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編輯推薦: |
中英双语,名著/名绘名译,帮助小读者提升中文阅读与写作水平,发展英文阅读能力。
*战争题材,带领当代小读者重返战争年代,体会战争带来的创伤,激发珍惜和平之情。
*成长小说,讲述小主人受挫、追寻、顿悟、坚定自我,从懵懂到成熟的心灵成长历程。
*mo幻现实主义儿童文学,打造小读者与非传统叙事文学难度适中、恰到好处的初次相遇。
*利奇菲尔德精心绘图,视觉化呈现想象与现实交错的场景,帮助读者理解人物内心感受。
*名家导读,引导小读者走进书本,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与故事历史背景,感受文学的魅力。
如果战争来临,孩子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战争阴云笼罩下的童年会陷入怎样的境况?在儿童小说《战争永不来》中,作者通过一个英国男孩在特殊时代的成长经历,展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和心灵造成的影响与创伤,以及消弭隔阂、治愈创伤的希望之所在,画家以独特的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插图,形象地呈现了主人公的遭遇与情绪感受。
以战争为背景,以成长为立足点,这是本书作为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独特之处。描绘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书写儿童成长中的困境与突破,向小读者展示多元、包容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成长建议,激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为纪念“一战”结束百年创作的儿童小说,中英双语,插图精美,故事感人,意蕴深刻。男孩约翰住在远离战场的英国小镇,然而战争却离他很近。他的爸爸在法国前线与德军作战,妈妈在家乡的兵工厂工作。学校校长说孩子们和大人一样也在打仗,在和德国的孩子打仗。然而,约翰并不理解校长的话。一天,在去兵工厂参观的路上,孩子们遇到了拒绝服兵役的“叛国者”戈登叔叔。约翰从戈登的画作中认识了德国男孩扬。参观兵工厂时,约翰受到强烈刺激,晕倒过去。恍恍惚惚间,约翰遇见了仅在画中见过的扬。这场相遇让约翰看到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在那里,英国孩子和德国孩子友好相聚、播撒和平的种子。约翰与扬的相遇是现实还是梦境?和平到来后,一切真能如他所愿变得美好起来吗?
|
關於作者: |
大卫·阿尔蒙德(David Almond),英国知名作家,1951年出生在英国北部纽卡斯尔的费灵小镇,凭借《当天使坠落人间》《旷野迷踪》《天眼》等作品,先后获得英国卡耐基文学奖、英国惠特布莱德童书奖、美国普林兹文学奖、荷兰银铅笔奖等多项童书大奖。2010年,因在儿童文学领域的突出成就,他获得了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颁发的国际安徒生奖。阿尔蒙德的作品具有独特而鲜明的mo幻现实主义特征,因其瑰丽的想象和深刻的批判精神,评论界将他誉为“儿童文学界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绘者:
大卫·利奇菲尔德(David Litchfield),英国绘本作家、插画家,多次入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绘本作品《大熊和钢琴》荣获2016年英国水石书店儿童图书插画奖。此外,利奇菲尔德还与多位儿童文学作家合作,为绘本、桥梁书、少儿小说绘制插图。他的作品在杂志、报纸、书籍上频频亮相,在多国举办过展览。他的绘本作品《爷爷的秘密巨人》《大熊和钢琴》《狗狗和小提琴》《小熊的音乐会》《不可思议的月亮地图》《不可思议的城市》,已由青豆童书馆引进出版。
译者:
何戟,清华大学文学博士,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目前担任社科院主办学术期刊《文学评论》编审。
|
目錄:
|
战争永不来 ........................................... 1
译后记炮弹里的弹丸与野蔷薇果实里的种子 ............. 120
英文版War Is Over .................................. 128
|
內容試閱:
|
去参观兵工厂的那一天,约翰次见到了扬,那个德国男孩。
从约翰的家出发,沿着他去往学校的路,走向街的那一头。
约翰长大的这些年里,兵工厂也一直在变大,变大。战争开始后,它就变得更大了,而且还在继续变大。现在,它已绵延出一千多米。开战到现在,经过了这段漫长的日子,约翰已记不起它原来的样子了,就像记不起自己原来的模样一样。
这是全世界的兵工厂。它能造出军舰,能生产无数的枪炮、炸弹。约翰的妈妈在这里做工,就像其他人的妈妈一样。她们每十二小时轮班倒,经常加班,夜以继日。她们的工作越来越辛苦,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
每到换班的时候,街上就挤满了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女人,从家里来上班,或者从厂里匆匆往家赶。
街上回荡着她们的脚步声,她们嘤嘤嗡嗡的聊天声,她们的笑声,她们的歌声。
被女人们充满生活气息的聊天声掩盖的,是厂里制造战争武器的机器永不停息的转动声。间或传来一两声爆炸声,这时候,时间似乎停止了,所有的孩子都屏住呼吸,喃喃自语:“哦,上帝啊,请保佑我妈妈没事!”
这就是那天校长麦克塔维什先生带孩子们去参观的地方。他想让大家看看,这个国家是多么伟大,希望大家相信,胜利很快就会到来。
“这里就是你们的母亲工作的地方。”麦克塔维什先生对大家说,“她们在这里制造武器,这些武器将保护你们父亲的安全。”
出发前,麦克塔维什先生检查了每个人的脖子和耳朵,看看是否干净。
他拍了拍约瑟夫·瓦格特的脸颊。
他又捶了捶奥利弗·托姆斯的胸膛。
“脏鬼!”他怒骂道,“只有德国孩子才会这么脏!你们难道不知道,整洁也是一种美德吗?”
麦克塔维什先生穿着深黑色的西服,笔直地站立在孩子们面前,带领他们唱国歌,祈祷和平早日到来。他把拳头举到胸前,然后往前一挥。
“我们不能犯傻……”他说。
他用力地朝前方挥了挥拳,然后带着孩子们出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