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西游记》貌似存在诸多谜团,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本书并非“大话”或“戏说”,而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注重感悟《西游记》的人生意蕴,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经典著作的力量。
|
內容簡介: |
玉帝为什么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为什么打不过许多妖怪?唐僧次取到的为什么是无字之经?为什么筋斗云正好也是十万八千里?何为云路,又何为本路?……《西游记》貌似存在着诸多谜团,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本书并非“大话”或“戏说”,而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着重感悟《西游记》的人生意蕴,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经典著作的力量。
|
關於作者: |
孙卫卫,男,现居南京,主要从事高校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文学、艺术、历史、心理学等领域亦有涉猎,自称是一个“行走在思与诗的边缘”的人,另著有《照亮——让我们灵魂觉醒的哲学智慧》《看见——电影中的哲学》,发表论文、杂文数十篇。
|
目錄:
|
目录
壹
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石猴?3
“蛊惑仔”的春天8
玉帝为什么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16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3
悟空,悟的什么空?32
真假美猴王43
斗战胜佛的炼成51
从花果山到灵山66
僧本江流儿71
前世难回首77
玄奘这一生80
沙僧和白龙马的启示85
八戒为什么总要分行李散伙?91
贰
如来佛的“顶层设计”99
八戒也有争先时104
孙悟空为什么打不过很多妖怪?113
不要瞧不起小人物120
悟空、八戒的兄弟情125
西天路上欢乐多130
唐僧为什么要护短?135
两个“问题少年”的命运145
有情有义的妖怪152
若将容易得,必作等闲看159
木仙庵的温柔163
这一生,谁都不容易168
叁
孙悟空为什么又叫孙行者?173
李玉英还是李翠莲?178
唐僧该不该打诳语?184
孙悟空不是那么好做的194
谁看到的才是真的?200
孙悟空和唐太宗的“向死而生”205
唐僧能取到“真经”吗?211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一部《西游记》,带给人们无数的回忆与欢乐。
直到现在,每逢寒暑假,“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歌声还经常在各大电视频道响起,小朋友们更是津津乐道,看了一遍又一遍。
不过,这里所说的“一部”,是指那部1986年上映的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多数人并没有读过原著,他们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更多的只是觉得好玩——“大王叫我来巡山哩”,“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一边模仿,一边哈哈大笑。现在也有不少人对《西游记》进行“大话”“水煮”“戏说”,貌似挺有趣,也只是“好玩”而已。
吴承恩当年写作《西游记》,只是为了好玩吗?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归结起来,大概有下面这些:参禅说、证道说、释儒说、劝学说、修心说、志怪说.讽刺说、游戏说……
我比往赞同“修心说”。
虽然其他成分也有,但“修心”是重要的主线。
猴王为拜师学艺,历经十几年漂泊,终于来到一座仙山。山中的猴子告诉他,此山叫作“灵台方寸山”,山上有一个“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位老神仙。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寓意都是“心”;也有人说是“意”,其实跟“心”是一个意思。
孙悟空在这里跟菩提祖师学艺,此是在“修心”。
而且,原著中多次出现“心猿”“意马”的字样。《西游记》共一百回,仅回标题中带有“心猿”“意马”字祥的,就有九十回之多。
第九十八回,历轻十万八千里,唐僧师徒到达灵山。这一回的标题是《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始于“修心”。而又终于“修心”。
唐僧一路上念诵的,也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遇高山、森林、河流,他都心神不定,他需要修持,要让“心猿归正,意马收缰”。
还有,唐僧也念紧箍咒,而紧箍咒的正式名称是:定心真言。
另外,类似“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这样的语句,原著中比比皆是。
正如明代作家谢肇淛所言:“《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入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
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
当然,《西游记》原著中所谓的“修心”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于深奥,也未必适用。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中领悟许多人生的哲理。
需要说明的是:
,本书忠实于《西游记》原著,不对超出原著的东西作过多的想象。
第二,电视剧不等于原著,有的情节甚至还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不要用电视剧的思维来要求本书。
第三,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自我”“人生”“智慧”几个角度展开。但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因为既然是谈人生哲学,其实几部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所以在目录上只用“壹”“贰”“叁”进行区分。
第四,本书引用了一些《西游记》原文,这些原文均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的《西游记》。在引用这些原文的时候,如果前文已经提到来自第几回,原文后不再另外说明;如果没有前文提及,便在原文后注明出自第几回。
第五,《西游记》原文中,有一些文字的用法和现在不尽相同。比如,原文中没有“她”,而一律写作“他”;“哪里”在原文中写作“那里”等。这些用法可能会引起现在一些读者的误解,但为了保持原著的风貌,本书在引用时一律遵从原文,不做改变。
玉帝为什么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
玉帝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结果可想而知:悟空偷桃,搅乱了蟠桃大会。
谁不知道猴子爱吃桃呢?虽说孙悟空不是一般的猴,可他毕竟还是猴子。
而且,那桃还不是普通的桃子,它是蟠桃,专门招待贵宾用的。不用说,这桃子肯定比普通的桃子味道更好。更要命的是,这桃子还有特殊的功用:差的一千二百株,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较好的一干二百株,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好的一千二百株,人吃了“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第五回)
这玉皇大帝让一只猴子去看管播桃,不是和让猫去看管鱼塘一样吗?你这不等于是把做好的肉包子往狗嘴里送吗?
所以就有人说,吴承恩在这里其实是讽刺统治者,说他们有眼无珠,不会用人。
孙悟空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首次上天被封了个“弼马温”,他后来得知品级后弃官而去,回到花果山。这时,独角鬼王来归顺,还送了他一件赭黄袍,并问他在天上担任什么官职。悟空便说:“玉帝轻贤,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后来天兵天将围剿,托塔李天王的先锋巨灵神打上门来,孙悟空也是对他这么说:“快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第四回)
玉帝不会用贤,似乎板上钉钉了。
可是,玉皇大帝何许人也?他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天上的众神众仙,海里的龙王水族,阴间的阎王判官,都在他的官辖之内,他是群神之首;佛道两家虽有争持,也对他俯首称臣。你说他不会用人?
而且,通观整部《西游记》,我们也没看出其他地方能反映玉帝不会用人的,甚至对玉帝一句怨言都没有。如来佛很厉害,却也是真心佩服玉帝。在收服孙梧空时,孙悟空要玉帝把位置让给他,如来佛就非常维护玉帝,他对孙悟空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第七回)看来,玉帝非常得人心啊,并非悟空说的那么昏庸。
也有人说,玉帝之所以让孙悟空看管蟠桃,是因为蟠桃快没了,蟠桃树上不结桃了,所以故意让孙悟空去偷吃,然后让孙悟空顶罪,为自己取消蟠桃大会找台阶。这个理由纯属戏说,原著中找不到征何证据。而且也不能成立。蟠桃真的没了吗?或者,蟠桃越来越少,玉帝不想再让神仙们来吃了,有限的桃子自己独享?非也。在如来佛制服了孙悟空后,神仙们又举办了隆重的“安天大会”。出席本次大会的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当然还有玉帝和如来佛本人。而正是在这次大会上,王母娘娘亲自去摘了一些大桃奉上,这些蟠桃“半红半绿喷甘香,艳丽仙根万载长。堪笑武陵源上种,争如天府更奇强。紫纹娇嫩寰中少,缃核清甜世莫双。延寿延年能易体,有缘食者自非常。”(第七网)忽么能说没有蟠桃了呢?如果玉皇大帝真的想以此为借口取消蟠桃宴,又怎么会在“安天大会”上让王母娘娘再次奉上如此诱人的蟠桃呢?
所以,玉帝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必定另有理由。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孙悟空二次上天要做齐天大圣的时候,玉帝是怎么安排的。玉帝答应了孙悟空的请求,封他做了齐天大圣,还特地给他建了一座齐天大圣府。但是请注意,以往对付孙悟空这样的妖猴,玉帝总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诸如应该怎么办啊、哪里缺个管事啊等,然后“依卿所奏”。而这次他没有,当即就命“工干官”去盖房子去了。而且,关键的关键,他让人把齐天大圣府建在什么地方呢?
蟠桃园旁边!
可见,他早就有所打算了。而且,应该早就派人考察过了,蟠桃园旁边是可以盖房子的。
那么,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故意引孙悟空上钩,然后加罪于他。二是磨炼孙悟空的心志,看他能不能抵挡住诱惑。
两种都是“故意”,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是恶意,一是善意。
“故意引孙悟空上钩”貌似很像,但细想之下,也不成立。
因为玉帝没必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为了让鱼上钩,以便拿到犯罪的证据,可孙悟空已经是一个罪犯了。他搅闹龙官,勾销生死簿,还弃官而走,天庭已经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带兵去擒他,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事,再给他安一个罪名呢?孙悟空的罪已经够大的了。再说了,前面派李天王等去拿他没拿住,就算他以后再犯罪了,就一定能拿住吗?
那么,只能说这是玉帝的一片苦心,他要磨炼孙悟空,拯救孙悟空。
可能许多人接受不了:这是不是把玉帝想得太好了?他在我们眼里可一直是个昏君啊。
为什么说玉帝是出干善意、是要磨炼悟空的心志呢?我们不妨来看齐天大圣府的编制。
大圣府下设两个司:安静司和宁神司。
是的,就是要让孙悟空“安静”“宁神”。因为他上蹿下跳、到处惹事,初出茅庐却心比天高,所谓“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四回)。
玉帝不仅给他建造了大圣府,让他在这里安静、宁神,而且还“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第四回)注意,这里说得很清楚了,是要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如果能够守着蟠桃园,却抗拒了诱惑,这对悟空的心性修持该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做过所谓的“糖果实验”。他到幼儿园里的一间教室里,在几十个孩子面前的桌子上都放上了糖果,并且告诉孩子,一会老师就出去了,20分钟后才能回来,你们可以吃糖果,但是如果马上吃的话,就只能吃一颗,而如果20分钟以后再吃的话,老师就会再奖励一颗。结果,有的孩子马上就吃了,而有的孩子抵抗住了诱惑,等到 20 分钟以后才吃。多年以后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能够抗拒诱惑的孩子,更加独立、自信,成绩也更好。
可见。是否能抵挡诱惑,对人生也有重要的意义。
入住齐天大圣府以后,悟空虽然不管事,但是品级不低,跟许多“领导”都能攀上话了。于是他便整天会友游官、交朋结义。和那九耀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象,河汉群神等,都称兄道弟的,今日东游,明天西荡,好不快活。蟠桃园就在他家旁边,他不可能没看见。但或许因为他还不知道蟠桃的美味和功效,或许因为他还没来得及闲下来。反正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悟空没动过蟠桃的心思。
这一天,天师许旌阳启奏,说孙悟空到处闲逛,容易生事.好还是给他一件事做做。意思就是说,孙悟空在齐天大圣府,做个“不管事”部长不行,还是让他管点事才好。
我们可以推理,这也是玉帝授意的。估计当初建造齐天大圣府的选址,玉帝也是派许天师去考察的。
玉帝很快就答应,而且,也没有问问大臣们到底哪里缺人手,马上就对悟空说,那你就去管蟠桃园吧。
以悟空嫉恶如仇又喜欢弄通显手段的性格,让他去降妖怪合适不过了,玉帝却让他去做蟠桃园的园长。
当然,这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先让悟空住在蟠桃园旁边,再让他管理蟠桃园。
以前只是蟠桃园的邻居,现在却成了自己的家;以前蟠桃园有别人看管,进出显然也不方便,现在却成了它的主人,进出随意,来去自由。
倒要看你还能不能忍得住!
此时的悟空,正是年少轻狂的时节,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欲取欲求。
他当然忍不住,他也不想忍,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孙悟空终于还是没有通过玉帝的考验。他把桃子吃了个不亦乐乎,还定住七仙女、哄骗赤脚大仙,进而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后被如来佛挥动巨掌,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这下,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地安静宁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