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CALCP 2022)

書城自編碼: 379235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汽車/交通運輸
作者: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11742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HK$ 35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售價:HK$ 69.6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售價:HK$ 117.6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售價:HK$ 105.6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售價:HK$ 59.8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

售價:HK$ 93.6
森林:保护6万种树木的家
《 森林:保护6万种树木的家 》

售價:HK$ 86.4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售價:HK$ 82.8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售價:HK$ 9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9.6
《 汽车构造与原理 》
+

HK$ 181.3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
+

HK$ 47.3
《 船舶柴油机要点解与船舶辅机点线面 》
+

HK$ 55.4
《 金属凝固理论与技术 第2版 》
+

HK$ 118.8
《 新款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图解手册 》
+

HK$ 46.8
《 动车组总体及机械装置检修 》
編輯推薦:
1.《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2022)》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CALCD),使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CALCM)和汽车生命周期评价工具(OBS),以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为支撑,对2021年中国境内销售的乘用车、商用车,开展单车、企业和车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并分析和公示了中国现阶段汽车产品、企业和行业层面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
2.《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2022)》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电力低碳化转型、车辆电动化转型、燃料脱碳化转型、材料低碳化转型、生产数字化转型、交通智慧化转型、出行共享化转型、资源循环化转型、捕集利用和封存、产品生态化转型这十大路径,分别设置了基准情景、汽车行业2060年前碳中和和汽车行业2050年前碳中和三个情景,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了不同情景下不同路径的碳减排潜力。
3.《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2022)》基于研究结果和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为我国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指出了政策措施和战略要点建议,以期引领汽车行业向碳中和目标迈进,共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未来。
4.《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2
內容簡介:
本书在全面核算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汽车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并对转型路径减排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中国汽车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建议。本书通过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及对转型路径减排潜力的分析,支撑汽车行业分解及落实双碳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方案和管理政策、引导汽车行业开展碳减排等工作。
本书适用于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研究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等汽车行业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關於作者: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直属公司,以汽车大数据为基础、模型算法为支柱,深入开展前瞻共性技术研究,致力于打造“汽车产业数据中心,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决策之源”。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下设数据业务本部、软件业务本部、咨询业务本部和智能业务本部,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并以“数”驱产业变革,“智”领汽车未来为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将中汽中心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目錄

前言
第 1 章  /1
概  述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1
1.1.1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变化趋势..1
1.1.2 我国汽车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3
1.1.3 气候变化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影响..4
1.1.4 气候变化对我国汽车进出口的影响..6
1.2 汽车行业碳中和共识及应对措施..8
1.3 我国汽车全产业链关键问题识别.. 10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整体思路.. 12
参考文献.. 13
第 2 章  /15
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2.1 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15
2.1.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15
2.1.2 汽车清单数据.. 18
2.2 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19
2.2.1 车辆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19
2.2.2 燃料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25
2.2.3 生命周期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 28
2.3 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28
2.4 汽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29
2.4.1 乘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30
2.4.2 商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32
参考文献.. 34
第 3 章  /37
2021 年中国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3.1 乘用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37
3.1.1 不同燃料类型乘用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37
3.1.2 不同级别乘用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43
3.2 商用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64
3.2.1 轻型货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65
3.2.2 重型货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70
3.2.3 公交车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83
3.3 企业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87
3.4 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91
3.4.1 乘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91
3.4.2 商用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结果.. 98
第 4 章  /105
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分析
4.1 总体转型路径框架.. 105
4.1.1 转型路径..105
4.1.2 情景设置..107
4.2 碳中和转型十大路径.. 108
4.2.1 路径一:电力清洁化转型..108
4.2.2 路径二:车辆电动化转型..113
4.2.3 路径三:燃料脱碳化转型..124
4.2.4 路径四:材料低碳化转型..131
4.2.5 路径五:生产数字化转型..162
4.2.6 路径六:交通智慧化转型..167
4.2.7 路径七:出行共享化转型..173
4.2.8 路径八:资源循环化转型..177
4.2.9 路径九:捕集利用和封存..190
4.2.10 路径十:生态碳汇化转型..194
参考文献.. 198
第 5 章  /207
未来汽车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5.1 单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分析.. 207
5.1.1 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208
5.1.2 商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216
5.1.3 小结..243
5.2 车队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分析.. 244
5.2.1 汽车保有量预测..244
5.2.2 能源结果预测..246
5.2.3 碳排放结果预测..249
5.2.4 减排效果评估..258
5.2.5 小结..264
第 6 章  /265
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的机遇
6.1 国内碳排放管理更受重视.. 265
6.1.1 现有碳排放管理政策有待完善..266
6.1.2 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加速..269
6.1.3 供应链碳数据完整度有待提高..270
6.1.4 信息披露机制正在进一步推进..271
6.2 国际竞争挑战与机遇并存.. 272
6.2.1 汽车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碳足迹限值加严..273
6.2.2 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合规成本逐渐升高..275
6.2.3 需建立我国汽车产品碳足迹自主话语权..276
参考文献.. 277
第 7 章  /279
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战略要点与政策保障
7.1 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 279
7.1.1 汽车低碳发展标准体系建设..279
7.1.2 汽车低碳发展政策工具支撑..298
7.2 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要点.. 308
7.2.1 加快电力结构的脱碳化进程..308
7.2.2 稳步良好推进汽车电动化发展..309
7.2.3 加速推进资源循环体系建设..310
7.2.4 推广氢燃料等低碳替代燃料使用..311
7.2.5 倡导居民低碳出行新模式..312
7.2.6 加快推进负碳技术研发..313
7.3 总结与展望..314
参考文献.. 314
附录  /315
附表一 材料更换及逸散次数..315
附表二 车辆周期相关碳排放因子..315
附表三 能源/ 燃料生产的碳排放因子..316
附表四 常见化石燃料特定参数值..317
附表五 乘用车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数据表(2021 年)..318
附表六 2019 年我国各地区电力结构..342
內容試閱
大量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明确规定到 21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革命前控制在 2℃以内,并努力把升幅控制在 1.5℃以内。为实现温度控制目标,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在 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即“碳中和”。2020年 9月 22日,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简称“30·60”双碳目标。
为实现宏伟的碳中和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的碳排放具备碳排放总量增长快、全产业链带动性强等重要特征。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彰显大国担当的实际需要,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我国各产业迈向净零排放的过程中,汽车产业应该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选择合适的路径,牵引和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脱碳进程,从而实现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由大转强。
“十四五”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战略窗口期。 202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 3亿辆,汽车产业已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的碳减排对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碳达峰至关重要。汽车产业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例如,乘用车企业有什么样的减碳路径可供选择?什么阶段应该切换路径?转型效果是怎样的?商用车企业又如何制定市场化战略、减碳目标及路径?汽车产业如何成为“ 30·60”双碳目标的出色实践者?
为推动汽车产业减排降碳,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多年来持续开展汽车碳排放管理研究。自 2018年起,中汽数据组织成立世界汽车生命周期联合研究工作组(World Automo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Work-ing Group, WALCA),发起“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 China Automobile Low Carbon Action Plan, CALCP)”以来,已连续五年核算并发布了超过 15000款乘用车车型的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成果。
2022年,中汽数据联合 20家国内外机构,开展《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2022)》的研究工作。在该研究中,首先,基于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CAL-CM)对 2021年我国境内销售的乘用车、商用车,开展单车、企业和车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分析和公示我国现阶段汽车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其次,聚焦汽车行业碳中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电力清洁化转型、车辆电动化转型、燃料脱碳化转型、材料低碳化转型、生产数字化转型、交通智慧化转型、出行共享化转型、资源循环化转型、捕集利用和封存、产品生态化转型十大转型路径,分别设置了基准情景、汽车行业 2060年前碳中和情景和汽车行业 2050年前碳中和情景三个情景,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了不同情景下不同路径的碳减排潜力。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和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为我国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提出了政策措施和战略要点建议,以期支撑国家碳排放政策制定,促进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引领汽车行业向碳中和目标迈进,共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未来。同时,中汽数据还支撑了《乘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技术规范》的编写工作,标准草案见二维码。
本书由冯屹担任编委会主任,张鹏、赵冬昶、徐树杰、赵明楠担任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会执行主任孙锌负责本书总体思路和要点确定、全书修订及协调组织工作,吴金龙具体负责统稿。其中,第 1章由张红杰撰写;第 2章由张红杰、李建新撰写;第 3章由李家昂、钱冰、季长兴、刘焕然、李建新撰写;第 4章由吴金龙、马翠梅、石丽娜、潘荔、康医飞、孟大海、薛兴宇、钟绍良、刘颖昊、任嘉祥、吴博、骆曼、樊平、刘树文、朱瑾、莫科凡、郭辉、王若鑫、刘晶、张晓玲、韩鹏、陈琨、郑馨竺、任悦、张宇平、梁希、刘牧心、夏菖佑、宋昌素、王震撰写;第 5章由雷振鲁、李建新撰写;第 6章由卢林峰撰写;第 7章由张铜柱、孙枝鹏、卢林峰、张红杰撰写。徐国强、郭德卿、刘春辉、张妍、张廷、宿睿也参与了本书部分内容的撰写,并为本书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和企业调研支持。
(本书所有数据截止时间为 2022年 4月 28日)
本书编委会 2022年 5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