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最美汉语:初中语文现代文语言赏析(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讲解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27篇重点课文)

書城自編碼: 37727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初中通用
作者: 文贵良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183333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7.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HK$ 105.6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售價:HK$ 54.0
独自走过悲喜
《 独自走过悲喜 》

售價:HK$ 81.6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HK$ 94.8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HK$ 71.8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HK$ 93.6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HK$ 70.8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7
《 初中数学解题规律、方法与技巧——巧妙的解题思路 》
+

HK$ 94.5
《 新东方 初中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同步学练测套装(共2册) 》
+

HK$ 64.7
《 作业帮 几何辅助线初中数学 附赠答案与解析 辅导资料 几何专项挑战压轴题 》
編輯推薦:
上海初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曹刚老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桂华,联合推荐!
语文中考必备,家长陪学法宝!
★权威性★上海市jiaowei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曹刚老师倾力推荐;
上海普通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结项成果
★专业性★名家范文,教授笔记;
★实用性★名师帮你划重点——紧跟部编版语文教材,细读27篇初中现代文名作;
★审美性★学会阅读,学会用最美的汉语写文章
內容簡介:
初中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对语言即母语的理解与运用。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现代文,每篇的语言都有自身的特色。为什么那些我们口头上的词语或者语句,经过作家们的组合构造,就成为了美文呢?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为什么用得好?为什么“三味书屋”那么吸引人?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和朱自清对父亲的怀念有什么不同?《黄河颂》和《回延安》同样是表达对祖国的赞颂,为什么前者选用的是大合唱的诗歌形式,而后者则仿照陕北信天游的民歌形式?……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的《最美汉语》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从完整的作品切入,细读初中语文27篇现代文,对每一篇美文进行抽丝剥茧的放大镜似的解读,从而得以品味名家名作独特的艺术创造过程,带领读者领会经典美文的汉语之美。
關於作者:
文贵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系主任,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现代中文学刊》副主编,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语言关系的研究。
2010年入选教育bu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出版《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以语言为核——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位研究》等著作,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视野中中国近现代时期汉语发展的资料整理与研究”(16ZDA185)。曾在中学任教语文多年,主编的《名著导读12讲——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錄
1怎样把“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写——朱自清《春》语言赏析
《春》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温晴”的冬天什么样——老舍《济南的冬天》语言赏析
《济南的冬天》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好好儿活”的艺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语言赏析
《秋天的怀念》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从……到……”的成长——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言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5精益求精的论证——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语言赏析
《纪念白求恩》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6虚虚实实“说故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语言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7日常语言的白描效果——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语言赏析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8“高燃”赞歌怎么写——光未然《黄河颂》语言赏析
《黄河颂》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9故乡的土,游子的心——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语言赏析
《土地的誓言》》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0“闲话”不幸——杨绛《老王》语言赏析
《老王》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1诗情画意的“误会”——彭荆风《驿路梨花》语言赏析
《驿路梨花》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2抑扬顿挫的魅力——鲁迅《藤野先生》语言赏析
《藤野先生》收录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妥帖”见真爱——朱自清《背影》语言赏析
《背影》收录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4象征不是比喻——茅盾《白杨礼赞》语言赏析
《白杨礼赞》收录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5“那夜似的好戏”,好在哪里——鲁迅《社戏》语言赏析
《社戏》收录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6信天游唱出革命情——贺敬之《回延安》语言赏析
《回延安》收录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7气场哪里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语言赏析
《最后一次演讲》收录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8“嘶哑的喉咙”发出深沉的咏唱——艾青《我爱这土地》语言赏析
《我爱这土地》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9爱怎么赞颂——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0用“现代诗”谱写生命的节奏——穆旦《我看》语言赏析
《我看》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最难诉说别乡情——鲁迅《故乡》语言赏析
《故乡》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2“力”族词语的“破”与“立”——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赏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3“朦胧诗”的呼告——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语言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4“顿”、反复与“准回环”的音韵美——卞之琳《断章》语言赏析
《断章》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5增一字太多,减一字太少——鲁迅《孔乙己》语言赏析
《孔乙己》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6短句、叠词打造极简、动态的“意象”——阿城《溜索》语言赏析
《溜索》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7“内心戏”怎么写——郭沫若《屈原》语言赏析
《屈原》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內容試閱
序(文贵良)
给初中语文的现代文写点东西,这一想法由来已久。三十多年前,具体说,是1986年,我中师毕业后,本来应该去小学任教,可非常幸运地被分配到了我初中毕业的母校,任教语文兼任班主任,一教就是七年。学校没有图书室,备课就两件法宝———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书。虽然身处偏僻的乡下,我也订了两份刊物,一份是《语文报》,一份是《中文自学指导》。现在我在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课程,而且自己喜欢做的研究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因此,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重温初中语文现代文,赏析语言,解读课文。虽然现在的部编本语文课本的现代文,与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文的篇目不完全相同,但一些经典篇目没有变动,比如《春》《济南的冬天》《孔乙己》《藤野先生》《故乡》《白杨礼赞》仍在;鲁迅的《一件小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袁鹰的《井冈翠竹》等被移出去了;新增的篇目也都是现当代名家的名作,如艾青《我爱这土地》、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我非常喜欢。
初中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对语言即母语的理解与运用。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现代文,每篇的语言都有自身的特色。为什么那些我们口头上的词语或者语句,经过作家们的组合构造,就成为了美文呢? 这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在作家那里完成,语文课却是从完整的作品进入,带领同学领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怎么分析文章的语言之美呢?
首先,注重分析整句的语言之美。整句,即完整的句子。每个字、每个词当然也很重要,但只有把这些字和词放在句子中才能有效地理解它们的艺术效果。鲁迅的小说《故乡》开篇如下: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这句话的每个词语都非常普通,整体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经过仔细琢磨,却又不是那么简单,仿佛还有些更为复杂的意思。作为全文的起句,很直接,写“我”回故乡,开篇点题。这是起句在结构上的功能,很容易把捉。不过,还可以进行更为细密的理解。“严寒”,酷寒,非常寒冷,暗示了寒冬的时令;“冒着”,表示因境况的恶劣而顽强抵抗,不得不如此行动。因此, “我”回故乡势在必行。“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两个分句结构整齐有度,一写空间相隔之远,一写分别时间之长,这样的时空叠加,留下巨大空白,造成想象的拓展与情绪的怅惘。“回到……故乡去”,“回到”有到达之意, “回……去”有将来之意。似乎矛盾,但加上“冒着严寒”,“我”的“回”故乡就成了一种进行时态,即正在回故乡。“我”离故乡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之所以要“冒着严寒”回去,可见有不得不回去的原因。“回”与“别”内含了辩证的关系:二十余年前的“别”,成就了今日之“回”;而今日之“回”,通向明日的永久的“别”。在声音上,这个句子的语调偏向舒缓沉郁,不过,“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通过“二”“余”两字的重复,使得语句的声音顿挫中富有相和之感;这一对称结构增加了音韵的整齐美感。而且,“冒着”中“冒”的去声, “故乡”中“故”的去声,一前一后呼应着,仿佛两个钉子,将整句话深深地固定成一条直线。因此,整个语句,舒缓沉郁中树立着坚定昂扬。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觉得才完成了对这一名篇起句之美的欣赏。对语句的分析,最好直接进行分析,就像庖丁解牛,所解的是牛的内部结构和肌理。有时也可以采用比较方法,但比较方法不能脱离所分析的语句,否则会给人漂浮之感。
其次,注重分析语句的生成性。句与句相生而成段,段与段相连而成篇。整句有自身的独立性,但与前后语句又相生相成。因此,语言赏析要揭示语句的这种“生成性”。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节选段落,主要内容为屈原的“雷电颂”,即他的内心独白。屈原的内心独白,有这么一长段。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他说完第一句后,第二句说什么。这个问题涉及的是内心独白的语句是怎么生成的,是怎样实现一句接着一句的。这句与句之间是关联的,还是分割的。我在进行语言赏析的时候很看重这一点。鲁迅的《秋夜》是他《野草》的第一篇。其中有一个句子曾引起讨论: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这一句话出现在《秋夜》的中间位置,前半部分鲁迅在后园观景,后半部分回到房内看虫。我曾在《“枣树语句”:论<秋夜>的白话诗学》(《鲁迅研究月刊》)一文中对这个语句有所分析。读者对这个语句的困惑在于,鲁迅为什么把夜游的这只鸟说成“恶鸟”? 有些人也许会以为这“哇的一声”的鸟是乌鸦,有些人或许认为是猫头鹰;如果真这么肯定就很武断,因为并没有任何语词语句显示这只鸟是乌鸦或者猫头鹰。而且即使是乌鸦,鲁迅也不一定认为就是“恶鸟”。《药》的结尾中“乌鸦”成为夏瑜母亲的一种寄托,因为在绍兴目连戏中,乌鸦往往是慈乌的形象。而且即使是猫头鹰,也不一定是恶鸟,鲁迅还点喜欢猫头鹰。实际上,是什么样的鸟并不重要,因为与“恶”无关。之所以称为“恶鸟”,因为它“哇的一声”,完全是因“声”而“恶”。此时此刻,无论何种声音,都是“恶声”。因为任何一种声音,都会打破鲁迅之前在后园观景的思考。鲁迅是“夜行”工作工作的安静。因为这“恶声”引起了鲁迅的不快,始而自己发出“吃吃地”笑声,继而回到自己的房里,终于形成了前后两个部分:从后园观景到房内看虫。
最后,注重语言赏析与意义阐释的同步完成。我最初的设想,本书的书名不叫“语言赏析”,而叫“诗学解读”。“诗学解读”一语能涵盖更为宽广的内容,能将我们常说的艺术之美与内容之旨囊括进来。在我看来,语言分析即作品分析和作品欣赏,不存在语言之外的内容。所谓的留白或者说空白,仍然属于语言,即语言的空隙。没有语言,即无所谓留白或者空白。这并不排除对作品的人物、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做独立的分析,因为这些分析,仍然会落在作品的语言上。只是将语言打散并重新组装,从而凸显人物形象、主题意蕴或者思想特质。朱自清的《背影》是表现父亲之爱的名篇。全篇第一段: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按理说,接下来可以直接写父亲送作者上车的事情,但作者却设置了一个“遥远”的铺垫,即从“我”离开北京写起,先到徐州,回到扬州,再到南京时才写到“我”在车站所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不直接从南京写起,或者从扬州写起呢? 这些内容与父亲的“背影”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在写完父亲的“背影”后还有一个长长的“尾巴”:提及“近几年”和“最近两年”父亲和作者个人的事情。朱自清回忆父亲的背影,是放在他们家庭史中讲叙的。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将家庭史非常简略地处理了。因此朱家的家庭史就是一个模糊的背景。朱自清写家庭史的时候,采取了省略和隐讳的叙事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用词极为讲究,点到为止,不展开叙事;但又透露着许多复杂的信息。因此,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不妨也看作是对父子关系的一种考察。《背影》写于1925年,朱自清作为“五四”新文学作家,没有把父亲当作专制、腐朽的力量要进行精神上的“弑父”,同时也没有把父亲当作鲁迅所说的“肩住黑暗的闸门”的牺牲者而进行歌颂,他只是把父亲当作一个世俗的普通人看待。这种视角,跟“五四”时期“人的解放”主题比较一致。朱自清对父爱的歌颂,对自己的反省,并没有就此否定父亲身上由“传统性”而来的精神缺点,他采用隐讳的方式,将这些内容作为他回忆“背影”的背景隐隐约约地点染出来。这就与传统文化中“孝”所要求的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分道扬镳了。
本书的写作,是对初中语文现代文进行语言赏析的一次尝试,因限于水平,书中错讹之处难免,期待读者批判指正。
文贵良 2021年9月21日

增一字太多,减一字太少——鲁迅《孔乙己》语言赏析
《孔乙己》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写于1919 年3 月,收入小说集《呐喊》。《孔乙己》精致小巧,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堪称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孔乙己》的语言艺术造诣极高,几乎到了增一字太多、减一字太少的地步。分析《孔乙己》的语言,可以有多种方式。但有时分析作品语言,会给人零碎零碎的感觉,不能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因此,笔者力争将对语言的分析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铺设最大限度结合起来。
《孔乙己》中叙事者“我”的安排内在地设定了小说叙事的基本结构。虚词的精准运用呈现了人物活动环境、简叙了人物经历等,为主要场景的描写节省许多笔墨。孔乙己以及周围人物的“有名”“虚名”与“无名”,以突出孔乙己在鲁镇的独特性。场景中的对话描写置于场景之中,所以对话描写势必要顾及到场景中各种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言语,而人物对话是核心。“我”的叙事语调冷静客观,不发表议论,只是呈现情景,让读者去思考。
一、 叙事者“我”:双重身份
《孔乙己》的叙事者“我”,具有双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二十多年前”咸亨酒店里的十二岁小伙计;第二重身份是“现在”的“我”。鲁迅设置十二岁小伙计“我”这样一个叙事者,从“小”处落笔,着眼“大”场景,可谓匠心独运,是完成《孔乙己》精巧结构的重要因素。
酒店小伙计“我”的出现,合理地带来了酒店柜台内外这一活动空间。这个空间具有公共性,是酒店主顾们喝酒或者经过的地方,便于各色人等的聚集。这个空间是一个表演舞台,适合主角孔乙己的表演,也适合观众们参与表演和观看表演。小伙计“我”的职务专管温酒,人在柜台里面的,占据着这一空间的最佳观察点(还有掌柜),能够观察柜台内外以及酒店大门内外的情景,视野开阔,尽收眼底。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是坐着蒲包来的。小说从柜内的“我”的视角来描写孔乙己到店的情景,就很有层次感和镜头感。
“我”因为是小伙计,年龄小,地位低微,可看可听,但不适合多说话。这就能最大限度地去观察孔乙己和周围人们的言语行为。
“我”因为是小伙计,可以保持一种事外旁观的态度,不作任何议论,非常冷静地看着和听着孔乙己的故事,仿佛是一种“零度”的姿态,不带一丝温度。这种冷静,一方面显示十二岁的“我”与顾客们同样有对孔乙己冷漠的一面;一方面又能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咸亨酒店里所有登场人物(包括没有登场但被说到的丁举人)的对错、好坏以及合理与不合理。
“现在”的“我”是个什么人呢?从咸亨酒店当小伙计开始到“现在”,中间有二十多年。这个“我”是何身份并没有具体说明,如果把“现在”的“我”看成作者鲁迅还是不太妥当的,因为鲁迅十二岁的时候的确没有做过酒店小伙计。小说对“我”这二十多年的生活不着一字,目的在于避免节外生枝,影响对孔乙己故事的讲述和判断,使得孔乙己的故事更为集中紧凑,成为读者判断的完整的焦点。“现在”的“我”完成了“小伙计”的“我”没有完成的任务:把孔乙己的故事讲述出来。“小伙计”的“我”看到了、听到了孔乙己的故事,而“现在”的“我” 把它讲了出来。“现在”的“我”讲述了“小伙计”的“我”所看到、所听到的孔乙己故事,形成叙事者套叙事者的结构。“现在”的“我”与“小伙计”的“我”肯定有所不同,妙在“现在”的“我”的“讲”与“小伙计”的“我”的“看”和“听”保持着同样的情感基调:对孔乙己的故事不作任何带有倾向性的议论,完全让读者去独立思考。这是鲁迅在叙事艺术上非常高明的地方,这是鲁迅小说的“狠”处。因为独立思考和判断,是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是艰难的事情。
二、 虚词的灵活运用
整体而言,现代白话文运用虚词,要多于传统的文言文。虚词表示各种事理逻辑关系和各种语气态度,因此,是否能准确使用虚词,对语言影响极大。《孔乙己》中的虚词运用精准灵活。小说第一段在描述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进入对酒店里喝酒情形的叙述: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文字中破折号表示插入,点明时间的流动:“二十多年前”表明从孔乙己的故事所发生的时节到“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那么“现在”指什么时候?《孔乙己》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也写到“现在”,这两个“现在”所指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的,即文末的落款日期“一九一九年三月”,简单说,“现在”指鲁迅写作《孔乙己》的时候。那么“二十多年前”,就在1898年前的几年之内, 大约19 世纪的最后十年, 我国清朝的末世,清朝于1911年被推翻。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可见“二十多年前”还是科举时代。
这段文字运用了多个虚词。“每每”表示买酒喝这一行为的频率,即多次如此,可见这是生活的常态。“倘肯多花一文,……”假设出一种情形,即有时发生,比“每每”的频率要低一些。“如果出到十几文,……”继续假设一种情形,出现频率就极低。“每每……倘肯……如果……”一组关联词语构建句群,描述了鲁镇酒店里短衣帮站着喝酒的基本情况。“只有……,才……”的句子描写长衫主顾“坐喝”的情形,与短衣帮主顾站着喝酒形成对照。前后两组虚词的运用,从衣着的区别(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方式的区别(站着喝酒与坐喝)简洁地突出了喝酒主顾身份的不同和等级的差别,勾勒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小伙计“我”在咸亨酒店的感受, 采用了一个严谨的复句: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这个句子很有特色。六个分句,用分号(;)分为前后两组,每组三句,两组句子构成并列关系。“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并列呈现掌柜和主顾的样态,前者“凶脸孔”, 后者“也没有好声气”, 产生的结果是“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句子能产生凸显的作用,即让所述情形有一种“鹤立鸡群”的独特之感。“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笑”与“活泼不得”形成对照,这就是“所以至今还记得”的原因。前后两组语句,在语言构造上都是三个分句,每个分句字数在六至八字之间,大致匀称。每组句子内部都是一种因果关系,不过表述原因的两个分句之间又富有变化,前组的“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语句基本对称,意思并列;后组的“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条件语句,突出“孔乙己到店”这一事实,为下文做铺垫。前后两组的意思却形成对照,突出后组语句的意思, 其中核心意思是“孔乙己到店”。这组句子还暗示了一组人物关系图:掌柜、主顾、孔乙己和“我”,接下来小说故事出场的人物主要就是这些
人物。
小说有一段转述,讲述人家对孔乙己的谈论: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加着重号的词语是这一段话中的部分虚词。“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种谈论,不直接引用,而是转述其内容,可以节省笔墨。这一段文字介绍了孔乙己大半生的经历,得益于虚词的精准使用。“原来也……,但终于……,又……;于是……,弄到……。”这组虚词,描述孔乙己因读书没有进学, 又不会营生, 弄到“ 将要讨饭” 的地步。“ 幸而……,便……。可惜……,便……。……便免不了……”“幸而”表示转折, “将要讨饭”而没有讨饭。因为孔乙己“写得一手好字”,“抄抄书”勉强糊口,但他好喝懒做,别人也不请他了,于是落到时常做些偷窃的事情。这两组虚词的运用,写出了孔乙己谋生方式一步步下滑的轨迹:读书而进学,进学而考取功名,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也是孔乙己这种读书人最理想的人生道路。可是孔乙己没有进学,这条道路走不通。读书不成,退而求其次,采取其他方式“营生”;可是孔乙己不会,这条道路也行不通。古代科举制度考试,不限制年龄;如果考到二三十岁还没有进学,其他生活技能也没有学会,也是一大困难。“抄书”以勉强糊口是第三条道路,孔乙己写得一手好字,为人抄书,凭体力活吃饭,也不丢人。可是他好喝懒做,没有定性,最终也没有人请他。最后落到时常做些偷窃的事情以求生存。
第三组虚词“但……,却……,就是……;虽然……暂时……但……定然……”的表达属于叙述者的述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付账的情形:喝酒付现钱;欠账一月内还清。财上分明,是君子品行。
通过假设的方式描写人物的社会环境,通过转折的方式描述孔乙己的人生轨迹,通过推测与肯定相结合的语气推测命运结局(下文分析),通过频率程度等副词表现心理与神态(下文分析),都显示了鲁迅运用虚词的高超艺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