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科技人力资源反映的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科技人力资源是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核心资源。《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以“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系统论述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特征、趋势与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2章。上篇包括章至第七章,主要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截至2020年年底)、学科与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与性别结构及培养区域分布情况(截至2019年年底)进行测算分析; 下篇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主要梳理和分析了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环境、总量与结构变化的特点与趋势,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可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政府决策人员、科技管理人员阅读,也适合对科技人力资源及其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参阅。
|
目錄:
|
上篇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与结构
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测算方法
节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测算方法
一、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测算与调整
二、 影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估算的若干因素
第二节学科与专业结构的测算方法
一、 本科层次不同学科毕业生的折合系数
二、 专科层次不同学科(专业大类)毕业生的折合系数
三、 研究生层次不同学科毕业生的折合系数
四、 科技人力资源的学科结构测算
第三节年龄与性别结构的测算方法
一、 科技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的测算方法
二、 科技人力资源性别结构的测算方法
第四节区域科技人力资源估算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
节新增科技人力资源数量
一、 2019—2020年新增符合“资格”条件的科技
人力资源数量
二、 2018—2019年新增不具备“资格”但符合
“职业”条件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
三、 新增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
第二节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一、 符合“资格”条件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二、 不具备“资格”但符合“职业”条件的科技
人力资源总量
三、 影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若干因素
四、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科技人力资源的学科结构
节新增科技人力资源的学科结构
一、 2018—2019年新增科技人力资源的学科结构
二、 2018—2019年不同层次新增科技人力
资源的学科结构
第二节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的学科结构
一、 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学科结构
的总体情况
二、 截至2019年年底不同层次科技人力资源
的学科结构
三、 影响科技人力资源学科结构的高等教育
改革举措
第三节科技人力资源学科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 我国本科层次理工农医科技人力资源
培养比例居世界前列
二、 我国研究生层次理工农医科技人力资源
培养比例居世界前列
三、 我国专科层次理工农医毕业生比例居
世界前列
本章小结
第四章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
节新增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
一、 2018—2019年各学历层次新增科技
人力资源的数量
二、 新增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变化
三、 新增科技人力资源学历结构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
一、 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学历
结构的总体情况
二、 截至2019年年底不同培养渠道科技
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与性别结构
节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
一、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年龄
结构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学历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
三、 科技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第二节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
一、 2018—2019年新增科技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
二、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性别
结构的总体情况
三、 科技人力资源性别结构的国际比较
四、 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分布与区域流动
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区域分布
一、 2018—2019年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区域分布
二、 2005—2019年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总量的区域分布
三、 2019年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密度情况
第二节不同层次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区域分布
一、 2018—2019年不同层次科技人力资源
培养的区域分布
二、 2005—2019年不同层次科技人力资源
培养的区域分布
三、 2005—2019年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学历
结构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流动
一、 各省市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就业流向情况
二、 促进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相关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七章我国工学各大类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节2018—2019年工学各大类毕业生状况
第二节截至2019年年底工学各大类毕业生总体状况
一、 1986—2019年工学各大类毕业生总量分析
二、 1986—2019年工学毕业生阶段性分析
三、 按大类分析1986—2019年工学毕业生规模
第三节工学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学专业的设置变化
二、 新工科建设
本章小结
下篇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八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政策的新发展
节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一、 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给科技人力资源发展
提供了强大拉力
二、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人力资源政策
加速变革
第二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一、 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二、 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培养
三、 以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培养
第三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政策的新特点
一、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二、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三、 提升人才体系开放水平
本章小结
第九章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变化
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变化
一、 总量持续增长,增速放缓
二、 符合“资格”条件的数量持续增长,年增长
速度低于总量增长速度
三、 不具备“资格”但符合“职业”条件的
科技人力资源数量持续增长,增长
速度波动较大
第二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来源渠道特点
一、 普通高等教育作为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主渠道的地位不断强化
二、 网络高等教育近年培养科技人力资源的
数量和占比增加明显
三、 留学人员加速回流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三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密度变化
一、 密度不断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 年增长量有所提高,但增速放缓
本章小结
第十章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
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 核心学科科技人力资源比例上升明显
二、 工学背景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和占比多
第二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变化
一、 学历结构金字塔塔基缩小、塔尖增大
二、 学历结构未来将进一步优化
第三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变化
一、 年轻化特征带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
二、 性别比例更加均衡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二、 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四、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第二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
背景下继续增加
二、 不具备“资格”但符合“职业”条件的科技人力
资源在政策利好条件下将继续保持增长
三、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趋势将
进一步强化
四、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质量将在多种措施下
得到有效提升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未来展望
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一、 科技人力资源队伍不断壮大,但结构性
短缺依然存在
二、 科技人力资源质量有所提升,但服务科技
创新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 科技人力资源来源渠道广泛,但开发利用
效率仍不高
第二节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注重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推进科技人力资源
规模和质量不断优化
二、 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技
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促进科技
人力资源回流和用好国际人才
四、 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科技繁荣和
人才成长
本章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