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辛弃疾词选(古典文学大字本)

書城自編碼: 36424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刘扬忠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7027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HK$ 82.8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HK$ 141.6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HK$ 93.6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HK$ 82.8
多卖三倍
《 多卖三倍 》

售價:HK$ 54.0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售價:HK$ 82.8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HK$ 81.6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HK$ 6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8
《 宋词十讲 》
+

HK$ 72.8
《 晏殊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

HK$ 62.4
《 欧阳修诗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

HK$ 112.1
《 豪放词选 》
+

HK$ 112.1
《 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2009) 》
+

HK$ 61.3
《 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2021版) 》
編輯推薦:
“古典文学大字本”丛书整体简介:
★ 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作品精选。
★ 16开大本,正文版式大字疏朗,悦目护眼,封面简洁典雅。
★ 版本完善,编校精良,详细注释、精彩解读辅助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词文曲等多种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朝历代也诞生了众多闪耀于世界文学之林的文学大家。这套“古典文学大字本”丛书,精选基本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和一些古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包括先秦诗歌的代表《诗经》和《楚辞》,历代诗词文的经典选本《古文观止》《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唐诗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诗选和宋词名家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的词选。本丛书共16个品种,由古典文学专家精选、详注、解读,特以大开本大字简体横排,版式疏朗,赏心悦目,对于需要保护视力的读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一套丛书在手,即可基本掌握中国古典文学的菁华,同时典雅的装帧设计,大字护眼的正文版式,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古典文学大字本”丛书书目:
诗经选 褚斌杰 注释,方铭 选
楚辞选 陆侃如、龚克昌 选译
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 编选
千家诗 谷一然
內容簡介: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具有英雄气概,其词作现存六百二十多首,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突出的艺术成就。本书评注者刘扬忠,结合辛弃疾的生活经历和词风演变的情况,将稼轩词的创作分成五个阶段,即江淮两湖时期、带湖时期、闽中时期、两浙京口铅山时期。萃取了词人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系年和排列顺序参考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本书不仅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还附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这能让大家轻而易举地享受到稼轩词给我带来的美感。
關於作者:
刘扬忠(1946—2015),男,汉族,贵州大方县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尤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出版著作《稼轩词百首译析》《宋词研究之路》《辛弃疾词心探微》等。
目錄
目录


前言

一、江淮两湖之词(1163—1181)
汉宫春(春已归来)
满江红(家住江南)
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满江红(鹏翼垂空)
念奴娇(我来吊古)
满江红(快上西楼)
满江红(点火樱桃)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声声慢(征埃成阵)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
菩萨蛮(青山欲共高人语)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满江红(汉水东流)
霜天晓角(吴头楚尾)
念奴娇(野棠花落)
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满江红(过眼溪山)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
阮郎归(山前灯火欲黄昏)
满江红(敲碎离愁)
满江红(倦客新丰)
沁园春(三径初成)
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带湖之词(1182—1192)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踏莎行(进退存亡)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唐河传(春水)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满江红(蜀道登天)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一剪梅(忆对中秋丹桂丛)
江神子(梨花着雨晚来晴)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清平乐(绕床饥鼠)
生查子(溪边照影行)
蝶恋花(九畹芳菲兰佩好)
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
清平乐(茅檐低小)
清平乐(连云松竹)
满江红(湖海平生)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浪淘沙(身世酒杯中)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蝶恋花(谁向椒盘簪彩胜)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鹊桥仙(松冈避暑)
水调歌头(日月如磨蚁)
踏莎行(夜月楼台)
念奴娇(倘来轩冕)
清平乐(少年痛饮)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三、闽中之词(1192—1194)
小重山(绿涨连云翠拂空)
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定风波(莫望中州叹黍离)
行香子(好雨当春)
最高楼(吾衰矣)
一枝花(千丈擎天手)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四、瓢泉之词(1194—1201)
沁园春(一水西来)
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水调歌头(高马勿捶面)
沁园春(叠嶂西驰)
沁园春(杯汝来前)
玉楼春(何人半夜推山去)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喜迁莺(暑风凉月)
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贺新郎(绿树听鹈)
永遇乐(烈日秋霜)

五、两浙京口铅山之词(1203—1207)
浣溪沙(北陇田高踏水频)
汉宫春(秦望山头)
汉宫春(亭上秋风)
生查子(悠悠万世功)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永遇乐(千古江山)
瑞鹧鸪(江头日日打头风)
內容試閱
这个选本所要介绍的辛弃疾,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词人”,而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文化精英人物,是政治家、军事家而兼文学家。因此,不充分了解这个人的非凡经历、特殊性格和鲜明的主体意识,就不足以知其人,也不足以谈其词。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五月十一日,这位资兼文武的英雄出生于山东济南郊区的四风闸。他生而具有伟丈夫之相:肤硕体胖,红颊青眼,目光有棱,背胛有负,有“青兕”之称;迄至晚年,精神犹壮健如虎。他出生的时候,山东地区沦陷于金人之手已十三年。呻吟于女真铁蹄下的父老乡亲们,热切地盼望着有一批精英人物站出来,领导大家起而反抗,光复中原大好河山。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时代氛围中,辛弃疾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青年英雄。他的祖父辛赞是一个有爱国心的士大夫,金兵占领济南时,他由于家中人口众多,无法脱身南下,后来只好出仕金朝,但这不是他的本心。辛弃疾因父亲早亡,幼年即随祖父在其任职之地读书。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每逢公务之暇,常常带着自己的孙儿“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说明何处曾经是战场,何处可作将来起义的凭借等;并曾两次令弃疾“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希望他能争取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辛赞的教育引导在少年辛弃疾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而游历燕山所见到的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则加深了他对女真统治者的憎恨。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举兵南犯。由于南宋军民的奋起抵抗和金廷的内乱,侵略者招致失败,完颜亮也被部下杀死。这期间,北方汉族人民纷纷聚众起义,抗金的烈火在中原大地四处燃烧。济南农民耿京拉起了二十多万人的队伍,纵横山东境内,给金人以沉重的打击。二十二岁的辛弃疾毅然举起抗金的义旗,在济南南部山区聚众两千多人,参加了打击敌人的斗争。不久,辛弃疾率众投奔耿京,被委任为耿京军中的掌书记。任职不久,他就以奋力追杀叛徒义端和尚的果敢举动,赢得了耿京和义军将领们的器重与信赖。鉴于当时金朝新的统治者已经稳定了北方的局势并开始调集大军对义军实行各个击破的情况,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亦即归附南宋朝廷,以便在它的节制下,与南宋官军相配合,共同抗击金兵。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派遣义军将领贾瑞和弃疾一起奉表归宋。贾、辛等一行到达建康(今南京),受到正在那里劳师的宋高宗的接见。宋高宗正式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对贾、辛诸人也分别授予官衔,让他们仍回山东,去向义军传达宋廷的意旨。辛弃疾于北归途中惊悉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的消息,迅即邀集忠义军人五十骑,直趋济州(今山东巨野),闯入五万众的金营,将张安国缚置马上,并劝告营内耿京旧部起义。当场便有上万士兵起而反正。辛弃疾率领着这支万人的队伍,押解着张安国,不分昼夜地疾驰南下,终于渡过淮水和长江,把张安国押送到建康斩首。辛弃疾这一传奇式的行为,轰动了南宋朝野,连皇帝也为之“三叹息”。之后他被委任为江阴军签判,开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为辛弃疾始料所不及的是,他满腔热情地归宋,倾其全力奋斗了大半辈子,却未能实现其北伐中原、统一祖国的远大政治理想。
辛弃疾是一位堪为国之栋梁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不幸的是归宋之后一直没有找到大展宏图的机会和环境。他南归的第二年,宋廷在张浚的主持下出兵北伐,初期获得小胜,继则因军队内部不和在符离(今安徽宿州)被金兵击溃,转而向金求和,与敌人签订了屈辱投降的“隆兴和议”。从此主和派重新当权,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宋廷畏敌如虎,对金一直采取守势,秉国者无人再敢言战。辛弃疾大半辈子的光阴刚好与这四十多年的抗金低潮期相终始,在那样一种低迷、压抑的政治环境中,他的抗战主张和恢复言论始终没有被采纳,他在政治上、军事上自然不能有所作为了。不但如此,辛弃疾作为一位从沦陷区南下的“归正人”,还不断受到南宋官场中人的猜疑、歧视、排挤乃至诬陷迫害。当权者明知他才识超群,果敢能干,就是不肯重用他。在因平息内乱或安抚地方而不得不利用他的时候,又对他严加防范,频频调动他的职差,以免他在某一地方待长了会树立起威信和培植私人势力。于是他只好发着“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倦客新丰”)的牢骚,很不情愿地在宦海的底层奋力泅渡。在南归后的头一个十年中,他就只能担任着江阴军签判、广德军通判、建康府添差通判、司农主簿等这样一些无关轻重的“佐贰之职”。
但辛弃疾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他沉沦下僚期间,他就敢于“越职言事”,对“君王天下事”贡献自己的意见。此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乾道六年(1170)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这两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刘克庄语)的政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和进取方略,并提出了自治强国的一系列具体计划和措施,显示了辛弃疾经邦济世的非凡才能。可惜的是,当时正值宋军北伐失败、“隆兴和议”签订不久,辛弃疾这些策论未能受到统治集团的重视。但它们在文人士大夫群中广为传播,获得了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的共鸣和赞誉,并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作者的经纶之才。
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出知滁州(今属安徽),开始了他南归后的第二个十年的仕宦生涯。从此他官位有所提高,连续担任了好几个州、府、路的行政长官。他是热心事功的政治家型的人物,既然不能上抗金前线为国献身,他就只好在地方官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这一时期中,他做了不少有益于地方、有益于人民的工作。他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摧抑豪强,举办荒政,训练新军(湖南飞虎军),取得了惊动朝野的政绩。在江西、湖南任内,他受朝廷派遣,镇压过茶商、农民的暴动。但他做这件事时,虽然态度坚决,手段狠辣,心情却是十分矛盾的。因为他深深地了解老百姓被迫上山为“盗”的缘由。他在上给皇帝的《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中就直率地指出:“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臣以谓不去为盗,将安之乎?”因此他恳请皇帝“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担任方面大吏时所进行的雷厉风行的诸项改革整顿,都是在对当时社会弊端深刻了解之后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政治举措。然而他的一些举措大大地妨碍了地方和朝廷的特权阶层的利益,引起了不少官僚的不满乃至嫉恨,他们纷纷通过谏官向朝廷告辛弃疾的状,企图把他搞掉。早在1179年他就感觉到:“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他终于被人罗织罪名弹劾罢官,只好到江西上饶城郊的带湖隐居起来。
辛弃疾在带湖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表面上淡泊平静,风流潇洒,实际上在他心田里却时常烈火炎炎,块垒难平。他青年时跃马横戈,斩将搴旗,壮年时理繁治剧,政绩卓著,正思大有作为,“了却君王天下事”,却不料君王听信谗言,给与他投闲置散的处分,迫使他成为僵卧孤村的隐士,你叫他如何不愤恨叹息!在失意叹恨之馀,总要寻求一点精神安慰和心灵寄托,于是辛弃疾将注意力转向了山水田园,转向了文学创作。他自嘲说,自己是停息了“弓刀事业”,转而追求“诗酒功名”(《破阵子》“宿麦畦中雉”)。他虽然在南归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就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但只有在带湖十年中,他专用歌词作为心灵世界的“陶写之具”,才真正从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变成了一个文学家。他的词作不但热情讴歌了带湖别墅的庭院楼台、猿鸟花木、波光水色,而且广泛描写了上饶地区的奇山秀水、田野庄稼、农夫野叟、村姑顽童及各种风俗民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位稼轩居士从此只会流连光景、赏玩风物,甘当消闲词客而忘却尘世。他的脑子里依然经常思考着有关时事政局和国计民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不能忘怀抗金北伐的大业,并把这种政治情怀通过词的创作表达出来。这类作品中最感人肺腑而又在当时和后世传播最广的,莫过于一些既感叹功业无成,又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抒怀之作。带湖十年,是辛弃疾政治上第一次受挫而被迫无所作为的一个痛苦而寂寞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他文学创作上获得大丰收,由此奠定他在南宋词坛第一人地位的关键时期。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春,已在带湖闲居十年之久的辛弃疾,忽又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到福州上任半年之后,因原任安抚使去世,他便受命兼摄安抚使职,直至该年底。腊月间,他受召入朝,次年春到临安,受到光宗召见。在奏对时,他就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布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精辟意见,但未受到皇帝和宰辅的重视。奏对之后,他被留在朝中做太府少卿。为期才半年,朝廷又派他重回福州任知州兼福建路安抚使。返闽后他立即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弊政的工作,并推行“经界”之法;还开始了扩军练军,准备把福建地方军队建设成一支像他十多年前在湖南时创建的飞虎军那样的雄师劲旅。他这一系列举措又招来了既得利益者们的反对和嫉恨,重回福州不到一年,以所谓“残酷贪饕”的罪名罢免其所有官职的诏令就下达到福州,五十四岁的老英雄悲愤地吟唱着“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的词句,回到赣东北农村,开始了为时八年之久的第二次退闲生涯。
这次辛弃疾回家不久,其带湖住宅不幸失火,主要房屋全被烧毁。于是他举家迁徙到铅山县瓢泉,从此一直居住在那里,直至去世。他在瓢泉的隐士生涯,与前此在带湖差不多一样,是在和一些乡绅文人游山玩水赏花、饮酒赋诗填词中消磨掉的。因而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词很多,其时间虽短于带湖期,作品数量却与后者大致一样多。所不同的是,瓢泉时期他在政治上更加失望悲观,借酒浇愁更为频繁,作品的感情基调也更加沉郁悲慨。他本就好饮酒,在瓢泉时更因心中块垒难消而常常“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因而“饮酒成病”(见其《卜算子》咏酒诸阕)。他并非意志薄弱者,却如此不能自持地酗酒,可见其内心对现实社会怨愤之深。但他的抗金复国的愿望,老而弥笃,经常深情地回忆自己青年时抗金的不凡经历,并一有机会便要借助歌词把这种心理情结宣泄一番。比如一次有客人对他“慨然谈功名”,触动了他的心事,遂挥笔写下了名作《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十四岁高龄的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他被起用的背景是,这时宰相韩侂胄正筹划北伐,要启用一些主张抗金的元老重臣以造声势。辛弃疾接到诏令后,“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黄榦《与辛稼轩侍郎书》),火速赶赴绍兴就任,表现了宽广的爱国者的胸怀。次年正月,他应召入临安,向宁宗奏事。他向宁宗“言金国必乱必亡,愿属元老大臣预为应变之计”。然而宁宗与韩侂胄召见辛弃疾,并不是真正信任和倚重他,而只是采其人望为北伐装点门面。奏对之后,朝廷并不把辛弃疾留下来主持用兵大计,而是将他派往镇江担任知府。他到达镇江之后,虽然积极利用这个对敌用兵的要冲之地做了一些建军练兵和储备物资的工作,但内心深处对于自己未能被安排到指挥军队的重要岗位上是愤愤不平的;对于韩侂胄等人不作充分准备就急于要用兵感到十分忧虑,他甚至已预见到,如果韩侂胄“无谋浪战”,将招致和南朝刘宋元嘉年间草草北伐同样惨败的结局。他的这些思想情绪,都集中地反映在他登镇江北固亭而作的那首千古名篇《永遇乐》中。
辛弃疾在镇江任上才一年多,又因言官诬告其“好色,贪财,淫刑,聚敛”而被撤职。他由此更加明白了,韩侂胄之流是不可与共成大计的。开禧元年(1205)初秋,他孤独凄凉地返回铅山。归途中他写了好几首抒愤之词,其中一首《瑞鹧鸪》这样谴责韩侂胄等人:“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开禧二年(1206)五月,宋廷正式下诏伐金。不出辛弃疾所料,宋军和金兵接触之后,很快就全线溃败。消息传来,韩侂胄受到了朝野的责难。这时竟有人因辛弃疾曾接近过韩侂胄而攻击他,辛弃疾叹息道:“侂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山穷水尽的宋廷这时只好再一次向金求和。开禧三年(1207)秋,金人以索取韩侂胄的首级为议和条件。韩侂胄十分恼怒,竟想再次对金朝用兵,并要起用辛弃疾来为他分谤分咎和支撑危局,奏请皇帝任命辛为枢密院都承旨,令其立即到临安供职奏事。这道诏令到达铅山之时,辛弃疾已一病不起,他赶紧上章请辞。到了旧历九月十日,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终于含恨离开了人世。
......

一、江淮两湖之词(1163—1181)


汉宫春
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1。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2。浑未办、黄柑荐酒3,更传青韭堆盘4?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5,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6?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7。

【注释】
1袅袅:随风飘舞的样子。春幡:古代每逢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小幡,或悬于家人头上,或缀于花枝之下,以示喜庆。见《岁时风土记》。
2西园:汉代京城长安西郊有上林苑,北宋时东都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均称西园。又,北宋西京洛阳有董氏西园,为士大夫游览胜地。故此处用西园代指北宋旧京和中原故土。
3浑:全然。黄柑荐酒:指立春之日,人们拿出黄柑酿制的腊酒来互相祝贺。
4青韭堆盘:立春日以葱、蒜、韭、蓼蒿、芥五种辛物做成菜肴,韭为五辛之一。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诗:“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辛词本此。
5薰梅染柳:是说东风吹开了梅花,吹绿了柳树。
6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记载,秦昭王派使者赠给齐国执政的君王后一副玉连环,问:“你们齐国人聪明,能解开这玉连环吗?”君王后将此环遍示群臣,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办法。于是君王后用铁锤一下将玉连环击破,对秦国使者说:“我已将玉连环解开了!”这里活用旧典,说明作者心中的忧愁之结如玉连环无法解开。
7塞雁先还:去年从北方塞外飞来的大雁,如今要(在我之前)先飞回去了。

【解读】
这是辛弃疾南归宋朝以后的第一首词作。写此词时他寓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年方二十四岁。头一年,他在山东擒拿叛徒,率众万馀人南下,然后寓居京口,结婚安家。转眼间腊去春回,人们忙着迎春贺喜,而他却因在异乡初营家室,诸事草率,连黄柑腊酒、青韭春盘也未及备办,触目伤怀,不免牵动国恨乡愁,于是写下这首寓意绵远的优美抒情词。词的上片,对景感怀,春恨绵绵,乡愁浩浩,借燕梦北方故土,暗喻自己系念违别一年的家乡济南和中原大地,梦寐不忘。下片寓意更趋明显。之所以“笑”东风“转变朱颜”,是担心青春将逝,而自己抗金救国的功业未能及时有成。之所以感叹连环难解,显然是指国仇家恨、思乡念远之情扭结蟠曲,无法消除。最可注意的是篇末二句:雁将北归,而作者“生怕见”,显然是痛感自己北伐打回老家去的愿望一时难以实现,反不如大雁能幸运地先回北方。此词写的是报效家国之怀和时序惊心之情,却不像他的某些同类作品那样大发牢骚,大发议论,而是借助形象花的描写来寄寓感情。作者满腹愁思恨缕,被春天的风物所触动,遂附丽于一连串的意象描写奔涌而出。清人周济评论说:“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宋四家词选》)主要就是指它抒情气氛之浓烈而言的。

满江红
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1。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2。红粉暗随流水去3,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4,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5,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6?彩云依旧无踪迹7。谩教人、休去上层楼8,平芜碧9。

【注释】
1“清明”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过了清明寒食,便是暮春天气。
2狼藉:落花散乱的样子。
3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与白粉,这里指落花。暗随流水:语本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4刺桐:豆科落叶乔木,形似梧桐而有黑色圆锥形棘刺,早春开花,颜色黄红或紫红。
5流莺:鸣声圆转的黄莺鸟。李白《对酒》诗:“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乳燕:这里泛指燕子。
6尺素: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7彩云:借指所思念的人。
8谩:徒然,枉然。层楼:高楼。
9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唐高适《田家春望》诗:“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解读】
据此词上片起句,知其作于作者南归后的第二个春天之末,其时辛弃疾正在江阴(今属江苏)签判任上。按字面理解,本篇像是一首描写少女伤春怀人之作,但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似是通过艺术象征的手法,寄寓作者的政治感情。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本篇:“可作无题,亦不定是绮语。”这是猜测它不一定是写男女之情,而是另有寄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于本篇编年说明中云:“其下之‘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盖即指符离之惨败而言。”结合当时作者的心态和张浚北伐刚刚失败的时局来看,这些推断是有道理的。词的上片着力铺写暮春花残粉褪的狼藉景象,政治感情已暗含其中。首二句,交代自己由北入南,寄居江南,已过了两个春天的经历。“又”字下得极切,光阴蹉跎而壮志未酬的悲慨暗含其中。以下风狂雨猛、百卉凋零的暮春之景,既用以暗喻当时政治、军事局势,暗指抗战“春光”已逝,同时也为下片专门抒发自己的怨情先作一番铺垫。“算年年”二句,更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美好愿望一次次落空的心情。下片则借助对深闺女子怀人的描绘来寄寓自己的孤愤。“庭院静”者,政局万马齐喑,没有事业发展的动静可言。“空相忆”者,在此环境中,空盼好消息而不可得。“无说处”二句,进而倾诉自己政治上缺少知音的苦恼。“怕流莺”二句,意思更为含蓄曲折:闺中人怕多嘴的莺燕得知心事,正应和辛弃疾这个“归正人”险恶的政治处境,是他在上孝宗皇帝书中所自陈的“臣孤危一身久矣……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畏祸心态的形象化展现。南宋朝廷对这位北方壮士的忌刻之深和投降派小人的谗言之多,于此可见一斑。闺中女子所日夜盼望的“尺素”,自然是喻指有关抗金大业的好消息。而女子所哀伤的春去不归,显然关合作者心中所想的时机空失,理想未能实现。末二句,以景结情,以女子怕登高楼只见碧野不见情人,更深一层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失望。由以上分析可见,此词主题是抒写爱国幽愤,但它与作者通常在抒发这类情感时习用的直抒胸臆和大发牢骚的做法有所不同,采取了曲喻的笔法,风格是含蓄柔婉的。水调歌头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