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师讲堂学术经典:吕思勉讲三国史

書城自編碼: 37235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吕思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067114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99.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西方哲学史
《 西方哲学史 》

售價:HK$ 106.8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售價:HK$ 69.6
嫉妒与社会
《 嫉妒与社会 》

售價:HK$ 98.4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售價:HK$ 93.6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HK$ 357.6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HK$ 153.6
花路
《 花路 》

售價:HK$ 105.6
万亿指数
《 万亿指数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8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在八十年代受欢迎程度超过武侠小说的学术经典,今日读来仍可收获新知) 》
+

HK$ 58.5
《 灵魂之旅 》
+

HK$ 2597.0
《 康德著作全集(典藏本)(北京市社会化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规划) 》
+

HK$ 106.2
《 老子今注今译(珍藏版)(陈鼓应道典诠释书系(纪念版)) 》
+

HK$ 148.0
《 中国哲学简史(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
+

HK$ 132.0
《 中国哲学史 》
編輯推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一部讲述三国历史的经典之作,好读易懂、简明扼要,论断之有力,条理之通贯,视野之开阔,令人叹绝。
內容簡介:
本书不仅收录了吕思勉有关三国历史札记的内容,还增补了其著作《秦汉史》的部分内容,以便让读者充分了解三国历史。
關於作者:
吕思勉(1884—1957年)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曾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张用新方法整理国故。著有《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中国制度史》等。
目錄
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 | 001
何进之败 | 016
董卓之乱 | 025
李傕郭汜之乱 | 031
东诸侯相攻 | 037
边章、韩遂 | 046
张纯之叛 | 048
袁曹成败 | 050
曹操平定北方(上) | 055
曹操平定北方(下) | 062
曹操平关陇汉中 | 076
关羽欲杀曹公 | 083
曹嵩之死 | 085
论魏武帝 | 087
魏氏衰乱 | 091
魏平辽东 | 099
司马氏专魏政 | 102
马钧 | 116
君与王之别 | 118
刘备入蜀 | 120
刘备取汉中 | 129
诸葛亮伐魏 | 133
诸葛亮南征考 | 140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 145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150
李邈 | 151
姜维不速救成都 | 153
蜀魏之亡 | 154
孙策欲袭许 | 166
孙氏据江东 | 169
孙吴盛衰 | 174
孙吴之亡 | 183
三国之校事 | 192
三国时四裔情形 | 196
山越 | 209
內容試閱
梁启超说:“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的确,学术的盛衰,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与文化氛围。民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较之晚清,更为剧烈,中华民族几乎已经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而就是在这样日月无光的民国时代,却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师,他们不但具有坚实的旧学基础,也具备超前的新学眼光。加之前代学术的遗产,西方思想的启发,古义今情,交相辉映,西学中学,融合创新。因此,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冯友兰、余嘉锡、陈垣、钱穆、刘师培、马一孚、熊十力、顾颉刚、赵元任、汤用彤、刘文典、罗根泽……单是这一串串的人名,就足以使后来的学人心折骨惊,高山仰止。而他们在史学、哲学、文学、考古学、民俗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创造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学术局面。
岁月如轮,大师已矣,我们已无法起大师于九原之下,领教大师们的学术文章。但是,“世无其人,归而求之吾书”(程子语)。
大师虽已远去,他们留下的皇皇巨著,却可以供后人时时研读,时时从中悬想其风采,吸取其力量,不断自勉,不断奋进。诚如古人所说:“圣贤备黄卷中,舍此安求!”有鉴于此,我们从卷帙浩繁的民国大师著作当中,精心编选出版了这一套《大师讲堂》系列丛书,分辑印行,以飨读者。原书初版多为繁体字竖排,重新排版字体转换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鲁鱼亥豕之讹,还望读者不吝赐正。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1981 年出生。2003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系,师从陈节教授。2006 年获硕士学位。同年9 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王水照先生。2009 年7 月获博士学位。同年9 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推崇“博学而无所成名”。出版《论语择善》(九州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选》(凤凰出版社)。

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
后汉的乱源

两汉时代,总算是中国统一强盛的时代;两汉以后,便要暂入于分裂衰弱的命运了。这个分裂衰弱的原因也甚多,追溯起来,第一件便要说到“后汉时代的羌乱”。
后汉时,羌族分布的地方,是很广的。现在专讲后汉时在中国为患的一支,《后汉书?羌传》说:

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与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注》:“黄河湟水赐支河也。”案赐支就是析支,就是河曲之地,不能另算作一条河。所以注引《续汉书》作“河湟之间”。)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河湟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尊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云。其后世世为豪。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威,兵临渭首。灭狄戎,忍季父邛,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氂牛种,越嶲羌是也(如今四川的西昌县);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如今四川的广汉市);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如今甘肃的武都县)。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始矣。

《后汉书》说越嶲、广汉、武都诸羌,都是爰剑之后,这句话恐未必十分可信。但因这一段文字,可以证明两汉时代,为中国患的羌人确是居湟中这一支。湟中是个肥沃的地方,爰剑又是个从中国逃出去的,他的文明程度,总得比塞外的羌人高些,看“教之田畜,遂见尊信”八个字,就可以明白。
这一支羌人的根据地,是从河湟蔓延向西南,包括青海和黄河上游流域。他们的文明程度颇低,而体格极其强悍(《后汉书》说他“堪暑耐寒,同之禽兽”);而且好斗。部落分离,不能组织大群;又好自相攻伐,要到一致对外的时候,才“解仇诅盟”;事情一过,就又互相攻伐了;这也是羌人的一个特色。(这个是因为他所处的地方,都是山险,没有广大的平原的原故。羌人在历史上,始终不能组织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出大一点的事业,也是为此。)
汉朝和羌人的交涉,起于武帝时。那时候,匈奴还据着河西,和羌人所据的湟中,只隔着一枝祁连山脉;武帝防他互相交通,派兵击破羌人,置个护羌校尉统领他。羌人就弃了湟水,西依西海(青海)盐池(在青海西南)。王莽时,羌人献西海之地,王莽把来置了一个西海郡,莽末内乱,羌人就乘此侵入中国。后汉时羌人一支占据河北大允谷和大小榆中一带(在如今平番导河一带)。颇为边患,和帝时,才把他们打破,重置了西海郡;而且夹着黄河,开列屯田。从此从大小榆中到西海,无复羌寇。然而降羌散布郡县的很多(在安定、北地、上郡的,谓之东羌。在陇西、汉阳、金城的,谓之西羌)。中国的吏民豪右,都不免“侵役”他。前一八〇五年,罢西域都护和校尉,发羌人去迎接他。羌人颇有逃散的。郡县到处“邀截”,又不免骚扰。于是各处羌众,同时惊溃。“东寇三辅,南略益州”。凉州的守令,都是内地人;见羌势已盛,无心战守,都把郡县迁徙到内地来;百姓有不愿意迁徙的,就强迫“发遣”;死亡流离,也不知多少。直到前一八九四年,才把三辅肃清,凉州还没有平定,而军费已用掉二百四十亿。到顺帝时,凉州也算平定了,才把内迁徙的州县,依旧回复。不多时,羌人又叛。用兵十余年,又花掉八十多亿的军费。到桓帝即位,才用段颎做校尉,去讨叛羌,这个段颎,是以杀戮为主义的。他说:“昔先零作寇,赵充国徙令居内,煎当乱边,马援迁之三辅。始服终叛,至今为梗,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蛇虺于室内也。臣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于是从前一七五三年起,至前一七四三年止,用兵凡十一年。把西羌直追到河首积石山,东羌蹙到西县(如今甘肃的秦安县)山中,差不多全行杀尽。这历年的羌乱,才算靠兵力镇定(羌乱的详细,可参看《后汉书?西羌传》,和任尚、虞诩、段颎、皇甫规、张奂等传)。
后汉的羌人,并不算什么大敌,他们的人数,究竟也并不算多,然而乱事的蔓延,军费的浩大,至于如此。就可见得当时军力的衰弱,政治的腐败。(这件事情,和清朝川楚教匪之乱,极其相像。军费自然十之七八,都是用在不正当的方面的。)却是(一)凉州一隅,因此而兵力独厚;(二)其人民流离迁徙之后,无以为生,也都养成一个好乱的性质,就替国家种下一个乱源。
政治腐败,它的影响,绝不会但及于凉州一隅的。咱们现在,要晓得后汉时代社会的情形,且引几段后汉人的著述来看看。

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本末不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论衡? 务本篇》)
王侯贵戚豪富,举骄奢以作淫巧,高负千万,不肯偿债;小民守门号呼,曾无怵惕惭怍哀矜之意。(《论衡? 断讼篇》)使饿狼守苞厨,饥虎牧牢豕,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奇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妓乐,列乎深堂。(《昌言? 理乱篇》)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至势弱力少之子,被穿帷败,寄死不敛,冤困不敢自理。(《昌言? 损益篇》)

这种情形,说来真令人“刿心怵目”。却是为什么弄到如此?这是由于汉朝时候的社会,本不及后世的平等。他的原因,是由于(一)政治上阶级的不平,(二)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傥使政治清明,也还可以敷衍目前,为“非根本的救济”;却是后汉时代,掌握政柄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外戚是纨绔子弟,是些无知无识的人,宦官更不必说。他们既执掌政权,所用的自然都是他们一流人,这一班人布满天下,政治自然没有清明的希望。要晓得黑暗的政治,总是拣着地方上愚弱的人欺的,总是和地方上强有力的人,互相结托的。所以中央的政治一不清明,各处郡县都遍布了贪墨的官;各处郡县都遍布了贪墨的官,各处的土豪,就都得法起来。那么,真不啻布百万虎狼于民间了。(灵帝开西邸卖官,刺史守令,各有价目。尤其是直接败坏吏治的一件事情。)
所以张角一呼,而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人,同时响应。张角是巨鹿人,他自创一种妖教,名为“太平道”,分遣弟子“诳诱四方”,十余年间,众至数十万,他把这些人分做许多“方”(大方万余人,小者敷千)。暗约前一七二八年(灵帝中平元年)三月五日同时起事。还没有到期,给自己同党的人告发了,张角就“驰敕诸方,一时俱起”。中外大震。这种初起的草寇,论兵力,究竟是不济事的。灵帝派皇甫嵩、朱儁等去讨伐,总算不多时就戡定了。然而从此之后,到处寇盗蜂起,都以“黄巾”为号。(张角的兵,都是把黄布包着头的,所以人家称他为黄巾。)郡县竟不能镇定。因为到处寇盗蜂起之故,把州刺史改做州牧,于是外权大重,就成为分裂的直接原因。



三国始末

“山雨欲来风满楼”,分裂的机会成熟了,却仍等待着积久为患的宦官外戚做个导火线。
灵帝是个最尊信宦官的。他因为数失皇子,何皇后的儿子辩,养于道人史子助家,号为史侯。王美人的儿子协,灵帝的太后董氏自行抚养,号为董侯。灵帝想立董侯,没有办到,前一七二三年,灵帝病重了,把董侯属托宦者蹇硕,叫蹇硕立他。这时候,何皇后的兄弟进,做了大将军,兵权在手。蹇硕想诱他入朝,把他杀掉,然后拥立董侯。何进明知他的阴谋,拥兵不朝。蹇硕不敢动。于是史侯即位,是为废帝。
这时候,外戚宦官,依旧是势不两立。然而何氏出身低微,何太后的立,颇得些宦官的力。以是何氏对于宦官,有些碍难下手。何进虽然杀掉蹇硕,又逼死董太后,杀掉董太后的哥哥董重;然而要尽诛宦官,何太后就要从中阻挠他。何进手下袁绍等一班人,因而劝何进召外兵以胁太后。
宦官知道事情危险了,就把何进诱入宫,杀掉。袁绍等乘势攻宦官,尽杀之。凉州将董卓,驻兵在河东。听得何进召外兵的命令,即日进兵。这时候刚刚到京。于是拥兵入京城,把废帝废掉了,拥立董侯,是为献帝。
京城里的大权,霎时间落入“凉州军阀”之手。袁绍等一班人,自然是不服的。于是袁绍逃回山东,起兵“讨卓”。诸州郡纷纷应之。董卓就把天子迁徙到长安(近着凉州老家)。“讨卓”的兵,本来不过“各据地盘”,没有“讨卓”的诚意。自然是迁延敷衍,毫无成功。
然而“凉州系”却又内乱起来了,前一七二〇年,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合谋杀掉董卓。董卓手下的将官李傕、郭汜,起兵攻陷京城,杀掉王允。吕布逃到山东。李傕、郭汜又自相攻伐。傕劫天子,汜留公卿为质。直到前一七一六年,凉州将张济从东方来,替他们和解,才算罢兵言和。献帝趁这机会,便想逃归洛阳。李傕、郭汜起初答应了,后来又追悔,合兵来追。献帝靠群盗李乐等帮忙,总算逃脱。然而群盗又专起权来,外戚董承等没法,只得召兖州的
曹操入卫。曹操既至,以洛阳残破,挟着献帝迁都许昌(如今河南的许昌县)。从此以后,大权都在曹操手里,献帝“守府而已”。
这时候,州牧郡守,纷纷割据。就有:
袁绍 据幽并青冀四州
刘备 据徐州
刘表 据荆州
刘焉 据益州
袁术 据寿春(如今安徽的寿县)
马腾、韩遂 割据凉州
后汉时代,是颇重门阀的。袁绍是“四世三公”,所据的地方又广大,所以势力最强。却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假借的名义,也比众不同。
“凉州系”在当时是个扰乱天下的罪魁。然而其中并没有雄才大略的人,李傕、郭汜、张济,不久都无形消灭了。只有吕布,却是个骁将。袁术攻刘备,吕布乘势夺取徐州。刘备弄得无家可归,只得投奔曹操。这刘备也是个英雄,曹操便利用他去攻吕布。曹操表刘备做豫州牧,借兵给他。前一七一四年,和他合力攻杀吕布。这时候,袁术因为措置乖方,在寿春不能立足,想要投奔袁绍。曹操顺便叫刘备击破他。袁术只得折回,死在寿春。然而刘备也不是安分的人,就和董承合谋,想推翻曹操。却又自己出屯小沛。事情发觉了,曹操杀掉董承,打破刘备。刘备也投奔袁绍,于是青、徐、兖、豫四州略定。
袁曹冲突的时机到了。前一七一二年,战于官渡(在如今河南中牟县的北边)。袁绍大败,惭愤而死。儿子袁谭、袁尚争立。前一七〇六年,曹操全定河北。(袁谭为曹操所杀。袁尚逃到乌桓又给曹操打败;再逃到辽东,辽东大守公孙康把他杀掉。)前一七〇四年,便南攻荆州。刘表刚好死掉,他的小儿子刘琮把荆州投降曹操。
这时候,刘备也在荆州。他和曹操是不能相容的,逃往江陵。曹操派轻骑追他,一天一夜走三百里,到当阳长阪(如今湖北的当阳县),追到了。刘备兵败,再逃到夏口,靠刘表的大儿子刘琦。
这时候的刘备,可算得势穷力尽了,却有一支救兵到来。当东诸侯起兵“讨卓”的时候,长沙大守孙坚也起兵而北。董卓西迁之后,孙坚便收复洛阳。后来和袁术结连去攻刘表,给荆州军射杀。他的儿子孙策,收集残部,投奔袁术。孙策虽然年少,倒也是个英雄。看看袁术不成个气候,便想独树一帜。于是请于袁术,得了父亲旧时的部曲。南定扬州。前一七一二年,孙策死了,他的兄弟孙权代领其众。刘备手下的诸葛亮,便想一条计策,自己到江东去求救。
这时候的江东,论起兵力来,万万敌不过曹操。然而(一)北军不善水战,(二)荆州军又非心服,(三)加以远来疲敝,又有疾疫,却也是曹操兵事上的弱点。孙权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手下周瑜、鲁肃等也有一部分主战的;于是派周瑜带水军三万,和刘备合力抵御曹操。大破曹操的兵于赤壁(如今湖北嘉鱼县的赤壁山)。于是曹操北还,刘备乘胜攻下如今湖南省的地方。明年,周瑜又攻破江陵。三分鼎足之势,渐渐的有些成立了。(俗传“借荆州”一语,说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这句话毫无根据。请看赵翼《廿二史劄记》。)
赤壁战后,曹操一时也不想南下。而西方的交涉又起。原来凉州地方,本有个马腾、韩遂割据。李傕、郭汜等灭后,曹操虽然收复关中,派钟繇镇守,却还没顾得到凉州。前一七〇一年,曹操征马腾做卫尉。马腾的儿子马超,疑心曹操要害他,就和韩遂举兵造反。凉州的兵势,十分精锐。钟繇抵敌不住,只得弃长安而走。马超、韩遂直打到潼关。曹操自将去抵御他,用离间之策,叫他两个分心,到底把他打败了。明年,曹操就杀掉马腾。马超知道了,举兵又反,却给杨阜等起兵打败。马超就逃奔汉中。
这时候的汉中,是谁据着呢?先前巴郡有个张修,创立五斗米道。沛县的张鲁信奉他,张修死后,张鲁就俨然做了教主。很有信奉他的人。益州牧刘焉,便叫他保守汉中。刘焉死后,儿子刘璋颇为暗弱。张鲁就有吞并益州之志。刘璋急了,因为刘备素有英雄之名,就想招他入川,借他防御张鲁。
刘备闻命,真是“得其所哉”。即便带兵入川,不多时,就借端和刘璋翻脸,把四川夺去,这是前一六九八年的事。前一六九七年,曹操平定张鲁,取了汉中。前一六九六年,刘备又把汉中夺去。这一年八月里,又命关羽从荆州进兵攻取襄阳。这时候的刘备,对于曹操竟取了攻势了。
曹操取汉中这一年,孙权因刘备入川,也颇想乘虚夺取荆州,刘备这时候,正想争取汉中,知道两面开衅是不行的,便和孙权妥协,把荆州地方平分,备使关羽守江陵,权使鲁肃屯陆口(如今湖北的蒲圻县。这时候周瑜已经死了)。到关羽进攻北方的时候,孙权又把吕蒙调回,换了个“未有重名,非羽所忌”的陆逊。关羽果然看轻他。把江陵守兵尽数调赴前线,后路空虚。吕蒙便乘势发兵,袭取江陵。这时候,关羽前敌的攻势也已经给曹操发大兵堵住,弄得进退无路,只得退军,给孙权伏兵捉住,杀掉。西蜀进取之势,受了一个大打击。
前一六九二年,曹操死了。儿子曹丕嗣为魏王,便把汉献帝废掉,自立,是为魏文帝。明年,蜀汉先主刘备也称帝于成都。前一六九三年,孙权也在建业(如今江苏的江宁县,东晋时因为避愍帝的讳改名建康)称帝,是为吴大帝。后汉就此分作三国。
关羽的败亡,是蜀汉的一个致命伤。当时东吴的无端开衅,却也是有伤国际信义的。(这种毫无借口的开衅,在历史上也很为少见。)所以先主称帝之后,就首先自将伐吴,却又在猇亭(在如今湖北宜都县西边)给陆逊杀得大败亏输。又羞又气,死了。诸葛亮受遗诏辅政,东和东吴,西南定益州(汉郡,治滇池,如今云南的昆明市),屡次出兵伐魏。前一六七八年,死了。蜀汉就此不振。[诸葛亮是中国一个大政治家,本书限于篇幅,不能详细介绍他。广智书局《中国六大政治家》里有他的传,颇可看的。诸葛亮出兵伐魏,第一次在前一六八五年。这一次魏人不意蜀国出兵,很为张皇失措。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叛应亮,兵势大振。时魏明帝初立,亲幸长安,派张郃去抵御他。诸葛亮派马谡当前锋。这张郃是魏国的宿将,马谡虽有才略,大约军事上的经验不及他。给张郃在街亭(如今甘肃的秦安县)打败。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这一年十二月里,诸葛亮再出散关(在如今陕西宝鸡县西边)围陈仓(在宝鸡的东边),不克而退。明年春,再出兵攻破武都(如今甘肃的成县)、阴平(如
今甘肃的文县)。前一六八一年,魏曹真伐蜀。攻汉中,不克。明年,诸葛亮伐魏。围祁山(在武都西北),魏司马懿来救。诸葛亮因粮尽退回。张郃来追,给诸葛亮杀掉。前一六七六年,诸葛亮再出兵伐魏。进兵五丈原(在如今陕西郿县),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这年八月里,就病死了。诸葛亮的练兵和用兵,都很有规矩法度;和不讲兵法,专恃诡计,侥幸取胜的,大不相同。《三国志》《晋书》,都把他战胜攻取的事情抹煞,这是晋朝人说话如此。只要看他用兵的地理,是步步进逼,就可以知道他实在是胜利的了。]
诸葛亮死后五年,魏明帝也死了。养子芳年纪还小。明帝死时,本想叫武帝的儿子燕王宇辅政。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趁他昏乱的时候,硬劝他用曹爽和司马懿。明帝听了他。于是曹爽、司马懿,同受遗诏辅政。其初大权尽在曹爽手里,司马懿诈病不出。到前一六六三年,曹爽从魏废帝出去谒陵。不知道怎样,司马懿忽然勒兵关起城门来,矫太后的命令,罪状曹爽。曹爽没法,只得屈伏了。其结果,就给司马懿所杀。于是大权尽入于司马懿之手。这件事的真相是无从考见的,然而有可注意的,曹爽所共的一班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司马懿却是个军阀。[ 曹爽和司马懿相持凡十年。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在魏朝总算是个宗室。朝廷上又有一班名士拥护他(把如今的话说起来,可以说他是名流系的首领)。其初司马懿不能与争,大概是这个原故。曹爽专政之后,把太后郭氏迁徙到永宁宫。和他的兄弟曹羲,都带了禁兵(这时候,表面上把司马懿尊做太傅,暗中却夺去他的权柄。司马懿就称病不出)。后来司马懿推翻他,就是趁他兄弟都出城,夺了他的禁兵,表面上却用太后出头。这样,我们推想起司马懿的行为来,大约是“交通宫禁”“勾结军队”。其详情却就无可考较了。现在历史上所传的话,都是一面之词,信不得的。] 曹爽死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弟兄,相继秉政,削平异己。(当时魏国的军人,都是司马懿一系,只有扬州的兵反抗他。前一六六一年,扬州都督王凌,前一六五七年,扬州都督毌丘俭,前一六五五年,扬州都督诸葛诞,三次起兵,都给司马氏平定。)司马师先废曹芳而立曹髦;司马昭又杀曹髦而立曹奂;到司马炎,就自己做起皇帝来了(前一六四七年)。
蜀自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秉政。费祎死后,后主才亲理万机,信任宦官黄皓,颇为昏暗。蒋琬、费祎的时代不大主张用兵。费祎死后,姜维执掌兵权,连年出兵北伐,毫无效果;而百姓疲弊,颇多怨恨。前一六四九年,司马昭叫钟会、邓艾两道伐蜀。会取汉中,姜维守住剑阁(如今四川的广元县)。会不得进。而邓艾从阴平直下绵竹(就是从甘肃文县,出四川平武县的左担山,向绵竹的一条路)。猝攻成都,后主禅出降。蜀汉就此灭亡。于是晋国派羊祜镇襄阳,王濬据益州以图吴。(羊祜死后,杜预代他。)
吴自大帝死后,少子亮立。诸葛恪辅政,给孙峻所杀。于是峻自为大将军。峻死后,弟继之,废亮而立景帝休。景帝把孙杀掉,然而也无甚作为。景帝死后,儿子皓立,很为淫虐。吴当诸葛恪秉政时,曾一次出兵伐魏。诸葛恪死后,忙着内乱,就没有工夫顾到北方。靠着一个陆抗,守着荆州,以抵御西北两面。陆抗死后,吴国就没有人才了(前一六三八年)。前一六三二年,王濬、杜预从益、荆两州,顺流而下。王濬的兵先到,孙皓出降。吴国也就灭亡。
三国时代,是我国南北对抗之始。这时代特可注意的是江域的渐次发达。前此江南的都会,只有一个吴。江北的广陵(如今江苏的江都县)却是很著名的。我们可以设想,产业和文化的重心还在长江的北岸。自从孙吴以建业为国都(孙吴建国,北不得淮域。濡须水一带,是兵争的要地。定都建业,既可扼江为险,又便于控制这一带地方),建业后来又做了东晋和宋、齐、梁、陈四朝建都之所。东晋以后,南方文化的兴盛,固由于北方受异族之蹂躏,衣冠之族避难南奔;然而三国时代的孙吴,业已人才济济。这也可见南方自趋于发达的机运,不尽借北方的扰乱为文化发达的外在条件了。又益州这地方,从古以来,只以富饶著名,在兵争上,是无甚关系的。却是到三国时代,正因为他地方富饶,就给想“占据地盘”的人注目。(刘备初见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劝他占据荆益二州。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前者就是关羽攻魏的一条路。关羽既败,诸葛亮屡次伐魏,就只剩得后者一条路了。论用兵形势,自然是出宛洛,容易震动中原,所以我说荆州之失,是蜀汉的致命伤。然而刘备、诸葛亮,当日必定要注重益州。则“荆土荒残,人物凋敝”两句话,就是他主要的原因。这个全然是富力上的问题。)而向来不以战斗著名的蜀人,受诸葛亮一番训练,居然成了“节制之师”。从此以后,蜀在大局上的关系也更形重要了。
当时还有一个占据辽东的公孙度,传子公孙渊,于前一六七五年,为司马懿所灭。其事情,和中原无甚关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