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編輯推薦: |
本书将“梅兰芳与绘画”作为研究的视阈,从梅兰芳书画家学渊源、梅兰芳与书画名家的学习交游、梅兰芳画作艺术风格导赏、梅兰芳绘画与舞台艺术的交互影响四个方面,全面探析书画艺术对梅兰芳个人修养与舞台艺术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
內容簡介: |
梅兰芳作为我国近代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的生活意趣对其舞台艺术成就有着重要影响。舞台之下的梅兰芳兴趣爱好广泛,尤对书画艺术精通,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中国的传统书画对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尤其是新编古装戏中人物的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京剧与书画看似不同的领域,却又因艺术之间的共通性与交融性,彼此之间交互影响,提升了梅兰芳的美学品格,对其舞台表演特点与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助力。本书将“梅兰芳与绘画”作为研究的视阈,拟从“梅兰芳书画的家学渊源”、“梅兰芳与书画名家的学习交游”、“梅兰芳书画作品艺术风格导赏”、“梅兰芳书画与舞台艺术的交互影响”四个方面,全面探析书画艺术对梅兰芳个人修养与舞台艺术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
關於作者: |
韩郁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影视与传媒研究。
|
目錄:
|
导言
一、诗画传家
幼承庭训与开蒙名家
二、忘年之交
与吴昌硕的二三往事
三、亦师亦友
与齐白石结缘
四、艺坛佳话
与徐悲鸿的互慕互敬
五、中外交流
梅兰芳与日本画界的交流
六、戏画情缘
两幅梅兰芳戏装画像背后的故事
七、困守沪上
卖画为生显气节
八、清秀细腻
写意与工笔融合的绘画风格
九、曲画互鉴
梅兰芳绘画与戏曲的交互影响
|
內容試閱:
|
“他在深厚传统和广泛吸收多家所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极其精美的艺术。他不愧为现代世界上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是近千年来中国戏曲艺术历史上的高峰之一。他是一代宗师,对一代艺术家发生了积极的、深刻的影响。梅兰芳是把中国戏曲舞台艺术介绍到国外,并获得盛誉的个戏曲表演艺术家。”(朱穆之《永不停步的革新精神——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这个“他”,就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梅兰芳。
轻拂时间的尘封,走入历史的情境中,回看梅兰芳的一生,依然那么清晰,又那么熟悉。在20世纪初新与旧、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和争持中,梅兰芳的出现,顺应时代要求和审美追求。他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追索,将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使得“梅兰芳”这一名字与京剧、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从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传承脉络来看,其实梅兰芳及其京剧艺术早已融汇到今天的舞台艺术和文化基因里。
演员是梅兰芳的职业,他以自己的努力和奉献,把京剧的旦行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作为那个时代引领风气之先的人物,他的行为思想又与时代社会紧密联系,为人们所关注,成为时尚标志。而在那个动荡、变幻莫测的时期,梅兰芳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注重自我品德修养,追求进步,为人中和而讲原则,是非分明;他身上的家国情怀,如傲雪红梅,如罹霜松柏,坚贞不屈,坚定不移。台上,他扮演了数以百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女性人物,个个美丽动人,熠熠生辉,善恶分明;台下,他是铮铮男儿,有血有肉,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他有开阔的视野和世界眼光,访日、访美、访苏演出,使中国戏曲得以走上世界戏剧舞台,形成与世界其他戏剧体系平等交流、对话的格局,进一步构筑和阐释了中国戏曲的体系特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梅兰芳是20世纪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传承者,是革新者,也是一位绘画大家,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代表,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表征,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使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为人们所爱戴的人民艺术家。本文丛试图让人们了解和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血肉饱满、生动鲜活、爱憎分明、初心不改而多姿多彩的梅兰芳!
梅兰芳在舞台之上所取得的耀眼成就,让人们忽视了他在绘画领域的卓越表现。当我们打开梅兰芳所创作的一幅幅卷轴时,才惊异地发现,原来他还是一位专业且艺术精深的画家——舞台之外还有另一个梅兰芳。
我们回顾梅兰芳的一生,会发现绘画艺术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着深厚文化家学渊源的梅兰芳从小在祖、父辈的耳濡目染下便对绘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家中旧藏字画进行临摹与仿写。青年时代的梅兰芳更是有意识地结交了戏曲圈之外的诸多文化界的名流,其中不乏当时的绘画名家。他正式拜师王梦白,随后又拜齐白石、汤定之为师,陈师曾、金拱北、姚茫父、汪霭士、陈半丁等大批画坛精英皆曾指导过梅兰芳的绘画创作。梅兰芳在众多名师的指导下,画技日益精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梅兰芳的绘画秉承的是中国文人画写心言志的美学精神,他的作品细腻含蓄,格调品位高远,清丽雅致,潇洒自然。他一生几乎只画花鸟竹菊与仕女佛像,甚少在山水画与书法上下过功夫。这与他受到海派绘画的影响与自己的偏好有关。他的绘画从题材到趣味上可以看出对南北两派的调和,他的花卉小品在韵味上力求平淡高雅之气,但在构图与设色等视觉效果上大量融入了海派的技法。他笔下的花鸟人物画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工笔式的细腻之感,并结合了写意的用色与布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这样的绘画风格与他个人在戏曲舞台上所追求的艺术审美是一致与契合的。
艺术之间本就具有相通性。梅兰芳学习绘画,对戏曲工作亦是大有裨益。他所创排的古装新戏,很多服饰、头面、动作的革新皆源自对中国传统仕女画与雕塑艺术的借鉴。学习绘画之后的梅兰芳,在艺术素养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皆讲求写意性,追求一种需要借助客体的空间想象才能体悟到的绵绵不断的意境美。可以说梅兰芳从绘画中汲取了一些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梅派”艺术的中和典雅,雍容华贵,品格高雅,很大程度上与梅兰芳学习绘画,陶冶了性情,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有关。
梅兰芳的一生与戏曲和绘画皆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对于他,绘画不仅培养了性情,提升了艺术造诣,还对戏曲革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绘画帮助他结识了诸多的良师益友,甚至在困守上海,无法登台演出时,还成了他解决日常衣食住行的养家方式。而今我们还应该看到,氍毹之下的梅兰芳不仅是戏曲大师还是一位专业且技艺精湛的画家。我们应当重视与挖掘梅兰芳在绘画方面的艺术与学术造诣,从而更加立体与全面地了解这样一位传奇大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