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1)研究思路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将精准扶贫这一全新扶贫理念嵌入到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通过两者协同机理的阐释,建立起互为支撑的协同作用、过程、功能、方式和方法等,设计出可操作性的协同路径,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扶贫理论体系。(2)研究方法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本研究结合了多种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中基于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方法中采用了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国际比较分析法对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加深入系统的对研究主题进行阐释。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既有适用成果为起点,科学界定区域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系统解析贫困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系,搭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国际案例分析、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同时进一步修正理论框架;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困区域(重庆武陵山片区)作为典型样本进行实证调研,从协同的基础、协同的核心、协同的保障性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圈层结构理论设计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
|
關於作者: |
黄国庆,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旅游扶贫、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錄:
|
第1章 导论;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3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
第4章 国际旅游扶贫的经验及启示;
第5章 重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6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设计;
第7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8章 结语
|
內容試閱: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党的庄严承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基本涵盖了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更大、减贫成本更高、减贫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凑效、一般的经济增长无法有效带动这些区域的发展,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旅游业具有带动性强、关联性广等产业优势,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广泛带动、对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促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世界公认是反贫困有效的途径之一。正如总理在2016 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强调:“旅游业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以上”。2018年9月,李金早副部长在湖南省慈利县罗潭村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表示,“2017年,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17.5%。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的主战场和中坚力量,为贫困人口打开脱贫奔康大门的同时发挥着巨大的减贫功能”。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富裕的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
重庆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包括武隆区、黔江区、丰都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家土家族自治县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7个区(县),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8万,全部为贫困县,现有53.1 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 17.2%, 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集中连片的特困区域,也是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示范区(冯伟林、李诗冰,2018)。加快重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围绕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独特作用(,2015.1.8)”,将乡村旅游开发与反贫困直接相连,聚焦乡村旅游开发与贫困人口受益与发展的协同路径,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2015.1),对实现“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旅游的减贫效应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也备受争议。以Muganda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旅游发展有利于贫困减缓,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缓解的有效工具;以Manyara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旅游发展并没有使当地社区居民受益,反而有加深贫困的可能。旅游发展有利于贫困减缓吗?本研究对国内外文献从旅游开发对贫困地区的影响、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重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三个维度进行文献梳理,总结了研究者提出的提高旅游开发的益贫性,坚持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有益于贫困人口受益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借助外来资本、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和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注入,吸引招徕旅游者,破解社区经营旅游的障碍性因素,是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普遍选择。在这过程中,当地政府需要在制度的设计、旅游收益的分配、居民参与能力的培育、旅游基础设施兴建、旅游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下功夫,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为乡村旅游减贫效应的发挥提供基础和保障。诚然,外来旅游投资者要获得可持续收益,则要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以与社区居民建立合作共享的机制为保障。为了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保护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投资者会主动将一部分旅游收益与民分享,激励居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变化,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和份额会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益贫性发挥越显著。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倾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贫困减缓”的观点。正如Mathieson & wall所说,旅游发展对贫困地区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总的来说是有益的。
现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逻辑起点,但某些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入。首先在研究内容上,①加强对精准扶贫的理论探讨,关注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系;②从单一方面入手转向系统研究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③进一步从学理和实践层面探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路径研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经验进行总结和比较性研究。其次在研究对象上,瞄准身处贫困问题漩涡中心的贫困人口,着眼于精准扶贫对贫困人口受益与发展的深入研究。后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增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