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颁布的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10 年版), 并结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实际情况和编者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恒定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简谐振动和简谐波、波的干涉、波的衍射、光的偏振、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基础等。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在物理知识应用案例和章后习题中融入大量与生活相关的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书为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层次师生的教学或自学参考书。
|
目錄:
|
前言第9章恒定磁场191电流192磁感应强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893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1794安培定律磁力矩2395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34本章总结41习题42工程应用阅读材料——超导应用46第10章变化的电场和磁场48101电源电动势48102电磁感应定律52103感应电动势57104自感与互感64105磁场的能量69106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及其基本思想72本章总结79习题80工程应用阅读材料——飞机隐身与反隐身技术83第11章简谐振动和简谐波85111简谐振动85112简谐振动的能量能量平均值93113简谐振动的合成97114简谐波的描述104115波的能量能流密度(波强)114本章总结117习题118工程应用阅读材料——混沌简介121第12章波的干涉123121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和干涉123122驻波134123薄膜干涉138本章总结147习题148工程应用阅读材料——激光陀螺原理150第13章波的衍射153131光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153132光栅衍射159133圆孔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165本章总结169习题170第14章光的偏振171141自然光171142偏振光172143偏振光的获得和检测172144布儒斯特定律174本章总结176习题177第15章狭义相对论17815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78152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183153狭义相对论动力学189本章总结194习题195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196161光的波粒二象性196162物质波203163微观粒子运动的描述211本章总结218习题219习题参考答案220附录224附录A常用物理常数表224附录B质量尺度表225参考文献226
|
內容試閱:
|
前言本书是广州南方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试用教材。随着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更加明确。高校的转型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需要有实际行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是大学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面对知识、信息大爆炸,学时压缩等现实情况,“大学物理”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通识性基础课程,面向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内容改革成为紧迫的要求。面向未来应用性需要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的一定是其受用终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学生获得的一定是其终身实践中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本书从物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科融合等多角度强调了应用型本科物理教学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从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等多角度诠释了应用型本科教材的应用性特色内涵,从高中物理知识回顾、应用性习题例题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衡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异,主要做法有:(1)通过学科融合建立物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由此发散和拓展了思维,强调了物理教育的应用性,展示了科学理论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例如,把飞机的斤斗运动理想化为铅垂面的圆周运动,取代了传统教材中绳拉球的运动,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解决了教材理论与实际脱节及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安排在每一节的“物理知识应用案例”模块,注重用物理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应用问题,突出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特色。(2)以能力培养牵引教学内容改革,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突出学科思想方法,重视思想方法上的学科交叉融合。如物理学的简谐振动与电工电子的交流电,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运用类比方法进行讲解,就会大大节省时间,同时建立不同领域知识、思想和方法上的联系,充分体现科学魅力。(3)在每一章中增加“中学物理知识回顾”模块,重视中学与大学物理知识的衔接。本书的出版是在广州南方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并始终得到学院领导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各方面的关注、支持和帮助,特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的学识水平、教学经验有限,书中不当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白晓明于广州南方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