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柏拉图《美诺》疏证
》
售價:HK$
96.8
《
山西明清寺观壁画的内蕴与社会潜流研究
》
售價:HK$
140.8
《
莎士比亚全集十卷
》
售價:HK$
591.8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HK$
74.8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編輯推薦:
十八世纪,广州人胡若望随傅圣泽神父来到法国,却被当成疯子囚禁在精神病院达两年半之久。是胡若望天生性格执拗乖张使然,还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误解?“为何将我囚禁?”这既是胡若望的追问(The Question of Hu),也是历史的追问——究竟是谁的问题(The Question of Who)?
在这本书中,你将领略到一代史学大师的风采,自由流畅的结构、栩栩如生的叙述,使整个故事像极了一个目击者的深度现场报道, 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细密的史料爬疏基础上。《胡若望的疑问》是将史料挖掘与生动叙事完美结合的史学佳构!
內容簡介:
本书以日志形式记述了18世纪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徒在法国奇迹般的生活经历,并辅这一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这个中国人的法兰西之旅充满艰辛手曲折,灵魂也备受煎熬,以致*后竟沦落到精神病院。本书再现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關於作者:
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为成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目錄 :
总 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序 言
章 疑问
第二章 启程
第三章 海上之旅
第四章 上岸
第五章 乡间
第六章 巴黎
第七章 奥尔良
第八章 前往沙朗通的路上
第九章 囚禁
第十章 获释
第十一章 返乡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章 疑问
1725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沙朗通,邻近巴黎
胡若望在接待厅门口停下脚步,望了望室内。接待厅里坐着十几个身穿教士服的男子。帮他着装并且把他从病房带出来的看护站在他身旁,以防他突然出现暴力举动。他们没有向他说明带他出来的原因,因为他听不懂法语,而他们也不会说中国话。
胡若望在沙朗通的精神病院待了两年半,身上的衣物已破烂不堪。他穿着一件肮脏褴褛的中国式上衣和一条衬裤,脚上套着一双霉烂的中国袜,蹬着破损的拖鞋,肩上围着一件破旧的欧式短上衣。他的一头黑色长发披散在肩上。“他的脸看起来像是从坟里挖出来的尸体一样,”接待厅里一位名叫戈维尔的教士,三天后这么写道,“由于他的体格和容貌也毫无特出之处,因此看起来比较像是个挨饿的流浪汉或乞丐,而不像是个中国读书人。”
当戈维尔神父喊出一句中文的问候语,胡若望的脸随即亮了起来,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内在的满足。不过,他也同时看到了戈维尔身后的墙上,在许许多多的镀金框宗教画作之间,挂着一只大十字架。胡若望指向十字架,仿佛其他人都没有看到似的,接着随即跪了下去,并且俯伏在地,前额贴在地板上,然后又跪起来,再趴伏下去,如此连续五次。他向主耶稣敬拜完毕之后,便站起身来,向在场的每个人一一打躬作揖。经过这番折腾,他才在众人的敦促下坐了下来。
胡若望与戈维尔谈了一个多小时。戈维尔的中文说得相当流利,因为他以传教士的身份在中国住了二十三年,主要都在广州及其邻近地区。当时英国商人在广州地区都找不到愿意帮他们担任通译的中国人,于是戈维尔就扮演了这个角色。他问胡若望为何衣衫褴褛,为何身无分文,又为何没有履行他和傅圣泽神父的工作约定,而将胡若望从中国带到欧洲来的就是傅圣泽。胡若望口齿流利地仔细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后,戈维尔问他有没有任何问题要问。
有的,胡若望说,他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我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