遇中,青年对于文化的需求更多的是在注重自身兴趣、爱好、人生价值实现基础上的发展,迷文化的范畴已不仅囿于偶像文本、影视文本、品牌文本等的创生与传播,同时也涉及科技、军事、文学等文本的生成与传播。正是基于迷文化范畴外延的不断拓展,当代社会青年“迷”逐渐打破了迷对象及“迷”自身的界限,在虚拟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迷”或迷对象,那么我们应该迷什么?为何而迷?怎样去迷?如何真正把握“沉浸”与“沉迷”、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如何身处“迷”的世界而不迷失自我?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创造怎样的迷文化?本书通过对迷文化本质的探讨,打破传统的将青年“迷”及其迷文化视为另类的、不好的等导致社会紊乱病态的文化局限性,发掘迷文化具有生产性、发展性的资源及价值,打破“我们”与“他们”的划界,使青年迷文化真正成为触及灵魂、启迪心灵的文化。对于青年“迷”来说,不仅是对迷对象的迷恋与崇拜,更是在满足感性需求基础上对迷对象理性的选择,对迷文本资源的有效甄别、创生及传播。青年迷文化发展是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关照,是走进青年生活世界的文化,更是青年自我价值实现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造及精神培育。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青年文化是青年群体的心理、精神需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青年群体的文化表征。而青年迷文化作为青年文化中表现最为突出、最有张力、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同时也是最有争议和质疑的文化存在,表征着青年期的思想、观念、情感等诉求在文化层面的集中呈现。青年迷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丰富了新时代青年发展理论的研究。当前青年理论研究不足,需深入研究新时代青年的特点、需求及发展状况,针对出现的新型群体及其分化现象,准确把握青年的思想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及话语体系。青年迷文化研究为青年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青年迷文化反映了新时代青年基本的文化及情感诉求,捕捉青年最时尚、最前沿、最流行的文化元素,表征着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青年研究只有立足于青年自身发展的实际,及时关注青年的生存及发展需求,其研究才是适用于青年发展的理论,青年迷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青年研究的范畴,为青年理论及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通过青年迷文化研究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变化的规律,研判青年迷文化变化轨迹所映射的青年价值取向,分析青年迷文化所关涉的青年思想的变化、青年生活的追求、青年参与的进度、青年群体的分化、青年文化的演进、青年跨界交流的频率等问题,为新时代青年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青年迷文化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青年迷文化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设置、教育方式的更新、教育环境的创设、教育对策的实施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向。青年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张扬,他们总以质疑、否定的视角看待社会及自身,他们愿意突破陈规、愿意尝试所有的可能来实现自我预期。青年迷文化从情感、思想、观念等角度关照青年实际的情感及诉求,青年在参与迷文化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思想和行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式及话语体系是无法解决的。青年迷文化研究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研究,关注新时代青年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特点,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实践价值
新时代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青年迷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更要深刻理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重大意义。青年是迷文化最热衷的生成者和消费者,青年对于迷文化过度的渴望和追求,会导致青年自我的泯灭、主体性的丧失、理性思维的缺场,青年如果沉溺于自我建构的“迷”世界中,将致使其自我责任感丧失,失去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高校青年学生对迷文化的生成与传播最为强烈,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青年文化生态建设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透射出当代青年婚恋观、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异化。青年迷文化研究在实践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迷文化的契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迷”社区、迷群的实践性建构,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虚拟实践与青年迷文化实践模式的耦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效果。弥合了青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距离,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基础上引导青年提供了更好的视野,有利于培养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迷文化的实践观。青年迷文化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资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创设了更好的实践平台,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话语体系的建构。青年迷文化研究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青年,整合社会各级组织单位进行资源的投入与整合,增强青年迷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及转化效果。从青年自身来讲,青年迷文化研究有利于青年提高关注自己事务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性,引导青年理性、科学地参与相关青年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针对当前社会青年资源获取途径窄化、资源占有的不稳定性及不可持续性的弊端,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加强对优秀的青年迷文化成果进行完善、推广及转化实践机制的创建。整合社会资源投资青年,投资青年就是投资未来,重视青年优先发展的重要性,提升青年迷文化创造力,在新时代真正彰显青年的温度、青年的态度和青年的靓度。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关于“迷”现象与迷文化研究
“迷”、迷群和迷文化研究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迷”英文称为fans,因此国内研究也称其为“粉丝”。中国台湾学者简妙如是最早用中文写作研究迷文化的人,认为“迷”是在特定阶段内,特别为媒体内容的某些特质吸引,且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和涉入,并总结出成为“迷”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过度性”,若没有这种过度性的因素就不能成为“迷”。在“迷”过度性的文化消费中,愉悦与意义的生产,是为了与自己的生活轨迹做出意义的联结,通过迷文化来建构认同及仪式的再现,并构成与主流文化的抵抗力量。随着迷文化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展,诸多学者从“迷”的界定、不同迷群,尤其是虚拟迷社区及迷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迷文化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随着社会媒介的不断发展呈现多样化特征,迷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发展中最为凸显的新型文化。大众文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借助网络技术传播为大众带来感性愉悦的生活化文化形态,主要具有商品化、媒介化、标准化、日常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等特征。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大众媒介受众可以分为四种社会群体或公众、满足群组、媒介或渠道的受众、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由上述论述可见,“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尤其是在现代媒介传播中,青年“迷”应该是最主要的受众。在现代社会中,偶像不再集中于少数人,更多的普通大众借助媒介更有机会和可能参与造星的过程,偶像所指涉的范围也不仅限于明星、球星等,现在的网红也成为低龄化“迷”所追捧的对象。但是必须认识到,大众对于媒介的认知、使用和反馈并不能依靠个人或少数人来实现对迷对象的支持。一般的“迷”在拥有自己追求的迷对象的同时,更会与有着共同迷对象的受众聚集在一起结成一个群体,通过集体的情感、认知和行动来支持和塑造自己的迷对象。英国学者考乃尔·桑德沃斯认为,不参考“迷”的迷狂思想、行为及相关理论,是无法研究大众文化及其消费的,“不了解迷及其行为,至少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因此,研究迷文化也就是更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大众文化。
(二)我国迷文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研究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迷”的文化参与程度,迷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迷”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迷”更易结成网络社群构成群体认同、迷文化与文化工业紧密联系。电视选秀节目热造就了“玉米”“鹿饭”“蜜蜂”“米粉”等著名的迷群。在跨文化影视传播领域出现了美剧迷、韩剧迷、日剧迷等,就连素来严肃的学术界诸多学术大咖凭借自己的学术地位及积累的文化资本也拥有诸多的迷群,现阶段是迷文化发展的繁荣期。作为与自然、图腾、神灵、英雄等人类崇拜心理并列的一种类型,“偶像崇拜随着西方电影业的兴起、明星制造的出现及大众传播、大众文化兴起发展为一种新型崇拜,是大众社会崇尚世俗的消费主义表现之一”。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提升了“迷”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为迷文化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但高物质、快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紧张、焦虑与迷茫,使“人们更倾向于用‘迷’的心态和行为进行娱乐、放松,以缓解情绪”。迷文化也突破了原先聚焦于中国港台流行音乐、偶像的范畴,弥散于现实生活的诸多领域。
(三)多元迷群研究
迷群从早期的影迷、剧迷发展到当前更为多元和细化的迷群,如,音乐迷、偶像迷、时尚迷、历史迷、政治迷、美剧迷、韩剧迷等。中国台湾学者周倩漪认为,歌手的文本分析兼含了歌手的专辑及媒体形象,而在歌迷的质化研究中则深入诠释了歌迷的生活、社会位置与主体建构的关系。中国香港学者冯应谦在《中国的迷文化、年轻人与消费》中从音乐迷的角度探讨了迷群体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雷蔚真在《网络迷群与跨国传播基于字幕组现象的研究》中,一方面从组织架构、身份认同、成员在社区内进行文化再生产的动机、激励机制及迷群与外部的关联等系统分析了网络迷群另一方面,以近年来兴起的国外影视剧字幕组为个案,从跨国传播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迷群在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对网络媒介环境链条中迷群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理论性探索。邓惟佳在《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曹询在《虚拟社区的动漫迷文化实践模式研究》中,分别以“伊甸园美剧论坛”“圣斗士星矢”动漫迷为个案进行了研究,对“美剧网上迷群”和虚拟社区中动漫迷的日常文化实践与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认为“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建构身份认同,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
(四)在借鉴基础上对当前迷文化的反思
国外关于“迷”现象与迷文化的研究中,“迷”(fans)常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的群众”两种病态行为。在西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闻报道、学术著作中,“迷”常常被定性为走火入魔、被传染的、疯狂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受到媒体、社会、摇滚乐和群体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群非理性的、失控的、迷狂的易被外界力量左右的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众研究开始集中于对主动受众的研究,学者对于“迷”的界定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认为,“迷”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能够积极地“挪用新的材料,制造新的意义”的“盗猎者”和“游牧民”。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迷”与一般受众的区别在于“过度”,即对特定的文本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喜爱,“迷”是介入球类、商业、娱乐活动过度的读者、狂热的爱好者。“迷”与一般受众的区别是“迷”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亨利·詹金斯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迷”,他“不仅仅是某个节目的有规律的收看者,还要将收看电视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关于节目内容的感受与想法和朋友分享,加入一个有着共同兴趣的‘迷’结成的社区”。“迷”将媒介使用行为看成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因“迷”而形成的小众群体,一般称之为迷群(fandom),在诸多消费者中,他们在文化产品中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并获得更高层次的快感、制造更多的意义。迷群常常践行的是“馆藏式”的消费,即购买、收藏与自己所喜爱对象有关的所有物品,并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迷”有特殊的、敏感的情绪体验,并通过对特定文本的投资控制他们的情感,在社会中找到自我认同。亨利·詹金斯和珍妮·史特格认为迷群的行为特点具体表现为,迷群拥有主动的文本接受方式、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社区(在社区中迷群进行公开的意义生成和文化事件活动)、具有能动的信息消费者、拥有特殊的文化实践形式(“‘迷’经常将符号/文化生产转化为可在迷社群中传播,并以此来帮助界定该迷群的某种文本生成形式,迷群创造了一种拥有自己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迷文化”)、建构了另一个社会性群体。迷文化是因过度喜爱某事物,着迷沉溺其中或反复操作并深以为乐趣,是伴随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化现象。
二、关于青年迷文化的研究
(一)青年迷文化特点研究
鲍震培认为,目前以女性为主体的粉丝文化凸显新娱乐精神,以尚美求真的精神旨趣和文化消费主义等姿态颠覆了女性历史上“被看”的身份,这种精神诉求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即情感高度“外化”的娱乐性、审美态度趋同的时尚性、“星”超所值的消费性、新媒介背景下的互动性。迷群又具有部落性、沉溺性、狂欢性等特质,“迷”在具有积极主动接触迷文本的同时,还具有被动性特征。蔡琪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三个层面,分别借用参与性文化、权力话语和阐释性社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网络与粉丝文化,阐释了网络中的粉丝(走向参与性文化)、网络中的粉丝团(权力的乌托邦)、网络中的粉丝社区(阐释性空间与想象的共同体)。“从‘帝吧出征’到‘饭圈出征’,青年网络迷群意志表达呈现出越来越高的组织性。其意志表达既有自我辩护、还原真相及群体身份认同等表征,也有爱国护国、政治参与等严肃主题”。张晨阳在新媒介环境下对迷文化进行价值审视,认为新媒介情境中“迷”具有新的行为,“迷”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迷”的诉求,即可以随时以文字、图片、音频等媒体融合的方式生成、传播和创新迷文本。专业性迷网站平台的建立,比如,中国粉丝网、粉丝帝国等,这些平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迷群的集合及“迷”之间的对话。胡红梅则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偶像变化折射出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务实性与边缘化并存、理性化与平面化并存、开放性与庸俗化并存的变迁逻辑。青年迷文化成为反映青年对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主导价值的认知及自我价值实现及诉求的表达方式。
(二)青年迷文化影响因素研究
刘济良认为,青年在不同时期会对不同类型的人、物等进行狂热追捧,现代社会的发展使青年对迷对象的崇拜从英雄崇拜、道德楷模到个人钦慕的对象,从学习英雄、道德楷模的精神到模仿,偶像从某种意义上开始真正进入大众生活,“迷”与迷对象的关系建构更加密切。“迷”对于迷对象不再是单线条的崇拜,借助于现代媒介,迷对象对于“迷”给予各种方式的积极回应,可以说,“迷”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迷对象。赵雅妮、刘海认为,青年的反叛、激情在现代社会走向了迷文本的积累、模仿与消费。陈荣武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当下青年文化的发展存在一些困境和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传播背景下青年文化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文化工业’现象下青年人格发展的困境、多重束缚情境下青年文化价值观选择的纠结、青年文化发展社会空间挤压状态下社会关怀机制缺失等”。陈霖、杨培指出,高度发达的媒介传送着海量而又缺少内在联系的文字、图像和声音文本,深度介入人的存在,主体已经呈现出片段的、互不关联的、流动性的特征,以至于使人迷失在媒体所建构的虚幻的光影世界中。当代媒介制造了诸多迷客体对其进行潜在的规定,催生了迷文化主体并对其进行异化或塑造。
(三)青年迷文化认同研究
认同是粉丝消费和文化参与的基石,是粉丝社群凝聚力的源泉,是一种情感、态度和信仰,也是一种实践、仪式和习惯。杨玲在借鉴西方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粉丝群的特征将其划分为认同话语、认同实践(粉丝知识的积累,粉丝空间的建构、接触与融合,礼物的交换,个人亲密关系的协商和整合,社交网络的扩展)和认同仪式三个层面。邓惟佳则以美剧迷为例,认为在迷群实践活动中自我认同建构必须从“自我意向与他者评价统一和自我认同建构”“意向与情感投射和自我认同建构”“反群体个性消费与自我认同建构”“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建构维度进行研究”。张晨阳指出,传统“迷”用荧光棒、海报、呐喊等表达对迷对象的支持,而现代“迷”则是通过聚集网络平台线上与线下交流的贯通来表达对迷对象的支持进而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同时,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空间、地域、时间、身份的界限,迷文化的参与性在空间及人群方面更加宽泛,跨越地域、文化、身份的迷群应运而生。尹鸿认为,在网络中迷文化的共性是对崇高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背弃和疏离,传统文化的厚重感被文化娱乐、消遣所取代。胡玉宁、徐川认为:“‘饭圈’话语空间的文化表征是群体本我意识外化的彰显,内容生产的文化认同表现为粉丝消费行为和情绪资本互嵌的社群力量,生产社会资本的文化互构是由多元行动者的社会文化实践决定的,‘饭圈’现象在文化层面的表征、认同和互构形成了群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的文化螺旋,是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逻辑路径”。莫梅锋、饶德江则分析了媒介迷心理、行为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媒介迷主要有“媒介沉浸”和“媒介沉迷”两个阶段。在媒介沉浸阶段,媒介迷虽跟普通大众相比对媒介的依赖有过度倾向,但仍属于正常的范畴而媒介沉迷,则意味着媒介迷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呈现出病态的成瘾状态,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比较突出。从青年对迷文化的认同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诸多繁杂的迷文化信息所潜藏的是青年对于迷对象认同的差异化,尤其是非理性的沉迷阶段则表征着青年价值观及行为的异化。青年“迷”被迷文化的表象、浅层文化所吸引,在潜移默化中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和判别,逐渐走向理想的荒芜和枯竭,这就是尼尔·波兹曼笔下的“娱乐至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