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新自由主义政策引发的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为背景,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和2015年的难民危机为契机,将欧洲的政党政治置于多重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进而指出危机的根源为极右翼思潮抬头与极右翼政党崛起提供了政治机会。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使欧洲主流左翼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基于此,本书聚焦探讨了极右翼政党力量的上升给欧洲左翼政党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欧洲左翼政党在极右翼政党阴影下的艰难现状,以及双方正发生着怎样的博弈。后,在政党竞争的语境中思索了欧洲左翼政党在“阴影”下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杨云珍,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欧洲政党政治、民粹主义等。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外交部“中欧关系指南针计划”委托课题2项;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2项。在《国外社会科学》、《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写作。在新华社《环球》、《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汇报》以及澎湃外交学人发表媒体评论文章多篇。
|
目錄:
|
章导论
一国内外关于欧洲极右翼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关于欧洲左翼政党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本书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极右翼政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
一左和右——一个概念史的考察
二极右翼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欧洲左翼政党相关概念梳理
一社会主义
二社会民主主义
三民主社会主义
四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变迁
第四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极右翼力量的上扬
一德国选择党与PEGIDA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二法国国民联盟
三瑞典民主党
四荷兰自由党
第五章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衰落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
二英国工党
三南欧:意大利民主党
四北欧: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
五中东欧:匈牙利社会党
六小结
第六章极右翼蔓延对欧洲左翼政党影响的理论探析
——基于极右翼政治诉求的分析框架
一政党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需求一方”的理论
二极右翼政党、左翼政党自身发展原因——“支持一方”的理论
三小结
第七章欧洲左翼政党的未来在何处
一左翼的衰落威胁着欧洲的未来
二左翼政党如何面对
三左翼政党的未来在何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此为契机,国内学术界对百年政党和百年大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其中之一是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政党发展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充满生气的领域,从来没有静止的形态,也没有终极的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党的组织结构、意识形态、选民基础或者阶级基础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一些成立很早的老党,有的因能适应历史的变迁,依旧能焕发生机,成为百年政党;有的则逐渐衰落,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不断出现的新政党,有的激流猛进,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有的显赫一时却昙花一现,走进了历史的山洞。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行了切合实际的政党政治,社会和经济因而步入正轨,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则因党派斗争,而使人民陷于社会极化所致的不安定中。这些现象表明,在当今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两个大变局中,政党政治的重大变化是引发国际大变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杨云珍博士的新著《极右翼阴影下的欧洲左翼政党》就是这样的一部力作——研究了欧洲政党政治在进入2010年代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本书以新自由主义政策引发的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为背景,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和2015年的难民危机为契机,将欧洲的政党政治置于多重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进而指出危机的根源为极右翼思潮抬头与极右翼政党崛起提供了政治机会。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使欧洲主流左翼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基于此,本书聚焦探讨了极右翼政党力量的上升给欧洲左翼政党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欧洲左翼政党在极右翼政党阴影下的艰难现状,以及双方正发生着怎样的博弈。后,在政党竞争的语境中,杨云珍博士思索了欧洲左翼政党在“阴影”下的未来。
首先,本书构建了一个多元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极右翼政党的意识形态诉求为基,借鉴伊斯顿“系统论”中“需求一方”(含有六个维度,包括全球化给传统政党政治带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