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学之理念

書城自編碼: 378857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邱立波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0811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次经导论
《 次经导论 》

售價:HK$ 177.6
故纸留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报刊资料选辑
《 故纸留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报刊资料选辑 》

售價:HK$ 345.6
玩转Photoshop(零基础快速上手,全彩赠视频)
《 玩转Photoshop(零基础快速上手,全彩赠视频) 》

售價:HK$ 57.6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售價:HK$ 81.6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售價:HK$ 456.0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HK$ 72.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HK$ 69.6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HK$ 15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4.9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

HK$ 197.5
《 中国哲学通史·明代卷 》
+

HK$ 66.0
《 科学精神的形成 》
+

HK$ 58.9
《 形而上学(汉译名著本) 》
+

HK$ 61.3
《 周易八卦与阵法 》
+

HK$ 111.3
《 传习录(全本全注全译) 》
編輯推薦:
何为大学?大学何为?让我们听听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见解,他所阐述的大学之理念必然发人深省。无论对于大学新生还是教师,雅斯贝尔斯的理念都同样值得一听,他将引导读者思考大学为何物,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学是真理的守护者,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功能: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倘若将其中任何一种活动与另外两种割裂开来,那大学必然会凋零萎缩,为了圆满完成这些任务,他探讨了大学的制度框架,指明大学生活的活力源泉。本书作者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时代”命题。本书是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危急关头号召重建大学教育体系的鼓舞人心之作,他所做出的一针见血的论断,对于其他许多时空状况下的人们同样适用。本书被译为多种语言,影响了众多学生与当代学者。
內容簡介: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的德国大学刚刚经历了最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但在时代的危机前,雅斯贝尔斯坚持认为对高等教育的反思,要着眼于长远未来的需要。他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对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勾勒大学之理念,分析大学的制度,提出大学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在大学中,全面的精神生活无疑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此外,雅斯贝尔斯探讨了大学的制度与学科、师生关系以及大学所依赖的国家与社会的力量。他对高等教育的思考,给后代的学生与教师留下了诸多启示。
關於作者: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奠基人之一。任教于海德堡大学,二战后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著有《时代的精神状况》《尼采》《大学之理念》《存在哲学》等著作。
译者简介:
邱立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哲学与思想史专业副教授。著有《礼法与国体》,译有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科耶夫《法权现象学纲要》、施特劳斯《论柏拉图的会饮》等书。
目錄
绪论
第一部分 精神生活
第一章 科学与学术的本性
科学与学术的基本特点
狭义的科学概念与广义的科学概念
科学的局限
为实用而科学与为科学而科学
科学的基本假设
科学需要引导
科学作为真诚的前提
科学与哲学
第二章 精神、人的存在、理性
第三章 文化
第二部分 大学的目标
第四章 研究、教育与传授
研究
作为精神塑造的教育
传授
第五章 交流
辩难与讨论
作为精神合作之例证的“思想流派”的构成
大学作为不同学科与世界观的交汇场所
第六章 大学作为一种制度
制度在实践大学之理念上的不足
制度的必要性
正规大学体制内的个人角色
第七章 知识的宇宙
知识的分类
学术的系科之别
大学的膨胀
第三部分 大学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八章 人的因素
天资的种类
天资的分布与民众的特性
选拔的程序
第九章 国家与社会
作为国中之国的大学
在变化世界中变化的大学
政府监控的意义
知识贵族制的原则
对真理的探求以及它与政治的关系
大学与民族
內容試閱
《大学之理念》一书中,雅思贝尔斯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大学,为我们勾勒出他心目中“大学之理念”。其中,“大学为探究真理的机构”是贯穿全书之灵魂,作者以此为基础展开后续理念的探讨。具体来看,全书主要围绕三部分展开:精神生活、大学的目标以及大学存在的必要条件。
精神生活——科学与学术
雅思贝尔斯认为,科学与学术作为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根本。首先其对科学与学术的本性做了探讨,认为它们具有讲究方法、有内在说服力及普遍有效性三个基本特点。即科学并非主观臆断出来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获得,并含有自身的逻辑,可以被任何人所验证,更可以“散播到所有具备科学思维的地方。”其次,他认为实际效用不应该成为科学全部或唯一的意义。因为科学更多的要表达的是人们自身对知识的渴望,需要研究者拥有一种“朴素的好奇心”,非功利性的目的才是产生重大基本发现的源泉,因为“只有理论的根基打好了,富有成果的应用才是可能的。”这种好奇心也是一种科学的引导,而这种引导完全是来自于内心求知的绝对意志,是一种原始的探索兴趣,而非实用性目的。随后研究者将在好奇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假设,从而研究并得到重要的发现,其尤其强调假设的重要性,认为“并不存在无假设的科学”。最后,雅思贝尔斯指出科学“源于诚实也造就诚实”,因此作为研究者既要能够接受赞赏,也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他认为,“一个诚恳的科学家即便从不公平的批评那里也可以受益,谁回避批评,谁就是在根本上不想求知!”此外,雅思贝尔斯还特别对科学与哲学的共存关系做了阐明,他认为,哲学与科学并不矛盾,其实它们互相需要。精神、人的存在和理性是科学内部的哲学元素,哲学为科学提供一种指引和魅力,科学也会哲学提供严谨与证明。
大学的目标与实现
总的来说,大学致力于科学与学术,因此,需要开展研究与教学来发现和传播真理。具体而言,这个目的又可分为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教育三方面功能。雅思贝尔斯认为,职业训练、健全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是大学必须要做的三件事,因为大学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从大学的理念看,不能舍弃这其中任何一个,更不能将大学解体为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因为“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本质。”大学精神也会枯萎凋敝。它们是三位一体而不可分离的。
1.研究——最好的科学研究人员同时也应该说首选的老师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因为,真理需要用“系统的研究”获得。而开展这样的研究则需要的是一种整全的人(the wholeman)认真投入去做,笔者认为这样一种“整全之人”,大概就是作者后文中提到的使其“获得整全知识”的一种具有完整人格和一定精神境界的人,这样的人可以为自己心中的真理不断追逐和探索,且对于学术有着不可动摇的献身精神。因为研究上的获得与进步,需要的是执着而艰辛的工作。这种“整全的人”开展科研工作时又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埋头苦干的同时学会抬头看路;第二,工作不是仅靠一腔热血就能获得,还需要一种能够将其维持的生活方式,使得自己能够持之以恒地沉浸其中。也就是说当研究者真正投入自己的工作时,他甚至都不能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相分离。“他(研究者)的整个生活方式对于他的想法来说都是一种必要的保障条件”,因为有一些人虽然有着不错的想法,但是由于一时的心不在焉,这个想法就被很快淡忘了。第三,这种工作还需要学者具备一种“智识的良知”。所谓智识的良知,就是需要学者能够从自己的良知出发判断问题,追求贯通,而不是仅仅来自一个忽发奇想。
此外, 关于大学的研究对象,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university)是“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其应该研究“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大学需要有广阔且整体的眼界,而不应该成为“各种学院的大杂烩”。学术靠的就是一种知识整体的关系,倘若脱离了整体,孤立的学科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正如作者所言,学生们从大学中获得也不应该仅仅是其所研究领域的专门知识,而是应该涵盖其他门类的整全知识,给他们以全身心的陶冶。而在大学中实现科学研究,需要的也是一直知识的整体,这种知识的整体“依托于各个专家充分的交流”,只有保持这样的整体联系,才能体现研究真正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教学工作本身就是科研工作的促动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的是第一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对于教学、学生的影响将是直接而明显的。
2.教育——精神之塑造
雅思贝尔斯认为,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是大学至高无上不可代替的基本原则, 而教师需要给与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塑造。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扶持引导学生发觉他身上的潜能和力量。”帮助学生找到真实的自我。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更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即:大学教育中教师的传授是自由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自由的,这些不需要清规戒律、学业监督就能实现。学生在这样一具有意义深远的自由中,获得人格的完善,获得谦卑的胸怀,获得对自身的责任感,并能够最大限度的施展自己的才能。雅思贝尔斯尤其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想要培养大学成为培养未来领导人的学校是异想天开的,这违背了大学的理念。因为,不同领导人需要的素质条件差别很大,如需要“权力欲、深思熟虑的头脑等”,这些品质使得他们需要从一切阶级和行业中来,领导人自然可以出自学术圈子,但就一般的情形来看,学术工作所需要的人格类型往往并不是作为领导人所需要的人格类型。这或多或少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3.传授——多种方式结合使用
大学中的学业传授形式包括讲座、研讨会、实验小组及两人间讨论。在雅思贝尔斯心中,有价值的讲座需要“被精心准备同时又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当代学术生活”,如果要说一个讲座是好的,那么它必须具有某种不可模仿的独特品质。演讲者的一切都是发乎自然的,并能将精神实质传授给听众;不同于讲座,研讨班和实验室主要是通过实地接触来获得学习,直接接触问题的要害和学问的细节,并激发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最后,传授还可以通过讨论实现。讨论过程中,在各个成员的相互交流中,有助于提出重要的问题,并汇聚大家的观点,这样也利于师生间思想的碰撞,形成良好一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氛围。
各种形式传授所要面对的对象是各样的学生群体。雅思贝尔提出,未来大学生需要具备一种学术的渴望以及一份坚定,具有善于选择的资质和自我约束的精神,而具备这种品质的学生只有少数,且分散于人群中。大学应该给与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而不是用一些固定的教学大纲将学生的自由限制住,这是对科学研究冒险精神的扼杀。
除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交流在实现大学目标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只有当我们的观念受到质疑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交流。雅思贝尔斯提出,大学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不仅要有不同学科层次上的交流,还要有不同个人层次上的交流。大学需要提供条件,使得学者们能够和同行及学生一起开展直接交流,催生出一种美好的学术氛围,一种适宜于学术和科学工作的条件。而这样的一种交流,不应带有任何功利目的,而是一种共同为真理探索的初衷,大学就是一个“不计任何条件千方百计探索真理的地方。”保持开放的胸襟,让理智摆脱一切羁绊,达到自由地发展的目的。
当我们在谈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目标时,却仍然不能忘记大学的制度化特性。大学是在一个制度框架内完成其任务的, 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实体,大学的理念只有在这样的制度下才变得具体且实在。“虽然理念永远不能十全十美的实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制度的安排是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弊端。拿人才培养机制来说,大学虽然希望选拔出最好的那个人才,但实际上却会选拔出第二流的人物。因为“优秀者会受到排斥,资质较差的则会直接排除,而那些‘称职的人’,第二流的人,就被选中。”此外,这样的制度也很容易被利欲熏心的学者利用,成为各种关系的“提携场”,而至关重要的交流也很容易沦为彼此对立的人生攻击,由于无法相互容忍,摆脱羁绊,真诚自由的交流反而受到打击。虽然制度结构存在着其自身的缺点,但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制度化依然被需要。“倘若没有一种制度存在,单个学者的学术生命和学术工作就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因此,对于使得理念具体化的制度,我们依然要热爱它。

从理念上来看,最好的科学研究人员同时也应该是首选的教师。这个科研人员或许在教学方法上并不称职,也就是说,在教授纯粹的事实这方面他或许是不称职的。但是他能够独立地引导学生接触真实的求知过程,从而也就能够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的精神,而不只是接触仅凭借记忆就可以传授的僵死的结果。他是活灵活现的科学探索过程的精神所在;在与他沟通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看到知识存在的朴素形态。他也在学生之中唤起了类似的激情。他指导学生直达知识的源头。只有那些亲身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地传授知识。其他的人只不过是在传播整套按照教学法组织起来的事实而已。大学不是一所高中,而是一个高等学府。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因为大学以一身而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人们曾经试图强迫大学在这三种可能性之中选择其一。他们曾经问过,我们到底要让大学做些什么。经过考虑他们就说,既然大学不能十全十美,那它不妨在这三种选择里面确定一个。甚至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而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的机构、可以容纳一批专职人员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话虽如此,但在大学的理念看来,这三个方面是却是三位一体的。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当中剥离出来,不可能不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也不可能不同时殃及这个被剥离出来的方面本身。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整体的必备要素。倘若将他们割裂开来,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
未来的大学生们应该具备如下的品质:对于客观性的渴望和对于学术成就不可遏止的献身热情。这些品质不可能在事前被客观地觉察到。只有少数的学生拥有这些品质,同时,这些品质又以一种完全无法预知的方式分散于人群之中。它们只能被间接地培养,也只能间接地起作用。然而,如果大学想达到自己理想标准的话,那它恰恰必须把精力倾注在这少数人身上。在成堆的必修课业面前,在对于智力成长来说既不可避免又绝对必要的困难和错误之中,真正的大学生完全有能力披荆斩棘,镇定自若。善于选择的资质和自我约束的精神会指导他的学习。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接受,甚至可能是欢迎这样一个事实,即,其他大多数的学生,由于茫然不知所措,到头来很可能几乎一无所获。像教学大纲、课业的其他技术性方案这类人工性的指导方法,只会把大学搞成高中,这是和大学的理念相互抵触的。这类方法源自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想使大学迎合一般学生的需要,这种想法以为,绝大多数的学生应该被安排去学习至少可以保证考试过关所需的知识。这套逻辑用于高中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用于大学则是有害的;大学里面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是这套逻辑还在考虑着学生成年之前的东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