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內容簡介:
本书基于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在总结目前国内外文化中心建设、文旅融合研究现状及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全国文化中心的意义及内涵;采用专家打分法等完成了文化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走向市场驱动的文旅融合模式;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活化机制、文化市场的旅游推拉机制、文化价值的旅游共创机制、文化推广的旅游传播机制四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背景下的文旅融合机制;后针对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以上四大机制的对策建议。
關於作者:
邹统钎,南京大学博士,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长城学者”与“四个一批”人才。研究领域为文化遗产管理、文化旅游发展政策等。任《旅游导刊》、《今日国土》副主编,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世界遗产》等编委。
目錄 :
章文化中心建设目标及文化和旅游融合现状/1
一战略目标/1
二建设现状/5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现状/11
第二章文化中心与文化和旅游融合文献综述/16
一文化中心/16
二文化和旅游融合/73
三国际经验借鉴/94
第三章文化中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102
一原则与流程/102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103
三构建评价模型/118
第四章文化中心竞争力评价体系/133
一选取评价对象/133
二搜集数据/137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140
第五章文化中心建设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机制研究/154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活化机制/154
二文化市场的旅游推拉机制/175
三文化价值的旅游共创机制/187
四文化推广的旅游传播机制/197
第六章文化中心建设的文化和旅游融合路径/205
一北京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活化路径/207
二北京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推拉路径/210
三北京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价值共创路径/214
四北京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传播路径/218
参考文献/222
后记/240
內容試閱 :
前言
文化中心城市是指文化实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其不仅拥有厚重的文化资源,也拥有雄厚的文化产业经济实力,且具备完善的文化设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的开放水平、国际化程度和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在区域内具有引导、带动、服务和示范功能,对区域文化发展起着枢纽作用,主导区域间的文化资源,以实现配置。
在文化中心建设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存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活化机制、文化市场的旅游推拉机制、文化价值的旅游共创机制与文化推广的旅游传播机制四大机制。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四大机制实现路径为:基于场所精神塑造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构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运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活化机制,推动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要素的枢纽和调配中心;基于价值网络构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建设北京文旅小镇,依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推拉机制,推动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要素的枢纽和调配中心;基于创意空间集聚,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运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价值共创机制,推动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要素的枢纽和调配中心;基于舞台再现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大型实景演出,启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旅游传播机制,推动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要素的枢纽和调配中心;基于主题文化演绎构建主题公园,推动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要素的枢纽和调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