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HK$
96.8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HK$
49.5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內容簡介: |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1)》以新时代食品安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研究核心,探讨内容既包括粮食安全保障,减缓食物浪费机制,冷链食品、网红食品监管,高质量科普传播,食育体系构建等热点问题,也包括社会共治机制、餐饮行业智慧监管、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管理机制;既立足行业分析问题,也总结现状研究趋势;既梳理成就直面不足,也探寻原因提出改进;为全社会了解食品安全发展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
關於作者: |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管主办,作为食品安全领域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的媒体集群,现已形成拥有多个“”的立体架构:《中国食品安全报》是一份食品安全宣传主流媒体;中国食品安全网获得由国家网信办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以及《首都食品安全周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中国食品农产品产销电商大会、《食育周刊》、《国民营养计划》专刊、《食安系列》专版、食品安全联盟等多项品牌版面及高端行业会议。
|
目錄:
|
主报告
2021年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概述 吴永宁 孙娟娟/3
主题篇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风险对策报告 冯军 田明/21
浅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效性 严冯敏/38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研究 徐景波/52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陈萌山 孙君茂/70
中国食物浪费与减缓长效机制构建 刘晓洁 郝秀平/77
监管篇
冷链食品安全管控与可追溯体系建设 王晔茹 李宁/95
网络食品药品安全依法治理的积极探索 任端平 毛睿涵 郭泽颖/116
网红食品现象、问题及治理探讨 王伟国/136
餐饮服务环境卫生监管的长效之策——如何让餐厅经得起暗访? 张守文/154
智慧监管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中的作用与效能 栾润峰/171
坚持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研究制定更加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 张志强/186
行业篇
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罗云波/193
浅谈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 王思元/237
基于高质量科普需求的食品安全科学传播新模式 朱长学/255
构建中国特色食育体系的探索 李涛/269
植物基肉制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杜昱蒙/284
调查篇
国民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全国公众食品安全调查组/309
中国居民食品安全感报告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全国公众食品安全调查组/338
新业态和新场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全国公众食品安全调查组/354
公众网络健康素养与谣言辨识力对食品安全信心的影响路径研究 杨恒 金兼斌/383
附录
2020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403
|
內容試閱:
|
序
衷心祝贺《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1)》的出版!
食品安全不但关系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而且与人们对食品供应的信任,乃至与政府的公信力息息相关。中国的食品安全,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为出发点,经过了政府、食品和农产品行业、科学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近几年“稳中向好”的大好局面。然而,由于中国的农业仍以个体农民为主,中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居多。这种落后的农业和食品业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些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致病性微生物和化学危害(重金属、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等)的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过量等,会与社会的发展长期共存。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以非法获利为目的的食品掺假和欺诈也会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坚持社会共治,以创新推动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以科学为基础严格监管,加强可持续的科普,强化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此才能使食品安全水平更上一层楼,逐步缓解落后的农业和食品业产业结构与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对安全、高质量、营养与健康食品的诉求之间的矛盾。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编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1)》从产业、政府、专家多角度总结和讨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变迁与发展。其中包含了一些新兴的热点问题,如植物基肉制品、冷链食品、网红食品等,供读者了解信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公众网络健康素养与谣言辨识能力对食品安全信心的影响这一篇。因为,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的互联网舆情仍大多是负面消息和谣言泛滥,显著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任度。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科普。此文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建议,很有价值。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将每年出版,以便读者了解中国食品安全的发展趋势,也成为中国食品安全情况的历史见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
2021年10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