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食物”的流行靠的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任何人都是美食史上的贡献者。作者畑中三应子以夹杂着调侃与怜爱的笔触,描写了日本社会将美食视作信息加以消费,并毫无原则地享受美食、遍尝美食的模样,好一部酣畅淋漓的文化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scripta》9 号(2008 年 10 月)至 20 号(2011 年 7 月) 的连载为基础,加入新撰写的部分,于 2013 年 3 月由纪伊国屋书店出版。
1970年代吃的含义发生变化。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饮食从单纯地填饱肚子,演变成作为娱乐或者信息被消费。即“用脑袋吃东西的时代”。但全盛期已过。作者尖锐地指出,现在“日本人的饮食方式正两极分化”,即分为对吃关心程度低的人和嘴刁的吃货群体。
“食物”的流行靠的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任何人都是美食史上的贡献者。本书介绍自日本江户时代以来风靡全国的美食,以流行美食的发展史呈现出鲜活的日本文化风貌。本书丰富的资料也解答了诸多连日本人都不曾知晓的疑问:西洋料理的盛行、吃牛肉的民族、从米饭转变为面包的饮食习惯等。从一度被武士视为廉价快餐的寿司,到全民疯抢的提拉米苏,从只为果腹的平民美食,到奢华高级的星级餐厅,再到健康平衡的有机食品,日本数百年间的饮食风尚俨然成为日本经济的侧面写照。
|
關於作者: |
畑中三应子,编辑、撰稿人。编辑工作室“OFFICE SNOW”代表。曾任《大厨系列》(『シェフ?シリーズ』)、《生活设计》(『暮らしの設計』,均为中央公论新社出版)主编。参与制作各类烹饪书籍,有针对业内人士的专业技术书籍,也有面向初学者的家庭菜谱,同时研究近现代的饮食文化,出版相关书籍。著有《为什么对身体好的食物总是变个不停》(BEST新书)、《超凡食物——肉、奶、米与日本人》(春秋社)等。
译者简介:
曹逸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日语专业,后于北京语言大学取得同声传译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译者,从事各类日语口译、笔译工作。主要译著有《笃姬》《残秽》《宫崎骏和他的世界》等。
|
目錄:
|
前言 流行美食前史1772-1969
从江户到战前
丁髻时代的流行美食
强势的西餐
源民的牛肉热潮
甜、冰淇淋、软饮料粉墨登场
西餐扎根日本,日料店日趋西洋化
流行美食千家万户
从战后到经济高速增
焦土与复兴的流行美食
搅拌机成为时髦的厨具
维生素信仰与品热潮
一起喝时髦的果汁吧
仿制香肠与茄汁意面
制造商品牌的量产型零食确立稳固地位
速食食品迎来黎明期
第1部 加速发展的流行美食20世纪70年代
真正意义上的流行美食元年
一切始于时尚杂志
在迷你未来都市邂逅正宗的美味
在大阪世博会吃遍全球美食
向往已久的美国风味登陆日本
“下厨”成了兴趣爱好,“吃”成了休闲方式
时尚杂志的表现手法直击女生的“感观”
《an·an》与《non-no》“新”在何处?
归根结底还是崇洋——尤其是对法国的顶礼膜拜
用口语化来女生的“言文一致运动”
餐具与厨房用品成为时尚摆件,美食硬照化作虚构的故事
从少女小说路线到纯文学路线——通过文本强化故事
站在异邦人的视角重新发掘“日本的乡土味道”
逛吃指南全盛期——好女人该放开肚子吃
烹饪板块的与出于兴趣的自制美食
“黑船”快餐来袭
“仿佛置身于美国”的快餐连锁店
快餐代家政学的直系子孙
简化家务与流行美食的契合度
麦当劳颠覆了的用餐礼节
源自日本的快餐
“今晚的小菜”是肯德基
……
第2部 逐渐铺开的流行美食20世纪80年代
第3部 自我增殖的流行美食20世纪90年代
后记 文库版后记流行美食后继有人
解说 平松洋子
参考文献
流行美食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