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安全信息学不同于安全信息,更不同于安全信息技术或工程。安全信息学是专门研究安全信息的一门学问或科学。在信息时代,特别是大数据与智能化时代,其研究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是专门介绍与研究安全信息学的专著。全书基于大安全(Safety & Security)视角,面向安全管理,聚焦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同时涵盖安全信息学学科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安全信息基本问题、安全信息学学科建设理论、安全信息学核心原理、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理论、安全情报基本理论、基于安全信息的典型安全管理方法与安全信息学学科分支。本书可供安全科学、信息科学的相关科研人员、学者与实践者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
目錄:
|
前言本书内容导图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安全信息学研究进展1.3基本概念界定及释义本章参考文献第2章安全信息基本问题2.1安全信息的含义2.2安全信息的性质2.3安全信息的功能2.4安全信息的分类本章参考文献第3章安全信息学学科建设理论3.1安全信息学形成与发展的安全科学动力3.2安全信息学形成与发展过程3.3安全信息学学科基本问题3.4安全信息学方法论3.5安全信息学核心概念本章参考文献第4章安全信息学核心原理4.1安全信息学基本公理4.2安全信息处理的“3-3-1”通用模型4.3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4.4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4.5安全信息视域下的FDA事故致因模型本章参考文献第5章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理论5.1安全信息行为理论5.2安全信息素养理论5.3安全信息供给理论5.4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的S-IKPB模型本章参考文献第6章安全情报基本理论6.1安全情报概念的由来、演进趋势及含义6.2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情报本征机理6.3安全情报获取与分析的R-M方法6.4安全情报系统的理论框架本章参考文献第7章基于安全信息的典型安全管理方法7.1安全管理信息化概述7.2循证安全(EBS)管理方法7.3情报主导的安全(ILS)管理方法7.4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智慧安全管理方法本章参考文献第8章安全信息学学科分支8.1安全情报学8.2安全信息经济学8.3循证安全管理学8.4安全大数据学8.5安全关联学本章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在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今天,安全科学的信息学化特征日趋明显,系统收集和有效运用安全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基本和重要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理念,这为信息科学与安全科学领域的互动和交叉研究提供了充分可能。同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与综合”总发展趋势的驱动和影响下,信息科学与安全科学的互动与互补关系越加显著,这为安全信息学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学科发展平台与学术背景。正因如此,近年来,安全信息是安全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安全信息学的创立和发展已成为安全科学与信息科学拓展的历史必然。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并已在安全科学与信息学科领域中发挥了促进创新发展的作用。可见,安全信息学是当今安全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目前乃至今后安全科学领域活力和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分支领域之一。安全信息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实质是利用安全科学、信息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如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理论、方法与技术来研究安全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信息学是专门研究安全信息的一门学问或学科,从学术角度看,从“信息”到“安全信息”,是实现了从“信息科学+安全”的输入到“安全+信息科学”的输出;从“安全信息”到“安全信息学”绝非仅为一字之差,而是安全信息研究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著者发现,由于安全信息学研究内容繁杂而庞大,很难用一本书囊括所有安全信息学的研究内容,而且目前还没有以“安全信息学”命名的专著或教材。鉴于此,著者终决定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和安全信息学中上游(即应用基础理论与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层面撰写此书。因此,更严格准确地讲,本书应命名为《安全信息学基础》。本书立足当今安全科学学科研究与实践重大需求,基于大安全(Safety & Security)与安全管理视角,聚焦于安全信息链的两个关键节点(即安全信息与安全情报),旨在构筑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体系。本书力求突出以下主要特色和亮点:,撰写视角科学新颖。本书选取的安全信息学研究视角,即大安全(Safety & Security)与安全管理视角均是科学、新颖的。第二,出发点与归宿点科学新颖。本书将出发点与归宿点专门定位为“构建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体系与解决安全管理中的安全信息缺失问题”,这是科学而新颖的。第三,本书同时兼具七大特点:系统性强(系统阐释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理论性强(中心内容是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性强(阐明安全信息学的研究、实践与发展的根基)、针对性强(针对安全信息学中上游研究层面,聚焦安全信息链的关键节点)、学科性强(立足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安全信息相关研究和探讨)、前沿性强(吸纳了、前沿的研究成果)与严谨性强(以已发表的理论研究论文和成果为写作基础)。看到努力已久的心血终于成书,著者自然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这是一种非文字工作者难以了解的体验。由于本书是以“安全信息学”命名的著作,以及时间仓促,资料占有不全,书中有些问题尚未组织充分讨论,特别是著者心得、水平与精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诸多纰漏、不妥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这里,著者要衷心感谢在本书的撰写中提过许多宝贵建议的朋友们以及书中参考的相关文献的作者们。同时,本书的研究和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4008)的资助,在此也一并表示深深感谢。通过长期探索和本书撰写,著者深感安全信息学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深度的学术大课题,呼吁各位同仁一起来研究和发展壮大安全信息学,共同助力安全科学发展。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