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静观自我关怀套装(2册)

書城自編碼: 375361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克里斯托弗·杰默[
國際書號(ISBN): 9787X29408255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HK$ 81.6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HK$ 32.2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HK$ 81.6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HK$ 55.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HK$ 46.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HK$ 94.2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售價:HK$ 127.4
东京札记
《 东京札记 》

售價:HK$ 151.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3.4
《 万千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第七版 》
+

HK$ 85.0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

HK$ 81.3
《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简单心理”百万粉丝催更,让人直呼过瘾的心理学漫画) 》
+

HK$ 62.3
《 我心态超好:奥田医生写给上班族的工作处方笺 》
+

HK$ 86.3
《 幸福 从看见自己开始 》
+

HK$ 85.0
《 我想和你谈谈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
編輯推薦:
静观自我关怀创始人集大成之作。
真正领会自我关怀的精妙,学会用爱激励自己和他人。
静观自我关怀导师和学员必备的自学与教学指南。
海蓝博士作序推荐,海蓝幸福家经典译丛。
內容簡介:
《静观自我关怀》
什么是静观自我关怀?
静观自我关怀(mindful self-compassion,MSC)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用于增强个人自我关怀能力的培训项目。你如何对待一个深陷困境的朋友,就如何对待自己,这就是自我关怀的内涵。
为什么需要静观自我关怀?
当我们逆境中静观自己的挣扎,用关怀、和善与支持的方式回应自己的时候,一切就开始改变了。学会拥抱自己和自己的不完美,能够让我们获得茁壮成长所需的心理弹性。
什么时候需要静观自我关怀?
当我们面临挫折时,当我们感到痛苦、失败或自卑时,就难以静观当下的处境。我们更可能大喊大叫,狠狠地敲桌子。我们不但讨厌当下的处境,还会因为深陷逆境而怀疑自己。在转瞬之间,我们的想法就像一列疾驰而过的过山车,从“我不喜欢这种感受”到“我不想要这种感受”“我不应该有这种感受”“我肯定是有毛病才会有这种感受”,最后变为“我很糟糕”。
这时,我们就需要自我关怀了。有时我们需要先安抚自己,因为做人真的很难,然后我们才能静观当下的状况,理解自己的生活。
如何通过本书践行静观自我关怀?
本书分为24章,包含23项正式练习、22项非正式练习和6项冥想练习。各章节内容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后面讲述的技能都建立在前面技能的基础之上。每一章都会提供相关主题的基本信息,然后是练习部分,让你对前面所讲的概念有一些亲身体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我关怀的能力。


《静观自我关怀专业手册》
本书专为那些想要践行和教授自我关怀以提高心理幸福感的专业人士而写。他们大多数人都想把自我关怀带入自己的工作,例如心理治疗、教练、医护、商业与教育。
如果你想成为或已经是静观自我关怀课程(或其他相近课程)的教师
阅读第一部分自我关怀的理论、研究与培训,第二部分教授静观自我关怀和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将有助于你充分掌握静观自我关怀的理论、科研和课程的基本教学经验与方法。
如果你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
第一部分自我关怀的理论、研究与培训,将带领你全面回顾自我关怀的研究文献。
如果你是教练/培训师
阅读第二部分教授静观自我关怀,将帮助你提升教学与训练的六大能力。
如果你是心理治疗师/咨询师
第四部分将自我关怀融入心理治疗,将帮助你充分理解自我关怀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将智慧与关怀相结合,更加安全地处理创伤。
如果你只是出于个人原因对自我关怀感兴趣
这本书也依然是为你而写,相信每一个章节的故事都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關於作者:
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
克里斯汀·内夫博士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育心理学副教授,自我关怀研究领域的先驱。她著有《自我关怀的力量》,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并在世界各地演讲及授课。她与杰默博士一同开设了一门线上课程“自我关怀的力量”,还与杰默博士合著《静观自我关怀》《静观自我关怀专业手册》。

克里斯托弗·杰默(Christopher Germer)
克里斯托弗·杰默博士在马萨诸塞州阿灵顿市私人执业,专攻以静观和自我关怀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他是哈佛医学院附属剑桥健康联盟的精神病学讲师,也是冥想与心理治疗研究院和静观与关怀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著作包括《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关怀》《静观与心理治疗(第2版)》。他也在全世界举办演讲和工作坊,中国学生喜欢称他为“哥们儿老师”。
目錄
《静观自我关怀》
赞誉
推荐序
前言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 什么是自我关怀 /1
第2章 什么不是自我关怀 /10
第3章 自我关怀的益处 /17
第4章 自我批评和自我关怀的生理机制 /25
第5章 自我关怀的阴与阳 /35
第6章 静观 /42
第7章 放下对抗 /50
第8章 回燃 /58
第9章 培养慈爱之心 /67
第10章 给自己慈爱 /73
第11章 自我关怀的动力 /82
第12章 自我关怀与我们的身体 /92
第13章 进步的阶段 /104
第14章 深刻的生活 /111
第15章 陪伴他人但不失去自我 /121
第16章 与困难情绪相处 /128
第17章 自我关怀与羞愧感 /137
第18章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关怀 /148
第19章 照料者的自我关怀 /158
第20章 自我关怀与人际关系中的愤怒 /166
第21章 自我关怀与宽恕 /177
第22章 拥抱美好 /187
第23章 自我欣赏 /195
第24章 继续前行 /202
附录A 练习清单 /205
附录B 音频文件清单 /209
结语 /212
致谢 /213
资源 /215
注释 /220

《静观自我关怀专业手册》
作者声明
推荐序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自我关怀的理论、研究与培训
第1章 静观自我关怀导论 / 3
第2章 什么是自我关怀 / 16
第3章 自我关怀的科学 / 34
第4章 教授自我关怀 / 62
第二部分 教授静观自我关怀
第5章 理解课程设置 / 86
第6章 讲授教学主题与指导练习 / 103
第7章 做一个充满关怀的教师 / 114
第8章 促进团体的互动过程 / 131
第9章 问询 / 143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第10章 发现静观自我关怀/第1课 / 162
第11章 践行静观/第2课 / 195
第12章 践行慈爱/第3课 / 225
第13章 发现你的关怀之声/第4课 / 253
第14章 深刻的生活/第5课 / 273
第15章 静修 / 295
第16章 与困难情绪相处/第6课 / 312
第17章 探索有挑战性的关系/第7课 / 340
第18章 拥抱你的生活/第8课 / 373
第四部分 将自我关怀融入心理治疗
第19章 静观自我关怀与心理治疗 / 393
第20章 心理治疗中的特殊问题 / 414
附录 / 427
参考文献 / 435
內容試閱
推荐序
得知《静观自我关怀专业手册》即将在国内出版,我内心非常感慨。因为我深知这本书对于大众来说,是多么宝贵。在本书中,静观自我关怀(Mindful Self-Compassion,MSC)的两位创始人克里斯托弗·杰默(Christopher Germer)和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毫无保留地将静观自我关怀的理论背景、实验依据、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等内容与读者分享。他们将自己十余年的智慧和经验都写进了这本书,可谓倾囊相授。

静观自我关怀的力量
我与静观自我关怀的两位创始人已相识10余年。他们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也是我非常喜爱的朋友。内夫博士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教授,也是自我关怀研究领域的先驱。她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自我关怀实践者。无论是面对曾经婚姻失败带来的羞愧,还是养育自闭症儿子产生的崩溃,她始终用自我关怀帮助自己应对这些艰难的时刻。
杰默博士是哈佛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他个人践行静观和自我关怀近50年。他总是神采奕奕,风趣幽默。在过去10年间,他先后六次到访中国,亲自带领静观自我关怀八周课和师资培训。每年春节前后,他都和我一起带领中国学员在线学习静观自我关怀。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他,他总是洋溢着慈爱和喜悦,仿佛身上每个细胞都充满着温暖和关怀。
2014年夏天,杰默博士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杭州带领大家共同学习静观自我关怀。课间的一个小插曲,让在场的学员真正领悟到了关怀的力量。当时,我们正在做一个静观练习,大家沉浸其中,全场鸦雀无声。突然,音响发出刺耳的声音,是导播(也是我的一个学生)不小心碰到了一个按键。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惊扰,这时杰默博士用慈爱的声音对大家说:如果你刚刚受到了惊吓,先把关怀给到自己,用你喜欢的方式安抚自己的心。接下来,你也可以把关怀送给你的同伴,或者你们小组的其他人,你还可以用温暖的眼神支持他人,或者用手拍拍他的后背。
当时,全场的人用关怀构筑了一个爱的海洋,大家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们都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时又听见杰默博士说:“刚刚在后台不小心弄出声响的这位伙伴此刻可能会感到有些尴尬、自责,甚至有点羞愧,我们也把关怀送给他。”弄出声响的这位伙伴,原本充满尴尬和紧张的面容瞬间洋溢起笑容,这就是静观自我关怀的力量。

人人都需要静观自我关怀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描述什么是静观自我关怀,那就是像对待最好的朋友那样对待自己,爱自己。静观自我关怀的核心是改善对自己的态度,培养在困难时刻用善意回应自己的能力。我们在艰难、痛苦的时刻,都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带着善意和关怀来对待自己,甚至希望身边有一个可以24小时这样陪伴自己的人。而这本书就可以帮助我们成为能够这样陪伴自己的人,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有能力满足自己需要的人。
人是天生的负面思想家。为了生存和繁衍,大脑的默认模式会关注危险等负面信息。我们的头脑中常常充满各种各样的自我评判、自我攻击和自我怀疑。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对抗或是陷入其中。而静观自我关怀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大脑产生一种新的习惯,一种神经元工作的新的通路。这种通路帮助我们在面临痛苦的时候,能够给予自己善意和温暖。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依然能够善待自己,这就是关怀。
受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我们的自我关怀能力可能没那么强。我们需要科学的指导,循序渐进地在生活中培育这种能力。今年是我们将自我关怀引进中国的第10年,万千学员因此而受益。为了将自我关怀带给更多的人,我们需要培养教师、教练进行带领和传播。目前,我们已经培养MSC认证老师8位,正式老师81人,见习老师约270人。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自我关怀的大家庭,一起传播关怀,传播爱。

这本书适合谁读
这本书是为了那些想要践行和教授自我关怀以提高心理幸福感的专业人士设计的。准确地说,这本书是静观自我关怀的师资手册,它全面、清晰地介绍了静观和自我关怀的内涵与关系,大众对自我关怀的常见误解,静观自我关怀的科学研究和八周课程设置的原理,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教授静观自我关怀等重要内容。
1.就教授静观自我关怀而言,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更系统、更实用、更温暖的手册。在帮助教师/培训师/教练教授自我关怀方面,两位作者在本书中就如何讲授课程主题,如何引导冥想,如何带领课堂练习以及如何与学员互动等重要环节做出了非常细致的分享,读者读完就能应用在自己的生活或教学工作中。
2.就了解静观自我关怀的有效性而言,这本书对概念的阐述、科研的总结以及实践者故事的描述,其深度和细节令人佩服且难忘。如果你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你一定会发现这本书的宝贵之处。
3.就我个人而言,书中的金玉良言令我感动。透过书中的文字,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杰默和内夫博士充满关怀的人生状态。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关怀自己,如何带着善意与慈爱去体验生命的存在,品鉴生命的美好。
在我看来:人生很短,生命中除了爱与关怀,其他都是负担。
用爱和关怀回应自己和世界,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海蓝博士
海蓝幸福家创始人
系列畅销书《不完美,才美》作者
静观自我关怀全球首位中国师资培训师
前 言
作者的旅程
2008年,马萨诸塞州巴里镇的冥想协会举办了首届科学家冥想静修,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静修中结识。从那以后,静观自我关怀课程便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克里斯汀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她在21世纪初给出了自我关怀的操作性定义(Neff,2003b);她还开发了“自我关怀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Neff,2003a),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都采用了该量表。克里斯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一直尝试将静观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从静修地开车前往机场的路上,我(克里斯)建议克里斯汀创建一门课程来教授自我关怀。她却答道:“什么,我吗?我这辈子都没有办过工作坊,你一直在办工作坊和教静观,都教好多年了,应该你去教。”就在那一刻,我们灵光一闪—我们应该合作!
我(克里斯汀)最初在1997年想到了自我关怀这个概念,那是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人类发展博士生的最后一年。为了努力完成博士学业,我承受了很多压力,这些压力通常都与写论文有关。那时,我的第一段婚姻刚刚破裂,尽管我已经开始了一段新恋情,但我依然时常感到羞愧与自我怀疑。我有一位思想开放的母亲,她在洛杉矶的郊区把我抚养长大,我从小就对东方思想感兴趣,但我从未认真练习过冥想,也没有研究过佛教哲学。尽管如此,我很快就开始阅读美国的佛教经典著作了,例如莎伦·扎尔茨贝格(Sharon Salzberg)的《慈爱》(Lovingkindness,1995)以及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的《心旅》(A Path with Heart)。从此以后,我的人生就有了新的转折,再也不同以往了。
虽然我知道佛教徒反复强调关怀的重要性,但我从未想过关怀自己可能和关怀他人一样重要。然而,在我参加我所在城市的一个冥想小组的第一个晚上,带领这个小组的女士就谈到了,除了关怀别人,关怀自己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像对待那些我们深切关心的人一样,善待自己、理解自己。我的反应是:“什么?你是说我们可以善待自己?那不是很自私吗?”然而,我很快就明白了,你必须关心自己,才能真正地与他人建立联结。如果你在试图善待他人的同时,却不断地评判和批评自己,那你就是在人为地制造边界与差别,这只会让你产生疏远与孤立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合一、相互联结以及大爱是对立的。而无论从哪种文化传统来说,合一、相互联结和大爱都是大多数精神成长之路的终极目标。所以,我努力试着善待自己,这种新的自我关怀让我更有力量且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难题。
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我在丹佛大学的苏珊·哈特(Susan Harter)那里接受了两年的博士后培训,她是自尊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我想更多地了解人们如何发展自我概念以及自我价值感。我很快就了解到,心理学研究已经不再倾向于把高自尊水平作为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了。尽管已经有成千上万篇文章讨论自尊的重要性,但研究人员已经日渐明确,当试图获得并保持高自尊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掉进这些陷阱:自恋、不断与他人攀比、自我防御式的愤怒、偏见,等等。我意识到自我关怀可以完美地替代对于自尊的不懈追求。为什么?因为自我关怀与自尊一样,可以防止自我憎恨,但不需要把自己看作完美的,或是比别人更好的。
1999年,我受聘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担任教育心理学系的助理教授,很快我就决定研究自我关怀。在那时,还没有人发表过文章来为自我关怀下定义,更不用说做过什么研究了。我决定进入这个未知的领域,并开始了这项我毕生的工作。
然而,直到几年之后,我才完全领会到了自我关怀的力量。我的儿子罗恩(Rowan)在2007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我相信,正是对自我关怀的践行,才让我在罗恩的幼年保持理智。由于自闭症患儿有很严重的感官问题,所以他们很容易暴怒。在这种时刻,这些孩子的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孩子的安全,等待他们的情绪过去。每当我的儿子在商店里莫名其妙地尖叫、乱跑时,我就难免招致陌生人责备的目光,此时我除了自我关怀,也没有别的办法。在困惑、羞愧与无助中,我能做的就是安慰自己,给予自己最需要的情感支持。自我关怀逐渐帮我摆脱了自怜与愤怒,还让我在面对罗恩时保有足够的冷静与爱,尽管在面对他时,我难免会感到巨大的压力与绝望。当然,有时我还是会感到沮丧或不知所措,但我注意到,每当我因罗恩而变得烦躁时,他自己也会变得更加烦躁;相反,当我平静下来,为自己的遭遇而关怀自己时,他也会平静下来。此外,当我善待自己时,我发现自己就有了更多的情绪资源来耐心地关怀罗恩。我很快就意识到,在面临困境、身受压力的时候,践行自我关怀是帮助儿子和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心理学家为自身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便会产生新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并不少见。这也是克里斯开始练习自我关怀的原因。
我(克里斯)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练习冥想了,当时我花了一年时间周游印度各地,拜访贤哲、医者以及冥想大师。我还在斯里兰卡的隐士那里学习了静观冥想。后来,我继续深造,获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加入了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一个静观与心理治疗学习小组。这个小组后来演变成了冥想与心理治疗研究所,我们最终合著了一本专著—《静观与心理治疗》(现在已经出了第2版;Germer,Siegel & Fulton,2013),开始阐述这种新的心理治疗模式。
随着这本书的首次出版,再加上公众对于静观与心理治疗的兴趣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人邀请我做公开演讲—这可是长久以来令我害怕和恐慌的根源。尽管在我的成年生活中,我坚持定期做冥想练习并接受心理治疗,但当众演讲依然让我感到无比焦虑、内心犯怵。在我准备演讲的时候,我的心会狂跳,手会出汗,我越来越难以清晰思考。为了对抗这种焦虑,我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冥想、静观与接纳的策略、横膈膜呼吸法、剧烈运动、β受体阻滞剂,凡是你能想到的都没有用。有一次,我在圣菲演讲,正试着做开场白时,我的焦虑变得极其严重,以至于一位好心的听众从演讲大厅的后面向我喊道:“深呼吸!”我本该谈论静观的好处,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不久之后,我被安排在哈佛医学院的一场会议上发言。作为医学院的临床讲师,我已经安全地躲在暗处多年了,但这次会议则要求我站在一群同事面前,再次暴露令自己羞愧的秘密。在离会议还有4个月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静默冥想静修,在那里我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恐惧。每当我走神想起那场即将到来的会议时,我都能感觉到体内的焦虑涌动,担心自己会出丑。无论我多努力在包容的觉知中抱持这种恐惧(静观),都无法缓解这种痛苦。
最后,我拜访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冥想教师,他也是这次静修的举办者之一。我羞愧地坦言了我冥想的失败,但我太羞愧了,无法完全说出自己的痛苦。她脸上闪过了一个亲切而会心的微笑,然后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建议。我不记得确切的话了,但大概是这样的:“只要爱你自己就好了。只要重复一些慈爱的话语,比如‘愿我平安’‘愿我健康’‘愿我生活如意’。”(想到我还没能独立做到这一点,我几乎感到了惭愧。)就是这样。
当时,我已几近绝望,愿意尝试任何办法,于是回到冥想大厅,立即开始重复这些话语。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尽管我多年来一直在冥想和反思自己的内心生活,但我从未用过那种温柔、安慰的语气对自己讲话。我立刻感到了安慰。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作弊—静修不应该是很难的吗?直到意识到内心的某种东西已经放松了,并再次感觉到自己的呼吸时,我才放下了这种疑虑。在静修期间,我的世界焕然一新。我可以真正地看到身边的人,享受静修中心美丽的环境了。就好像有人打开了通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大门。
回到家后,我把慈爱作为我冥想练习的主要方向。每当我为即将到来的会议感到焦虑时,我就会对自己说这些慈爱的话语,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只是因为我需要一些安慰。(我很久以前就知道,试图平静下来只会让我更加焦虑。)终于,开会的日子到了。轮到我上台发言时,那种熟悉的恐惧又出现了,但这次有了一些不同—一阵微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愿你平安。愿你幸福……”我看向人群时,心里想道:“哦,愿大家平安。愿大家幸福……”那一刻,激动与喜悦第一次替代了恐惧。
在那意义重大的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我之前不能接纳自己的焦虑并试图尽快摆脱焦虑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内心深处的问题。也许我公开演讲的焦虑并非一种焦虑障碍,而是一种羞愧障碍,羞愧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每当我想象自己站在讲台上,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时,我根本无法接纳这种焦虑的体验,因为我无法忍受那些备受尊敬的同事可能会认为我很无能,是个骗子。如果我要大谈静观的好处,却怕得说不出话来,那我当然就是个骗子!但是,随着慈爱冥想的练习,我感觉好像有一个好朋友在支持我,即使在这些黑暗的时刻,即使在场的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傻瓜,他也会继续支持我。我已经开始学习自我关怀了。
我意识到,有时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用爱的觉知来抱持自己,然后才能用同样的态度来抱持我们的体验。这正是带着关怀进行静观练习的方法。当我们紧张不安时,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支持,才能看清生活现状,采取积极的行动。此外,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凭本能就知道关怀有多重要。每当新的来访者前来时,我们治疗师会本能地给予关怀,在这个基础上来探索对方的生活,尤其是充满羞愧的部分。然而,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善待自己,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不知是因为什么,即使是极擅长内省的人,比如静观冥想修习者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也难以获得这种洞察力与能力。
在我产生顿悟之后,我开始试着让我的来访者学习关怀自己,尤其是那些有着与羞愧相关(“我有缺陷”“我很坏”)的障碍的人,例如存在社交焦虑、复杂型创伤、成瘾与抑郁症状的来访者,他们更需要关怀自己。我写《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Germer,2009)这本书是为了分享我学到的东西,尤其是要分享自我关怀如何帮助那些接受我治疗的来访者。不久之后,克里斯汀出版了《自我关怀的力量》(Neff,2011b),该书综述了有关自我关怀的理论与研究,提供了许多增进自我关怀的技巧,并讲述了自我关怀对她个人生活的影响。
2010年,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州大苏尔地区的伊萨伦研究所(Esalen Institute)的弗里茨·皮尔斯学院(Fritz Perls house)开办了第一届静观自我关怀课程班。有趣的是,我们记得有12个人参加了我们的启动课程,第二天就有3个人退出了(也许这是因为学员能感觉到我们的犹疑,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课程对情绪的挑战太大了),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在初始阶段的艰难时期过后,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为期八周的静观自我关怀课程,尽量确保课程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是安全、令人愉悦并有效的。2012年,我们对静观自我关怀课程进行了一次随机对照试验(Germer & Neff,2013;Neff & Germer,2013);同年,为了满足传播这门课程的需求,我们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命名为“静观自我关怀中心”;201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史蒂夫·希克曼(Steve Hickman)与米歇尔·贝克(Michelle Becker)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开办了静观自我关怀教师培训课程。
时至今日,已有超过5万人上过静观自我关怀的课程,我们在全世界也拥有了超过1000名教师。教师在教授第一堂静观自我关怀课程时会接受在线咨询,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反馈进一步完善该课程。你手里的这本书是整个静观自我关怀教学社群中的一个项目,我们希望本书内容能不断地完善和充实,随着我们的实践和学习而不断地演进。

本书的目标读者
我们写这本书是为了帮助那些想要践行和教授自我关怀以提高心理幸福感的专业人士。可能大多数读者都想把自我关怀带入他们目前的工作,例如心理治疗、教练、医护、商业与教育。还有一些人已经是静观自我关怀课程的教师了,或者想要成为教师并希望充分探索该课程的理论、经验与基本教学方法。有些读者对自我关怀的兴趣主要在于学术方面(例如教授与科研工作者),还有一些读者对自我关怀感兴趣,只是出于个人原因。这本书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写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教授八周的课程,那么请你理解,在开始教学之前,你还必须完成正式的静观自我关怀教师培训。要了解如何成为一名静观自我关怀课程教师,请参见https://centerformsc.org网站的“教学”(Teach)标签页下的信息。正式的教师培训是必需的,因为如何教学与教什么一样重要,而要将本书中有关教学方法的知识融会贯通,则需要读者与教学社群中合格的教师(培训师)一起工作。要将静观与自我关怀的精髓传授给他人,个人的践行也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希望本书能加深你对于自我关怀的理解,激发你去关怀自我。如果你感觉不错,那就与众多对自我关怀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联系,并与他人分享这份礼物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