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中部地区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实践

書城自編碼: 379015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陈慰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37043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0.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氢经济
《 氢经济 》

售價:HK$ 117.6
为你沦陷
《 为你沦陷 》

售價:HK$ 56.2
校园欺凌
《 校园欺凌 》

售價:HK$ 59.8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售價:HK$ 82.8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售價:HK$ 153.6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售價:HK$ 105.6
黑海史:从历史涟漪到时代巨浪
《 黑海史:从历史涟漪到时代巨浪 》

售價:HK$ 115.2
楼边人似玉
《 楼边人似玉 》

售價:HK$ 56.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6.6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 》
+

HK$ 78.3
《 中国文化常识(史学泰斗吕思勉中国文化经典之作精装典藏版 已畅销70余年,销量累计超500万册 钱穆、顾颉刚、李敖等推崇备至) 》
+

HK$ 142.6
《 媒体融合-(:策略与案例) 》
+

HK$ 85.0
《 红皇后效应:性与人性的演化 》
+

HK$ 40.0
《 开启问学求真之路:认识自我与世界 》
+

HK$ 62.5
《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編輯推薦:
本书汇录了作者基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实践,对中国中部地区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最新思考和研究文字。本书紧密结合2019—2021年度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聚焦中部地区四座具有鲜明特点的创建城市,就其如何实现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创建实践,试图从中找出在中部地区具有普遍适用性特点的方法路径,为中部地区各类城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內容簡介: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萍乡、永州、辽源、唐山等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历史人文、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特色,深入剖析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发展历史由来、现实基础、发展路径、施政策略,为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与建议。
關於作者:
陈慰,1989年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上海东方公共文化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特聘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图书馆学、文化产业。参与《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文化馆蓝皮书:中国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发展报告》《数字文化馆:网络平台与实体空间》《宁波“一人一艺”蓝皮书》等多部著作的编写。
目錄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意义5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5

第二章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理性思考7
第一节 基本概念7
第二节 理论视角9
第三节 为何聚焦中部?12
第四节 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应处理好的四对关系16
第五节 国外城市公益性文化特色化发展经验参考19

第三章 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特色化:以红色文化为引领24
第一节 红色文化引领公共文化的理性思考24
第二节 红色文化对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作用29
第三节 为什么是萍乡?33

第四章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特色化:全面深化全民阅读54
第一节 公共文化聚焦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54
第二节 全民阅读的现实困境57
第三节 为什么是永州?59

第五章 公共文化社会效益的特色化:公共文化带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77
第一节 公共文化带动文旅产业的理性思考78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87
第三节 为什么是辽源?96

第六章 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特色化:乡村文旅服务中心110
第一节 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维度110
第二节 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最后一公里”125
第三节 为什么是唐山?129

第七章 结语143
第一节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考及研判143
第二节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展望145

参考文献147

附录157
附录A 萍乡市情、经济社会和地方文化157
附录B 永州市情、经济社会和地方文化161
附录C 辽源市情、经济社会和地方文化169
附录D 唐山市情、经济社会和地方文化172
附录E 萍乡市关于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175
附录F 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办法180
附录G 辽源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方案186
附录H 唐山市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189
附录I 第一批至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197
內容試閱
前言
中部地区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解决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地区。虽经近二十年发展,也在中部各省陆续出现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亮点城市,但总体上看,中部地区公共文化发展仍然存在特色缺失、质量不高、效益较低等现状,仍然面临公共文化服务“中部塌陷”的突出问题。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广袤国土的中心地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也是我国当今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枢纽地区,还是东接西引、均衡协调、一体发展的功能地区。因而,切实加强中部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对于推动实现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尤为必要。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于所在地区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感召力亦即深深根植于所在地区自然人文、风土民俗之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民众、建构一方人文,也必然或应当渗透在一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之中,缺乏人文历史根脉涵养和特色文化浸润的公共文化服务总是苍白无力、难以为继的。

本书紧密结合2019—2021年度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聚焦中部地区四座具有鲜明特点的创建城市,就其如何实现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创建实践,试图从中找出在中部地区具有普遍适用性特点的方法路径,为中部地区各类城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书所选取的四座城市分别是江西省萍乡市、湖南省永州市、吉林省辽源市和河北省唐山市。其中,江西省萍乡市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坚持不懈推进红色文化特色资源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强化红色文化引领,也在红色文化设施方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围绕红色主题实施了一批主题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同时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在全国成功树立起红色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面旗帜。湖南省永州市十分珍视自古以来延续千年的崇文重教优良传统,努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体现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壮士断腕的力度,对芜杂凌乱的“文化服务项目”进行删繁就简,全面聚焦并深化全民阅读,在全国率先推进全民阅读地方立法,大力加强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以“跟着课本去读书”创新推出全民阅读研学游,积极营造向上向善的书香社会氛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形成十分鲜明的城市特色。吉林省辽源市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际,特别注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产业发展、民众就业相关联的扶志扶智功能,以培育主体、延伸服务、开发文创、搭建平台、艺术普及、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旅游、文创产业、非遗技艺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社会效益方面形成显著城市特色。河北省唐山市作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其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长期滞后于城市发展,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之契机,该市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振兴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工作重点,并且着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在构建乡村文旅服务中心建设上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乡村文旅服务中心地方标准,有效实现市、县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十分可贵的新鲜经验。四座城市、四种路径,在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化发展方面殊途同归,足以说明结合实际、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是中部城市摆脱低水平循环状态,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择。这些样本既为中部也为全国不同类型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考及研判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国家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等一系列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应运而生。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文化强国”也从本质上要求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特色化发展。公共文化领域的特色化发展,必须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因此,如何解决中国中部地区公共文化发展质量不高、特色不足、效能较低等问题,成为当前及今后实现公共文化全国上下“一盘棋”的首要任务。

目前,中国东、中、西部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最优,西部次之,中部较差,且这种差异存在扩大趋势。中部地区受人口密度、发展层面的资源和服务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均衡,以及区域联动欠缺等因素影响,公共文化服务长期面临“政策支持力度不强、财政配套任务偏重和扶贫建设压力大”等问题。此外,中部地区由于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相似性,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共性。陈旧的观念、滞后的政策必然对中部地区公共文化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形成桎梏。
就目前而言,中部地区由于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上的限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同时,中部地区为我国东西部文化建设的过渡地带和枢纽区位,因而提升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中部地区公共文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尤为必要而迫切。总体而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旅游业联系还不紧密,还有所游离于经济社会发展整个体系之外,先进科技与文化产业“两张皮”的状况仍在延续,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程度囿于少数中低端科技企业发展水平,公共文化产品结构不合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客观上对全国特别是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人类社会发展总会面临各种危难与挑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是因为中华文明蕴含着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多难兴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无上智慧,中华民族具有围绕大局、凝心聚力、同仇敌忾、不怕牺牲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新冠疫情突发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不期而遇的重大灾难时的磅礴力量,展示出“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所具有的超强定力、科学研判、精准决策、动态优化的综合优势,显现出举国上下步调一致、高度协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社会动员效能,也突显出全体国民遵纪守法、令行禁止、积极配合、严于自律的优良素养。疫情如同一面镜子,引发对公共文化发展方向、价值、工作主线和服务效能的深刻思考。

在此,我们看到: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难、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扬和新的发展;全民阅读在疫情期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服务权益,积极营造向上向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素养,在引导、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文化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涵育经济社会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是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是党和国家对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现阶段重要任务的具体落实。

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化及公共文化服务,其根本方面应当坚定“文以载道”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全民阅读为内容、以公共文化带动文旅产业为路径、以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为抓手,始终树立忧患意识,高度聚焦民众大局意识、精神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培育,为未来应对各种无法预料、难以避免、可能愈加频繁的灾难与挑战,夯实社会民众基础。

第二节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公共文化特色化发展的展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先进科技应用日益广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成长、资源配置、多维融合、技术应用、管理监督、品牌建设、国际拓展等关键环节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为实现中部地区公共文化的特色化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完善中部地区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应当进一步提高站位,不仅是从地域空间或文化层面零敲碎打地发展一些“抓到篮里都是菜”的文化产品,而且应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总体战略高度,从总体发展、跨越发展、国际发展、长远发展的角度,从容谋划、精心规划、精准策划,有效运用规划和政策手段,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发展的层次和能级,科学建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使之形成强大动力和持久活力,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创新的恒久力量。

二是扩大优质特色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当今在数字网络条件下,公共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呈现为一体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数字化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因素,同样也是公共文化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突破、弯道超车、升级换代的关键因素。提高公共文化的数字化程度,重点是实现城乡一体,无差别地服务更多人民,这就要坚持系统性观念,从体制、内容、技术、产品、渠道、载体、品牌等全方位同步着力、系统建构。

三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一方面,“以文塑旅”,才能丰富旅游内涵,创新旅游方式,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改变过去“风景游”“景观游”单一格局;另一方面,“以旅彰文”,把旅游改造成为人们增长知识、体验历练、健康成长的载体和路径,使人们在旅游中了解人文历史、体会生活艰辛、懂得做人道理。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中,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公共文化带动文旅产业、全民阅读带动研学游,公共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在基层的融合都是中部地区的特色,是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革命艰难奋斗历程、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体会中国特色之所在的战略重点,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功能的综合效应明显。

四是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多年着力推进已取得明显效果,但与国际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现实所需相比,仍然需要找准方向、调整方式、加大力度。文化“走出去”,最为迫切的是要让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会面临共同的选择,甚至愈益频繁地遭遇共同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话题合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逻辑基点正在于此。所以,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内容上,主要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五千年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主要是向世界提供百年以来中华民族抵御侵略、探索道路、谋求复兴的独特经验,主要是向世界分享当代中国团结人民、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绿色发展的成功探索。中国中部地区在讲好“中国故事”上拥有丰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更应当“开源丰流”、拓宽渠道、广设载体、多层多元,尤其应当以生产和传播特色文化产品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方式。因此,中国中部地区公共文化的特色化发展,在“十四五”期间整体性提升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