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未来城市:数字时代的城市竞争力重塑(用科技重新定义产城关系、人居环境。)

書城自編碼: 37280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WeCity未来城市项目组
國際書號(ISBN): 9787308220484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HK$ 122.4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HK$ 153.6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HK$ 110.4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HK$ 105.6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HK$ 93.6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HK$ 106.8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HK$ 58.8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0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2.5
《 融媒体写作实用教程 》
+

HK$ 30.0
《 妇产科临床指导手册 》
+

HK$ 72.5
《 元宇宙革命与矩阵陷阱 》
+

HK$ 69.6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
+

HK$ 83.8
《 暗网 》
編輯推薦:
WeCity 未来城市不只是从城市技术变革出发的城市建设、管理与运营的新解决路径,更是数字时代城市决策、治理与服务新的思考起点。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趋势下的城市发展新大陆正在浮出水面,更多的未知与更大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发掘与探寻。
內容簡介:
关于智慧城市,没有一个完美的模板,不同的城市根据不同的发展禀赋,有不同的路径与选择,终需要实现制度变革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2019年,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正式提出“weCity未来城市”,旨在通过灵活的运营架构和开放的数字平台,以弹性服务与韧性治理实现未来城市的更多可能。
本书从WeCity未来城市的提出背景出发,回溯城巿发展的本源,剖析了当前智慧城市的动态演进过程,重新评估人、服务、空间在未来城市中的价值。但WeCity未来城市本身就处于一个持续的动态进化过程中。2021年,腾讯基于“市民即用户”“连接即服务”“数字即空间”“城市即平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面向新空间、新治理、新服务的要求,提出wWeCity未来城市的升级思路:通过“厚底座”“轻应用”“富场景”“深连接”四大核心能力支撑,让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更“车轻”。
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剧变的趋势下,展望城市的未来与未来的城市,“城市就像梦境,是希望与畏惧建成的”,这恰恰是正在降临的现实:我们不仅拥有用数字技术打造“有温度的城市”的梦想与能力,同时,也正在遭遇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戈。我们须保有敬畏之心,继续探索未来城市。
關於作者:
WeCity未来城市
WeCity未来城市是腾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由腾讯研究院和腾讯云在2019年共同提出。近年来,腾讯研究院依托腾讯内外领先的前沿技术与丰富的落地实践,搭建了WeCity档案、WeCity专家观察、weCity×前沿探索等系列研究集群,旨在联接各方智慧为数字政府、城市治理、城市科技等领域提供前沿洞察和方案探讨,用科技重新定义产城关系、人居环境。
目錄
第1章 城市发展与科技革命
第1节 数字技术与城市发展 / 003
第2节 数据赋能的城市竞争力重塑 / 007
第3节 疫情危机加速城市数字治理创新 / 012
第4节 科技向善与未来城市发展路径选择 / 016

第2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全球实践
第1节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从技术走向人本 / 023
第2节 从亚洲到欧美:世界智慧城市的道与术 / 028

第3章 WeCity 未来城市的价值坐标
第1节 未来城市:人、服务与空间再定义 / 065
第2节 WeCity 未来城市价值观 / 079

第4章 WeCity 未来城市的进化与生长
第1节 新空间:数实共生、三端融通 / 104
第2节 新治理:跨区流动、一网统管 / 110
第3节 新服务:高效下沉、一网通办 / 113
第4节 WeCity 视野下的智慧城市进化路径 / 119

第5章 WeCity 未来城市的能力与场景
第1节 升级:四大能力支持城市持续敏捷进化 / 127
第2节 激活:数据驱动城市服务升级与治理变革 / 135
第3节 降耗:数据支撑运营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 154
第4节 弥合:削弱阶层壁垒,缩短数字鸿沟 / 169
第5节 创造:流程与体验变革创新数字价值 / 183

第6章 未来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之路
第1节 从浅层集成到深度再造 / 198
第2节 从连接流程到连接时空 / 201
第3节 从自上而下到全面参与 / 204
內容試閱
城市作为一种处于历史进程中的文明产物,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共经历了四次连接方式的重大改变。在农业时代,河流是连接城市的重要通道,人们沿着河流游牧、耕作、贸易和生活,水成为重要的资源与生产动力。在工业时代,蒸汽机与电力将城市带入新的文明阶段,铁路则成为城市相互连接的重要纽带,电成为生产力代表,围绕电的服务和产品不断涌现。在信息时代,在河流、铁路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连接通道——互联网。网络带宽直接影响连接效率和生产力。在智能时代,物联网成为连接城市物与物的重要基础设施,“云”和数据则成为继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人才储备之后新的发展条件,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征。
到2050 年,中国将新增城市人口2.55 亿,如此海量人口需要十余个像上海这样规模的城市来容纳,超大城市的资源承载力和运行保障的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抢占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优势位置,一场以“未来城市”为名的科技实验在全球各大城市上演。三星在韩国松岛建设的智慧城市、Sidewalk Labs 的加拿大多伦多滨水区智慧城市、丰田在富士山下开建的Woven City,以及中国的雄安新区,无不是面向未来城市的一次技术与制度的智慧历险。这是一场冰火两重天的竞跑:有的已经因为缺乏人本主义关怀而早早夭折,有的由于缺乏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而被迫搁浅,而有的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前进方式日渐清晰。智慧城市建设的外部环境也在快速变化,城市群、都市圈快速发展,城市的行政管理边界逐步模糊与弱化,城市的市民权利逐渐被可实现跨区域供给的城市服务平台的用户权利所替代;随着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要求的提出,如何践行“科技向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缩小贫困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弱势群体生活条件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城市发展处于新的转折点,地理区位优势正不断受到“数字区位”优势的冲击和挑战,这也是“网红城市”的逻辑。
未来,城市建设重心将从管理视角转向用户视角,注重用户体验与获得感的城市将率先获得发展先机;城市治理将由现实空间向数字空间延伸,城市交通、环境、管网等实体空间的智能化升级,需要与网络空间治理密切配合;城市服务正在吸取社交化红利,来自强关系与弱关系社交平台的推荐将改变城市服务的供给模式与供给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兼具平台属性与媒体属性,路灯杆、电话亭、公共座椅等经过数字化改造将被赋予新的价值与能量。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迈向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必然路径,对于我国实现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16)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2019),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0)到“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我国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方向与路径越来越清晰,对技术、制度、组织等在城市科技革命中的角色与价值的认知日渐深刻。思考和研究未来城市的发展,不只是面向未来的探索与展望,同时也包含面向历史的回溯与反思。
从“十四五”规划纲要来看,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成为现代化城市的特征,而以人为中心则贯穿始终。WeCity 未来城市是“以人为中心”、兼顾治理和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选择,在2019 年提出伊始,我们就认为数字时代下的城市发展,远不仅限于将技术应用于城市,而是数字科技全面融入城市发展血液的一种质变:市民即用户、连接即服务、数字即空间、城市即平台,人、空间与技术水乳交融,数实共生。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WeCity 已经在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江门、宿州等多个大中小型城市逐步落地,助力各类城市共同探索以人的福祉为依归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对智慧城市的重新审视与城市数字化转型进阶之道,WeCity 未来城市首先实现了城市数字化发展从“巨系统”到“微服务”的价值转移,以“海量微服务 综合移动入口”的微服务集群为主要特征,打造以数字技术为基因的城市“微生态”,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愿景。其次,WeCity 未来城市实现了城市决策、指挥和处置从“局部智能”到“整体智能”的交互升级。人、空间、服务因数字技术而有了全新的交互方式,我们进入公共服务平台办事将不再是一个服务动作,而是一份多区域、多部门、多平台数据共享与计算,对个人身份、信用、需求综合研判后的民生服务解决方案。再次,WeCity 未来城市推动了城市问题研判与处置从“进行时”到“未来时”的竞速发展。WeCity面向的是“未来城市”,而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城市病”,即服务于不断演进的城市。一方面需要为城市提供更为坚实、开放且富有弹性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未来做密集的迭代式创新,支持在真实的城市场景里试错和迭代,终融为城市竞争力。
WeCity 未来城市不只是从城市技术变革出发的城市建设、管理与运营的新解决路径,更是数字时代城市决策、治理与服务新的思考起点。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趋势下的城市发展新大陆正在浮出水面,更多的未知与更大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发掘与探寻。

《数字技术与城市发展》 从蒸汽机、电力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不只是改变城市的流动方式、照明模式与交流模式。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铁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在贸易、物流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进步。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从家用电灯、城市路灯开始,一直到催生城市生活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冰箱、电风扇、空调等电器设备进入城市生活的客厅,给城市的消费模式、服务模式等带来了巨大影响。互联网的诞生从开始的连接信息到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显然已经越来越突破互联网发展之初对“数字化生存”的想象。互联网不只是改变了城市运行的基础设施,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游戏平台等在城市中的崛起,物流、人流、资金流、数据流在城市运行过程中的交织,意味着数字技术支撑的平台、数据和算法正在重塑城市的生存方式。我们不仅看到个别边缘城市在互联网直播间的流量驱动下被重新唤醒和激发价值,也看到有城市因为错失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良机而被抛下时代的列车,进而逐渐失去工业时代的荣光。
2018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报告指出,技术为城市发展模式带来的变革,包括低成本的信息流通和互动模式、动态实时的全局信息和响应能力、新经济与新产业的崛起等。从以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为代表的“铁公基”,到以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数字时代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与重塑使城市发展正在面临底层逻辑的刷新。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已累计建成超81.9万个5G基站,高于2020年底的71.8 万个5G基站。a根据 ABI Research 近的一项研究,预计到 2025年,中国5G用户将达到7.39亿。这一数字将占全球5G市场份额的近40%。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776.4亿元人民币,且由于疫情防控,以信息申报、扫码通行、视频会议等为主的SaaS需求陡增。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1亿。Markets and Markets 预测,到2023年全球数字孪生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亿美元,到2025年将突破2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8%。中国数字孪生城市投资活跃,预计到2023年,本地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中国城市信息模型(CIM)相关投标项目从2018年的2项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19项,仅城市信息模型公开招投标项目规模已经超过8亿元。a技术驱动的城市发展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由技术创新、投资以及商业模式变革所带来的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服务体验、治理秩序的变革也成为全球各大城市日渐关注的焦点。
《武汉:数字抗疫的“码能量”》 武汉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中一直扮演着“中部崛起”的领军角色,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色。从武汉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征来看,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值得关注。一是2015年,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开始启动互联网生态培育,并逐渐呈现出目前看到的数字经济“第二总部”面貌,集聚了互联网“第二总部”企业多达80多家,并被国内多个城市借鉴与效仿。这为武汉逐渐形成内生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提供了人才基础与发展环境。二是2020年,武汉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的“震中”,这在客观上加速了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推动了数字治理创新模式率先落地应用。这也使武汉在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探索方面创造了区别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外的“中部模式”。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后,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已基本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与城市禀赋的“1 4 6 3”模式,即一个城市基础数据归集服务、四大中枢系统、六个智慧应用及三大支撑体系。其中, “1”为“一个城市基础数据归集服务”,通过整合汇聚武汉市各类感知数据、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等,推进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实现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服务到应用的全流程贯通;“4”为“四个支撑中枢”,即以城市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为主线,打造感知、联结、计算、运用四位一体的大数据中枢、人工智能中枢、区块链中枢与应用中枢;“6” 为“六大智慧应用”,即聚焦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政府办公、民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发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府办公“一网协同”、民生服务“一码互联”、企业服务“一站直通”、社会治理“一网共治”等六大智慧应用;“3” 为“三大标准管理体系”,建成运维管理、安全保障与标准规范体系,根据武汉实际需要,从业务、数据、安全、运维等维度打造一套完整、统一的规范体系。其中,以“武汉战疫”小程序为载体,以健康码应用为切入点的“一码互联”,成为武汉推动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案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