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HK$
65.8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HK$
195.8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HK$
94.6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HK$
107.8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HK$
206.8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HK$
87.8
《
有底气(冯唐半生成事精华,写给所有人的底气心法,一个人内核越强,越有底气!)
》
售價:HK$
74.8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HK$
97.9
內容簡介:
近年来,国家几乎所有涉及体制改革的文件都强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同时,几乎所有有关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学术研究都认为,选择性产业政策主导的政策体系应向竞争政策主导的政策体系转变。然而,对于为何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难以确立、如何确立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等根本性问题,既有的研究却鲜有涉及。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在识别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障碍的基础上,构建研究问题,锤炼学术观点,探究影响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确立的影响因素,提出确立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促进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的制度条件与可行路径。
關於作者:
贺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与技术赶超。在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蒋-苇企业改革 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刘诗白经济学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研究奖特等奖”等奖项。
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东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竞争政策等。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项目1项。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l项。
江飞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融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产业组织等领域的研究。在《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EcologicalBconom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工业经济》年度优秀论文等奖项。
目錄 :
章 界定: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节 产业政策的经济学内涵、功能和政策工具
一 产业政策的内涵和边界
二 产业政策的经济功能
三 产业政策的主要工具
第二节 竞争政策的经济学内涵、功能和政策工具
一 竞争政策的经济学内涵
二 竞争政策的经济功能
三 竞争政策的主要工具
第三节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在政策空间中的定位
一 经济政策的类型和不同功能
二 竞争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第四节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实施模式
一 中国产业政策实施模式
二 成熟市场经济体竞争政策实施模式
三 中国竞争政策实施模式及其独特性
第二章 冲突: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
节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动态性
一 围绕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关系的争论
二 竞争政策的双重作用及基础地位
三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动态关系
第二节 日韩产业政策主导向竞争政策主导转变的经验
一 日本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动态转变
二 韩国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动态转变
三 日韩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转变的启示
第三章 障碍: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面临的挑战
节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必要性和主要挑战
一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必要性
二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二节 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尚未确立的主要表现
一 竞争政策的权威性不足
二 竞争政策的作用范围狭窄
三 竞争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四 竞争政策实施的力度不够
第四章 约束: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
节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对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约束
一 WTO协定对产业政策的约束
二 WTO改革中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议题
三 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及其潜在影响
第二节 中国产业政策、竞争政策与WTO协定的协调
一 公平竞争导向下的资金型产业政策
二 创新发展导向下的管理型产业政策
三 有序竞争导向下的行业型产业政策
第三节 美国产业政策、竞争政策与WTO协定的冲突与规避
一 美国产业政策的趋势和特点
二 多元化的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补贴
三 多样化的科技研发政策与环保政策
四 替代直接补贴的政府采购政策
第四节 中国产业政策针对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适应性调整
一 产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二竞争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三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的适应性调整
第五章破局: 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
节竞争政策 基础地位的内涵
第二节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目标和路
一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目标
二强化竞争政策 基础地位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构建中国特色的竞争政策体系
一中国竞争政策需要解决三方面的竞争问题.
二中国竞争政策的三个层次
三中国特色竞争政策的实施模式
第四节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反垄断机构的执法水
二加强竞争政策对经济政策的约束
三加快建设可竞争市场体系
第五节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组织保障
一构建高层次竞争政策实施协调机制
二强化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政策实施中的统领和协调作用
三设立跨区域的中央反垄断派出机构.
第六章重构: 协调导向下的产业政策改革与创新
节协调导向下产业政策调整的原则
一构建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提升政策相机决策能力
三动态调整政策焦点
四通过提高产业政策精准性收缩产业政策范围
第二节协调导向下的产业政策调整要点
一政策指向由“产业”转向“创新”
二推动产 业政策工具科学合理
三大幅加大合理化政策的力度
四推动形成“创新友好”的政策体系
五构建有利于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政策体系
六构建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的产业政策体系
七推动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功能互补
八推动产业政策工具的竞争性转型
第三节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的实现保障
一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制定程序的协调
二推动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改革
三建立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共同执法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