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隋唐大运河奠基者——杨广》(“大运河人物故事”丛书)

書城自編碼: 37210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专业史
作者: 潘娟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333328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咏春八斩刀
《 咏春八斩刀 》

售價:HK$ 83.8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售價:HK$ 117.6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售價:HK$ 59.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HK$ 238.8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HK$ 59.8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HK$ 51.4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HK$ 432.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HK$ 14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6
《 科技简史 》
+

HK$ 91.8
《 体国经野之道 》
+

HK$ 160.0
《 中国赌博史 》
+

HK$ 50.0
《 中国古代床文化 》
+

HK$ 55.4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新版) 》
+

HK$ 245.0
《 中国村落史 》
編輯推薦:
本书对颇具争议的隋炀帝杨广做了一次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作者在丰富的史料文献基础上,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杨广毁誉参半的一生。本书特别肯定了杨广疏浚修凿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贯通了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国东部水上运输通道,奠定隋唐大运河基础的伟大历史功绩。
本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的隋炀帝和一条重要的隋唐大运河。
內容簡介:
本书以隋炀帝杨广次贯通大运河为主线,描绘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和他的功过得失,重点介绍了隋炀帝杨广开通的这条以洛阳为中心,横贯整个东部地区的内陆水上要道,隋唐大运河沟通了当时的中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维系和巩固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1000多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利用了大量文献史料和部分考古资料,对隋炀帝的一生作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肯定了隋炀帝作为隋唐大运河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希望读者可以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来更好的认识一个真实的隋炀帝,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關於作者:
潘娟,苏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任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对大运河历史与区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发表过《运河学初探》《大运河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等多篇论文,参与大运河文化带示范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多个课题项目研究。
內容試閱
第四章 千里长河一旦开

回看永济日初高

通济渠、邗沟大功告成之后,尝到甜头的隋炀帝 又决定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即永济渠。大业四年 (608),隋炀帝又兴师动众,征调河北各郡男女一百多 万开凿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治蓟城, 今北京)。永济渠是在曹操时期开凿的白沟故道的基础 上修凿而成的,以黄河边通济渠对岸的沁水入黄河处附 近为渠口,向东北方向挖人工运河会合清河(卫河)、 淇水,经过新乡、滑县、浚县、卫县(今河南淇县), 在卫县段的淇水之上筑分水入渠的淇门,然后流经黎阳 (今河南浚县东北),再从内黄县、洹水县之间向北流 去,经魏县(今河北大名县西)、贵乡(今河北大名县 东北)过馆陶县,再经临清、武城、东光到沧州,向北 到今青县、静海,到“独流口”折向西北,接桑干河(今永定河一段),到达涿郡。永济渠是隋唐大运河中 长的一段,全长2000余里。永济渠的开凿,完成了洛 阳以北大运河的开通,使大运河形成了一个“Y”形。 永济渠是朝廷调运河北地区粮食的主要通道,也是 漕粮南运的通道,同时也是加强对北方军事控制的重要 运兵通道。永济渠开凿的直接目的是征伐高句丽。永济 渠的终点涿郡蓟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北方的军事重 镇。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带领大军征伐高句丽就是 沿着永济渠到达涿郡的。 开凿永济渠,可见隋炀帝的远见卓识。永济渠的 开凿为涿郡蓟城(今北京)从秦汉以来的地区性中心逐 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中心提供了基础条件。隋唐时代永济渠为巩固东北边疆地区提供了重要保障。辽金元时 期,永济渠又为北方民族进入内地,在北京建立北方民 族的政治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见,永济渠对促进 多民族的融合,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中华民族发 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舟从广陵入会稽
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又下令在原春秋至秦汉已开挖水道的基础上,开凿江南运河,这段运河是隋炀帝所开凿大运河的南一段,沟通了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河道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浙江杭州),长800余里,河面宽十余丈,可通行龙舟。有人认为,江南河在隋以前就已经有了河道雏形,大业六年(610)的“穿江南河”不过是对六朝以来的江南运河加以开阔、疏浚而已,其实工程量并不大。因此,开江南河在《隋书》《北史》上都没有只字记载。只是《资治通鉴·隋纪》提及:大业六年(610)冬,“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浙江杭州), 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隋代在以前的河道基础上,对江南运河进行全线整治,并确定了江南运河主航道的线路,即从长江京口运口起,向南经曲阿(今江苏丹阳)、毗陵(今江苏常州)、无锡、吴郡(今江苏苏州)、嘉兴,经过上塘河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接钱塘江。江南运河北渠首京口,隔长江与江都(今江苏扬州)的瓜洲渡口相望,使江南运河与邗沟直接连通,通过水道可以将江南的粮食赋税输送到东都洛阳。同时,又对前代开凿的浙东运河航道加以整治,使大运河越过钱塘江沟通宁绍平原。李白曾有诗云:“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江南运河纵贯太湖流域,连接长江和钱塘江干流。 隋朝时期,长江三角洲及浙东一带已是经济发达地区, 其富饶程度已超过关中的八百里秦川,成为与黄河下游的关东地区并列的两大粮食产区。可以这样说,江南运河是古代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大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城市发展。江南运河北接邗沟和通济渠,这样,江南地区的粮食可以顺利通过水上运输到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南北国脉相牵
隋炀帝即位后的短短6年时间,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会稽,沟通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串接五大水系,全长2700千米的大运河终于全线贯通,成为中国历史上条全线贯通的人工运河。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的永济渠。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到达余杭(今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会稽,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2700多千 米)。隋代大运河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加上隋文帝修的广通渠、越过钱塘江的浙东运河,构成了沟通全国的水上运输体系,使江南和华北地区的漕粮可以通过水路一直运送到京城长安和洛阳,也可以输送到北方前线,对国家政权的稳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隋代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我们不能抹杀当时的统治者隋炀帝杨 广的功劳:他在即位之初,就以极大的魄力、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发动并规划了这一伟大工程,并推动这一工程在短短的6年时间就全部完成。尽管这一工程利用了一些旧水道,但大运河的开凿是总体规划,分段施工的。每一段都是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通航,在勘察测量、利用天然水体、平衡水位差、节制水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术。隋代大运河在隋亡后的1000多年中,一直是国内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生命线,为中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隋代大运河的修治与经营是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中央集权国家维持自身经济命脉的必要手段。自西晋末年开始,在长达数百年的南北朝时期,中国都处于南北分裂的政治格局之下,直到隋代才重新出现了大一统的帝国。作为大一统帝国,拥有大批的官僚阶层和军队,还有京城上百万的人口,而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需要大批的粮食。中国的经济中心自南北朝后(5世纪至6世纪末)逐渐由北方地区转向南方地区,因此在从5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一千多年中,中国都处于经济中心与政治军事中心分离的局面。隋代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虽然同为基本经济区,但国家重心的发展趋势依然是从西向东。为了紧密联系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与北方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满足政治军事中心的需求,对于隋代政府来说,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运输干线,就成为极具战略重要性的政治举措和统治需要。而在中国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水路运输是经济、便捷的一种运输方式,因此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就应运而生。隋代大运河也促进了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繁荣。隋朝大运河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 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全长2700千米的大运河把中原同江南、河北和关中地区连接起来,初步形成以洛阳为中心,东北方向到达涿郡,东南方向延伸至江南的一条“Y”字形运河,在中国历史上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中原地区政治中心和华北地区军事重镇的内陆水运交通动脉。它不仅便利了江南财 物向洛阳、长安的转输,而且加强了隋朝对南方地区及河北、辽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控制,大大加强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此后唐宋时期中华帝国的发展巩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是这样评价中国大运河的价值的:“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