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946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孙晓玲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504403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0.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Hadoop大数据集群部署及数据存储项目化教程 》

售價:HK$ 57.6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 作家解玺璋文化随笔 溯源北京文脉,追摹文士遗风) 》

售價:HK$ 57.6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

售價:HK$ 114.0
Xilinx FPGA权威设计指南:基于Vivado 2023设计套件
《 Xilinx FPGA权威设计指南:基于Vivado 2023设计套件 》

售價:HK$ 237.6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售價:HK$ 153.6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售價:HK$ 129.6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售價:HK$ 69.6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售價:HK$ 143.8

 

內容簡介: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高职院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自身特色、增强学生获得感的需要。本书分内涵探究篇和实践融合篇,前者充分挖掘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后者则阐述新时代工匠精神系统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關於作者:
孙晓玲,法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曾获省级教学类比赛“一等奖” 、“深圳市优秀教师”、 “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奖项荣誉。 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十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錄
绪论
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探究篇
章工匠精神词源探究与界定不足
第二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传统内涵
节中国古代工匠与工匠地位
第二节传统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第三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革命内涵
节劳工神圣——传统工匠文化的一次改良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工匠文化的革命改造
第四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
节改革开放对中国劳动环境与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当代工匠精神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外来内涵
节天职观和新教伦理对西方职业观念的形塑
第二节德国工匠精神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美国工匠精神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节日本工匠精神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六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本质与未来
节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本质
第二节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未来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篇
第七章“大思政”格局与高职工匠精神培育
节高职院校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认知调研
第二节“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思路
第八章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节理论路径:“四维四观”设计
第二节实践路径:“八个统一”与“寻匠悟道”
第九章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的内容耦合
节工匠精神培育与“基础”课程的有机融合
第二节工匠精神培育与“概论”课程的有机融合
第十章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融合
节作为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
第二节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
第十一章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节作为教改理念和策略的课程思政
第二节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第十二章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研究绪论绪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工匠精神”逐渐成为风靡中国的词汇和概念,它不仅被纳入政府公共政策话语体系,与中国产业升级换挡、国家自信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甚至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等宏大目标关联紧密,而且几乎在不到十年间,高频次地出现在众多企事业单位的价值追求之列。若说“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精神符号,实无夸大。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十九大报告、“十四五”规划等不断提及,全国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弘扬工匠精神。不同人基于不同立场、背景与诉求,对其进行不同的界定。各类团体组织,根据机构内在或外在的需要赋予其内涵。这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工匠精神”是个被随意解读的概念,那么它就会像网络流行语一样,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于无形。这绝非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初衷。政府话语中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其内涵与本质,应该需要严谨构建与解读,工匠精神的弘扬与落实则值得系统探究。笔者来自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承担起培育并弘扬工匠精神的使命,是笔者的团队从2016年就开始关注的话题。因为无论是从实现政府“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目标、“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要求来看,还是从行业专家就高职教育目标与本质的研判来说,加强工匠精神教育都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正如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前会长李小鲁所认为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工匠精神培育,应该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话题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意义驱使笔者做了一些前期相关调研,发现在高职教育领域同样存在对工匠精神不作严谨界定和探究,只谈其重要性的现象。可是如果不对工匠精神内涵进行历史性、现代性和系统性的挖掘,就不能回答如下一系列疑问:工匠精神只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吗?工匠精神培育就是回到过去,学习忠孝诚信的执着吗?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文化还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塑造具有何种影响?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表现形式有本质差异吗?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做好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2018年,笔者和项目团队成员对全国有代表性的二十多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定量调研,结果发现:工匠精神培育已列入多数高职院校的顶层管理文件,但是落实程度和落实质量参差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通过何种有效的方式贯彻,怎样实现系统可持续性,实际的探索并不理想。本书旨在做精细化的理论内涵探索和实践融入路径的探索,希望能为高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献出绵薄之力。一、问题之提出及其研究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它表明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基础上,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条件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因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贯彻“质量、效益优先”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供给侧改革,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弘扬,对于质量强国,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培固民族价值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还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望历史,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匠人文化,但是匠人文化是否就是今天我们要培固的工匠精神?专注、守正、精益求精是传统匠人文化的内核,但是它的保守性、内向性和阶级性,真的适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吗?真的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积极力量吗?无疑,工匠精神要想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人的职业价值指引,必须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对此学术界和教育界责无旁贷。2017年,教育部关于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六点要求,分别是“学起来”“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客观上为高职院校学习与弘扬工匠精神指明了方向。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工匠精神,教育界立刻刮起培育工匠精神的旋风,但至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如何系统地、有计划地开展工匠精神培育,以及为什么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培育应该和高职教育的哪些目标相契合,该通过哪些途径、采用什么方式达成契合目标等,则缺乏系统理性科学的探究。结果“学起来”“传起来”是有了,但是“研起来”“实起来”方面有待加强。调研发现,思政课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但是工匠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研究与实践,尚且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教育容不得浮躁,需要理性探究工匠精神的内涵,调研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现状,思考高职院校可以在哪些方面将工匠精神培育真正落实下去。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工匠精神”一词属新词,高频使用是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但是与之相关的叙述与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2020年稍有回落。从2016年到2018年,绝大多数的期刊研究论文,对“工匠精神”只作简要界定,似乎工匠精神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约定俗成的概念。还有不少文章将工匠精神等同于提高企业效益的工具或手段,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停留在功利性的价值指标。还有些个人或机构用“短、平、快”的方式,趁着“工匠精神”热,迅速出版了多本与之相关的图书,多采用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的管理案例,辅之以少部分国内知名企业或成功人士的案例,结果在管理领域吸引了不少受众。不能说这类图书毫无价值,毕竟它们能让那些对工匠精神毫无了解的人形成宏观概念,但是它也可能造成人们对工匠精神理解的简单化或片面化。从社会现实出发,固然不能完全离开功利性目标谈职业动力,即使员工是为自身利益而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对企业来说也是福音,但是这种动力是否可以经受非物质的考验?是否可以持续,终指向何方?如果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外延深入探究,将工匠精神解读简约化,无视其本质与灵魂,仅仅通过列举一些国内外成功人士和成功企业的案例,能否持久激发员工的职业热情?事实上未必。这类现象被李小鲁批判为“过于庸俗表浅”。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5期。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刘永春博士专门撰文论述过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职业教育专家庄西真教授从地域、时空、领域、层次四个维度分析了工匠精神内涵。吴潜涛:《劳模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工会信息》2014年第10期;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5期。这些研究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入探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从2018年开始,笔者团队开展工匠精神内涵构建研究与相关实践探索,也是基于这一现实——中国工匠精神研究还有深入系统的空间。2016年之前,虽然直接与工匠精神关联的研究较少,但是相关研究还是不少的,以与职教相关的职业道德研究为例,便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我国近代职教创始人黄炎培就非常推崇在职教中贯彻“尊重劳动”“职业平等”“为群服务”等理念。黄炎培:《黄炎培职教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在中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早期,共产党人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与宣传,特别是将反对剥削、“劳动光荣”等理念注入生产与学习中。参考20世纪30—60年代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之后,高职教育复兴,初走了一段“重器轻道”的片面道路,到21世纪初,教育界开始认识到这种培育方式的局限性,学者们呼吁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张铃:《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特别是职业道德层面的素质培育,翟惠根:《创新型德育刍议》,《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5期;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职教论坛》2012年第6期。这些研究要么强调个体道德修为对职业与劳动的积极影响,要么从服务雇主的角度探究人才培养的目标改进,为当前工匠精神培育奠定了基础,但是职业劳动的时代与社会意义,只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传与研究中有所体现,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则少有关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宣传与研究非常重视劳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勃兴,人们更为热衷劳动的经济价值,有关劳动社会价值的研究相对衰弱。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家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关于劳动社会价值的探讨又日益增多。吴潜涛、庄西真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倡导“劳模精神”,引领劳动价值回归。庄西真:《倡导劳模工匠精神引领劳动价值回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34期。之后,学术界有关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意义探究走向内涵探究阶段。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培育如何落到实处,从而有别于笼统的职业道德培育,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不足,多位学者撰文呼吁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职教论坛》2014年第8期;冯昭奎:《“创客”当学“匠人精神”》,《中国质量报》2015年12月15日版;冯昭奎:《“工匠精神”: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中国与世界观察》2015第3—4期。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具象问题似乎日渐明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工匠精神”倡议,引发高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2016—2018年是中国高职“工匠精神”研究的小高峰,在“中国知网”检索以“高职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论文显示:2016年有159篇、2017年有551篇、2018年有584篇、2019年有1072篇,2020年有所回落,也有900多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时间:2021年2月25日。从目前看来,这股研究热远未过去。2014年,王丽媛早在《职教论坛》撰文呼吁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她的贡献在于初步论证了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未涉及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困境和可能路径。2016年,黄君录在《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教育探索》2016年第8期。一文中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历史意蕴与当代内涵,在分析当代意蕴时提到当代工匠精神必须包含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前者对工匠精神的界定。2016年,胡冰、李小鲁在《高教探索》上撰文,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职教育所关注的‘工匠精神’是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人才观而提出的”,但是其培育却存在困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缺失。他们认为,如果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离开两大纬度——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有可能沦为空谈,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则无从养成。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掘学生两大理性方面具有重要使命。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高教探索》2016年第5期。几乎与此同时,张坤晶发文指出“高职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职教通讯》2016年第6期。同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陆文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理论研究》陆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