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家庭教育:发展历程、理论研究和指导服务

書城自編碼: 37575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王伯军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617687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6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HK$ 93.6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HK$ 82.8
多卖三倍
《 多卖三倍 》

售價:HK$ 54.0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售價:HK$ 82.8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HK$ 81.6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HK$ 69.6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HK$ 58.8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HK$ 122.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1.6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
+

HK$ 51.8
《 学习的本质 》
+

HK$ 56.5
《 民主主义与教育(大教育书系) 》
+

HK$ 180.6
《 人是如何学习的1+2 学习的本质(套装共3册) 》
+

HK$ 87.3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 》
+

HK$ 88.8
《 西南联大国文课 》
編輯推薦:
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为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形成美满、幸福的家庭,促成稳定、进步的社会环境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是专门为基层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准备的一本家庭教育“大全”,分家庭教育发展历程、理论研究和指导服务三个部分,方便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查阅和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是在上海家长学校开展一年多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由上海开放大学组织家庭教育领域专业人员编写。全书分家庭教育发展历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大板块,堪称一部家庭教育“大全”,所讨论话题涉及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并重点分析阐述了现代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内外环境变迁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综述当今时代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和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归纳总结了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策略。本书对于家庭教育从业者和广大家长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關於作者:
王伯军,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会长。出版《干部素养是如何炼成的:一个干部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思考 》《人才与人文:一个人才工作者的实践和思考(增订版)》《谁说老年不精彩》《家庭之道》《老年生命教育》等著作,发表《家庭教育是社区治理的基石》《上治下治,向上向善:王羲之、金庭王氏及其家训》《感悟生命,夕阳更红:老年生命教育漫谈》等文章30余篇。
目錄
序言/王伯军

第一篇家庭教育发展历程篇

第一章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 我国家庭教育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
二、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形成及发展阶段: 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庭教育
三、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成形阶段: 秦汉时期的家庭教育
四、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成熟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
五、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繁盛阶段: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
六、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转折阶段: 鸦片战争(184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第二节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
一、 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原则
第三节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发展与变迁(1949年至今)
一、 家庭教育研究日益多样化
二、 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加快

第二章 国外家庭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奴隶制社会的家庭教育
一、 古希腊家庭教育
二、 古罗马家庭教育
第二节 国外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
一、 欧洲中世纪骑士家庭教育
二、 日本“国风文化”家庭教育
第三节 国外近现代家庭教育
一、 近代英国家庭教育思想
二、 近现代苏联家庭教育
三、 现代日本家庭教育
四、 现代韩国家庭教育
五、 现代德国家庭教育
六、 现代瑞士家庭教育
七、 现代美国家庭教育

第三章 家庭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家庭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宏观层面——社会因素
二、 中观层面——教育因素
三、 微观层面——家庭因素
第二节 家庭教育发展规律
一、 中国家庭教育发展规律
二、 国外家庭教育发展规律

第二篇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篇

第一章 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
第一节 现代家庭概述
一、 现代家庭的内涵
二、 家庭的发展与变迁
三、 现代家庭成员及其关系
四、 现代家庭的功能
五、 现代家庭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现代家庭教育概述
一、 现代家庭教育的内涵及其拓展
二、 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 传统家规家训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延续
第三节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二、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 传统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 现代家庭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功能
一、 家庭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二、 家庭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主体
一、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
二、 家长的自身素质
三、 家长的教养态度
四、 家长的教养方式
第二节 家庭教育内容
一、 爱的教育
二、 道德教育
三、 文化教育
四、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第三节 家庭教育方法
一、 榜样示范法
二、 环境熏陶法
三、 价值引领法
四、 有效陪伴法
五、 教育惩戒法
第四节 家庭教育环境
一、 家庭经济生活状况与家庭教育
二、 家庭成员关系与家庭教育
三、 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教育
四、 家庭文化环境与家庭教育

第四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动
第一节 家校社联动的概念与意义
一、 家校社联动的概念
二、 家校社联动的法律与政策依据
三、 家校社联动的意义
第二节 家校社联动的理论基础
一、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中的三教联动
二、 交叠影响域理论模型和特点
第三节 家校社联动的路径选择
一、 树立家校社合作的正确观念
二、 构建以校为本的家校社合育模式
三、 引入专业机构推动家校社合育共建

第三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篇
第一章 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一节 新婚期及孕期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
第二节 新婚期及孕期家庭发展任务
一、 新婚期家庭发展任务: 践行夫妻彼此间的承诺
二、 孕期家庭发展任务: 为即将成为父母做好准备
第三节 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一、 新婚夫妇要做好怀孕准备
二、 提前了解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做好育儿准备
三、 优化胎儿的生长环境
四、 注重孕期的保健
五、 重视为胎儿提供所需营养
第四节 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一、 调整家庭角色,以适应新生儿诞生
二、 提倡自然分娩
三、 科学合理进行胎教
第五节 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典型问题
一、 最佳生育年龄
二、 顺产比剖腹产更有利于孩子的协调性
三、 与丈夫慎重讨论育儿问题

第二章 0—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一节 0—3岁儿童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一、 身体发育
二、 语言发育
三、 情绪发展
四、 人际交往发展
第二节 0—3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与发展任务
一、 0—3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
二、 0—3岁儿童和家庭发展任务
第三节 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一、 尽早建立情感联结
二、 发挥家庭各成员的角色作用
三、 父母要善于学习,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养育
四、 发展儿童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五、 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六、 父母要帮儿童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节 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一、 做好产后心理的调整
二、 母乳喂养更有助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 多让婴幼儿接触水、阳光和空气
四、 及时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五、 积极支持婴幼儿的爬行活动
六、 支持婴幼儿的探索行为
七、 多与婴幼儿进行语言交流
八、 进行适合婴幼儿的“早期阅读”
九、 正确应对婴幼儿的“第一反抗期”
十、 鼓励婴幼儿的社会交往
第五节 0—3岁儿童家庭教育典型问题
一、 母乳喂养的时长
二、 婴幼儿的需求要立即回应
三、 光脚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等感知觉的发育
四、 把握三个关键点,做好英语启蒙
五、 妻子在和丈夫分配家务时要讲究技巧
六、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第三章 3—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一节 3—6岁儿童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一、 身体发育
二、 语言发展
三、 思维发展
四、 社会交往
五、 个性发展
第二节 3—6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与发展任务
一、 3—6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
二、 3—6岁儿童和家庭发展任务
第三节 3—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一、 培养儿童朴素的爱国情感
二、 帮助儿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 使儿童初步学会与他人交往
五、 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第四节 3—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一、 给儿童以性别角色教育
二、 开展家庭体育活动促进儿童体质发展
三、 重视儿童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 增强儿童的抗挫能力
五、 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
六、 做好离园与入学的衔接
第五节 3—6岁儿童家庭教育典型问题
一、 重视饮食全面和均衡
二、 不建议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三、 与孩子沟通时应注重环境创设和聊天技巧
四、 正确处理孩子出现的性意识
五、 二孩出生后要更加关注大孩子的心理感受
六、 找出孩子情绪困扰的源头并妥善处理
七、 认识到祖辈加入育儿的优势

第四章 6—12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一节 6—12岁儿童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一、 身体发育
二、 思维发展
三、 情绪发展
四、 社会交往
五、 道德品质发展
第二节 6—12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与发展任务
一、 6—12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
二、 6—12岁儿童和家庭发展任务
第三节 6—12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一、 注重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感
二、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三、 注重培养儿童各项重要品质,提升儿童道德修养
四、 积极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
第四节 6—12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一、 帮助儿童迈好入学第一步
二、 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 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 努力激发和维持儿童的学习与活动兴趣
六、 继续关心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七、 在社会实践中扩大眼界、增长阅历
八、 要做孩子快乐的玩伴
九、 积极预防常见疾病
十、 积极开展家庭体育锻炼
十一、 关注儿童青春前期的变化
十二、 加强儿童的安全意识
第五节 6—12岁儿童家庭教育典型问题
一、 正确看待孩子出现的情绪行为反应
二、 小学生也有可能患抑郁症
三、 父亲参与育儿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四、 父母要重视校园霸凌现象,积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五、 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习惯

第五章 12—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一节 12—18岁儿童主要身心发展特征
一、 12—15岁儿童主要身心发展特征
二、 15—18岁儿童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第二节 12—18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及发展任务
一、 12—18岁儿童家庭的主要发展特点
二、 12—18岁儿童和家庭发展任务
第三节 12—18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一、 12—15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重点
二、 15—18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重点
第四节 12—18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一、 12—15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二、 15—18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第五节 12—18岁儿童家庭教育典型问题
一、 父母要给青春期孩子足够的理解、信任和爱
二、 与孩子沟通时应注意方式方法
三、 正确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四、 正确处理青春期孩子对自身外表的过分关注

第六章 社会转型期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
第一节 核心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 核心家庭中的关系
二、 核心家庭教育的优势
三、 核心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
四、 核心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第二节 祖辈家庭教育指导
一、 祖辈家庭中的关系
二、 祖辈教养的优势
三、 祖辈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
四、 祖辈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第三节 特殊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 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三、 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四、 服刑人员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五、 残疾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七章 家校社联动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上海地区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
一、 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家长学校”
二、 杨浦:“有道学堂”成为百姓身边的“大学堂”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实践项目
一、 “六个一体化”构建安吉“家校社合育”的大教育圈
二、 济南市舜耕小学“家、校、社”教育一体化实践
三、 “天人共育·四育合一”: 农村教育区域变革的四川纳溪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序言

一、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石
根据新华社2018年11月7日的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强调,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上海。根据新华社2019年11月3日的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时强调,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要推进服务办理便捷化,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理环节,加快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共享。要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接群众需求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其一,要完善和发展自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的开放性,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其二,要完善和发展法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其三,要完善和发展德治,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要坚持德法兼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二、 社区教育和部分非学历教育是社区治理的源头
上海开放大学是“三教融通(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的新型大学,其中的社区教育和一部分非学历教育在社区治理中承担着源头建设的功能。从2013年5月调入上海开放大学以来,我一直分管非学历教育,并且从2014年初至2019年8月,我还分管社区教育,时常想起“扁鹊三兄弟医术谁最高”的故事。《鹖冠子》一书记载了“扁鹊与魏文王的对话”——“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王问扁鹊:“你兄弟三人,哪一个最擅长医术?”扁鹊答:“我大哥最擅长,二哥其次,我最不擅长。”魏文王问:“为什么?”扁鹊答:“我大哥看病,发现病害没有形成就消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二哥治病,病因刚一萌芽就消除了,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街巷;像我这样的,用针灸刺血脉,给病人吃烈性的药,用药膏敷肌肤,所以名声传得出来,在诸侯间闻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医生而言,医术最高的是“治未病(扁鹊大哥)”,其次是“治微病(扁鹊二哥)”,再次是“治大病(扁鹊本人)”。从社区治理来说,同样如此: 源头建设相当于治“未病”(使社会问题自然转化,从而无须施以“药石”),以及治“微病”(发现问题苗头即刻消除,从而使社会保持健康发展);末端治理则相当于治“大病”(问题出现并伸展到全身之后才施以“药石”,即使病情有所好转,身体也已受到创伤,社会基础也已受到破坏)。所以,源头建设(源头治理)更重要,社区教育和一部分非学历教育在社区治理中承担着源头建设的重要功能: 通过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让社会问题自然转化,保持社会健康发展。

三、 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和部分非学历教育的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来定位坚持和完善教育制度的总体目标,这是第一次。“服务全民”,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体现公平性。“终身学习”,就是教育要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体现持续性。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也是第一次,说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很重要,而家庭教育尤其需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就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2015年2月17日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了“三个注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三个注重”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 第一,注重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第二,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第三,注重家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古训道,“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和谐家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家庭和,则社区安;社区安,则社会宁。所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 “幼有善育”是家庭教育的“良好开端”
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幼儿是人生的开端,人生“良好开端”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幼儿教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在2019年上海托幼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提出了“幼有善育”的更高标准。“幼有善育”中的“善”与《大学》中“三纲八目”的最后一个“纲”,即“止于至善”的“善”同义,意为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
《论语》中的“过犹不及”是指超过了或达不到都是不合适的。为避免“过犹不及”,我们应该“无过无不及”,意即“中庸”“中和”。“中庸”“中和”的“中”不是指某一个点,而是某一片区域,是“过”与“不及”之间的某一片区域,这片区域就叫“无过无不及”。只要在这片区域内,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符合“善”的标准。
因此,“幼有善育”指的是以儿童成长为本,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教养儿童,处理好“个性”与“本性”、“游戏”与“教育”、“托育机构”与“家庭”、“家长”与“儿童”四种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种关系:“个性”与“本性”
每个儿童都是有个性的,但个性不能违背本性。对“本性”的理解可以参考《中庸》里的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中的“天命”是指天理。天理落在人这一物种上,它就表现为“性”,这个“性”就是人的本性。“性”是“性质”的意思,即必须符合人的“性质”、人的本性(王阳明称其为“良知”),否则你就不是“人”了。“率性之谓道”中的“率性”不是“任性”,不是任其私欲和个性而发展,而是“循性”,“循”是按照的意思,即按照人的本性(良知)来发展。由此,就是“人道”。对“人道”的理解又可以参考《传习录》中王阳明的一篇文章——《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也就是“人道”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中共十九大中纪委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这八个字,并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文化基因世代相传,为中华文明注入深厚的伦理责任和家国情怀,赋予我们民族强大的统一性、内聚力和百折不挠的品格”。“修道之谓教”中的“教”是指按照“人道”,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要求去“修身”。教育的成效评估可以与成才观一起思考。俞立中先生提出了“成才观的底线思维”,即只要符合以下三点就算成才: 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派诚信;第三,自食其力。可以说,做到以上三点也就符合“人道”的要求了。这个就叫“本性”,在阳明心学中叫“良知”。“个性”在原则上不能违背“本性”,“个性”是在“本性”的基础上做加法。比如说,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比较好,那么他(她)有可能成为艺术家。但是,大部分人是不太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又比如一个人的科学思维特别发达,他(她)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是绝大部分人是不太可能成为科学家的。这就是“个性”与“本性”的关系,这一关系是四种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游戏”与“教育”
儿童需要游戏,不知道儿童需要游戏的老师,是一位不合格的老师;儿童也需要教育,不知道儿童需要教育的老师,也是一位不合格的老师。关键是对“教育”的理解,不能将“教育”理解为教知识,而应该是教儿童如何做人,所谓的“做人”就需要符合“人道”的要求。《传习录》中有一则,专讲儿童的“致良知”。“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意思是: 洒扫应答就是一件事,童子的良知只达到这种程度,教教他们洒扫应答,就是致他们的这点良知。又比如儿童知道敬畏师长,这也是他们的良知所在,所以,即使他们正在玩耍,见到了师长,就会过来打躬作揖,这是他们能“格物”来致“尊敬师长”的良知了。儿童自有儿童的“格物”“致知”。)具体操作可以参考“游戏是载体,教育是思想”这句话,即通过“游戏”这个载体,体现教育的思想。也就是说,托育工作人员在为儿童设计游戏的时候,游戏里要体现自身的教育思想,比如要求儿童互相友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等。
第三种关系:“托育机构”与“家庭”
0—6岁,特别是在0—3岁儿童教养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位的。家庭应树立良好的“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家风”,他引用过《易经》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来表达“家风”的重要性。从操作层面来说,家庭最好不要形成一个中心,而应形成多个中心。一个中心就是只以儿童为中心。全家人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儿童一个人身上,众星捧月,儿童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家庭的中心”。这样的儿童进入托育机构后,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家庭中要形成多个中心,既以儿童为中心,也以妈妈为中心,以爸爸为中心。李玫瑾老师曾提出: 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须全力以赴来照顾他(她),做爸爸的可以偶尔拍拍他(她),或者抱一会儿,哄一下。但是爸爸们最重要的是须做到,在孩子6岁之前,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妈妈——也就是说不要两个人都集中照顾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她)是家庭的重点,形成自我中心。比如,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然后妈妈还要告诉宝宝,一起帮助爸爸。由此,家中形成一个链接的关系,而不是形成一个中心的关系。这就是良好“家风”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四种关系:“家长”与“儿童”
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家长起到“示范”作用。上海家长学校有句口号:“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好好学习”不能只狭义地理解为读书,应是一个广义的理解,即“正面示范”的意思,家长只有在各方面作出正面示范,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长的作用绝不是“替代”儿童做事情,而是给儿童示范,指导儿童,帮助儿童。
处理好上述四种关系,对儿童的教养就比较恰如其分了,既不教育过度,又不放任自流,基本做到了“幼有善育”,开启了人生的“良好开端”,从而可以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民间,称懂事的孩子为“有家教”,不懂事的孩子则被叫作“没家教”。所谓“懂事的孩子”,就是德已立的人。立其德,树其人,这个“德”怎样才能立起来?在家庭教育中,这个“德”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由好的家风,即好的家庭氛围熏陶出来的。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在其所写的《保富法》(撰写于1942、1943年间)一书中指出了一个历史事实: 真正的“传家宝”不是给子孙留下钱财,而是留下好的家训、家教、家风;否则,必是败家。“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了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是炫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大约算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产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聂云台还说:“不单上海是这样,在我的家乡湖南,也是一样。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代的富贵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镇大人的有五六十家,到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仅剩下财产不多的几户文官家庭,后人还较好。就我所熟悉的来说,像曾、左、彭、李这几家,是钱最少的,后人比较多能读书,以学术服务社会: 曾文正公(曾国藩)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左宗棠)的几位曾孙,也以科学专业而闻名;李勇毅公(李鸿章)的孙子辈,有担任大学教授的,曾孙也多是大学毕业;彭刚直公(彭玉麟)的后人,十年前也有在上海做官的。凡是当时的钱来得正路,没有积蓄留钱给子孙的心,子孙就比较贤能有才干。其余文官比较钱多的十来家,现在后人多数都已经萧条了;武官数十家,当时都比文官富有,有十万、廿万银两的……各家的后人,也是多数衰落了;能读书上进的,就很少听见了。”
所以,好的家风是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那么好家风的形成是否一定要有文字版的家训呢?这倒不一定。我小时候就没有看到过我家有文字版的家训,但我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这其实就是一种家风,其要求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读书要用功,工作要认真,做人要诚实”,这促使我努力读书,认真工作,为人诚实。
直到十几年前,我们老家重修家谱,我才知道,我是金庭王氏第56代孙,而金庭王氏的一世祖就是“书圣”王羲之,二世祖是王操之,王操之是王羲之的第六子(王羲之共有7个儿子)。金庭王氏有24字的家训,即“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敦厚退让,执事有恪,积善余庆,厥功为懋”。“上治下治”,即长辈要以身作则,晚辈则安分守己;或者说处于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则,处于下位的人则安分守己,其本质是上行下效,关键字是“治”,这是家族和谐、天下大治的根本。要实现“治”的目标,首先要“敬宗睦族”,即孝敬长辈,和睦亲族,其关键字是“孝”与“和”,这是家族兴旺、社会和谐的基础。其次是“敦厚退让”和“执事有恪”。“敦厚退让”,即为人要老实厚道,谦逊礼让,其关键字是“让”,这是做人的根本;“执事有恪”,即干事须谨慎,讲规矩,进退要有分寸,其关键字是“恪”,这是做事的关键。最后是“积善余庆”和“厥功为懋”。“积善余庆”,即多积德,多行善,恩泽及于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关键字是“善”,劝人向善;“厥功为懋”,即建功立业,树立榜样,以此勉励自己和子孙努力向上,其关键字是“懋”,促人向上。以“治”为目标,以“孝”“和”“让”“恪”为措施,不断“向善向上”,这是“金庭王氏家训”的宗旨。自从知道了这一文字版的“金庭王氏家训”,我就更有努力的方向了。
所以,有文字版的家训,自然是最好的;没有文字版的家训,但有口耳相传的家训,也是好的;连口耳相传的家训也没有,但家庭氛围是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还是好的。

王伯军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会长
2021年5月6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