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周勋初文集)

書城自編碼: 37586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周勋初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6781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售價:HK$ 59.8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售價:HK$ 47.8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售價:HK$ 94.8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HK$ 81.6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HK$ 93.6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HK$ 70.8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HK$ 59.8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HK$ 113.5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10.0
《 《读者》六年典藏精选·美文彩插系列(共四册) 》
+

HK$ 782.5
《 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文库本全套16种) 》
+

HK$ 72.5
《 品味红色经典 》
+

HK$ 37.0
《 我与地坛 》
+

HK$ 45.0
《 老舍散文(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 》
+

HK$ 172.8
《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文集.完整版 》
編輯推薦:
一部“小”而精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內容簡介: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是周勋初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批评发展历史的力作。本书以不到20万字的篇幅,对我国自先秦至晚清长达三千年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 而全面的评述。本书以时代为次,共分为七编,书末有小结。作者注意考察每一阶段的社会政治、哲学、艺术等情况与思想潮流,在此背景下关注历代文学创作的特点与文学理论的兴 起与汩没,以及各家各派之间的继承和发展。本“小史”深入浅出,内容简要而无遗阙。本书自出版40年以来,印行了包括日译、韩译等多个版本,颇受学界好评。
關於作者:
周勋初,上海南汇人,1929年生。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分配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1956年底考回母校读副博士研究生,未及毕业即留校任教,自此后一 直任教于南京大学。周先生治学涉及诸子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国古典文献学、近现代学术史等学科领域。
目錄
目录



题记1
小引1

第一编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诗言志”说的形成
第二章道家对有关文学问题的一些看法
第三章儒家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
一、 孔子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二、 孟子提出评论文学作品的一些原则
三、 荀子建立正统的文学观
第四章法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第二编两汉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汉儒诗歌理论的总汇《毛诗大序》
第二章汉代学者对辞赋的不同看法
第三章扬雄发展了正统的文学观
第四章王充对汉代正统学风的批判
一、 几项重要的文学主张
二、 对后代的影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曹丕首先写作专篇论文《典论·论文》
第二章陆机总结创作经验的文章《文赋》
第三章葛洪的文学进化观
第四章南朝文学理论的斗争和发展
一、 声律论的创建和影响
二、 裴子野和萧纲的论争
三、 萧统主张文质并重
第五章刘勰的巨著《文心雕龙》
一、 生平和作品的概况
二、 立论原则
三、 文学和时代的关系
四、 构思和修养的关系
五、 意境和比兴的问题
六、 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七、 风骨和风格的问题
八、 文体论
九、 创作论
十、 批评论
十一、 馀论
第六章钟嵘评论五言诗的专著《诗品》
一、 论五言诗的长处和“滋味”
二、 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 分品的历史渊源和标准
四、 论继承和流派的问题

第四编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唐初的文学批评和杜甫的诗论
一、 各家对南朝文风的批判
二、 陈子昂的先导作用
三、 杜甫的“集大成”理论
第二章元稹、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三章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第四章司空图的风格论和诗味说

第五编宋金元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
一、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者的历史作用
二、 欧阳修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第二章道学家抹杀文学的谬论
第三章苏轼对创作经验的阐述
第四章黄庭坚的诗论和江西诗派的形成
第五章南宋诗人对江西诗派的批判
第六章宋人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
一、 诗话的形成和发展
二、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三、 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四、 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七章元好问的优秀诗篇《论诗三十首》
第八章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论

第六编明至清中叶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明代诗文拟古主义者的纷争
一、 高棅的《唐诗品汇》
二、 台阁体和茶陵诗派
三、 前后七子拟古理论中的同异
四、 唐宋文派的改弦更张
第二章李贽和公安派的创新学说
一、 李贽的童心说
二、 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观点
三、 竟陵派追求“别趣奇理”
第三章明末清初三大学者的文学见解
第四章叶燮探讨诗歌原理的著作《原诗》
第五章清初诗坛的纷争
一、 王士禛的神韵说
二、 格调派和性灵派的争论
三、 肌理说和宋诗派
第六章桐城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
一、 方苞提倡“义法”之说
二、 刘大櫆讲求神气音节
三、 姚鼐主张义理、考证、文章相济
四、 桐城派的支流与馀波
第七章明清文人对民间歌曲的评述
第八章明代戏曲理论的争论和发展
一、 早期戏曲理论家的先导作用
二、 吴江派和临川派的争论
三、 王骥德发展了两派的理论
第九章李渔《闲情偶寄》论戏曲创作与舞台表演
一、 李渔的为人
二、 几项重要理论
三、 馀论
第十章李贽和金人瑞的小说理论
第十一章浙派和常州词派的词论

第七编清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文学见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
第三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文学理论
一、 翻译理论
二、 新民体
三、 诗界革命
四、 小说界革命
第四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第五章王国维集资产阶级美学之大成
一、 生平简介
二、 《红楼梦评论》
三、 《人间词话》
四、 《宋元戏曲考》

小结

附录一发见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独特会心
——评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蒋凡汪涌豪

附录二《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写作中的点滴心得

复旦新版后记
內容試閱
小引

什么叫做“文学批评史”?
回答这个问题时,先得从理论和创作的关系说起。一个作家,不论创作什么样子的作品,都有某种文学思想作为指导。他们通过创作反映了所属阶层的情趣、要求和宗旨。由于政治形势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分属不同集团或不同流派的作家之间也经常展开着争论。一般情况下,他们采取的是思想斗争的形式。历代文学理论家总结了创作上的成果,加以综合提高,使之成为有系统的学说,指导着创作的开展。而一种学说的形成,又有先驱者传给他们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后起的人则受其影响而又作出新的发展。文学批评史就是研究历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的一门科学。
中国文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作家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对文学理论上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内容与形式、世界观与创作……也作了反复的探讨;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特征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这些认识成果,也包含在历代文学理论家写作的理论著作中。因此,文学批评史又是总结历代文学创作经验的结晶的历史。
这本《中国文学批评小史》,限于篇幅,限于作者水平,不可能把各方面的问题都介绍得很详细,只能把历史上的一些基本理论作综合的叙述,尽可能清楚地勾勒出一条历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线索来。

第一编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编先秦的文学批评

春秋、战国之时,奴隶社会正在向封建社会转化。前后数百年间,时局剧烈动荡。代表新旧生产关系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通过他们的思想家,对社会问题纷纷发表意见,展开热烈的论战。这就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在自由的争鸣空气中得到发展的。先秦时代的学术繁荣就是明显的例证。但因当时还处在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各门科学处在草创的时期,因而先秦之时还未出现过系统的文学批评。各大学派曾对文学艺术问题发表过意见,但这些材料大都比较零星片断,而且和其他学术问题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各大学派其他方面的学术思想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掌握这一阶段文学批评的发展线索。
当时的人使用的词语也值得注意。他们所谓“文”,包括文化学术、典章制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含义甚广;他们所谓“文学”,则是文化学术的总称,但也包括文学问题在内。当他们讨论诗歌问题时,则是在对文学问题发表专门的见解。儒家学派对“诗”作了很多探讨,道家学派的文学见解则更多地是从它的哲学思想中派生出来的,法家人物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提出了功利主义的主张。
总之,先秦的文学批评虽已获得一定的成就,但它毕竟处在萌芽状态,缺少体系完整的著述。不过先秦学术又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后代文人无不受其影响,因而它在批评史的发展过程中却也起了滥觞的作用。

第一章“诗言志”说的形成
中国文化发展很早,从商代起就有完整的记载,而自西周到东周,更有大量的诗歌流传下来。有人把它们汇辑成书,叫做《诗》或《诗三百》,这就是后来的人称之为《诗经》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丰富,包括古代的神话传说,商、周各族的史诗、史实,以及当时各地区的民情风俗。诗人运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社会上的各个侧面,有的诗人明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作诗的目的。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陈风·墓门》)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小雅·节南山》)
作此好歌,以极反侧。(《小雅·何人斯》)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巷伯》)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诗人作诗的目的,不外赞美和怨刺两个方面。这就形成了后来的所谓“美刺”说。但不管这诗是“美”是“刺”,无非都是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后人学习《诗》时,自然会接触到诗歌的这项特点。因此,到了春秋、战国时,就有许多论述诗的性质的意见出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说“诗言是其志也”,都已认识到了文学作品的这种基本特征。《尚书·尧典》上更有系统地说: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尧典》当然不可能是唐尧时代的作品,它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说明那时的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性质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战国时,屈原继承了《诗经》中“言志”的优秀传统,写作了《离骚》等不朽的浪漫主义诗篇,用以抨击楚国的黑暗政治,抒发他满怀激情的政治理想。他也明白地表达了创作的目的和要求。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惜诵》)
这种创作思想曾给后代作家以深刻的启示。

第二章道家对有关文学问题的一些看法
道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著名学派之一。春秋时期的老子,怀着没落阶级的感情,否定人类一切知识成果。这种学说到了战国时期的庄子及其后学时有了更为系统的论述。
老子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五十六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庄子也抱同样的观点,认为人类认识和表达的能力有限制。《庄子·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他认为宇宙之中存在着超乎思维活动和感觉经验的事物,所谓“道”,包括一些具体体验的“道”,大约就是这类不可言传的东西了。
庄子认为记载“圣人之言”的书籍都是古人的糟粕,其中不可能寄寓精妙的道理。为了说明这种论点,他在《天道》篇中还举了“轮扁斫轮”的例子。造车轮的木匠扁通过几十年的劳动,掌握了运用斧子的纯熟技巧,但他却无法把用劲的分寸和心中的体会说出来。庄子的本意是想借此否定语言的表达能力,证明上述否定人类知识成果的论点,但是寓言本身却能给人多方面的启示,因而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后代文人言及写作中的精妙之处,感到难以用文字加以表达时,也就经常援用“轮扁不能语斤”作为比喻;而从阅读方面的人来说,对于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也常觉得无法用语言来加以分析,因而又有所谓只能“神遇”等说,这正是庄子学说本意之所在。但是寓言本身也能给人另一种启示,说明人的表达能力固然受着各种条件的限制,但客观事物的规律却可以通过不断接触与长期锻炼而掌握,这就能够激励后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争取达到神化的境界。
庄子还用很多寓言宣传消极无为的处世哲学。和上面那则寓言一样,它们对后人也曾产生过各种不同的影响,例如《达生》篇中叙述蹈水之道:吕梁丈人能“从水之道而不为私”,故而能在“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的瀑布中游泳,其目的本在说明顺应客观规律的重要,而在文学上却又成了主张“自然”的很好的说明。《达生》篇中还有“佝偻承蜩”的寓言,驼背老人刻苦练习,举竿粘蝉犹如俯身捡物,“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道家用来说明无视外物的得道之方,而这又可以作为有关学习的宝贵经验看待。
道家学派还曾提出所谓“虚静”的学说。《老子·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人间世》篇中说“唯道集虚”,《天道》篇中说:“万物无足以饶〔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这种学说,后人论及写作时的修养问题时也常引用,一般都把它看作是创作之前心理上必要的准备功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