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上海市志·气象分志(1978—2010)》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记述到2010年为止,完整展现了从改革开放起上海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该志书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记录了1978—2010年上海天气气候、气象在保障上海城市建设发展和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改革开放33年上海气象工作的重要成就,
|
關於作者: |
1986年8月经上海市委批准成立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正局级事业单位),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地方志编纂工作。
|
目錄:
|
序 董熔
《上海市志(1978—2010)》凡例
编纂说明
概述
大事记
篇 气候
章 气候要素与气候特征
节 温度
第二节 降水
第三节 风
第四节 辐射与日照
第五节 湿度与蒸发
第六节 气候特征
第二章 气候变化
节 冷暖变化
第二节 旱涝变化
第三节 风速变化
第三章 城市气候与岛屿气候
节 城市热岛
第二节 城市雨岛
第三节 城市干岛
第四节 城市混浊岛
第五节 城市风环境
第六节 崇明岛屿气候
第二篇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章 热带气旋
节 等级划分
第二节 产生频数
第三节 源地与路径
第四节 主要影响
第五节 灾情实例
第二章 梅雨
节 标准
第二节 气候特点
第三节 天气系统
第四节 灾情实例
第三章 暴雨
节 形成
第二节 时空分布
第三节 日数
第四节 灾情实例
第四章 大风
节 气候特征
第二节 灾情实例
第五章 雷暴
节 时空分布
第二节 灾情实例
第六章 龙卷风、冰雹与飑线
节 龙卷风
第二节 冰雹
第三节 飑线
第七章 雾与霾
节 雾
第二节 霾
第三节 灾情实例
第八章 寒潮与冰雪
节 寒潮
第二节 冰冻
第三节 大雪
第四节 灾情实例
第九章 高温与干旱
节 高温
第二节 干旱
第三篇 气象探测与通信
章 地面气象观测
节 地面站
第二节 地面自动气象站
第二章 海洋气象观测
节 海岛综合观测站
第二节 海岛自动观测站
第三节 船舶与浮标自动观测站
第三章 高空气象探测
节 探测业务
第二节 探测项目
第四章 地基遥感探测
节 天气雷达探测
第二节 风廓线和微波辐射探测
第三节 气溶胶激光雷达等地基遥感探测
第五章 卫星气象探测
节 卫星云图接收
第二节 卫星遥感分析处理应用
第三节 GPS/MET大气可降水量监测
第六章 特种气象观测
节 辐射观测
第二节 酸雨观测
第三节 雷电观测
第四节 梯度观测
第五节 移动观测
第七章 气象通信
节 沿革
第二节 有线通信
第三节 无线通信
第四节 上海区域气象通信枢纽系统(SQS)
第五节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
第六节 数字宽带气象网络通信系统
第七节 应急卫星通信系统
第八节 通信网络管理
第四篇 气象预报
章 气象预报业务
节 气象预报责任区域
第二节 气象预报业务分工
第三节 重要天气预报预警
第四节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第五节 客观化天气预报发展
第二章 气象预报种类
节 短临天气预报
第二节 短期天气预报
第三节 中期天气预报
第四节 延伸期天气预报
第五节 短期气候预测
第六节 专业天气预报
第三章 气象预报方法
节 天气图预报
第二节 数值天气预报
第三节 数理统计预报
第四节 模式输出统计(MOS)预报
第五节 集合预报与概率预报
第六节 天气预报会商
第五篇 应用气象
章 环境和健康气象
节 业务
第二节 监测网
第二章 农业气象
节 业务
第二节 服务
第三章 海洋气象
节 预报规范
第二节 调查与科研项目
第三节 预报责任海区与服务保障
第四章 航空气象
节 观测与探测
第二节 预报与服务
第三节 情报与设备
第四节 航空气象案例
第六篇 气象服务
章 决策气象服务
节 灾害性天气服务
第二节 气候预测服务
第三节 突发事件气象应急与联动
第二章 公众气象服务
节 天气预报服务
第二节 气象预警服务
第三节 气象服务途径
第三章 重大专项气象服务
节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第二节 重大赛事气象保障
第三节 重要节庆气象保障
第四节 重点工程建设气象服务
第四章 专业气象服务
节 专业服务手段
第二节 气候论证服务
第三节 防雷技术服务
第五章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节 气象灾害防御预案
第二节 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第七篇 气象科研
章 气象科研体系
节 气象科研机构分布
第二节 科研基础技术手段与实验室
第二章 气象科研领域
节 台风路径与强度及机理
第二节 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
第三节 天气气候应用研究
第四节 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研究
第五节 大气探测技术研究
第六节 环境与健康气象研究
第七节 农业气象科研与成果应用
第三章 气象科研重要成果
节 科技成果奖
第二节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第三节 科技著作与重要论文
第八篇 气象仪器装备
章 气象仪器装备配置
节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
第二节 高空气象探测仪器
第三节 气象雷达
第四节 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
第五节 气象通信仪器设备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
第七节 气象移动监测车
第二章 气象仪器装备的研制
节 气象卫星
第二节 探空仪
第三节 自动气象站
第四节 气象警报器
第五节 紫外线监测仪
第三章 气象仪器装备保障
节 仪器计量检定
第二节 仪器装备供应管理
第三节 主要生产企业
第九篇 气象机构与管理
章 组织机构
节 领导体制
第二节 管理机构
第二章 区县气象局(台)站
节 浦东新区气象局
第二节 宝山区气象局
第三节 闵行区气象局
第四节 嘉定区气象局
第五节 金山区气象局
第六节 松江区气象局
第七节 青浦区气象局
第八节 南汇区气象局
第九节 奉贤区气象局
第十节 崇明县气象局
第三章 气象社团
节 市气象学会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在沪专业委员会
第四章 综合管理
节 气象政策法规
第二节 大气探测业务管理
第三节 行业与社会管理
第四节 档案资料管理
第五节 计划财务管理
第五章 部市和地区合作交流
节 部市合作
第二节 地区合作交流
第六章 国际合作与交流
节 国际合作
第二节 国际交往
第十篇 气象队伍
章 队伍规模
节 队伍结构
第二节 学历结构
第三节 职称结构
第四节 机关管理人员
第二章 队伍管理
节 人事管理
第二节 干部管理
第三章 人才管理
节 人才引进
第二节 人才培养
第三节 人才服务
第四节 气象专业教育
第十一篇 人物
章 人物传略
第二章 人物简介
第三章 人物表
专记
上海气象现代化建设
上海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
世博参展与气象服务保障
附录
上海气象灾害年表
上海气象之
上海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
索引
编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