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周本淳集(全八卷)

書城自編碼: 370053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周本淳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7019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3.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HK$ 86.4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HK$ 93.6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HK$ 94.8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HK$ 82.8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售價:HK$ 69.6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HK$ 117.6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HK$ 69.6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HK$ 477.6

 

編輯推薦:
周勋初(南京大学教授):本淳先生性格依旧,风采依旧,但年事已高,学问上更成熟了。他常来南京与程千帆先生等人讨论学问,还常到南京图书馆看书。我们常在馆中见面……他的坦率诚恳,他的正直热情,他的尊师重道,前时因其有违时尚而不被人认同,今日思之,当今又是多么需要这种精神的注入。
常国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和本淳学长接触的时间愈长,就愈觉得他学识的广博和精邃。这除了他好学不厌的因素之外,还因为他具有特强的记忆力和在文学方面的出众才华。正因为此,他才有大量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问世,才有大量创作的旧体诗词编印成册,并在同道中广为传诵。
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本淳先生是一位学术功底非常深厚、治学态度非常严谨的学者,我拜读他的每一部著作,都发现有本淳先生的创见和发明,给我以很大启发。所以我对本淳先生的学问一直是非常尊敬和佩服的。
陈祖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这十几部书中,有的以其知识广度和学术深度著称(《读常见书札记》),有的具有深湛的校雠功力(《诗话总龟》校点等),有的则是学识和才华的结晶(《唐人绝句类选》)。总之,这些大著问世之后在读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博得好评如潮。我个人更
內容簡介:
周本淳先生是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在古籍研究以及整理方面均有丰硕的成果。本书精编周本淳先生平生著作,包括卷、第二卷《蹇斋论文集萃》(分为5辑:刮垢磨光——校点古籍类、钩深致远——考辨立论类、指疵决疑——学术商榷类、咬文嚼字——词义辨析类、含英咀华——诗词赏析类),第三卷《离骚浅释》《诗词蒙语》《蹇斋诗录》《如何学好语文》等,第四卷、第五卷《诗话总龟》,第六卷《唐才子传校正》,第七卷《唐音癸签》,第八卷《唐人绝句类选》,附录有周夫人钱煦著《定轩诗词钞》、周先民编著《周本淳先生年谱》《周本淳著述总目》。
關於作者:
周本淳(1921-2002),1945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1978年到淮阴师专(现淮阴师范学院),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历任淮阴师专副校长、江苏省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新编全唐五代文》编委、全国师专通用教材《古代汉语》主编。著有《诗词蒙语》、《读常见书札记》,整理出版古籍《唐才子传》、《诗话总龟》、《小仓山房诗文集》、《唐音癸签》、《震川先生集》等,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目錄
总目次
卷 蹇斋论文集粹(上) 周本淳 著
第二卷 蹇斋论文集粹(下) 周本淳 著
第三卷 离骚浅释 诗词蒙语 蹇斋诗录 怎样学好语文 周本淳 著
第四卷 诗话总龟(前集) [宋]阮阅 编撰 周本淳 校点
第五卷 诗话总龟(后集) [宋]阮阅 编撰 周本淳 校点
第六卷 唐才子传校正 [元]辛文房 编撰 周本淳 校正
第七卷 唐音癸签 [明]胡震亨 编撰 周本淳 校点
內容試閱
总目次
卷 蹇斋论文集粹(上) 周本淳 著
第二卷 蹇斋论文集粹(下) 周本淳 著
第三卷 离骚浅释 诗词蒙语 蹇斋诗录 怎样学好语文 周本淳 著
第四卷 诗话总龟(前集) [宋]阮阅 编撰 周本淳 校点
第五卷 诗话总龟(后集) [宋]阮阅 编撰 周本淳 校点
第六卷 唐才子传校正 [元]辛文房 编撰 周本淳 校正
第七卷 唐音癸签 [明]胡震亨 编撰 周本淳 校点
第八卷 唐人绝句类选 周本淳 选析

整理前言
周先民

先父的著述选集终于要面世了。当此之际,我不由地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二百馀万字的《周本淳集》是对先父学术成就以及诗歌创作的集中展示,既为他一辈子投身其中的祖国学术事业增光添彩,也是对他人生及学术研究的好纪念。
小子学识浅薄,无法系统全面地阐述先父的学术成就,这里只能本着“非曰能之,愿学焉”的恭谨态度,对《周本淳集》作一个粗浅的介绍,希望能起到一点导读的作用。


校点古籍是先父治学的主项,能显示其博大精深之学识素养与精益求精之治学态度。他先后校点了《唐音癸签》、《震川先生集》、《唐才子传校正》、《小仓山房诗文集》、《诗话总龟》等五部古籍,重订了《苕溪渔隐丛话》。1992年受南京大学程千帆先生的委托,承担了皇皇二十巨册的《全清词·顺康卷》的审订工作。
古谚曰:“书经三写,乌焉成马。”古籍传承至今,经过多次翻刻抄印,鲁鱼亥豕之类的讹误在所难免;同时某些古籍作者囿于一己见闻,限于当时条件,也会出现以讹传讹、张冠李戴之类的舛误。所以刮垢磨光的古籍校点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学术工作。《唐语林》卷二云:“稷下有言曰:‘学识何如观点书。’点书之难,不唯句度义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先父跋涉其中,深知其难,除了慎之又慎,还更进一步,尽可能地“处处为读者着想,下笔时即如读者在旁,每一落笔,皆思如何使读者用力少而获益多”(《读校随感录》)。有渊博的学识做基础,有审慎的态度做保证,又始终站在“为读者着想”的立场,其校点古籍的学术水平似已不难推想。
先父在大量的校点古籍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独到的心得,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写有很多论述古籍校点问题的论文,皆为甘苦之言,心得之语,经验之谈。
万馀字的《读校随感录》,举出了古籍中存在的大量误校实例;同时又根据自己在校点古籍时解决疑难杂症的实践经验,先父提出了校点古籍时必须高度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要有时间观念,必须处处留心时间。从时间入手,就有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避免许多讹误。二是对地名、人名必须格外用心。古今地名同异变化极多,人名相同者、人名易混淆者亦不少,所以必须慎之又慎。三是对诗句、词律需多加注意,稍不留神,即可能张冠李戴,或句读出现错误。四是强调了追本溯源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避免讹误的方法,呼吁校点者既要提高学识修养,又要端正工作态度。因为勤能补拙,若能勤于翻检,追本溯源,自可减免讹误。值得强调的是,这篇论文在指出病症、挖出病灶的同时,还具体入微地将自己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一一展示了出来,从而使论文对古籍校点工作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指导性,又具有切实可行的示范性。
《吹毛索瘢,涤瑕荡垢——谈〈陈与义集〉校点问题》对中华书局校点本《陈与义集》从“校字失当”、“篇名误漏”、“人名失误”、“引号不当”、“失其句读”五个方面,举出校点六十五处失误,且给出正解。篇末“感想与建议”一节里,又语重心长地指出:“校点唐以后的诗文集”,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诗律及诗词惯用表达方式”,“注意时代及目录版本常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古人行文的习惯”。这三点皆为作者的经验之谈,对校点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
有原书可供稽查,有线索可供寻觅,稍为容易;而要发现原书的问题,纠正原书的错误,往往无迹可寻,无处着手,难度就更大了。要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有由博识炼就的学术敏感,还需要有追本溯源、一查到底的执著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
如《唐音癸签》引用“郑良孺”之说十四条,文献中竟全然不见其名。根据所引条文提供的线索,仅可推知其为明人。欲知其人其书,简直无从下手,阙而存疑似亦无不可。先父在多方查找无果后,却并未放弃,而是凭借学术敏感,断定此人名有误。于是覆检《明史?艺文志》,其中录有“程良孺”著《茹古集》八十卷。“郑”与“程”,音近易讹,遂循此再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查得程良孺著《读书考定》三十卷。此后先父又亲往上海图书馆查阅《读书考定》,通读一过,《唐音癸签》所引十四条果然尽在其中,遂订正了《唐音癸签》传抄过程中出现的一大谬误。
南京大学程千帆先生委托先父审订《全清词?顺康卷》,曾委派张宏生教授负责沟通、保障工作。张先生的文章《风俗本自淳》(载《追思录》)再现了先父审订《全清词?顺康卷》时的工作风貌,具体而生动:
他能在没有任何原始依据的情况下,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某一句是否有问题,这是长期积累的深厚学养而形成的直感,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有漏去整行的,有张冠李戴的,有漏去一字导致语意不顺的,有抄错一字导致平仄不符的,也有分不清夹注上下文而错行的……他所发现的这些问题,后来或经我核对,或经他本人核对,往往都能证实他的判断……有时复印件上的字迹模糊不清,要花很多时间查对辨认,辨认不出,就只能以空围“□”标识出来。但周先生敏感地发现,有时所谓“□”,其实并不是底本的问题,而是复印机和技术的问题,去原图书馆一查,果然如此。
博识造就的学术敏感,赋予先父一双火眼金睛,使他善于发现问题;追本溯源的执著精神,又使他从不轻言放弃,尽己可能地解决问题;而严谨的作风又使他慎之又慎,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核实材料,减少讹误。有这三点作保证,欲让其校点过古籍的质量不高,不亦难乎!


先父的考据文章,篇数很多,篇幅都比较短小,却有着他在治学方面读书万卷的大学问、轹古切今的大境界。
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收在《读常见书札记》(1990)与《考辩评论与鉴赏:〈蹇斋说诗〉之二》(1999)。前者早在1983年底就已编定。开头两篇,初稿写于1957年,其他六十六篇写于1979年至1983年间;后者则主要收入1984年以后发表的论文。
如果研究工作所依赖的文本存在作者、文字等讹误、混乱现象,那么学术研究势必就会基础不牢,所以考据工作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先父的这些考据性论文不是体大思精的掘井式的力作,而是于古籍丛林中漫步时的偶得,在时间上不为时代所限,在空间上不为专题所限,只是徜徉于常见的古籍之中,遇到碍眼之处,即去深究一下,考其真伪,辨其优劣,张皇幽眇,订补罅缺。从时代分期上看,有关先秦时期的五篇,两汉至唐前的十二篇,唐代二十二篇,宋代二十四篇,宋以后六篇,其他涉及今人古籍校点问题的九篇。从古籍分类上看,涉及经、史、集三大门类,而以诗话、诗文为主。其考据的范围之广、涉及的古籍之杂,解决的问题之多,在当代考据学林林总总的研究成果中,是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从性质上,约可分为四类:一是与古籍校点有关,二是考辨立论,三是学术商榷,四是辨析词义。第三类占了多数,它们有一个特点:以证据说话,分析则要言不烦,展示了先父学问博大的一面,从中可以领略到他那由博闻强识造就的火眼金睛,欣赏到他那在纠错答疑时,因胸有成竹而展现出来的游刃有馀的从容风度。“考辩立论”类型的论文,则更多地显示了其学问精深的一面,表现了其思维严密、视野开阔、善于分析与综合的卓越的思辨能力。
先父的考证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本着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敢于碰硬,并喜欢碰硬。比如《〈宋诗话辑佚〉有关〈诗话总龟〉条目补正》、《〈诗话总龟〉版本源流考略》两篇,都是与前辈权威学者郭绍虞先生商榷的考证性论文。《〈世说新语〉原名考略》一文,主要是针对号称收藏了唐写本残卷《世说新书》的日本汉学家神田醇及其推崇者罗振玉的。《王庭珪别号、贬年及生卒——〈宋诗选注〉有关王庭珪材料正误》则是与当代学术泰斗钱锺书先生商榷的。


《诗词蒙语》是一部厚积薄发、体大思精的诗学专著,是先父五十年间读诗品诗的结晶与授诗作诗的心得。它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从二十个方面,对古典诗词、尤其是近体诗的基本作法,诸如平仄、对偶、炼字、炼句、谋篇、题引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阐述;对近体诗的表现方法,诸如用典、象征、比兴、时地、情理等都作了切中肯綮的论述。其文字深入浅出,审核精要,可以说既是初学者读诗解诗的向导,也为爱好者开启了品诗作诗的门径。在论述方法方面,特别重视实证性,具有旁征博引、知识面广的特色。
研究古典诗学的很多,旧体诗作得好的研究者就不太多了;擅长旧体诗创作的学者,对古人写诗的甘苦、匠心、情思,自然更容易心领神会,搔到痒处。《诗词蒙语》之所以能做到实用性、实证性、学术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它既是一位长期从事古典诗学研究的学者的学术专论,又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旧体诗创作经历的诗人的经验之谈(本集收录他的诗集《蹇斋诗录》),故所言皆为本色当行的心得语。
进入新时期以来,古诗文赏析成为一大热门,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父也不例外,视普及古典文学之精华为己任,接受邀约为各种鉴赏辞典、报刊杂志写了大量的赏析文章。从广义上说,诗歌赏析文章也是一种诗学研究,是站在接受的立场,作微观的分析。一般说来,写作赏析文章的套路是,用优美的文辞,作浅显的阐释,学术的含金量相对较低。但是细读先父的赏析文章,不能不说,雅俗共赏的赏析文章也是可以含有高度的学术性的。他还特别注重阐释近体诗的格律特点,有意识地普及格律知识。所以这本书既是“术业有专攻”的学者的赏析,也是对诗词创作“甘苦寸心知”的诗人的赏析。

《周本淳集》的出版,不仅为祖国的学术大厦增添了砖瓦,而且较为全面生动地映现一位既是学者又是诗人的博雅君子的形象。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当代大家相比,先父的学术成果似乎不够壮观,似乎与他的学识才华不成正比。但如果了解到他青壮年时,只是一位课务繁忙并缺乏学术研究条件的中学老师;了解到他1958年被打成“右派”、被剥夺发表权达二十年之久这个背景;了解到他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产生于1978年五十八岁时调到淮阴师专以后,就会对他那手不释卷、博闻强识的当代鸿儒形象肃然起敬,就能切实地感受到他在当代学林中的存在意义。
为先父编一部文集的愿望,早就萦绕于心,不曾想这么快就能付诸实现。2012年9月,我应淮阴师院副院长张强教授之邀,前往文学院作学术讲演时,他向我郑重提出为先父出版选集的建议。他说:“这一方面可以集中展示与彰显周本淳先生的学术成果,表达淮阴师院对周先生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另一方面也可为今后文学院的发展做一个学术支撑。”其后他又多次拨冗与我细谈,对选集的大致规模及编排细节,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并为落实这件大事做了许多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现在,在其热情倡议、悉心指导下,《周本淳集》终于隆重出版在即。他在百忙之中,还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借此机会,对鼎力相助的张强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在我和小妹先林共同构想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由我汇辑完成的,但大姐先惠、大姐夫张俊、二姐先平、弟武军也都尽了力所能及的力量。十五年前,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曾合力编成了四十馀万字的纪念集《我们的父亲母亲——周本淳钱煦追思录》,此次又合力编成了《周本淳集》这部巨著(附录中有母亲的《定轩诗词钞》),先父母九泉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吧。
在整理过程中,得到了良师益友、日本南山大学教授蔡毅先生的切实指导,本书责编葛云波先生为提高本书质量,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这都是我难以忘怀而必须致谢的。
另外,我在本文以及《周本淳先生年谱》的编写过程中,参考或引用了许多先生的文字,谨一并致谢。

2021年11月,草于名古屋闲人斋


《周本淳集》
读校随感录(卷《蹇斋论文集萃》)

古人有言,书经三写,乌焉成马。校书如扫落叶,如拂几尘,可见疵误之难免。稷下有谚曰:“学识何如观点书。”古人所谓点书,指校其误字、正其音读及断其句读而已。今日校点古籍,为方便初学,率加新式标点,专名号、引号等,对阅读者使用愈便,对校点者要求愈高。稍有疏忽,动成谬误。近年既多涉猎此类标点本古书,教学之馀,又复从事若于校点工作。个中甘苦,略有会心。随笔札录,名之曰读校随感录,以就正于同好。然以偏处乡隅,难逢善本,就事论事,未能多方覆按,读者谅之。

时间观念
校书当求善本,宋椠元钞,既当珍若拱璧,然亦不可株守。有以时间推求,即可决其疵谬……强调时间观念,对辨别真伪亦有助益。如李白《草书歌行》所谓“少年上人字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者,自苏子瞻以来即言其非李白作。胡应麟《诗薮》独能从时间着眼有说服力。《怀素自序帖》作于大历十二年丁已(777),历举当时名诗人如卢象、钱起、戴叔伦之流而不及李白,此时白卒已十五年。李白诗名远在诸人之上,若白有此作,怀素当必置之前列。《怀素自叙帖》于白死后尚未题李白之名,即可推定所谓《草书歌行》必非李白作也。 又如戴叔伦诗中有题为《冬日有怀李贺长吉》(《全唐诗》卷273),王琦《李长吉诗歌汇解》采入“首卷”,全诗如下:
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夜郎流落久,何日是归期?
按戴叔伦大历中已著诗名。据两《唐书》有关材料推算,应卒于贞元六年,其年李贺始生。且李贺亦无流落夜郎事,此题必误。可能为怀李白而作。
重视时间观念,对说部诸书之歧误,亦可借以是正。如修订本《辞海》土部“坦率”条云:
 粗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十《海叙不遇》:宋济老于辞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落官韵,抚膺曰:“宋五坦率矣。”由此大著。后礼部上甲乙名,明皇先问曰:“宋五坦率否。”
按王定保此条实采自唐李肇《国史补》卷下,而有错误。《国史补》云:
宋济老于辞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落官韵,抚膺曰:“宋五又坦率矣。”由此大著名。后礼部上甲乙名,德宗先问曰:“宋五免坦率否?”
两相比较,《国史补》多“又”“名”“免”三字,意味深长。《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载此事,文稍详,云出《卢氏小说》,亦作“德宗”。而“德宗”、“明皇”时代相去数十年,究竟孰是孰非,稍加稽考,即可判明。 按宋济与符载、杨衡同读书于蜀之青城山,杨衡、符载又与崔群同隐庐山,《唐诗纪事》卷五十一载有明文。崔群与韩愈同时。柳宗元之《柳河东集》卷三十五有《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可见宋济同时之人,与韩柳相接。宋济无缘得于明皇时“老于辞场”。故此条自应从李肇《国史补》作“德宗”。李肇为元和中人,与宋济时代相次。举典溯源,《辞海》自当引《国史补》。且王定保误“德宗”为“明皇”。稍有时间观念即不致误引《唐摭言》为证矣。又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八,以为德宗当为宪宗,理或宜然,总非玄宗时事也。
地名 人名
古今地名同异变化,更仆难数。且昔人行文从简,往往不署其为州为郡为县为邑,故不能轻于论断。李一氓同志《花间集校》用“诸佳本详参互校,不泥古,不矜秘”(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说明》)在若干校本中洵推矜慎。然于地名鉴定亦有可议者,如温庭筠《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秋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李校云:“‘京口路’鄂本、汤本作‘西陵路’。按京口在今镇江,西陵属今湖北,承上‘海月’‘岛烟’句,作‘京口’是。”
按“西陵”若指县名则在湖北或河南。诚与“海月”“岛烟”无涉,然诗词中用“西陵”亦可为镇名。如《文选》卷二十五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中云:“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贻湄。”刘履《风雅翼》(亦名《选诗补注》)卷七:“西陵一曰西兴,在今萧山县。”
唐刘长卿《送人游越》诗云:
西陵带潮处,落日满扁舟。
《极玄集》卷下灵一《酬皇甫冉西陵见寄》云:“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宋宋次道《送客西陵》诗末云“梦魂应绕浙江东”。苏轼《钱唐六井记》首云:“潮水避钱唐而东西陵,所从来远矣。”可见温之前后诗人亦用“西陵”为镇名,苏词所谓“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者即其地,与“海月”“岛烟”正相呼应。故温词《更漏子》“西陵”“京口”不妨并存,李校于此似欠详审。
注意地名结合诗人经历,亦可有助于辨明作者。如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有钱起《江行无题》百首五绝,实为其曾孙钱珝之诗……依违两可。实则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二结合人地经历,定为钱珝,已判然无疑。胡氏曰:
 钱珝,起之曾孙也。起释褐校书,终尚书考功郎。珝官历中书舍人,掌纶诰,后坐累贬抚州司马。其《江行》绝句百首正赴抚时途中所作也。珝有他文载《英华》中云:‘夏六月获谴佐郡,秋八月自襄阳浮舟而下。’今其诗有:‘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及‘好日当秋半’、‘九日自佳节’等句。其官、其谪地、其经途、其时日,无勿与珝合者,起无是也。
人名、地名加专名线,至便读者,然略不经意,反成讹舛,贻误于人。姑举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组校点之《容斋随笔》为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