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智慧盛开:吠檀多哲学之应用(第二卷)

書城自編碼: 377101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印]斯瓦米·戴 阳南达著, 汪永红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27281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6.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HK$ 321.6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HK$ 93.6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HK$ 82.8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售價:HK$ 110.4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售價:HK$ 59.8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售價:HK$ 95.8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售價:HK$ 177.6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售價:HK$ 118.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2.2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
+

HK$ 63.7
《 道德经(老子传世之作,中国“万经之王”。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
+

HK$ 47.3
《 他者的消失 》
+

HK$ 95.0
《 周易今注今译(陈鼓应著作集) 》
+

HK$ 117.0
《 近代哲学史 》
+

HK$ 55.4
《 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 》
編輯推薦:
1、全书用通俗的语言诠释吠檀多哲学智慧的关键内容,让读者去认识瑜伽哲学中的“神”,教导读者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冥想的心智,并具体讲解了《薄伽梵歌》。
2、书中还收录了大量访谈,让人更直观地理解瑜伽哲学。
3、通过本书我们能够感知斯瓦米吉的智慧,运用全景视野去全面学习吠檀多智慧,并将这些历久弥新的古老智慧活学活用于日常生活,对于启迪心智、开启觉悟、获得圆满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內容簡介:
斯瓦米吉过往五十余载亲授吠檀多的精华被他的弟子们集结成六部文集,每部文集收集的题目很*面。本部书讲述了“神”“自由”“吠檀多和心智的方式”“《薄伽梵歌》”“访谈和共修”这些主题。透过主题,我们能够聆听到斯瓦米吉的亲自教导,运用全景视野去学习吠檀多智慧,并将这些历久弥新的古老智慧活学活用于日常生活,对于启迪心智、开启觉悟、获得圆满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關於作者:
斯瓦米·戴阳南达,印度杰出的吠檀多学者和大师,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印度和世界各地亲授吠檀多50余载。戴阳南达吉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洞见使他成为向现代听众传授吠檀多智慧的罕见大师。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最著名的是印度现任总理莫迪。译者汪永红翻译有《薄伽梵歌的教导》等瑜伽文库的作品。
目錄
目录
认识神(ī.vara) ................................................................. 001

态度(Bhāvanā),领悟的前提......................................................... 001
恩典(Daivam).................................................................................. 005
盖娅曲梵咒(Gāyatrī Mantra). ..........................................................010
神之荣耀. ..............................................................................................015
在臣服中有信任. ..................................................................................021
达克希纳穆提神(Dak.i.āmūrti). .....................................................022
顶礼(Nama.)................................................................................... 028
关于神,保持客观. ..............................................................................035
关于神,认知秩序. ..............................................................................038
蒂鲁瓦鲁尔(Tiruvallur)附近的神庙. ..............................................043
三重恩典. ..............................................................................................046

自由 050
自由,不存在自我评判. ......................................................................050
摆脱局限. ..............................................................................................051
摆脱悲伤. ..............................................................................................059
摆脱欲望. ..............................................................................................062
行动自由. ..............................................................................................067

和谐,摆脱孤立. ..................................................................................073
祈祷——内在自由. ..............................................................................077

吠檀多和心智方式 ............................................................... 081

心智不纯粹(Mala.)......................................................................... 087
奉献的态度. ..........................................................................................108
包容(K.ānti)的态度. ........................................................................110
冥想的心智. ..........................................................................................113

《薄伽梵歌》 ..................................................................... 116

《薄伽梵歌》. ......................................................................................116
《薄伽梵歌》中战争的意义. ..............................................................121
阿周那的悲伤也是你的悲伤. ..............................................................127
自我知识(.reyas)的意思. ................................................................130
自我奇迹. ..............................................................................................135
行动瑜伽和弃绝行动(Sā.khya)的不同. .........................................141
奉献者的态度. ......................................................................................148
创造的法则. ..........................................................................................150
智者(J.āni)的俱足. ..........................................................................156
无知与知识就像黑夜与白天. ..............................................................157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61
臣服是一种态度. ..................................................................................166

访谈和共修......................................................................... 174

斯瓦米吉与罗摩南达关于吠檀多和瑜伽的对话......................... 236
內容試閱
译者前言
印度最神圣的河流——恒河,在印度人民心目中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她象征着从古代流淌至今的灵性知识(J.āna Ganga),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印度人民的身心。如今恒河的中下游被污染得很厉害,如果你去过印度的瓦拉纳西,你会发现各种人畜垃圾混杂在河里,已经很难看到恒河的清澈面目了。但是,如果你回溯到恒河的上游,在瑞诗凯诗和哈鲁德瓦等地以上,恒河仍然清澈凛冽、涤荡身心。同样,灵性之河也像恒河一样,如今在其下游充斥各种污染。如果你想认知灵性河流的清澈面目,就必须回溯其源头——这就是幸存于印度社会的吠檀多智慧。
什么是吠檀多?斯瓦米·戴阳南达(以下简称戴阳南达吉)认为:吠檀多是一门知识,其来源是《奥义书》。《奥义书》是古代经文《吠陀经》的一部分,有四部《吠陀经》,每部《吠陀经》包含许多《奥义书》。通常来说共有108部《奥义书》,都采取老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形式。《奥义书》见于每部《吠陀经》的最后部分,因此,它们被称为“吠檀多”,意即《吠陀经》的终结部分。
在108部《奥义书》中,有被视作非常重要的10部,即《伊沙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羯陀奥义书》《六问奥义书》《蒙查羯奥义书》《唵声奥义书》《泰迪黎耶奥义书》《爱多列雅奥义书》《唱诵奥义书》《大林间奥义书》。这10部被视作主要的《奥义书》,并不因为其他是次要的,而是因为这10部有商羯罗阿查亚和其他传统老师的注疏。这些老师希望通过他们对这10部《奥义书》的注疏能够让学生正确学习其他《奥义书》。事实上,正确学习即便一部《奥义书》就足以理解全部《奥义书》说什么,因为主题对于全部《奥义书》是共同的。
《奥义书》的主题即自我,或称阿特曼,戴阳南达吉说:“自我不是感知的对象,它是感知的主体;自我也无法进行推理,而是它做出每个推断。因此,在《奥义书》中所展开的自我知识不基于感知或推理,它必须理解为天启知识。”
那么,自我是什么?自我即存在、意识、喜乐。存在是什么?存在指“不受时间、客观性和属性影响的‘纯粹的存在’,它不指梵的存在,而指梵即存在,梵即无限,无限存在本身即梵”。
意识是什么?在《由谁奥义书》中,老师答道:“它是耳之耳,心之心,眼之眼,生命力之生命。” 戴阳南达吉进而解释道:“一个感官,比如耳朵不会自己运作,因为它并非有意识的,它需要别人,一个有意识者——它即‘耳之耳’,来实际听到耳朵所采集的声音。眼睛也是一个感觉器官,旨在看见形式和颜色,‘耳之耳’的同一个有意识者也是‘眼之眼’,那个有意识者感知到眼睛所收集的信息。它也维持生命力,就像生命力使身体具有活力,那个有意识者维持那个生命力。它最后作为‘心之心’,有意识者意识到所有思想、意识,由于它的存在使所有精神活动发生并被认知……你的感官由你的心智支持,而心智由有意识者支持。当一个感觉产生时,或当一个思想出现在心智中,意识就存在。它存在于你、我甚至蚊子之内。它是所有器官的共同根源,器官由于它得以运作。”
喜乐是什么?戴阳南达吉解释道:“喜乐的本质是喜乐的形式。喜乐是一个经验性的词,它指的是心智中的一种体验,心智中的一种思想。心智呈现出一种平和状态时,喜乐就出现了……当你快乐时,不存在寻求者与被寻者的分裂,俗世不是被寻者,你也不是寻求者。你不希望心智有所不同,你不希望身体有所不同。在那个时刻,存在的一切是圆满的,你是圆满的,俗世也是圆满的,相同的圆满。然后,喜乐就成了一种象征(lak .a.a),象征着无限,这就是你的本性。”
简言之,自我即纯然的存在,也称为梵、全知全觉的意识(知识)、无限的喜乐(圆满)。那么,如此状态的自我即与神等同。不二论吠檀多视野即个体自我和自在天(神)身份等同,这种一元论视野是无法认知或推理的,吠檀多所展开的一元论也不与认知和推理相矛盾。因此,一元论纯粹是领悟该等同。吠檀多并不承诺对灵魂的救赎,在它的视野中,灵魂已经摆脱了任何限制,这种从限制中的解脱是事实,把个人从其局限感中解脱出来,是领悟该等同的结果。因此,整个吠檀多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表达,“汝即那”,即代表法则,整个造物的根源,你可以称其为主或神,那是你本身以及整个造物的根源。《奥义书》中所有其他经文只是证明该等同。
在吠檀多的语境中,“神”并非指坐在天堂里的某个人,而指那全知全觉、无相无形、无始无终、遍及万物、超然万物的宇宙万物甚至虚空的根源。即使这种“根源”无法用现有手段去证明,但是我们根据经验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一切皆有根源”。譬如我们皆没见过自己的曾曾曾祖父,也没有任何相片或族谱等现存证据来证明他的存在,但是我们从不怀疑自己曾曾曾祖父的存在,因为我们存在本身就是他存在的证据。曾曾曾祖父就是我们存在的根源,而“神”就是曾曾曾祖父以及宇宙众生万物存在的根源。这种对于“根源”的认同态度可见于世界各地对祖先的崇拜、纪念等各种仪式和节日中,比如中国的清明节、中元节,等等。
既然自我与神等同,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有限呢?
吠檀多认为你对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是由自我无知所导致的,戴阳南达吉用罐子空间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这种认知的误区,他说:“你不是罐子空间,你是空间,存在于任何地方的空间,容纳的空间,遍在的空间,罐子空间只是从一个角度而言。整个物质宇宙都被容纳在空间里,空间是无限的,不存在局限的问题,任何局限的痛苦皆归咎于你不知道你即一、整体、无限的空间。因为无知,才会有错误……《奥义书》认为所有不可取的是自我无知的结果,无知可以被自我知识摧毁。当自我无知被摧毁时,所有因自我无知而产生的悲伤和困难也都被摧毁了。”
自我无知纯属认知的问题,扫除无知不能通过任何其他行动,除了借由认知——即借由吠檀多作为自我认知的手段。戴阳南达吉举例说:“我心不在焉地把眼镜戴在头上,然后我开始四处寻找眼镜,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我只是不知道眼镜就在我头上,而一旦认识到这点,将使我成为这副眼镜的拥有者,寻求者和所寻的目标是相同的,问题在于无知。如果存在自我否定、自我无知,那么就存在自我认识,那就是解脱者所寻求的,那就是吠檀多……自我认知与无知是相反的,吠檀多是赋予你那个认知的手段。”
既然吠檀多是扫除自我无知的认知手段,为什么人们即便读了吠檀多,仍然没有悟道和获得究竟解脱呢?因为心智是认知的诞生地,只有准备好心智的人才能参悟吠檀多的奥义。戴阳南达吉认为:没有任何行动可以消除无知,唯有依赖有辨识力的探究,借助《奥义书》的帮助,才会产生认知,从而消除无知。聆听教导(.rava.a)、反思教导(manana)、冥思(nididhyāsana)是认知的主要手段。然而,如何才能做好心智的准备,以便能够接受这些认知呢?为此,你需要辅助手段,如瑜伽、冥想、祈祷,等等。通过基于正法的行动,
获取有准备的心智;通过认知,获得解脱,没有认知就没有解脱。
那么,正法是什么?
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那列举了二十种价值观:不自傲,不装腔作势,不伤害,包容,直率,服务老师,纯粹,坚定不移,自我约束,对感知对象的冷静,不自负,觉知生老病死悲伤的问题,不占有,关爱妻儿家庭而不执着,对合意不合意泰然处之,奉献于主,在安静的地方修养,不渴望陪伴,不断学习赋予‘自我’知识的经典,看到‘自我’的真相——这些确实是知识的(手段),并指出与此相反则是无知。在生活中吸收了这些价值观就是居于正法。
只有居于正法,人的行为和心智才能得以净化,才能具备领悟吠檀多真知的资格。因为吠檀多就像烈火,承受此烈火的容器必须足够强固,否则就无法承受此炙热烈火。未准备好的心智就像薄纸,根本无法承受吠檀多炙热烈火。
在此,我想用煮米饭的例子,来进一步阐明若想领悟吠檀多真知,心智必须预先做好准备。吠檀多好比火,是煮米饭的催化条件;准备好心智好比大米、水、锅,是煮米饭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基础条件,光有火,是不能凭空煮出米饭的;如果基础条件准备不合适,比如水过多过少等,也不能煮出完美米饭;如果基础条件准备妥当,但没有火,也无法煮熟米饭。所以,基础条件必须准备妥当,然后加上催化条件,才能煮熟一锅完美的米饭。因此,准备好心智是获得开悟解脱的必要准备,只有准备充分后,我们才有资格参悟吠檀多真知,而唯有真知方获究竟!
本书作者斯瓦米·戴阳南达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印度和世界各地亲授吠檀多50余载,他亲授的内容涵盖吠檀多各个方面。戴阳南达吉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洞见、细致评价、极富逻辑的诠释、生动形象的比喻、风趣幽默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他成为向现代听众传授吠檀多智慧的大师。他能够使人们顿悟到自己作为整体的实相。戴阳南达吉50余载亲授吠檀多的精华被他的弟子们结集成六部文集,每部文集收集的内容非常全面,在几个主题之下有若干副标题,透过对副标题下各个题目的理解,对全面理解主题的整个观点非常有用。
本书是六部文集中的第二部,它有六大主题:认识神、自由、吠檀多和心智方式、《薄伽梵歌》访谈和共修、斯瓦米吉与罗摩南达关于吠檀多和瑜伽的对话。透过戴阳南达吉的这些文集,我们能运用全景视野去全面学习吠檀多智慧,并将这些历久弥新的古老智慧活学活用于日常生活,对于启迪心智、开启觉悟、获得圆满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戴阳南达吉曾经说过,吠檀多“自我知识如此古老,它不单纯属于印度,该知识并非印度的专享,印度只是碰巧拥有保留此属于全人类现存传统之特权。它的存在并非归功于我们,而是无论我们怎样,它却幸存下来;它能幸存下来归功于我们的先贤,感谢他们以及其他众多默默无闻的人。无论在印度南部,还是在东部、西部、喜马拉雅山,都存在这种知识的流动,就像恒河一样。它以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出家人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简单方式流传下来,福泽全人类之心。”
本书的出版发行,正是将印度古老的吠檀多哲学智慧译介到中国的成果,要特别感谢浙江大学的王志成教授,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感谢我的瑜伽老师罗达克里希那博士;感恩本书的作者斯瓦米·戴阳南达;顶礼编撰吠檀多智慧的先贤们;顶礼宇宙至上的意识和力量!

吠檀多和心智方式
分心——一个问题
认识自己是“我”的障碍有三,无知、心智不洁和分心。为了消除无知,我在老师展开经文教导的帮助下探究自己,这是认识自我的首要方法。只有当心智享有一定程度纯洁,即相对摆脱好恶的不洁时,这才有可能。要获得心智的纯净,没有比以冷静态度行事更好的方法,这是认识自我的第二个方法。
第三个障碍是分心,或心智不稳定(vik.epa)。心智的本质是变化,而且变化快速,这使得对变化对象的认知成为可能。如果心智变化不快,对一个对象的认知就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新的感知就无法跟上外部对象的快速变化。所以善变的心智不是问题,感知也不是问题。我看到了蓝天和美丽的日出,它们不会使我产生问题。个人不能说思想是个问题,因为每个感知都涉及思想。记忆不是问题,当一个人记忆力不好时,问题就出现了。因此,善变的心智、感知、思想、记忆,对人类来说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当你想要心智安住时,它却无能为力。如果你在想保持沉默时却做不到,那就有问题了。我们不知道心智的运作方式,更谈不上掌握它,这就是我们说心智是个问题的意思。
分心的心智是没有效率的,即使世俗成功,比如获得财富、名声或权力,一个人也需要一个相对不分心的心智,能够持续地朝着所选择的目标努力。如果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心智容易被小的失望分散或打击,一个人就会一事无成。
发现世俗追求徒劳无益的探寻者,绝对需要一颗不分心的心智。要学习和理解所学,或以冷静的态度行事,你需要不分心的警觉心智。当个人开始冥想时,分心是最大的问题。个人初始想着神,但头脑很快就会游离。个人什么都想,唯独不想神。尽管开头很好,但不管他的意愿如何,他的心智总会转移到其他主题上。个人必须意识到心智中所发生的事,然后才能不分心地思考。
机械性和警觉性
如果我没有意识到我心智的转变,它就表现为机械性。在演讲中,如果我能记住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所有连接,那么我就不是机械的,我是有意的和机警的。就像开车一样,只要你握着方向盘,你就控制着汽车;当你失去控制时,就会发生事故。你的心智也是一种工具,像汽车一样的工具。它不是用来对你发号施令的,你要使用它,好好利用它。
有了机械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活动也会变得机械;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片刻平静,那也只是一种偶然,一种意外!只有在这些心智恒定的时刻,才能进行学习。只有在静默的、不投射的心智中,学习才能发生。问题在于如何控制心智,以便让这个静默的心智能遂人意。
当你听别人说话时,你的心智不会思考,它是静默的。你做了什么来保持这种静默?你什么都没做。当你不思考时,心智自然是静默的。你必须运作才会感到不安或悲伤,你想到一些话题,那给你的心
智带来不安。为了静默,你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思考,静默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的。
当一个欲望被满足,而新欲望未出现时,心智是消停的,是静默的。或者当心智的全部注意力被一个有趣的话题吸引时,它是静默的。因此,静默对任何人来说不是一种未知的经历。说“我想变得静默”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必做任何事来变得静默,本性就是静默。但我们仍然发现自己在为静默而努力,因为心智是机械的。如果我能打破这种机械性,我就能消除心智的分心。
心智的通常体验是分心。心智是纷乱的,走它自己的路线。你似乎无法控制它,你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这种纷乱,尤其是在冥想时。只有当心智从自己的蜿蜒道路上,回到冥想对象时,你才会意识到这种分心。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那告诉阿周那:“当不稳定、分心的心智走神时,把它带回来,引导它走向冥想的对象——自我。”
有意识的静默
消除机械性意味着你回归自己,自我就是所有的和平。我们所说的静默不是沉睡时的静默,在睡眠中尽管心智是静默的,你却意识不到它,你不知道你就是静默。在睡眠中获得的静默就像岩石的静默,我们不称岩石为静默,因为它不可能不静默,它没有意识。在睡眠中获得的静默就是这样的,因为人类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实体是不存在的。要有意识地保持静默,这是你的本性。
这种意识,你的静默,是需要被理解的,让你的心停留在静默中。我们对自己的本性如此陌生,以致于我们认为我们必须有所成就,获得一个外在目标,才能获得静默。我们只有在睡眠中才经历静默,或者尽管我们处于机械的状态下,静默发生了。把心智带回来,并让它保持静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心智游离时,我们无法捕捉它;我们要么顺从它,要么就去睡觉。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步骤来慢慢地掌握我们的心智。
如何克服分心
如果我们分析任何形式的反应,我们会发现,只有当我们失去理智时,反应才会发生。心理反应是机械的,不是有意的,一个有意的行动不可能是机械的。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时,它就不是一个行动,而只是一种机械反应。当你对一种情况做出反应时,你没有任何选择。如果你的行动是有意的,那么你就有一个选择,并改变行动的过程。
既然人类具有辨别力,人们就期望他们的行为具有理性支持。如果你的行为是基于理性的,即使你的行为是不合理的,你也可以学习。如果你总是机械地行动,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固步自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如果你认识到你的思维方式,你就可以确定你的哪些行为仅仅出于机械反应。
自我暗示可以帮助你从行动中获得自由。让我们以愤怒为例,告诉自己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生气。如果你确信在你每次生气的时候,你都会受苦,那它就不会是一个空洞的建议,这一基于理解的建议是有效的。愤怒会降临,因为它是碰巧发生的,但只有在事件发生后,你才会知道你生气了。如果你能注意到它,而不对你的机械性做出反应,下一次你就能在愤怒出现之前察觉到它,尽管你可能仍然会无可奈何地生气。如果你坚持下去,你就不会为自己的失败而后悔,你会发现当愤怒产生时,你自己能够察觉到,也能够无任何抑制地检查它。一旦你完全意识到愤怒升起,你就不会生气,在克服机械性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不断地观察每个机械反应,如果你能够完全意识到你的任何一种反应,你就会发现你不再是机械的。这是因为你所有的反应都是机械性的,这就像拉一把椅子,如果你拉椅子的一条腿,所有其他腿都会随之而来。
认识到你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手段。一天仅仅冥想一个小时是不够的,余下时间的机械生活肯定会潜入那一小时的冥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机械性反映在一切活动中。这就是为什么在经书中甚至给出了吃东西的指导:“把胃的一半填满食物,四分之一填满水,剩下的四分之一让空气流动。”遵循这种做法的探索者在吃东西时不会机械化。
关于各种活动的表现,没有绝对规则。一个人能为自己决定多少比例的饮食、工作、睡眠等,才最有利于达到目的。当一个人在这些常规活动中消除机械性时,他的冥想就变得有意义。
持咒(JAPA)
在冥想或持咒唱诵咒语中,如果一个人通过辨识力减少了喜恶的能力,通过一种警觉的生活减少了机械性,那么他的心智就很少会分心。在《薄伽梵歌》中,有一些关于坐位、姿势和其他冥想细节的提示,但这些只是提示,不是严格的规定:“在不高不低的地方,铺上席子、鹿皮和一块布,坐时使头、颈、背呈一条直线。”没有规定具体的姿势,但如果一个人能够以一种姿势坐 45分钟,那么在冥想时,身体就不会成为分心的根源。这可以按时完成。
下一步是向你所选择的神祇供奉精神崇拜,这个供品可以像你喜欢的那样精心制作,然后开始持咒。一个被辨识力和其他价值净化的心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机械性的心智,将不会有许多分心,并且将会一直安住持咒。
如果我观察它的运行,就能理解它的思维机制。当思维从一个话题联想到另一个话题时,就会分心。思维模式已经建立在心智中,心智不断从一个想法转移到另一个想法,而我却没有意识到。任何两个连续的想法之间都有一个间隙,由于思想流动迅速,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间隙。在两种思想之间的间隙中没有思考,但我存在。在那个状态下,我不是以思想的形式存在,而是从思想中解脱出来,我是无形的静默和意识。现在我是思想,是静默。我因此是思想、静默、思想、静默,这就是思考的方式。如果我是思想之前的静默,思想之后的静默,难道我不也是思想中的静默吗?没有思想的时候,我是静默;当有思想时,我是静默。我的本性就是静默,我不能被思想所干扰。尽管思考,我仍是静默。
持咒可以帮助你承认你是静默。你一遍又一遍地持咒,不是机械地,而是有意识地。重复同一个名字或咒语,以避免形成、联想和发展思维模式。每次持咒都是完整的。通过意识到两个连续持咒之间的静默,你避免了机械性。如果以此理解来持咒,你会发现心智自然地安守在静默中。如果你经常承认两个持咒之间的静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持咒变成了两段静默之间的夹心。如果有任何想法发生,你就把这个咒语带进来。
这个持咒的过程,使你能自在地与自己相处,与俱足的自我相处。
你成为完整的、无限的喜乐的三个障碍是无知、不洁和分心。在一位合格的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探究自我、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可以消除无知,这是认识你自己的首要方法。用冷静的态度,优雅接纳一切降临到你身上事情的态度,来发展价值和行事,夺走你平静心智的不洁就会被清除。最后一个障碍,分心,被持咒消除了。通过这些方法,一个人可以化解所有限制和悲伤的问题,开始认识并接纳自己是一个完整的、无限的存在,那是他一生中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1981年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心智不纯粹(Mala.)
好恶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好恶。在孩子成长阶段,父母为他们创造了一种价值观,孩子们被告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直到他们自己能够发现对错。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周围的世界对他们的好恶产生强烈影响,社会和文化把行为准则强加给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价值观。
每个人看世界都有三种不同方式:有些东西是人们喜欢的,有些是人们不喜欢的,还有一些是中性的。喜欢的东西指其存在、拥有或出现时使人快乐,而缺少或失去时使人不快乐;没有不喜欢的东西使人快乐,而它的存在使人不快乐;中性的东西指那些不会因其存在与否而引起快乐或不快乐。
因此,根据个人多年来所建立的价值观,个人对一件东西存在喜欢、不喜欢或无所谓的看法。我没有创造那个东西,它们存在那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好恶并非其属性。一个人喜欢的任何特定东西,可能另一个人不喜欢,还有人无动于衷。一个人因为得到一件东西而感到快乐,而另一个人为了摆脱它而感到快乐!这表明好恶都是私人的、主观的概念,所以我们本质上不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好恶世界里。当看到一个东西时,头脑会立即将好恶叠加在它上面,于是对一个被扭曲的物体的视觉就会呈现给智力,并作出判断和反应。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个世界让我们快乐或不快乐,由于我们的好恶,我们对它没有认知。
好恶制造问题
我依靠好恶来获得快乐和内心平静。当一件东西的存在使我不快乐时,我就会产生一种避免或摆脱它的冲动;当一件东西的存在使我感到快乐时,我就渴望占有它,而要得到它就会经历一番挣扎;这种摆脱和获得的斗争是经常的。如果我与这个世界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种斗争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像在路上驾驶一辆车,我必须保持警惕,以避免发生事故,因为难免遇到事故。
如果好恶的东西是有限的,我可以计划一个一个地实现它们。但它们的本性是这样的,当一个愿望被满足了,它就让位给下一个愿望,但满足它们并不能穷尽好恶。
个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因为它们是主观的。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可能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喜欢的东西,可能换到另一个地方就不喜欢;早上喝一杯咖啡可能对你有好处,但晚上就不一定了;饿时想吃的东西,在不饿时可能就勾不起食欲了。因此,价值观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好恶也在不断变化,这使得满足它们变得更加困难。我似乎是无助的,我通常为好恶无法得到满足而悲伤。
敏感的人,即使在小事上也会有忧愁。我们甚至不能接受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不想变老,我们的身高和体重一直是个问题,甚至信仰也会影响人们的好恶。对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来说,一个物欲横流的人会成为他厌恶的对象,对他来说,任何与精神追求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他喜欢的对象。我们接受的知识、观念也是通过好恶来过滤的,这为那些追随或不追随精神追求的人创造了新的好恶。甚至神也受我们的好恶支配,我们只喜欢其中一个,不喜欢另一个。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让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又怎么能让我们的生活幸福呢?当人们玩弄有限资源时,没有人能满足所有好恶。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很自然的,如果他没有受挫,那只是因为人心总是对未来怀有希望。
好恶否定自我
好恶使我成为一个追求喜乐的人,从而否定了我真正的本性——喜乐。我不能悲伤,因为我见证了悲伤来来去去。虽然貌似快乐来来去去,但如果快乐是个入侵者,当它到来的时候,我是不会快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对悲伤感到不高兴,所以悲伤一定是入侵者,悲伤是外物,这不是我的本性。我对快乐感到高兴,所以快乐一定是我的本性。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喜乐,就会喜乐,就像火无缘由地热的一样,因为热是它的本质。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那将智者描述为自得其乐的人。
一个无知的人,他的头脑中充满了无数好恶,他依靠无数事物来获得快乐。这样的人需要一个理由才能感到快乐,而快乐似乎取决于除他自己之外的其他因素。所以,好恶使人无法享受自己的快乐,使人在本质上并非快乐的事物中寻找快乐。
我们的经验是,当我们的好恶很强烈时,我们会对情况感到不安。如果我对食物中的盐有强烈的好恶,那么每顿饭都会成为问题。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我们喜欢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它们,我们也不会烦恼。我喜欢喝咖啡,但如果有人给我茶,我也不介意。在这种情况下,好恶没有刺痛我们,我们能够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使好恶不再扰乱我们的心智,然后我们和自我同在,于是,心智不投射,心智是安静的。
如此镇定的心智(samatvam),与自己同在,称为瑜伽。当可取和不可取的事情到来时,保持镇定,这就是正念,这就是瑜伽。但只要我有强烈好恶,当发生一些我无法接受的事情时,我就会失去镇定,所以必须找出一个值来求得平衡。必须明白,平衡有助于我保持自我,平衡的心智能接纳世界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接纳会带来快乐。当我们接纳天空、太阳和星星时,是一种客观的接纳,因为我们的头脑不会把好恶投射到它们上面。我们不希望它们与其本来面目不同,因此接纳大自然会带来欢乐。一个没有强烈好恶的心智可以客观地接纳整个造物,任何事物都不能扰乱心智的镇定。所以,镇定的心智是快乐的心智,它能发现并接纳绝对的和平与快乐,那即自我的本性。
探寻者在平衡中发现心智的价值,并找到达到平衡心智的方法。当平衡心智的价值被认可时,人们就会试图通过中和好恶来获得它。获得如此心智的方法在《薄伽梵歌》被概述为行动瑜伽(karma-yoga),它源自《吠陀经》。
掌控心智
自我知识是通过探究(vicāra)来实现的,这需要有准备的心智,心智中阻碍知识发生的障碍必须被清除,这是通过瑜伽来完成的。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那教给阿周那两种自我知识:梵知(brahma-vidyā)和瑜伽论(yoga-.āstra)。
在《薄伽梵歌》的第六章“冥想”中,阿周那向克里希那请教方法,以获得心智稳定,安住于自我知识中。克里希那说:
Asa..aya. mahābāho manodurnigraha.calamabhyāsenatu kaunteya vairāgye.a cag.hyate
毫无疑问,伟大战士阿周那啊,躁动的心智是很难控制的。但是,贡蒂之子啊,通过修炼客观性,它就被掌握了。——《薄伽梵歌》(6.35)
克里希那首先称阿周那是伟大战士( mahābāho),作为一名伟大战士,阿周那当然被视作强大的。但是体力和力量不一定意味着能控制心智,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在压倒另一个人时有用,但它不足以关照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智。克里希那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毫无疑问心智是不安分的、躁动的、难以掌控的。
接纳是第一步
认识到心智是不安分的、不断变化的,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假设有人告诉我,他或她的心智很躁动,我说:躁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不要躁动。因为不是这个人想要躁动,所以,告诉某人不要躁动不能解决问题。当我接纳这个事实——我无法控制我的躁动、我的愤怒、我的不安善变的心智,那么就成功了一半。
克里希那接纳这个心理事实,即心智的本质是躁动的。个人无须试图消除躁动,仅需接纳躁动,不要因为躁动而不安,以为这是你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不要认为你躁动的心智是什么特别的东西。躁动是心智的本质,因为心智必须变化,它注定要变化。试着想象一层不变思想的心智,一层不变思想意味着你看不到其他东西。还在十英里远,你就看见一棵树,那棵树现在还在你面前!其他别的什么都没有,没有车、没有人、什么都没有。有这样心智的你根本活不下去。
心智必须变化,就像电影中,画面必须总是以一定速度变化,这样你才能看到事物和运动。心智也必须不断变化,你才能看到更多。一个特定思想总是短暂的( k..ikam),它甚至连一秒钟都持续不了。因为心智的本质是稍纵即逝的,它自然会变化。因此,克里希那说:“阿周那,毫无疑问,心智非常难以控制。”要接纳这一事实,即心智是不断躁动的,它有自己的根源和逻辑。
我们总是认为心智是不合逻辑的,但那是不正确的,心智确实有自己的逻辑。如果我们突然想到某件事,它貌似空穴来风;而它来自某个地方,意味着它有一定的逻辑。可是,为什么外界啥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很平静时,我突然产生这个看似随意的想法呢?这仅仅意味着一个想法的产生并不需要外部环境,我们有足够的内在力量来让这一切发生。比如,为什么我在冥想时突然想到南瓜?为什么当我说话时,想要说一些有趣的词时,南瓜这个词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里面一定存在某种逻辑。每当某件事在脑海中发生时,总有一些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心智就是这样的,这是它的本质。
这是否意味着我应该让心智维持原样?是的。如果心智变得躁动,就把它忘掉,别为它担心。但问题是,当心智躁动时,我也会躁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必须学会发现“我”和心智之间的距离。
关照内在小孩
克里希那认为在阿周那内心仍然存在着一个小孩。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那即心智本身的根源。总有一个小孩对他或她的期望失望,“我妈妈不喜欢我,我父亲讨厌我。”这些都是小孩的感受,由于涉及人的行为,它们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这就是小孩留在人内心的原因。藏在内心的是一个哭泣的小孩。这就是为什么心智会突然躁动,尤其是当你 35岁时,此时,小孩的所有失望一个接一个地显现出来。如果你开始学习吠檀多,它们都会冒出来!
吠檀多告诉你要正视自己。之前,你在做其他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小孩会冒出来。你什么时候才能关照这个小孩呢?他必须被关照,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即使你活到75岁仍然是一个小孩。
修炼和客观
克里希那告诉阿周那,通过修炼可以掌控心智。通过练习瑜伽,你和心智之间会产生一定距离,这种距离使你能积极地看待自己,看清真实的自己,看清“我”的本质是什么。这样,你就会明白,每一个思想都是你自己,而你超然于这个思想。
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这种特定的情况,思想是“我”,而“我”不是思想,这就是修炼的意义( abhyāsa)。反复做同样的事情,即克里希那所说的能使人掌控心智的实践。
你越接纳自我独立于思想之外,思想就越会变成一个纯粹角色。这是你逐渐了解的距离,一种并不指物理距离或心智特定状态的距离,它是一种洞察,一种接纳,最终会成为现实。
克里希那教导的第二种方法,让心智安于自己,即客观(vairāgya)。为什么心智起初四处游离?只要出现更有趣的事情,或吸引它注意力的事情,心智就会去到那里。
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心智就会转向喜爱或痛苦的对象。从一个你喜爱的对象中,你可以获得一种喜悦、一种满足,因此心智自然会靠近。心智也会很自然地靠近任何伤害你,或曾经伤害过你的对象,因为疼痛需要关注。
客观的意思
给一个对象加上不属于它的属性就是“叠加”(adhyāsa)。根据你的思维,当叠加的是一些积极的东西,称为积极(.obhana),意思是非常令人愉快的东西,你对它有某种痴迷和迷恋。因此,认为一个特定对象会给你带来快乐或安全的想法是“积极叠加”(.obhana-adhyāsa)。“积极叠加”认为,通过实现这个或那个目标,你将变得不同,你将被别人和你自己接纳。为了寻求自我接纳,你把某些属性叠加在对象上,认为它们能够给予的东西比它实际能给予的更多。所有对快乐和安全的渴望的根源是“积极叠加”。
没有这种叠加就是所谓的客观。客观使人们能够将一个对象的客观属性,从人们可能赋予它的主观叠加中分离出来,当叠加属性被理解为叠加属性时,对象就恢复了其自身客观状态。
例如,认为没有钱会让我不体面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没有钱使我贫穷,这是一个事实;没有钱使我没有购买力是另一个事实;但是,说我没有钱就不体面,这并不是事实,这就是一种叠加。
无价值感是一种非常私人的感觉,因为个人对成功抱有一种成见,这种成见发生在一个金钱被尊重和高度重视的社会中。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只会用金钱来衡量个人成功。以这种方式来衡量金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一个人有钱,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是成功的或快乐的。
非有意的叠加
有一个叠加,不是个人有意而为的,而是一种在特定社会中浸染于特定价值结构的内在心理。“积极叠加”必须通过把钱只视作钱本身来中和,仅此而已,说钱没有价值是另一种叠加。同样地,如果你给钱增加了比实际更多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叠加。将对象还原为它们自己的状态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有一些冷静,即客观。
一个人之所以是冷静的,是因为他的判断是客观的,冷静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理解。除非我们清楚地理解客观性的意义,否则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欲望,我们在此不是创造理想,创造理想只会使我们与自己更加疏远。客观意味着摆脱对对象的渴望,这是通过中和叠加来实现的,从而正确地判断情况。
中和叠加
为了中和叠加,人们必须理解强加在对象上的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之间的区别。怎么可能看到这个区别呢?在商羯罗的注疏中,客观
被定义为一种能反复理解所见和所不见的享受对象局限性的能力,这在当下和未来都有意义。
这里的局限性指的是一个特定对象能和不能提供什么。任何对象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看到这些局限性。例如,钱可以买房子,但不能营造一个家。认清这个事实会让你冷静下来,帮助你与金钱建立一种客观合理的关系。
同样,痛苦的对象也会在你的心智中引起问题,你以前得不到的,你现在得到的,你过去失去的。然而,如果存在客观性,那些过往的失败,那些给你带来痛苦的东西,就会消失,而新的对象就不会对你产生任何控制。这就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到事物的局限性,从而带来认知上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心智。客观和修炼可以使自己和痛苦之间产生一定距离,虽然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客观是指你实事求是地看待对象,这里不涉及判断,只涉及对对象本来面目的理解。看到对象的局限性是客观,一次次重复即修炼。重复是必要的,因为主观价值不会就此消失,这是因为价值并不是你故意强加给对象的东西。
客观和主观
假设你买了一尊铜像,你认为它是古董。事实上,它只是被氧化了,看起来很古老。为了增加它的价值,一只耳朵被移除了,还故意加上了一些划痕。你以为它是古董,你就给它赋予了一种与该物体的客观价值几乎或根本没有关系的主观价值,把一件简单的青铜制品看作伟大的东西纯属主观。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对象的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的区别,以前你认为这个青铜制品是古董,现在你知道它不是古董,只是青铜制品。物品本身和你买它的时候一样,它当时没有耳朵,现在也没有耳朵!只是你看待它的方式产生了变化。
当你不再把这件物品视作古董时,你对它的态度是冷静的。如果它是古董,那它就是古董,你仅仅把它当作古董就行了,社会因为主观价值而对它过高标价,这与你无关。
当叠加在物品上的主观价值消失时,物品就只是物品,这适用于所有物品,必须识别出物品中不存在的额外属性。因此,你一次又一次地看到物品的本来面目。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这种主观叠加就消失了。
如果一个人想要掌控自己的心智,那么反复看到事物和情境的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重复是必要的,因为叠加不是故意的。你将某物变得超出其本身价值不是一个错误,如果这是一个错误,一次性纠正就足以使心智客观。但是,叠加不是一次性错误造成的,它是通过你自己,一个在心理上对成功、幸福和自我价值具有根深蒂固观念的人所造成的。
情绪成熟
归根结底,客观基于个人情绪成熟和成长。成长是能反复看到所有对象和追求的局限性,直到叠加消失,至此,这个世界就不能控制你。否则,心智自然会追逐某些东西,因为它们已经被你和社会赋予如此重要的意义。
修炼和客观可以驾驭那难以驾驭的心智。你不能简单地坐在那里,期望心智照顾好自己,你必须对它多加关照。

关于爱——获得恒定的心智
吠檀多关于自我的观点认为,人们发现“我”这个词意即自我,它的本质是绝对的满足和爱,不受任何限制。要如此接纳你自己,你需要一种恒定的心智,一种在绝对中寻求发现的,具有相对性的心智。因为自我是绝对的满足,你的心智一定是相对的满足;由于自我是绝对的爱,你也必须是相对有爱之人,能欣然接受人和事物的本来面目。一个脾气暴躁,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发现自我的,因为他的心智总是躁动的,从来不会安定。
那么,你如何获得一种相对安定的、满足的、有爱的心智呢?通过你对他人的爱,你能获得安定的心智吗?你必须首先拥有安定的心智,才能发现对某人持久的爱。因此,安定的心智以两种方式为你服务:一是帮助你有资格接受吠檀多的观点,二是帮助你在与另一个人的关系中发现持久的爱。
对他人的爱是当那个人取悦你时,你在自己内在发现的东西。爱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行动。如果它是,并且有人恳求你“请你爱我”,你可以决定爱这个人,不爱这个人,或者明天再爱这个人。就行动而言,有三种自由:做、不做或以不同的方式去做。然而,就爱而言,这种自由并不存在,因为爱不依赖于你的意志。因此,爱是一种你只能在自己内在发现的东西。
此外,一个被爱的对象,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无生命的物体,均无任何天生能力来唤起你所谓的爱。如果它能做到,它会在你和每个人身上创造爱,但事实并非如此。你最终会对爱上的那个人说“我想我们之间需要一些距离”,这意味着你的爱结束了。事实上,爱与你所爱的对象无关,爱是存在于你——主体之内的。你的特定好恶决定了你的爱、恨和冷漠的对象是谁。然而,你爱一个人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你自己,因为那个人让你高兴。因此,当你说“我爱你”时,你的真正意思是“你现在让我高兴了”,就好像你爱的是你愉悦的自我,任何唤起你愉悦自我的对象或人都会成为你爱的对象。
要想被某人取悦,就需要此人满足你的某些特定好恶,这些都是很主观的,而且时刻都在变化。不知何故,你确实会感到高兴,但这全靠运气。通常情况下,那个人最终不再讨你喜欢,你也不再讨他喜欢,因为没有人能在一段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所有喜好。当快乐的自我消失后,爱的对象就会变成冷漠甚至憎恨的对象。因此,心智不会因为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爱而安定。
你对一个人的爱是否会成为持久的爱,这谁都说不准。人们之所以立下结婚誓言,正是因为不确定爱情能否长久。人们常常违背誓言,即使许下了誓言,因为被取悦是不容易的,而取悦别人也同样困难。当你发现自己被别人取悦,并爱上那个人时,你就会变得不顾后果,忽视别人的局限性,因为它们暂时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只要它们对你来说仍然不重要,此人似乎具有某种取悦你的东西,爱上他是很自然的。然而,与此同时,你也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愤怒、怨恨、伤害和内疚情绪的人,这些情绪不会因为你爱上某人而消失,那种爱只与一个人有关;但是对于你的老板、亲戚、政府和经济体系来说,你还是原来那个愤怒的人,那个你发现爱人之前的人。因为有许多事情会引起你的愤怒,这种愤怒总是藏在你的心里,即使它可能不总是表达出来。当你发现爱的新鲜感消失后,你的愤怒会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你们的关系中。这时,你开始根据自己对对方的期望,看到对方的局限性。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具有持久之爱的人,你就不可能在任何一段特定关系中找到持久之爱。这就像当整个身体系统都不适时,你却希望你的鼻子健康一样。除非你完全改变自己,否则你与另一个人的关系中做出的调整并不能解决问题。迟早生气的人会生气,可恨的人也会可恨。任何改善关系的方法只能暂时起作用,要想在与某一特定的人的关系中发现持久之爱,首先你必须具有恒定的心智。
获得恒定心智,意味着发展某些价值观和态度,并清楚地认识到其重要性,掌握这些价值观,你就赋予爱适当条件。包容他人就是这样一种价值观,事实上,你的愤怒是由于缺乏包容,因为你希望整个世界都按照你的期望行事。为了培养包容他人的价值观,有一个事实需要被清楚地理解,那就是另一个人以特定方式行事,因为他没有能力做出不同的行为。你说“他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他能,他一定会做到,你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期望行事?他有权利要求你做出不同的举动吗?如果你改变了,那他就不需要改变了。如果你有权利要求他改变,他也有权利要求你让他按他现在的样子生活。
事实上,只有通过包容他人,允许他们做自己,你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相对自由。如果你从一个宽广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干涉别人的生活。通常,你从更狭窄的角度看事情,发现有一个人在你面前若隐若现,他的影响力似乎非常强大。事实上,就你的身体而言,你永远不可能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宇宙中所有力量的影响;你也不可能做一件事或说一句话时不以某种方式影响到别人。因此,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因为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
甚至斯瓦米也不是自由的,当我去植物园的时候,有两个人从我身边经过,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看见那个新来的人了吗?”我尽量不去打扰别人,但是我穿的僧袍确实打扰到了别人。我穿这些衣服,因为在我的国家,它们是弃绝者的传统服饰;我来到这里,我想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自己。如果我被评论所打扰,那纯属我允许它们来打扰我,因此,我只获得人们给予我的那点自由。然而,如果我把这个过程颠倒过来,给予他们做自己和想其所想的自由,那么,只有这样我才自由。我认为自己是自由的,给你自由去解决你的
问题,所以我不和你争论,我的自由只限于我给你对我发表意见的自由。当有人看见我的衣服并问:“这是怎么回事?”我可能只是笑着说:“今年万圣节来得早。”即使他的意见可能不正确,我也不必改变他的意见。我给予他做自己的自由,我唯一的自由就是他的意见不打扰我。
因此,你必须在心理上接受自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人们认识到存在某些问题,回忆那些真正让你不安的情景、人和事情。你所发现的不仅仅是记忆,而是剩下的反应。反应并非你有意而为的,比如你不能有意识地生气,因为生气不是一种行为,而是当你对事情没有发言权时产生的反应。这些反应对你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你心理的一部分,塑造了一个人的个性。事实上,生气这种反应是错误的,是由于你缺乏警觉性,它们在心智里没有真正的根基。
因此,回忆那些对你造成困扰的人和时刻,或者那些你打扰过的人,你对他们怀有某种负罪感。在冥想的座位上,回想它们,让它们保持原样。
当你仰望蓝天、星星、鸟儿和群山时,你对它们毫无怨言,你被它们取悦,它们没做任何事来取悦你,但你很高兴,因为你不想让它们表现不同,你接受它们的本来样子,所以你是高兴的。这条河流兀自流淌,你不希望水量变大或者流向不同方向。事实上,你寻找自然的地方,因为它们不会唤起貌似不高兴、生气、难以取悦的你。你与环境合而为一并包容自我,无须世界做任何事来取悦你。
这是改变的机会,把自己看作一个快乐的人,把这个快乐的人带到所有情况下,那些曾经让你不快的人和你曾经让他不快的人的身上。接纳别人,就像你接纳星星、鸟儿和高山一样。如果你认为对方需要改变,或尽你所能帮助他改变,那就祈祷他改变,但首先要包容他们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完整的人。你可能学习很多吠檀多知识,但除非你完全包容他人,否则吠檀多知识不会适合你。你只会存在一种感觉,那就是在你内心深处,还有什么东西有待发掘。完全接纳别人,你就自由了。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爱就是你自己。

1985年7月于加拿大多伦多
和平
生活中的情况可能是苛刻的、费力的、严厉的、不愉快的,你要做什么来获得和平与镇定?和平不在你之外,即使它貌似如此,你的内心仍然会有骚动。有人去喜马拉雅山区寻求和平,在一个绝对孤寂的幽静山谷隐居。过了几天,他对自己说:“虽然这很吸引人,但它缺少一样东西,陪伴!”事实上,在一个孤寂的地方你不会找到和平;为了找到和平,你只需要你自己,这才是决定因素。
在《大林间奥义书》(B.hadāra.yakopani.ad)中,亚纳瓦卡亚(Yājnavalkya)对他的妻子麦崔依(Maitreyī)说道:
ātmanastukāmāyasarva. priya. bhavati
仅仅因为个人之故,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
丈夫爱妻子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他自己。他们关系中的喜悦让他高兴,这就是他为什么爱她,她亦如此。如果你喜欢为社会做一些事情,那是为了满足你自己对名利或权力的需求,或者你无法忍受自己有同理心而不采取行动。如果有人正处于痛苦之中,你会产生同理心,视同于自己的悲伤。当你看到周围的人处于贫困时,你不会感到快乐,因此你做了一些事情来缓解。我们大多数慈善行为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因素,那就是它能让你感到愉快,让你从中找到一些慰藉,不管这种慰藉是多么短暂。亚纳瓦卡亚告诉麦崔依,真正的和平只以你为中心。
ātmāvāredra..avya..rotavyo
mantavyo nididhyāsitavya.
嘿,麦崔依,自我是要被看到、被听闻、被探究和被沉思的。
即使在今天,该启示还是有意义的。和平既不是内在的,也不是外在的,它是以你为中心的。它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生活的现实,以及你的人生重心,它们决定了你是否能安于自己。把自己视作俱足的人,不必尝试改变世界或自己来发现和平;如果需要改变,那就改变你的视野和理解。这是纯粹的知识,这是没有选择的。这就是你的实相,这就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你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是一种莫大的福气。所承担的挑战会让你意识到这个角色就是你,而你不是那个角色。如果你领悟到这一点,那么你的本性是和平的真相将变得清晰。
.ānta..ivamadvaita.caturtha. manyatesaātmāsa vij.eya.
阿特曼即和平、吉祥,不二的一,被视作第四(pāda)要被认知的。——《唵声奥义书》(Mā..ūkyopani.ad)
从经验上可以这样看,当你看到白雪覆盖的山峰,听到海浪冲击岩石的咆哮声,或目睹日落时天空染上万紫千红时,你的反应通常是敬畏的,你发现你安于自己。这种镇定从何而来?它纯粹来自你,因为你用一种接纳的态度看待自然,你不希望它有任何不同。这意味着在那个特定时刻,你既不是喜欢者,也不是厌恶者,你只是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
这些是和平的时刻,它们总是存在的。没有什么能夺走你的这种意识。没有什么要达成,因为它已经达成了,我们所需要的只是理解和改变视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