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又到了选择专业的时刻,准备扬帆的年轻学子,你们可知道扬帆时什么最重要?
扬帆时要找到风的方向。我们社这套《走进大学》丛书,由院士、知名教授和大咖学者执笔,将各个大学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将来毕业后又会做什么娓娓道来,也许可以助力你们找到风的方向。
扬帆时找到的这场风,将带你们找到心底对理想的热爱,带你们战胜对未知的迷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带着挑战波涛的勇气和决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一些与大气科学知识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开始,讲述大气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介绍大气科学的发展历程、气候变化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等前沿研究领域,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让非大气科学领域的读者或者打算选择以及刚刚选择大气科学作为专业的年轻学子对大气科学这一学科的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正如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丑纪范院士所说的,大气科学是一门有趣、有学、有为的学科,希望本书能够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到大气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
關於作者: |
黄建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十学位获得者”,首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获得者。
刘玉芝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半干旱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气候变化、气溶胶-云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笃风正”优秀论文奖。
张国龙 博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半干旱气候变化与荒漠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
|
目錄:
|
多姿多彩的大气/
蓝天白云/ 2
绚丽极光/ 5
海市蜃楼/9
七色彩虹/ 13
宝光异彩/ 18
变幻莫测的天气/ 22
电闪雷鸣/ 22
雪满长空/ 27
黄沙漫天/ 30
超强台风/ 34
龙吸水/ 39
巧夺天“功”的战争/ 42
赤壁之战/ 42
火熄上方谷/ 46
拿破仑东征/ 50
诺曼底登陆/ 54
美越战争/ 58
农耕文明中的气象/ 62
二十四节气/ 62
天气谚语/ 67
气候变迁与农耕文明/ 71
靠天吃饭的农业/ 74
农业防灾减灾/ 78
大气科学的发展历程/ 82
古人如何观天气/ 82
温度计和气压表的发明/ 88
地球自转与信风/ 94
大气科学的形成/ 99
技术革命对大气科学的推动/ 100
大气科学概述/ 103
大气科学的定义/ 103
大气科学的研究内容/ 107
大气科学的研究方法/ 112
大气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115
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9
如何观测天气/ 122
观云识天气/ 122
地面气象观测网/ 126
飞机观测与地面遥感/ 131
多源卫星监测/ 135
世界气象组织/ 139
如何制作天气预报/ 143
天气图与天气预报/ 143
数值预报发展历史/ 148
日常天气预报的发布/ 150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154
短中长期天气预报/ 156
气候变化/ 60
气候和气候变迁/ 160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165
近现代气候变化/ 170
国际气候谈判与行动/ 175
碳达峰和碳中和/ 179
大气科学的应用与就业前景/ 184
为什么要选择大气科学/ 184
大气科学的应用/ 188
国内开设大气科学学科的相关院校/ 193
国外开设大气科学学科的相关院校/ 199
大气科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203
参考文献/ 207
“走进大学”丛书书目/ 213
|
內容試閱:
|
大气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日新月异的学科,它与物 理、化学等以实验室为主要研究场所的自然科学不同,是直接面对大气乃至整个自然界的自然科学。从人类文明产生开始,在人类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气 科学逐渐形成并取得长足发展。人类无时无刻不与大气 亲密接触,人类最早通过感官接收信息,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转、四季冷暖的更替、云雾冰雪的变化以及风雨雷电的 变幻等自然现象。由于缺乏对大气运动规律的了解,人们试图通过祈风求雨以及占卜问卦等方式预判或改变未来天气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积累了大量有关天气现象的辨别和预测经验,这些经验以气象谚语等形式被代代相传,形成了早期有关大气科学的宝贵资料。
进入20世纪,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地面观测系统的建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大气科学逐渐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表征,从研究单一的大气状态变化,发展为研究大气、海洋、冰雪、陆面和生物圈等五大圈层组成的复杂气候系统变化的科学。
如今,大气科学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且与地质学、海洋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当前,大气科学研究正面临着新的课题与挑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世”的概念也由此被提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遭受干旱、洪涝、大风、低温等极端灾害天气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在研究大气科学的国家及地区之间,气候谈判也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未来大气科学领域将大有发展、大有可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