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书写劳动人民——延安时期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書城自編碼: 373518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李继凯,冯超,王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9525656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6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社会经济史
《 中国社会经济史 》

售價:HK$ 106.8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售價:HK$ 57.6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117.6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售價:HK$ 81.6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9.6
再造大唐:郭子仪评传
《 再造大唐:郭子仪评传 》

售價:HK$ 93.6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售價:HK$ 81.6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售價:HK$ 70.8

 

編輯推薦:
书写劳动人民,是延安文艺人民性特色的体现与彰显。延安时期涌现的“书写人民”思潮和热潮,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大的“文学革命”行为。本书深入分析延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书写人民的作品,通过对重要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作品的解读,得以窥见延安作家创作的面貌。本书既注重对延安作家作品进行历史性的宏观审视,也注重对某些标志性文本的细读细究;既充分肯定延安文学经验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也进行必要的学术性回顾和反思;对于全面认识延安文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聚焦延安时期文艺作品对劳动人民的书写,通过研讨作品中劳动人民形象范式的典型性塑造、叙事主题的整体性把握以及审美风格的形成趋向等,具现了延安文学独具特色的人民文学的历史意义与美学价值,全面展现了延安时期文学繁盛的创作面貌。
關於作者:
继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书法文化研究。著有《全人视境中的观照》《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等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冯超,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奎,陕西师范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在站博士后。
目錄
导 论 延安文艺人民性的继承与彰显 / 001
章 人民的立场:延安人民文学的建构
节 文学人民性的历史构成 / 014
第二节  “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延安文学的理论基础 / 025
第三节 新的人民主体:延安文学中的人民形象 / 046
第四节 凸显人民立场:延安文学的主题表达 / 059
第五节 大众化:延安文学的审美主调 / 070
第二章 人民的故事: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
节 赵树理小说的现代性追求 / 088
第二节 刘白羽小说的抗战书写 / 095
第三节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妇女儿童书写 / 111
第四节 孙犁小说的劳动书写及其文化意蕴 / 121
第五节 柳青小说中的形象世界 / 134
第三章 人民的生活:延安时期的散文创作
节 《田保霖》与“新写作作风” / 154
第二节 陈学昭与《延安访问记》 / 172
第三节 吴伯箫延安时期的散文创作 / 183
第四节 萧军延安时期的杂文创作 / 192
第四章 人民的情感: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
节 延安时期的叙事诗创作及其形式的谣曲化 / 206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枪杆诗创作 / 218
第三节 延安革命家诗词创作 / 228
第四节 延安时期的艾青诗歌创作 / 256
第五章 人民的舞台:延安时期的戏剧创作
节 《白毛女》的修改、改编与“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确立 / 270
第二节 《刘巧儿》的文本演变与主题演进 / 284
第三节 《水浒传》改编与延安戏剧文学的革命叙事 / 294
第四节 马健翎的现代革命戏剧创作 / 308
第六章 人民的声音:延安时期民间文学创作
节 延安文艺建构中的陕北民间文艺 / 324
第二节 “改造说书人”和韩起祥的“新书”创作 / 339
第三节 延安时期的陇东红色歌谣 / 354
第四节 延安时期的音乐创作 / 387
结 语 / 395
附 录
书写行为之结晶:延安文人创造的书法文化 / 403
媒介视域中“在场”的“延安作家鲁迅” / 413
参考文献 / 428
后 记 / 440
內容試閱
导论 延安文艺人民性的继承与彰显
言说延安文艺的人民性这一百谈不厌的重要话题,笔者以为一定要看到人民性文艺思想的民族文化大传统渊源,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立人为民的思想追求,以及早期共产党人和左翼文学的持续探索,要尊重历史并从历史文化的继承中来理解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不能把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理解为突然发生的思想记录,抑或某一刻的顿悟甚至是主观为之的文本,包括*同志近些年来关于文艺的多次讲话,都有其文化继承、发展、创化、彰显的脉络,都有其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都渊源有自、有迹可循。比如,在中国文化大传统中就存在着一种民本甚至有时也是民粹的文化思想脉流,或彰显于庙堂经典,或潜存于民间话语,不绝如缕,影响深远。如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就体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并对后世文人及人文精神的彰显产生了深刻影响;《诗经》蕴含的“敬天保民”之类的思想也早已转化为忧国忧民的叙事及抒情话语,建构了歌诗及民间歌谣唱叙民众喜怒哀乐的文艺传统。这种具有民族文化之根意义的人文传统延续至20世纪都并未中断,而且在更为丰富的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的大汇通中,从语言符号转换(如白话革命)到思想情感更新(如解放大众)都得到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以人民政权为标志的陕甘宁边区,伴随着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政治追求,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民文艺思想也得以确立,这对共和国文艺以及新世纪、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具有强大范导作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延安文艺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延安文艺及文艺思想对人民性的继承和彰显。尽管延安时期的物质条件很匮乏,但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新颖别致的新社会,也创造了相当丰富的文化文本及文学文本,并由此为后世提供了值得进一步搜集整理的延安文艺的丰富史料。事实上,在现存的延安文艺文献中,基本都能够体现鲜明的人民性。延安本地和外来各种文化的交织与磨合,也契合了“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时代发展趋势,其中的“枪杆子”和“笔杆子”紧密结合,知识者和民众紧密结合,典籍文化和民间文化紧密结合,共同建构了陕甘宁根据地旨在解放人民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而这种真正注重解放人民的根据地文艺,无疑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和人民性。因此,在延安文艺文献包括各类作品中,一个为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蕴含了鲜明的人民性,并由此近乎全方位地建构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文化的价值体系,也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和新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在陕甘宁边区诞生的人民政权、创造的人民文艺是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当年,置身于陕甘宁边区的绝大多数本地人和外来人,都在革命化或人民化的过程中创造着新的人民文化,也体会到了精神文化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新鲜,真切品尝到了大规模创造人民文化及新文艺的快乐。就在这样的文化创造追求中,边区人们特别是文化人也在力所能及地发掘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对早期共产党人的文艺思想和苏区文艺的多样实践都有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对陕甘宁本土的文化、文艺资源更是注重开发利用。其中,包括民间戏曲、民间歌谣、民间美术等民间文化被高度关注、发掘和利用的众多成功范例,创造出了中国文艺史上别开生面的新文艺、新气象。中国古代存在民间文化、文艺不断为贵族文学、文人文学输氧的现象,陕甘宁则进一步将民间文化、文艺纳入主流文艺亦即人民文艺——人民生活、人民情感、人民文化等成为书写和表达的对象,为受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尽情歌唱,为工农兵的尽职尽责而倾情书写,便成为延安文艺的创作取向。当然,主流之外自然会有其他流脉(如五四新文学、左翼文艺、译介的外国文艺影响下的文艺等),由此也会带来比照和思考。正是由于具有丰厚的文化、文艺积累和长期的思考,且有了陕甘宁不同区域、不同样态的文艺流脉作为比照和思考的对象,才会孕育出《讲话》这样的人民文论经典。
二是近些年主流文艺思潮对人民性的继承、发展、创化和彰显。其中伴随着新时代脚步而形成的*文艺观对文艺人民性的坚持、强调和新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众所周知,来自人民且代表人民的党团和领袖不是孤立的,其丰富的文艺思想也来自人民(包括贴近民众者)的智慧和诉求,来自党团和领袖们的智慧和心血。比如绵延的民间文艺包括陕甘宁民间文艺,就给陕甘宁边区革命文艺注入了活力、添加了特色;比如延安时期领袖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还有新时期以来的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人民文艺思想体系的建构做出了贡献。尤其从拨乱反正等特殊意义上讲,1979年10月邓小平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确实全面开启了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文艺新时期,体现了极其鲜明的务实派文艺的思想特色。笔者曾撰文特别强调,邓小平文艺理论与其文化建设理论也关系密切。除了体现为部分与整体这种不证自明的关系之外,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共同的文化目的;其二,有效的文化策略;其三,精品的文化要求;其四,兼容的文化意识;其五,共存的文化问题;其六,改革的文化使命;等等。邓小平宽闳的文化视野使其文艺观具有超文艺的文化特征。邓小平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使他充分阐发了科技教育、伦理道德和法制建设以及政治文化等在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直接将有关思想引入对文艺事业的思考,对文艺也提出了相应的文化要求。作为一位志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邓小平的文艺理论与其政治、经济理论一样,都是其极富张力的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彼此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信守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基本的政治原则和策略,把握两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体平衡,重视彼此(文艺与政治、经济等)的相互作用等,并由此显示出了超越文艺本位的宏通的理论视野,亦即在注重实事求是、政治策略的基础上或前提下,真正辩证地理解和把握两个文明以及文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从而体现出20世纪中国务实派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很显然,邓小平文艺理论与他的政治、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共同的理论基础、政治观念、策略思想和价值观念等,使邓小平文艺理论与他的其他理论思想,特别是集中体现其务实派思想特色的政治、经济理论,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由此充分体现出了邓小平文艺观的特色和意义,也确证其所建构的文艺观正是名副其实的务实派的文艺观。
这种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文艺理论视野和文化宏观视野在2014年10月15日*发表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和彰显,并由此建构了文艺创世、强化自信的新时代文化理想特征。*的文艺讲话不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全面地阐述了文化繁荣、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领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而且更为有力地确认并深入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核心问题,从而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对文艺人民性思想乃至人民文化、中华文化的积极继承和重建。笔者曾参加2017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学讲话,重温延安文艺传统”座谈会,对如何恰当地强调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如何从活态文艺流派视角看待延安文艺,如何乐观地从人民文艺角度评价文艺高原与高峰,如何重视革命文艺传统、坚持文艺事业而不是贬损文艺、放逐文艺工作者等问题谈了个人看法。这里仅再次强调坚持真正的人民文艺道路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笔者以为强调这点就意味着要有真正的人民文艺立场和强烈的防伪意识。是否拥有真正的人民文艺立场和强烈的防伪意识,其实对很多当今活跃的作家与评论家仍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其实,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原本也是劳作不息的人民大众中的劳动成员,他们手中的笔就是他们的镰刀和锤头,他们不仅有辛勤劳作亦即书写的体验,同时要拥有和体验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情感,不能自外于或脱离劳动人民;文艺工作者要真正地将“劳动人民”的观念贯彻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为劳动人民而书写而歌舞,其作品也要真正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和传播。而为了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和传播,还必须充分强调文艺民族化,彰显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文心文脉上切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文体及文章学,借鉴世界民众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在通达通变的境界中,从劳动者的崇高及人民本位出发,化用古今中外的文化营养,开拓创新,拓宽视野,精心创作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文艺。
三是人民文艺思想业已构成一个重要的文艺文化传统。一些人总以为提及传统就一定是古代的、贵族的、庙堂的,且不必区分优劣而都以为应该大力弘扬,因为所谓传统是整体的、完满自足的,即使出现问题也是可以自我调节和修复的。于是这种实际已被神话化的单一的传统观便断然排斥着现代的、民众的文化,对贴近现代和民众的革命文化、文艺传统置若罔闻,甚至对“五四”以来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所有努力都认为是在亵渎传统、离经叛道。抑或有人完全用西方的概念体系、价值取向来理解和阐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这种不免隔靴搔痒的套用或批判甚至会走向妖魔化中国文化和民众的陷阱,不自觉地便进入了“假洋鬼子”的思维模式而走向了另一个。还有一些人仅仅看到近代以来部分知识分子的多方努力,却看不到人民群众的重大贡献以及知识者与民众的结合所带来的文化磨合效果。即使在探讨和言说延安文艺思想的传统时,也有人仅仅注意领袖们的言论及部分知识者接受的外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苏联的影响,对延安文艺与民间文化、民间文艺、民间形式直接而又深切的关联性却极少关注。而在*关于人民文艺的阐述中,不仅继承了延安文艺思想包括的文艺思想,而且更好地继承和整合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大传统、五四新文化的新传统。这也就是前面所特别强调的,*的人民文艺观也有其前世今生、来龙去脉,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和现代中国人民的大智慧。如果说在边区文艺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讲话》为代表的具有体系化、整体性的人民文艺思想,那么到新世纪新时代*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则更进一步确立了新时代人民文艺观,建构成更加成熟的文艺理论范式,继续维系着我国当代人民文艺的基本价值体系。由此我们将更加自觉地促进文艺家(包括创作者和组织者等)与人民群众的密切结合,努力提升文艺家的人格修养、精神境界和文艺原创能力,增强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义情怀、艺术才华,尽可能促使当代文艺摆脱圈子化、个人化、边缘化带来的偏狭偏执以及无为无力状态,使当代文艺再创辉煌,依然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国之大业”,并有助于拓展文艺的接受群体(读者、观众),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人民大众,引导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观、文化观、文艺观和审美观。
言而总之,从延安文艺时期《讲话》的文艺政策特征的建构,到历史新时期邓小平《祝词》的文艺务实特征的凸显,再到新世纪新时代*文艺讲话的文艺创世特征的建构和彰显,确证着我国几代政治家之文艺观对人民性文艺的坚守和创新,并在与时俱进、时代变迁中,各有侧重地彰显了人民文艺思想的策略性、实用性和理想性。这也就是说,比较而言,因为时代不同、需求有异,、邓小平和*的文艺观显示了同中有异、通变创新、求真务实的特征,都是应运而生、与时俱进且意义重大的。当然,究竟是否是真正的人民文艺及其理论,历史事实和现实实践毕竟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面向现实和未来,文艺工作者确实任重道远,倘能真诚重构人民文艺、坚持人民文艺之道且又能摆脱二元对立的机械思维模式,那么,“文艺依然神圣”就仍会成为我们持续的一种文化信仰。相应的,书写劳动人民,包括显现书写者自身笔耕墨舞的劳动成果,都会成为我们关注和研究延安作家作品的重要内容。
在笔者看来,人间沧桑,时势使然,延安时期涌现的“书写人民”思潮和热潮,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大的“文学革命”行为,也是一种带有创造新世纪的神圣“劳动行为”,由此延安文艺也成了中国现代文艺正宗、纯粹、朴实的“革命文学”和“人民文学”。这是延安时期文人作家参与历史尤其是文艺史创造的行为结果,辉煌而又坚实。这也昭示了一条横亘天地之间的硬道理:人民的“天下”固然是“打”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因此,延安文人作家的书写或创作行为及其结出的硕果,迄今魅力常在,影响深远,自然也值得我们时时回顾和深入研究。本书主要就延安时期作家文人书写人民的文艺行为进行研究,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却也能够较为充分和系统地展示与彰显延安文艺所具有的“人民的立场”“人民的故事”“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情感”“人民的舞台”和“人民的声音”。诸如赵树理、丁玲、艾青、孙犁、马健翎、刘白羽、吴伯箫、陈学昭、柳青以及短期居住延安的茅盾等众多作家文人,都敞开胸怀,受到了当年延安革命文化的洗礼,从而潜心地进行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皆为人民的书写,由此也创造了全方位为人民的书写范式和宝贵经验。本书对此进行多方面的发掘和揭示,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