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点石成金

書城自編碼: 379221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陈崎嵘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9128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一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一卷) 》

售價:HK$ 189.6
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设计实践指南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设计实践指南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售價:HK$ 178.8
商学精要(第12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 商学精要(第12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

售價:HK$ 118.8
产业政策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 产业政策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

售價:HK$ 154.8
战争的幽灵
《 战争的幽灵 》

售價:HK$ 105.6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售價:HK$ 225.6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售價:HK$ 78.0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6.7
《 游泳 》
+

HK$ 43.2
《 额尔古纳河右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28) 》
+

HK$ 74.3
《 人生海海(麦家2019新作) 》
+

HK$ 64.7
《 蛙(2020修订升级版) 》
+

HK$ 55.4
《 候场(李诞新书) 》
+

HK$ 70.8
《 上海爱情浮世绘(鲁迅文学奖得主潘向黎全新小说) 》
編輯推薦:
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点石成金》以浙江桐乡振石控股集团发展历程为主要题材,以张毓强先生为主角,生动描写其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呕心沥血的奋斗史、勇攀高峰的创新史、先行先试的改革史,艺术展示中国企业家的胸怀视野、精神品格和个性魅力,塑造跨国企业家的典型形象。
內容簡介:
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点石成金》以浙江桐乡振石控股集团发展历程为主要题材,以张毓强先生为主角,生动描写其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呕心沥血的奋斗史、勇攀高峰的创新史、先行先试的改革史,艺术展示中国企业家的胸怀视野、精神品格和个性魅力,塑造跨国企业家的典型形象。
關於作者:
陈崎嵘,男,1955年9月出生,浙江绍兴人。早年在浙江地方任职,2001年调任中国作协,长期从事文学组织工作。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新闻发言人,现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诗文,主编或创作出版作品集有《中国小商品城纵横观》《中国历代人才诗选》《诗意的学习》《江南北国诗痕》等。
目錄
第一章 运河古镇孕育的初心
    定格:1972年12月30日的九江 /001
    和尚桥边的鏖战 /019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035
第二章 玻纤之梦在梧桐城上空开始翱翔
    3月18日,巨石横空出世 /043
    隧道的尽头在遥远的前方 /054
    最终抉择发生在电闪雷鸣之夜 /062
第三章 一帖混改良方助推巨石跃上珠穆朗玛
    机制犹如一个五彩斑斓的魔方 /07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084
    沿着“一带一路”走近金字塔 /097
    出入高山之巅的绚丽迷宫 /112
    领先对手5年,玻纤智能制造的目标 /121
第四章 恒心者,石竟成
    接盘,缘于一段真挚的友情 /131
    风片,那个转动着的风片 /140
    “上帝们”生活在海洋上 /155
第五章 用东方智慧炼成东方特钢
    翻过山,寻觅另一片天地 /167
    开辟攀登高峰的东方路径 /175
    让水花在不锈钢上翩翩起舞 /186
第六章 信息和汗水是复合材料之两要素
    在复合材料的沼泽地里艰难跋涉 /192
    契机,来自一次峰会的“头脑风暴” /202
    出击,以狼和虎的姿势 /210
第七章 让三产与二产比翼齐飞
    印制故乡的金名片 /223
    从滚滚物流中捕捉商机 /233
    试水那广阔的金融海洋 /240
第八章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经典案例
    面向世界:勇敢走出去 /248
    面临挑战:坚定走下去 /258
    面对成果:成功走回来 /269
第九章 营造一个共情共鸣的精神乐园
    用人的诀窍:向我看齐 /276
    张氏批评术及其效应 /284
    “脸上有笑”成为企业的核心指标 /289
并非结束的尾声 /304
感悟与感谢——写在后面 /309
內容試閱
感悟与感谢
——写在后面






辛丑年江南晚秋,杭城的桂花几乎延迟一个来月才绽放。然而一旦开起来,却显得比往年浓烈、深沉和持久,恍若迟来的爱、晚到的晴。整个杭城自然也包括笔者的寒舍,均浸润在浓郁桂香之中。那种沁人心脾的舒适,非置身其间者无法感受。
笔者寒舍坐落在京杭运河一端,与桐乡石门湾段的运河相连。笔者呆想,从笔者窗前汩汩流过的水,兴许就是从张毓强的石门湾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俩都生活在古运河的怀抱里,心灵能够感应。
创作这部报告文学,缘于一次无意的邂逅。
2020年金秋时节,笔者因创作报告文学《东方大港》,随宁波舟山港集团领导赴山西考察采访陆港建设。那天,山西省委主要领导会见浙江企业家,笔者叨陪末座。只见一位结实健硕、气度不凡的企业家,用清晰的思路、简洁的语言、沉稳的语速向山西省委主要领导介绍企业情况,表明投资意向,提出建议要求。发言中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笔者不由得在内心为他点赞。
边上有人悄悄地向笔者介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玻纤大王、振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
哦,原来是他!虽说笔者没有去过该企业,但振石控股集团和中国巨石的名声如雷贯耳呀!
共进晚餐时了解到,张毓强主席与笔者竟然同年同月同星座,只是比笔者小12天。我俩均属于联合国确认的“年轻的老年人”。
同行的香港商报社事务总监兼浙江办事处主任谢国平先生给笔者介绍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也是一个有趣的人。您可以写写他。
事后方知,谢国平先生是振石控股集团独立董事。
于是,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
笔者写张毓强,不仅仅是写一家民营企业的发展简史。不仅写他的成功,也写他的失败;写他的顺境,也写他的曲折;更想写出张毓强独特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以及别人所没有的敏锐、悟性、刻苦、坚韧、意志力及柔软、温情。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可敬,又带点学习难度的新时代企业家形象。
从张毓强身上,从他的实践和实绩中,我们可以概括提炼出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的若干特质:
其一,浓烈的家国情怀。企业经营应当没有国界,但企业家有自己的祖国。自觉把企业视作国家、社会有机组成部分,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企业的具体决策、商业经营与国家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需求度、国际竞争力等联系起来,竭力满足社会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使得普罗大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因此而得以提升。
其二,不懈的创新追求。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新时代尤其需要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有始点,无终点。要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创新、组织创新,使企业创新成为永恒主题、不竭动力、核心竞争力,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普遍行为、日常行为。
其三,宽广的国际视野。关注波诡云谲的国际时局,洞察全球产业链和产品的发展前沿及国际市场竞争格局,把企业国际化作为企业追求目标。勇敢地走出去,坚定地走下去,成功地走回来。不断攀登并逐步占领世界科技、工艺、产品、品牌的制高点,努力使自己所管理的企业成为行业冠军、世界冠军。
其四,敏锐的市场感应。对国内外市场了如指掌、动若脱兔。尊重市场规律,把握市场脉动,能迅捷作出判断和决策。先人一步,领先若干。尊重客户体验,讲诚信、重然诺。善于打通国内外两个大循环和企业内部小循环,调动体制资源、政策资源、资本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时间资源等,将其组合转化为市场优势。
其五,科学的精准管理。始终不渝地抓住质量、成本这两个关键节点,千方百计提质降本节能减耗。企业制度要以问题为导向,讲究实用、管用和更新,既管又理。企业家率先垂范,身教言教,形成执行力。日常管理注重细节,用制度管人,用人管机器,全面推行管理的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其六,深厚的人文素养。新时代企业家,要求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做企业,貌似做产品,其实是做文化、培育人。要在企业中孕育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引导员工养成外化为行、习焉不察的行为规范,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人际活动载体,着力营造人生共同体、生活大家庭的环境与氛围,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显而易见,笔者上述抽象出来的六点,带有“张毓强特征”。
但笔者认为,这些特质,既是张毓强的实践经验和精神创造,并为新时代中国企业所需,其共性也普适于中国社会各阶层,值得推介和弘扬。
这,就是笔者创作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初心。
张毓强用50年即半个世纪的时间,将一个镇办小作坊,发展成两家闻名遐迩的跨国企业,巨石集团已成为全球玻纤规模第一,振石控股集团已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位列305位,并入围中国服务业民企100强,实现了由巨大到强大的蝶变。现在,张毓强提出要再用50年时间,建设百年企业,实现由强大到伟大的跨越。
笔者以为,张毓强用“跨越”一词准确且含义丰富。
何谓伟大企业?
当代最负盛名的管理作家之一、哈佛商学院首席管理教授罗莎贝思·莫斯·坎特在《伟大的公司如何思考》中指出,伟大的公司不会将组织流程视为榨取更多经济价值的途径。相反,在它们构建的框架中,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成了决策标准。它们相信公司是有使命的,并且将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伟大公司的领导者能够从不同角度解释自己的决策依据。这样,他们就能创造出新的行为模式,重新恢复人们对企业的信心,并改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如果撇开这位首席教授那些西式语言结构和概念,用通俗的中国话来表述,其实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谓社会责任,就是一个企业要为全社会、全人类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使普罗大众因你提供的产品而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品位,增强满足感、幸福感。所谓历史责任,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要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吻合、相一致,并努力促成这种进步。人类社会将因你而变得更公平、更安全、更文明、更环保、更可持续。
应当说,这个目标比较高远;也应当说,振石控股集团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正因如此,才成为张毓强下半辈子的目标。眼下,张毓强正为这个“伟大跨越”进一步打造产业基础、资本基础、品牌基础、人才基础。
当本部作品定稿之际,正值江南酷暑盛夏。杭州古运河畔热浪翻滚、蝉鸣不断。笔者漫忆本部作品采访创作过程,内心深感温暖,觉得应该感谢许多人。
首先,衷心感谢本部作品主人公张毓强主席。是他半个世纪的创业创新创造,才使文本有了事实基础和生动素材;是他的真诚邀约和热忱支持,才使笔者有了学习创作的机缘。笔者从这位同龄人身上,看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体悟到了许多。张毓强主席那么忙,管理着两大集团,他和他的员工们每天创造着巨大价值。对他的采访形式又是那么特别。他不愿意浪费笔者采访的机会,每次都会找一些管理层和年轻人旁听,期望对他们有所裨益。那种惜时如金、惜墨如金,为笔者多年来采访创作所仅见,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它从某个侧面回答了张毓强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张毓强的原因。
其次,衷心感谢振石控股集团、巨石集团团队,大家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不厌其烦地接受一次次采访。有的远在海外,也热情地借助视频进行交流。有的已退休居家,还帮忙寻找旧物资料、考证细枝末节。百余人次的生动回忆和精彩介绍,使笔者获益匪浅。需要向其中一些人表示歉意的是,鉴于作品立意和侧重点,有些采访素材甚至包括被采访者名字均未出现在作品中,祈求他们谅解一二。
再次,衷心感谢振石控股集团办公室主任金祥。他统筹安排整个采访计划,周全细密,要言不烦,使笔者感受到“梧桐滴雨夜初凉”般舒适。办公室主任助理诸国斌每天两次准时叫好滴滴车,每每使笔者甚感不安。办公室陆嘉成秘书多次记录整理采访内容,为笔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办公室宣传科科长夏晓倩具体落实每个采访人选。巨石集团王兆锋秘书帮忙联系落实了巨石集团有关采访对象,巨石集团办公室陆定峰科长为笔者提供了巨石集团档案资料。这些帮助,既为笔者采访创作提供便利,更温暖了一位作家的心。
还要衷心感谢忘年之交谢国平友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力荐此题材,并视同己事,几次陪同前往,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使笔者感受到友情的真挚与可贵。
还有,衷心感谢好友、著名书法家廖奔先生题写书名,为拙作增光添彩。

陈崎嵘
壬寅盛夏于古运河之畔

第一章
运河古镇孕育的初心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李白




定格:1972年12月30日的九江

张毓强怎么也不会想到,28年后,他创建的企业居然会收购眼前这个庞然大物——九江玻璃纤维厂。
那天,经过30多小时的长途颠簸,年仅17岁的懵懂少年张毓强终于走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坐落于九江市前进东路44号的九江玻璃纤维厂门口。
张毓强肩背着电动机和肥皂箱,顺便用棉衣袖口擦了一把自己额头上渗出的热汗,一边慢步走着,一边用惊讶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九江玻璃纤维厂。
厂区正门朝北,大门用方钢焊接而成,显得分外坚固厚重。门两侧竖立着2根水刷石装饰的方柱,方柱两边是一道八字形围墙。围墙高约2米,其间隔着一根根造型水泥柱,形成波浪起伏之势。进得大门,一条20米宽的大道通向纵深。道路两旁,长着高大茂密的柏树,仿若站着两队威武雄壮的卫兵。他再往前走五六十米,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路口有个直径十来米的花坛。花坛正中,矗立着一尊伟人挥手的塑像。塑像用金黄色玻璃钢制作,在朝晖中熠熠生辉,给张毓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走在厂区马路上,映入张毓强眼帘的,是白茫茫的一片锯齿形厂房,拉丝车间、纺织车间、机修车间,一个连着一个。还有红砖砌就的办公楼、灰墙围挡的堆煤场、白灰涂抹的锅炉房和水塔,居然还有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
后来,张毓强才知晓,九江玻纤厂是直属国家建材部的16家大中型国有玻纤企业之一,筹建于1958年。当时全厂约有3000名职工、78台坩埚,年产玻纤1000吨。生产区和职工生活区面积相加近500亩,约等于当时3个生产队耕地面积之和。
一个远在千里之外桐乡县石门镇东风布厂的挑水工兼采购员张毓强,有点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天哪!工厂原来可以这么大、这么办?他觉得自己的思维一时发生短路,根本来不及仔细观察,也没有心思欣赏。他只是惊讶地张开嘴巴,自言自语地絮叨着:大,大,实在是大!似乎除了一个“大”字,他竟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这家企业,更无法确切表达此时此刻自己那种被震撼的心情。那时的张毓强,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小名“毛毛”,还没有掌握后来那么多词语,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话,或作报告。更不会想到,28年后,他居然成为这家企业的收购者、掌舵者。
那天是1972年12月30日清晨。对,是12月30日清晨。即使后来时间匆匆逝去,即使张毓强后来经手过无数个项目,但张毓强对这个日子记得死死的、牢牢的,仿若嵌入他的骨髓里,融化在他的血液中,根本不需刻意去记忆它。只要张毓强一想到九江玻纤厂,这个日期就会自动跳出来,闪烁在他的脑海屏幕上。
张毓强清晰记得3天前离开故乡石门轮船码头的情景。
冬季的日头早已偏西,并不强烈的夕光洒在古运河两岸低矮的水阁楼上,也洒在旧石板铺就的码头上。码头紧挨着大桥砣,一些无事可做的居民正倚着桥栏晒太阳。一大一小、凹凸斑驳的河埠头构成众人眼中的轮船码头,而那些长满了绿苔的石板台阶,说明着年代的
久远。
一艘“喜鹊班”客轮在人们的喧闹声中慢慢靠上码头。顿时,码头显得热闹起来。一拨人上岸,一拨人上船。个头不高、身材敦实的张毓强,跨过32级台阶的南高桥,随着拥挤的人群,好不容易踏进船舱。他肩膀上搭着一根绳索,绳索两端系着两件重物。悬挂在胸前的是一箱沉甸甸的肥皂,紧贴后背的是一台更加沉甸甸的3千瓦电动机。明眼人一看,这两件物品,少说也得毛重两百斤。因而,张毓强身上那件半新旧棉袄坎肩,被深深地勒出一道凹槽,绳索似乎嵌进了张毓强尚且稚嫩的肩膀。
“呜呜——”“喜鹊班”客轮在众人注目中缓缓驶离轮船码头,驶向附近的长安镇。石门镇不通铁路,自然没有火车。镇上有个传说,当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时,非常看重石门镇风水,特意绕了一个大弯,从石门穿过,故而形成著名的古运河石门湾,为这一带百姓带来上千年的便利。谁知清末开建沪杭铁路时,石门人担心那个莽撞的铁家伙会冲坏石门镇风水,强烈要求铁路绕道。这一绕,就把石门镇甩出了铁路时代。
传说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也无法考证。但迫使张毓强那天用2小时15分钟时间,绕道长安镇火车站上车,却是铁打的事实。
没有人为张毓强送行。这趟差本来是王鑑初的。王鑑初是张毓强的领导,也是张毓强走上社会后的启蒙老师,厂里上上下下都叫他老王。老王不是一般的人,上过朝鲜战场,做过一号首长的报务员,见多识广。有空时会跟张毓强讲那些他闻所未闻的事体,也教他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张毓强对老王有点小崇拜。王鑑初说他有事去不了,指名让张毓强去。既然是领导兼师父的意思,张毓强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他曾听老王说起过,厂里决定生产玻纤丝,需要几台拉丝机。跟不少企业联系过,各家都没有货。后来,终于打听到九江玻纤厂仓库里躺着几台备用的拉丝机,辗转找人,才与九江玻纤厂供应科长彭毓泉联系上。对方答应可以按原价调剂给石门东风布厂,但外加了一个调剂条件:要1台电动机和20条肥皂。彼时,全社会物资匮乏,几乎所有商品都供不应求。电动机是了不得的大设备,国家计划分配。肥皂也是紧俏商品,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只能购买半块。对方要的电动机,显然是厂里公用,这肥皂或许是给厂里工人用的?东风布厂托人找桐乡县二轻局特批,才把一台3千瓦的电动机和20条肥皂搞到手。
这些事,张毓强没有经手,具体情况不是太清楚。老王不知是真有事,还是想考验考验他?张毓强也不清楚。当年他毕竟才17岁,心思还单纯得很。换成眼下的小青年,恐怕还在父母面前撒娇讨钱吧?不过,张毓强已跟着老王出过好多趟差,还见识过当时最牛的南京长江大桥。在厂里算得上半个采购员,在镇上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所以,厂领导很放心。
张毓强出差路线图是这样的:在长安镇,爬上那列喘着粗气的快车,沿着沪杭线、浙赣线抵达南昌站,再在南昌站中转换乘慢车,向着遥远的九江市行进。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又临近腊月,上下车旅客极多。但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恐怕都不会忘记,彼时,铁路少,车次更少,真正的“一票难求”“一座难得”。
旅客上下车简直像一场战斗。有的旅客背着行李从车门下不来,就干脆把行李从车窗口丢到月台上,然后紧跟着人蹦到地上。也有上车旅客恳求已在列车上的旅客帮忙,将行李从车窗口接一下,然后自己艰难地从车窗爬进去。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笔者曾无数次经历过,想必张毓强经历得更多。
可以想见,背着那么笨重行李的张毓强,肯定比一般旅客上下车更艰难更吃力。好在彼时张毓强年轻,有的是力气。力气大可能是张毓强小时候吃“毛蛋”吃出来的。所谓“毛蛋”,就是孵化不出小鸡小鸭的死蛋,据说营养蛮丰富。同时,张毓强个子不高,且十分机灵。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三下五除二,总算把自己和两件笨重行李弄上了火车。
张毓强买的是站票。站票,就是允许你上火车,找个站的位置
而已。
车厢内照例到处是人和行李。不要说座位,行李架上、过道上,连两节车厢连接处,都站满了人、堆满了物。车内弥漫着汗酸气和大蒜味,充塞着南腔北调的嚷嚷声,还有小孩被挤哭被吓坏的叫喊声。
好不容易,张毓强找到了一个可以允许站立的空间,与其他旅客前胸贴后背,根本没有移动腾挪的空隙。他吃力地将行李卸下肩,稍稍移开双脚,伸出右手拼命拉住头顶上的行李架,左手抓住座椅靠背一角,使自己得以在晃荡的列车上站稳。然后,他把电动机置放于自己胯下,再将那箱肥皂压到电动机上面。他担心别的旅客不小心碰坏了它俩。眼下,这俩家伙可是全厂的宝贝疙瘩。没有它俩,就换不回拉丝机。没有拉丝机,石门东风布厂就生产不了玻璃纤维。
没有座位,没有食物,更没有极其需要的水。张毓强忍住饿、忍住渴,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整整十六个半钟头,站到了南昌;然后,又以同样方式,用六个半钟头站到了九江。在南昌站转车时,张毓强利用换车空隙时间,在车站自来水管边,将自己的肚子灌饱水。
火车“哐当”“哐当”地向着南昌、九江前行,偶尔拉开喉咙吼一声“呜——”!这趟火车算是快车,但彼时的“快车”,车速也就每小时60公里左右。车窗外的一切景物,似乎都成为一种延时摄影般的慢镜头。它根本不理解张毓强此刻焦急的心理,也丝毫不顾及张毓强因劳累饥饿而从帽檐边和面颊上冒出来的汗珠。
时间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得有点浪费、有点遥远、有点恍惚。
在这段漫长的旅途中,张毓强有足够时间想想故乡石门,想想自己少儿时期。
张毓强的家和厂都在古运河边的石门镇上。
谁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征用百万民工开挖的。这条运河当年耗尽了隋朝国库里的全部银两,因而加速了隋唐的朝代更迭。但后来的历史书写者,仍给这条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工运河以应有的评价。
石门镇四面环水,形似小岛,张毓强形象地把它称作“湖心亭”,镇上住着5000来个居民。古运河从北方逶迤流来,在张毓强家边拐了个120度的大弯,形成著名的石门湾,然后往东流向嘉兴。不,这样说或许不够准确?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张毓强家选在石门湾磊石弄。
磊石弄南北向,只有两三米宽。人们开玩笑说,从这边楼上伸出手去,能握住对面楼上人的手。
相隔磊石弄10来米,平行着一条寺弄街,是老石门镇的主要街道,约七八米宽,两边开着一些店铺,煞是繁华闹猛。丰子恺先生曾称之为“石门湾的南京路”。
磊石弄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它出奇地狭窄和附近寺弄街的闹猛,而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传说吴越两国曾在此盟约,磊石筑墙划界:磊石西侧属于越国,东侧属于吴国。当然,吴越两国早已灰飞烟灭,走入历史,但磊石弄却传了下来,且成为张毓强和乡邻们的家。宅基在原属“越国”的地界上,家门朝东开。跨出家门,就踏入“吴国”地面。一家人就这样整天穿越于“吴国”“越国”之间。
张毓强出生于1955年9月18日。与《松花江上》歌中唱的“九 一八”是同一天,仿佛从娘肚子里就带来家国情怀。一家三代、6口人、3张床,挤住在一个25平方米的狭窄空间里。父母亲给张毓强取了个小名“毛毛”,这小名饱含着亲昵和喜爱。出生在古运河边上,毛毛的第一声啼哭与古运河的水声交织在一起,毛毛的第一滴眼泪与古运河的水流汇合在一起,毛毛是名副其实的古运河的儿子。
按照当下年轻人的星座说,张毓强与笔者同年同月同星座,笔者比张毓强早出生12天,都属于处女座。百度上说,处女座的人有三大特征,一是追求完美,二是有很强的自制力,三是务实。同时,容易固执己见。不知张毓强是否认可这些,窃以为对于笔者而言,还真有点意思。
笔者老家还有一种说法,此年出生的人属羊,羊是吃青草的。但9月18日已属初秋,水草丰美的春夏季早已过去,此时的羊,一生下来就得为自己储存过冬的干草,所以比较勤劳和辛苦。
理想主义,完美主义,似乎成为张毓强人生照片的底色,拂之不去、洗褪不变。犹如染布一样,一旦当白布浸染上蓝色后,再也无法去除,只有加深加浓。
毛毛出生时,正是我国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改造高潮期。如火如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似乎与城镇居民关系不太大,但敲锣打鼓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却与毛毛家发生了直接关联。毛毛奶奶解放前在石门湾边上开办的一家饭店被公私合营,改名为“合作饭店”。虽
然,奶奶仍是这家“合作饭店”的合作者和主管人,但经营收入却归了公家。
说起这位奶奶,张毓强的神情有点类似于著名作家莫言,对奶奶充满了敬仰之情。据说,毛毛的奶奶出身于富庶之家,个性蛮强,认得一些文字。后来不知怎么看上了从绍兴迁居而来的一位镶牙医生,自作主张,把自己嫁给了这位相貌堂堂、家徒四壁的牙医,为此她还与父母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她竟自立门户,在石门镇上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餐馆,全家一日三餐无忧。
追根溯源,张毓强的血脉里似乎流淌着奶奶的倔强性格和经商
基因。
当然,对于毛毛而言,爸爸妈妈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强大。
爸爸是个手工业者。桐乡历史上盛产烤红烟,爸爸的工作就是为镇上供销社刨制烟丝。刨制烟丝这活带点技术性,是有先见之明的奶奶让他学的,工作自由度大,有点像个体户。收入比供销社一般职工略高,每月三四十元薪酬,有时甚至会有五六十元。这在彼时已算“高薪阶层”。
爸爸平时不苟言笑,喜欢看书读报、临帖写字,常年订阅《解放日报》,还买些《红岩》《王若飞在狱中》等书刊回家,自己读完,也让毛毛姐弟几个看看。
毛毛幼小时,长得白白胖胖,爱端一把小竹椅,远远地坐着,看爸爸刨制烟丝。只见爸爸先将一张张干烟叶的茎脉抽出,涂抹上红油和香精,叠成一大摞,放进特制的刨凳里。然后,快速推动手中的刨刀。随着节奏感极强的“哧溜”“哧溜”声,细长条的烟丝被刨刀切割下来,均匀地掉落在黄纸上,四周弥漫开烟丝呛鼻子的香味。彼时,爸爸似乎很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偶尔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并用爱昵的眼神看一下毛毛。毛毛长大后曾看见过一张自己与爸爸合影的老照片。在那张老照片中,爸爸抱着出生百日的自己,眉开眼笑。从中不难感受到,爸爸其实还是蛮喜欢自己的。
当然,这样的场景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里,爸爸是严肃的,甚至是严厉的。
最爱护毛毛的,自然是妈妈。妈妈从小由其大伯带大,大伯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教给毛毛妈妈很多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怎么做人,怎么接待客人,怎么扫地擦桌子等。妈妈记住了,后来作为家庭传统教育,又把这些传授给毛毛。妈妈觉得那些话很简洁,但很管用。妈妈一生勤劳节俭,早年在镇里蔬菜厂上班,工作上是一把好手,每年都被厂里评为先进。在厂里,她腌制榨菜、酱瓜、萝卜等,从天亮忙到天黑,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天一下班,她就急匆匆回家,忙着为全家洗衣做饭。妈妈对3个儿女,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心血,她省吃俭用,把钱都用在三兄妹身上。平时,妈妈把家里角角落落打扫得清清爽爽,一尘不染。张毓强始终认为,他是在母爱里成长起来的,他的品行、性格更多地得益于妈妈,也更像妈妈:外刚内柔,外冷内热。就是人们常形容的热水瓶性情。母亲生性热情好客,把亲戚或邻居上门当作喜事,张罗这张罗那的。譬如说,张毓强参加工作时,自然是想挣点钱,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谁知后来因为做供销员,有客户到厂里,公款不能请客吃饭。有点口吃的老厂长大手一挥,说道:张、张、张毓强,你、你把客人领回去,让你妈、妈妈炒、炒、炒几个菜。钱、钱、钱嘛,先……先记账啊!张毓强自然知道,这记下的账肯定没有归还之日。但他还是乐颠颠地把客人往家里带。爸爸偶尔免不了说上几句,埋怨儿子给家里添麻烦,每月20.5元工资还不够请客吃饭,是倒贴钱。但妈妈每次总是非常热情,准备好菜好酒招待客人。
张毓强爱整洁爱卫生的习惯和喜欢结交朋友的脾性,大概源自他母亲。他对家庭那份深深的情感,主要也缘于妈妈那份深沉的爱。
如果没有后来一场飞来横祸,毛毛的童年大抵也就如斯。
那是张毓强一辈子难以驱除的伤痛记忆。
那次刻骨铭心的伤害,是由与毛毛家为邻的一位女鞋匠造成的。女鞋匠来自西施故里诸暨,以做鞋谋生。诸暨人纳鞋底的方法与众不同,先用锥子刺穿鞋底,然后将绳线穿进锥子顶尖的针眼,再用手劲向一侧勒紧。那天,才4岁的毛毛不知怎么的,竟蹒跚到这位女鞋匠身边,用稚嫩的目光盯着女鞋匠穿针引线的动作。女鞋匠根本没有意识到身边有个小孩站着,自顾自穿刺、引线、拔针。“啊”的一声,毛毛的左眼被疾飞而来的尖锥刺中,顿时血流如注,视线一片迷糊,疼得在地上打滚。
赶紧送到杭州抢救的结果是,毛毛的左眼球保住了,但从此左眼视力严重下降。女鞋匠自然满怀愧疚,但毛毛妈妈并没有过多责怪那位邻居,只收下了对方支付的8元医疗费,此后再不提及。有人替毛毛抱不平,但善良的妈妈认为,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就不要再难为人家啦。
左眼创伤除直接影响毛毛视力外,还带来诸多隐形的伤害。有小朋友羞辱他,毛毛开始切身感受到不被尊重的痛楚,性格因而显得比较内向,自卑感拂之不去,好胜心逆向生长。大人们开始叫他“小鬼大王”。毛毛经常带着一帮小伙伴玩“夺军旗”的游戏,一次次与“敌人”作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赢得胜利为止。彼时,他未必会意识到,这种强烈的好胜心,后来会转化为正向的强大的心理力量。
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过去,经济和社会逐渐恢复生机。毛毛在父母的关爱下渐渐长大。那年秋季,毛毛成了石门镇一家小学的学生,并正式启用大名张毓强。这家小学距离著名漫画家、缘缘堂主人丰子恺先生创办的小学不远。
头3年的学习生活极其顺利。张毓强凭着自己的智商、记忆力和领悟力,成绩在班级里遥遥领先。他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张毓强喜欢做的事比较特别。譬如说,养小鸡养小鸭,养大后,让它们生蛋,然后他拿到街上去卖,把卖蛋得来的钱补贴家用。他还擅长抲鱼捉虾,时常弄些鱼呀虾呀改善伙食。他在家中养鸡养鸭,弄得屋内乱七八糟,臭烘烘的,姐姐和小弟都不喜欢。姐弟俩不喜欢没有关系,母亲倒是非常喜欢,有时还在餐桌上表扬他懂事、能干、会炒菜。
照例说,处在那个年龄段的张毓强,其实还是个小孩。但他却显得早熟和懂事。奶奶和妈妈平时给姐弟们一些零用钱,张毓强却把这些零用钱积攒起来。家中急需用钱时,他会把自己积攒的零用钱拿出来。每年中秋节,亲戚或朋友家送来月饼,母亲会分给一家人吃。张毓强则把这些月饼存放起来,等大家吃完了,他再把这些月饼拿出来分享。
转眼到了小学四年级,全国性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爆发。在一片“破四旧、立四新”浪潮中,各级各类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开始所谓的“停课闹革命”。学校废弃了全部课本,课堂改为学习背诵“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一到晚上,老师就带着学生,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举着横幅标语,敲锣打鼓,走村串户,巡回到各生产队呼喊“革命口号”。有一次,老师居然带着张毓强全班同学,步行五六个钟头到嘉兴,进行“大串联”。那次“串联”给张毓强留下的唯一印象是,他用妈妈给的1.2元零用钱,给家人买回来几只嘉兴粽子。
在这种似学非学的环境里,张毓强熬到小学毕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