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HK$
74.8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HK$
96.8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HK$
228.8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HK$
75.9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人类工程及开发利用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措施等。全书主要介绍了环境地质学基本知识,地质环境与地方病,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负效应与废物土地处置,土地退化环境地质,地震与火山,斜坡地质灾害,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等。本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现代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和工程技术。本书内容按模块化编排,体系新颖,便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专业选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3+2”高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地质专业、地理专业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及远程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自学用书。
|
目錄:
|
绪论1一、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1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目的任务和研究方法2三、环境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4复习思考题6第一章环境地质基础知识7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7一、环境及其功能特性7二、环境问题11三、我国的环境问题14第二节生态学基础18一、生态学、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18二、生态系统19三、生态平衡28四、生态学的一般规律30第三节地质作用与第四纪地质33一、地质作用33二、第四纪地质36第四节地质灾害概述39一、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类型与分级39二、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发育概况和分布规律41复习思考题45第二章地质环境与地方病47第一节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47一、表生环境中元素的迁移转化47二、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的地带性特征50第二节地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及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病带52一、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52二、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病带56第三节地方病58一、地方性甲状腺肿58二、地方性氟病62三、大骨节病66四、克山病69五、其他地方性疾病71第四节原生环境地质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地方病的防治73一、原生环境地质的调查研究方法73二、地方病的防治75复习思考题76第三章地下水污染78第一节地下水污染及形成原因78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及特点78二、地下水污染源79三、地下水中的污染物83四、地下水污染方式及污染途径84第二节污染物在地质环境中的效应86一、影响污染物迁移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86二、主要污染物的相对迁移能力及衰减机理91三、等温吸附方程及溶质迁移迟后方程92第三节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及污染预测94一、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94二、溶质在地下水中运移的数学模型98三、地下水污染预测100四、有关实验及参数测定104第四节地下水质量评价111一、评价因子的选择和评价标准111二、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113第五节地下水污染防治119一、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性措施119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措施122复习思考题131第四章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负效应与废物土地处置133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负效应133一、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33二、地下水水质恶化139三、海水入侵143第二节废物处置环境地质145一、污水土地处理145二、固体废物的土地处理149三、放射性废物的地质处置150复习思考题153第五章土地退化环境地质154第一节土地沙漠化154一、土地荒漠化154二、土地沙漠化及成因156三、土地沙漠化的危害158四、沙漠化的防治160第二节水土流失163一、水土流失及发育状况163二、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64三、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环境地质问题166四、水土流失的防治168第三节土壤盐碱化171一、土壤盐碱化及分布与分类171二、土壤盐碱化形成条件173三、土壤盐碱化的危害与环境地质问题175四、土壤盐碱化的防治176复习思考题179第六章地震与火山灾害180第一节地震180一、地震及成因类型180二、地震的震级和烈度183三、地震的时空分布184四、地震灾害188五、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报192六、预防地震、减轻地震灾害194第二节火山灾害199一、火山与火山活动199二、火山的空间分布202三、火山喷发灾害与资源效应203四、火山活动前兆及监测预报205五、减轻火山灾害的对策207复习思考题209第七章斜坡地质灾害210第一节概述210一、斜坡与斜坡破坏210二、斜坡变形破坏与地质灾害的分类及影响因素212第二节崩塌217一、崩塌的一般概念217二、崩塌的形成条件219三、崩塌的防治222第三节滑坡225一、滑坡及成因225二、滑坡的形成条件228三、滑坡的分类230四、滑坡的危害233五、滑坡的稳定性分析235六、滑坡的识别与调查研究237七、滑坡等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239八、滑坡的预测预报242九、滑坡的防治245第四节泥石流255一、泥石流及其特征255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258三、泥石流的分类及特征261四、泥石流的危害262五、泥石流的调查研究、判别与预测预报266六、泥石流的防治269复习思考题275第八章地面变形地质灾害276第一节地面沉降276一、地面沉降及其特征、分布与危害276二、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279三、地面沉降的监测、预测和防治284第二节地面塌陷286一、地面塌陷的概念、类型及分布286二、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290三、地面塌陷的危害与监测预报293四、地面塌陷灾害的防治措施295第三节地裂缝297一、地裂缝及其特征、类型与分布297二、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300三、地裂缝的危害与防治措施301复习思考题303
|
內容試閱:
|
本书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人类工程及开发利用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措施等。全书主要介绍了环境地质学基本知识,地质环境与地方病,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负效应与废物土地处置,土地退化环境地质,地震与火山,斜坡地质灾害,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等。本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现代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和工程技术。本书内容按模块化编排,体系新颖,便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专业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