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人际舒适心理学 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

書城自編碼: 370004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日]加藤谛三[かとう たいぞう]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116806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8.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观鹤笔记.全三册
《 观鹤笔记.全三册 》

售價:HK$ 179.3
Hello算法
《 Hello算法 》

售價:HK$ 155.8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HK$ 93.6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HK$ 82.8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售價:HK$ 110.4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售價:HK$ 59.8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售價:HK$ 95.8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售價:HK$ 17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9.4
《 告别不安 发现自我找回安全感的心理学 》
+

HK$ 59.4
《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哈佛导师引你寻找失眠背后的自己 》
+

HK$ 77.9
《 焦虑症的自救2 实战篇 一部写给全世界抗焦虑战士的随身手册 》
+

HK$ 64.7
《 焦虑症的自救3 演讲访谈篇 》
+

HK$ 220.4
《 焦虑症的自救系列 套装全3册 》
+

HK$ 135.0
《 再见,压力 》
編輯推薦:
不论你是否喜欢社交,人际交往永远都是无法避免的。当你烦恼和他人的关系,痛苦和他人的沟通,却又避无可避时,该如何自救呢?
这是一本专治人际关系烦恼的书。享誉世界的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用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50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帮你告别社交带来的痛苦。
通过这本书,你将深入人际相处中自我与关系的盲区,拿回幸福的主动权——通过关系,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重塑关系。
-------------------------------------------------
社恐、讨好、憋屈、愤怒、被误解、被损害、被忽视、付出没有回报……人际中的伤,你遭受过多少?影响日本半个世纪的国民心理大师、哈佛导师加藤谛三说:要解决人际关系中的不满,就要发现自身根本的欲求。
※来自哈佛教授的权威研究
※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去看人际关系
※深入自我与关系的盲区,做回舒适的自己
※心理学经典畅销著作
內容簡介:
你是个时常为人际关系所扰,感觉受伤的人吗?你觉得不被他人理解和接纳,而他人觉得在你这里无法获得所求和所需,彼此好似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无论怎么努力,心都无法传达。日本国民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有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这本书正是针对人际关系的烦恼所写。在书中,你会看到有50多年咨询经验的加藤教授,如何将精神分析的视角运用到各种人际现象中。他以大量咨询故事为例,穿插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时而带你看看自己,时而带你看看对方,帮你理清人际关系烦恼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本书,你将获得这些:告别不痛快的关系,改善沟通,认识自己,看清错误的人,释放压抑,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
關於作者:
[日]加藤谛三(かとう たいぞう)
1938年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
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栏目《人生问题咨询》的主持人长达半个世纪,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绶章”大赏。
著有《告别不安》《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情感暴力》《与内心的冲突和解》等众多经典畅销作品。
目錄
序言
章 不会沟通产生的痛苦
了解自己的心声
与感觉舒服的人沟通
怎样找到值得信任的人
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
“为人”即是“为己”
不要试图把鳉鱼变成鲸鱼
承认自己的孤独
不要被别人卸磨杀驴
知道自己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麻烦一大堆的人
通过“和谁交往”看清自己的内心
讨厌一个人的深层次心理
让你发现真实自我的人
你重视什么
和身边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打好交道就好
对所有人都不满意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自我实现是良药
即便是失败的人,也可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象别人的痛苦
将失败与成功联系在一起的态度
承认“我的选择”

第二章 “受伤的总是我”的深层次心理
自我毁灭型的人
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不被想要讨好的人喜欢的理由
你很在意,但他并不在意
很努力却不被理解
人生充满压力吗
强烈渴望被表扬的人
恐惧可以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对“辛苦”的认知差异
理解对方内心的恐惧感
为什么越努力越痛苦

第三章 你身边那些让你团团转的自恋狂
不让“自己”占据你的整个大脑
大惊小怪的人
超越现实的神经症倾向的要求
自恋的人的努力
只有用心面对才能收获回报
为什么一直努力却没有成果
一定要成为主角的人
让别人为难的“错误的热情”
怀有被害意识的加害者
培养宽容的性格
总是生气的理由
不要总觉得“好痛苦”,而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第四章 释放不断隐忍的自己
在治愈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能量
“应该”的心理在不断地让人痛苦
告诉自己“不被认可也没关系”
不要接受母亲的依赖心理
“好孩子”的认真会把自己赶入困境
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不要轻易说“好”
不要搞错自己的位置
缺失自我的人
当你承认痛苦的原因时,你会变得轻松
接受自己的人生
接受现实的自己
当你想要说别人坏话的时候
你所在的地方不是战场

第五章 不会令人痛苦的“待人的距离感”
没有苦难的人生并非就幸福
吐露心声也要有限度
做好“被拒绝很正常”的觉悟
如何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对别人没有兴趣的人
鉴别是否是真正的理解者
感受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不要接近那些渴望被安慰的“可怜人”
你改变了,对方就会改变吗
不要因为抽象的烦恼而痛苦
接受自己的过去
总是退让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考虑
过度放大别人的批评
大家都很痛苦
争执背后真正的课题
不畏惧对立
明确地表达“好”或“不好”
感到愤怒的时候也可能是机会
知己四人足矣
能够让关系更加密切的魔力语言

第六章 通往幸福的近路
履行对自己的义务
承认自己痛苦的理由
现实站在你的一方
从说“对不起”“谢谢”开始
放下面子一切都会顺利
为了成就满足的人生
坦然面对好恶的情感
重新获得成长的能量
不再勉强自己
后记
內容試閱
序言
人因为心态不同,或将变得痛苦,或将变得快乐。话虽如此,可心态并不能任由个体自由切换。
痛苦就是痛苦,快乐就是快乐。从小经历过很多快乐的人和在痛苦经历中成长起来的人,大脑中形成的神经回路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心态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这个世界上,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直被鼓励的幸运儿,也有被不断否定的可怜人。这两种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都是命”。因为有些人即便人生价值被否定,不断接收到消极的信息,也有让自己幸福的活法。
如果让鸟儿像鼹鼠一样生活,那么鸟儿就会变得不安。不安是生活方式出现问题的红色警示灯。
人们在做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时, 一定会感到不安。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就一定能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活法。
一些有神经症倾向的人和容易烦恼的人,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懂得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无法了解对方,不清楚自己的立场,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不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就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这样眼前的路自然就开阔起来。如澳大利亚精神科医生贝兰·沃尔夫所言,让你烦恼的并不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今天的烦恼是过往所做事情的结果。如果清楚自己过往所做的事,那么就能够知道自己今后要做的事,这样眼前的路也就自然地开阔起来。
总体来说,不断感知到烦恼的人是无法适应人际交往的人,无法自然地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人。
因为无法自然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所以不能树立适当的目标,以至于让过往所做的努力成为徒劳的付出。
总有一些人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回报,那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脱离了与他人的联系。
有些人总是固执地认为“我没错”,并且埋怨别人,抱怨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样的话语透露出,这个人的世界在变得越来越狭隘。
这是一本献给有上述情况的人的书,希望他们能够发现好的自己,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为他们开拓新世界的书。
为何你总是因为人际关系感到愤怒?如果能够弄清楚原因,那么你的人际关系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为什么你总为 “没有人理解我”而烦恼?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你自己,心理医学上有所谓的“没有人理解我”症候群。因为你总在跟自己较劲,所以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因为不了解自己,导致无法与他人顺利沟通,以及将人生想象得过于简单。
因此,只要你还生活在社会中,由人际关系引发的麻烦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所以你经常会有此感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无法顺利地与他人沟通的人,努力得到的成果永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这类人的内心会变得狭隘,而“内心狭隘的人很容易向困难低头”。
一直认为“受伤的总是我”的人,一般来说会有很多诉求。 比如,对自己周围的人要求很多,被动型愿望也十分强烈。
被动型愿望简单来说,就是“依赖”。依赖别人,当别人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时,他们就会感到不满。他们会不停地抱怨 父母、爱人没有为自己做这个,老师、朋友没有为自己做那个。
这种依赖他人的诉求会转而成为被害意识显现出来。随之, 因为这种被害意识而不断烦恼的人就会一直觉得“对方根本没有把我当回事”“这个人一点也不理解我”“大家合起伙来欺 负我”“就我吃亏”。
认为“我没错”“受伤的总是我”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周围的人多么过分,并且他们总认为只有自己是受害者,只有自己是正人君子。
他们通过扮演牺牲者的角色来保护自己已经受伤的自尊。 同时,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地试图用这种牺牲者的角色来治疗心中的伤痛,以致到后反而把自己送进了死胡同。
这种“被逼到绝路”的感觉会引发憎恨的情感。无力感往往与憎恨关联甚深。
当你感到“没有办法改变现状”的时候,憎恨的情感就会被无限放大。当你不停地抱怨“受伤的总是我”的时候,就是在向周围的某个人表达你内心的憎恨。尽管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但这种憎恨的情感会让你失去它们。所以,当你不停地强调“我没错”“受伤的总是我” 的时候,你身上的魅力和潜在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流失。

章 不会沟通产生的痛苦
了解自己的心声
与人沟通的步,就是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再去聆听别人所说的话。
聆听他人的心声就是柔和地打开自己的内心。患上神经症的人,内心已经僵硬,无法聆听对方所讲的事情。
内心柔和意味着有自我实现的姿态。只有把生活过得有意义的人内心才是柔和的。如果是具有攻击性的人,特别是那些试图从别人那里获得利益的人,他们是无法安静聆听的。怀有敌意地聆听他人的心声,是无法让别人打开话匣子的。
沟通能力强的人很少对他人怀有敌意。因为在自恋心理被消化的同时,依赖心理也被消除了。
“聆听”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做好却非常困难。就比如,总有一些母亲以母爱为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认为自己的做法就是对孩子好的爱的方式,不去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她们将孩子裹挟进自己的想法中,不去承认孩子的个性。不过这样的母亲仍然认为自己已经聆听过孩子的想法了。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言语所要表达的含义。
当别人对你说“请表达一下你的意见”时,你照做了,但可能反而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你怎么总是抱怨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听对方讲话的时候,会夹杂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矛盾。而这些人还认为自己在聆听他人讲话,认为自己的内心是面向周围的世界敞开着的。
没有亲密朋友的人一般都没有学会正确聆听他人的话,但在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聆听别人的话,前提条件是自己有健康的心理,也就是说,自己的内心没有不安与敌意,也没有虚荣与攀比。只要内心产生虚荣与攀比,就很难正确聆听对方的话以及理解对方要传达的意思。
总而言之,了解自己是与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才能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同样,当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时,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有这样的需求。
如果连自己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的话,又何谈理解对方的需求呢?

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
对沟通没有信心的人容易交错恋人和朋友,因为他们往往选择一些能够拿出来向别人炫耀的人作为恋人或朋友。
意识不到自己在与有问题的人交往的人,大多也是没有意 识到自身问题的人。两个这样的人的交谈完全不能称为沟通。 仅仅是来言去语,两个人却互不了解。
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无法了解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人其实也看不到别人。一个人要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对方。
总有人感慨“没有人理解我”,和自己不了解的人打交道,又怎么能期待别人去理解你呢!希望别人理解自己的话,那就只能和自己了解的人交往。感慨“没有人理解我”的人多数是一些不了解自己的人。
有一些男性意识不到自己对母爱的渴望。这样的男性喜欢上某个女性,这个女性也在渴望男性的爱,两个人就这样恋爱了。 但是因为双方寻求的东西并不一致,所以沟通很容易出现问题。 时间一久,双方就都会感到焦躁,随之就会觉得“他(她)根 本不理解我”。
无法接受真正的自己的人也无法接受他人,无法认可真正 的自己的人其实也不会被他人认可。也就是说,严重自卑的人之间是无法交流的。因为彼此都想要彰显自身的存在,所以无视对方的需求,达不到有效的沟通。
孩子无法和以恩人自居的父母交流。因为父母想要孩子感恩,孩子希望父母给予爱。
在发生严重的矛盾时,我们其实需要考虑的是自己不理解对方哪里,对方没有理解自己的哪部分。矛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互相忽视。
贝兰·沃尔夫认为,人往往会对对方无意识的行为产生反应,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满往往就是由此导致的。
从我们自身分析,有一个我们“自以为的自己”,我们能意识到这样的自己,但别人并不对我们“自以为的自己”产生 反应,而总是对那个我们“看不到的自己”“意识不到的自己”产生反应。总是感慨“没有人理解我”的人,无法获得别人对他“自以为的自己”的反应时,往往会十分懊恼。
我们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是“自以为的自己”的话,人们应该更同情我们。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对我们“看不到的自己”做出反应,所以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认同我们,也不会安慰 我们“太不容易了,好厉害”。

不要试图把鳉鱼变成鲸鱼
把鳉鱼放进大海,那么它一定活得很痛苦。处在鳉鱼的视角看,一切都是令人不愉快的。
但是,“我这样做是为了对方”这样的想法也并非完全是错误的。成为这样执着于自我的人,是有一定原因的。
如果鳉鱼父母不教给孩子“鳉鱼有很多优点”,而是想努力把他变成鲸鱼,这样的努力注定会失败,孩子也会很痛苦。
如果孩子是鳉鱼,就不要试图把他改造成鲸鱼,重要的在于教给孩子“鳉鱼有很多优点”。这样的话,鳉鱼就不会想要进入鲸鱼的世界。
今天,很多人像大海里的鳉鱼一样处在错误位置,就是因为在小的时候没有人告诉过他们“鳉鱼有很多优点”。
得抑郁症有多种原因。抑郁症患者会问自己“有没有人曾经真正考虑过我的幸福”,他们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吗?至少在他们20岁之前,似乎没有人认真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过他们的幸福。
他们一定也被期待过,但是这种期待是从期待者的视角出发的。一直以来,他们总是被期待成为并不是他们的人。有的时候,那些期待甚至超出了实际。
然后,那个并不是“真正的自己”的他们不断成长,也不断痛苦着。而那个对他们抱有超出实际的期待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幸福,所以才无视他们的实际情况。而且,那个抱有期待的人并不爱被期待的人,因为如果爱的话,一定会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
真正喜欢孩子的人一定会知道孩子想要什么。
被予以超高期待的人,不但不被抱有期待的人喜爱,而且被对方忽视了“实际的自己”。即便如此,他们还要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拼命地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人。
在你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拼命地想要变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人,而做着无用功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厌恶自己,没办法再尊重自己。
无法爱自己的人是无法相信别人的爱的。因为他们无法相信自己被爱着,所以就不断想要得到别人爱着自己的证据,勉强自己扮演一个被别人爱的人。这样做就是因为想要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