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社会治理丛书选择该领域的经典著作。对我国安全机制的构建具有参考借鉴意义,顺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制的需要,能对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套丛书由西南政法大学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翻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专业积淀,保证了图书的国际视野,又兼顾了中国的实际。
|
內容簡介: |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法律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再局限于从一国范围内来看待的问题。跨国法律秩序影响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边界和市场,权力的分布,职业的角色,提供了新的框架。本书有助于理解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跨国法律秩序对一国政治的影响与冲击。本书考虑了不同尺度的国家变化以及决定这些影响的因素,借鉴了不同国家中社会科学和法律界学者关于跨国法律秩序研究的观点。书中的案例也显示出跨国法律秩序与国内法律及机构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在不同国家间如何解决洗钱犯罪、银行腐败、竞争、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
關於作者: |
Gregory C. Shaffer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法学院的教授,他学术方面的主要兴趣是跨国法律问题及实践研究,就跨国法律比较和WTO法规方面发表了多篇论文和专著。
|
目錄:
|
目录
章 跨国法律制度体系和国家变革
第二章 国家变革维度和决定因素
第三章 差异中的相似:巴西和阿根廷反洗钱法中的跨国法律程序
第四章 国家设计师:东亚地区的国际组织与国家重组
第五章 新自由主义、跨国教育规范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支出
第六章 药品获取与南非的国家变革
第七章 城市供水服务监管制度比较
第八章 跨国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
內容試閱:
|
我们生活在一个跨国主义时代。虽然一直如此,但跨国主义的程度却在加深。举例来说,美国的法律主要来自帝国,从远的来说,它们源自罗马帝国,就近的来讲,它们源自英国以及英美法系的传承。到了现在,它们则反映出跨国经济和文化互动的增强,这也引发了国际性、地区性及双边协议的增长,监管网络与机构的激增,推动和促进了法律和制度的改革。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就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了这种跨国主义,虽然有时我们会欣然接受,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因为跨国主义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秩序和身份而忧心忡忡。我们的法律和司法体系反映出我们对自身和所处群体的看法。随着各国间法律迁移的加强,我们可能会对此产生焦虑情绪。例如,在联邦法庭上援引其他国家或者国际性法律条例和司法判例,会引发美国人的不满,就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所有领域的法律规范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传播这些规范的不是规范本身,而是行为人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无论是否具有约束性,规范有时会被收入国际条约。有时还会通过非正式渠道传开,如:政府官员的官僚系统;个体行为人(商业代表、非政府背景的活动家或专业人士)的跨国网络;以及二者的综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影响或控制特定领域的跨国法规规范。如果跨国法规相对清晰、连贯,且能被接受,那么跨国法律秩序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而当法规不够清晰连贯时,跨国法律秩序就会具有太多偶然性,且更加脆弱。然而,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跨国法律规范在各国间的传播情况不尽相同。它们是在跨国法律程序中得以建立、实施和传播的。这种跨国法律程序往往会与本国和当地的法律程序产生对抗,并很可能会限制、改变、解释或适应某条跨国法律规范,从而促进对该规范的重新评估。换句话说,就是对跨国法律规范的修改进行反馈。
本书认为,在如今庞大的法律领域内,如果不了解跨国法律制度体系,任何人都无法理解国内法律变化与法律实践。如果将跨国问题抛开不谈,你能发现截然不同的司法情况。理解跨国法律程序集中性的方式,就是通过涵盖相互独立的法律领域的实证研究,来解决跨国立法及国家司法实践的问题,并让它们彼此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为了理解跨国法律制度体系,不仅需要评估国际和跨国法律规范的发展(这也是大多数国际法律专家学术研究的重点),而且还需要关注它对国家法律体系的影响。这些研究可以看作是在单一的社会法律框架内,融合了国际分析和法律比较分析的研究,也可看作是综合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两本重要的社会法律研究书籍与此话题相关,可参看Halliday & Carruthers(2009)(本书主题为破产法的全球化及其在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接受程度);Merry(2006a:29)(“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将研究重点放在一个问题上,如亚太范围的五个地区和联合国大会的性别暴力抵抗运动、跨国非政府组织的激进主义,以及学术、法律和社会服务领域的观念和实践交换”)。
虽然跨国法规、跨国法律程序和国家变革这些术语用得越来越多,但当务之急仍应是清晰区分其概念,并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关于“法律移植”(legal transplants)的概念和操作,在比较法学者与社会法学者中间一直存在激烈的论战(Nelken & Feest,2001)。然而,威廉·特文宁(William Twining,2005:237)曾在文中指出,“也许文献中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它很少提到实际影响的具体情况。”而本书旨在阐明概念研究,并给出实践依据。本书开篇就提供了一个社会法律分析框架,对跨国法律程序及其深层含义,以及它对国内的各种影响进行实证评估。接着,作者介绍了五个研究案例,分析跨国法律程序在六个监管领域产生的不同影响。本章为介绍性章节,阐明了跨国法规、法律程序和法律秩序等概念,同时介绍了一些研究跨国法规时曾使用过的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用到了这一具体的研究框架,同时,研究框架也是为案例研究服务的。这样,本书给出了一个例子,我曾在其他地方称之为“特情分析”,这种分析涉及实证研究、抽象理论研究和现实世界评估(Nourse & Shaffer,2009;Shaffer & Ginsburg,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