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HK$
74.8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HK$
86.9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HK$
82.5

《
一日浮生
》
售價:HK$
79.2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HK$
396.0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HK$
107.8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184.8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編輯推薦: |
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她们没有过分地强调设计的艺术性,也不去追求那些令人瞠目的前卫感,而是把目光聚焦于服装的功能设计上,自2016年以来,连续五年以功能性运动装设计为主题,组织毕业生深入市场、用户和相关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人体运动机能和各种运动对服装的功能需要,将可持续性理念融入运动装的外观设计、板型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各种细节设计中,体现了独到的设计理念。与大多数院校的模拟设计作品不同,这些毕业作品更加务实,更加接近市场。——李当歧
|
內容簡介: |
挥别21世纪转瞬而逝的二十年,健康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话题,对健康的关注为运动装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二十年里,中华女子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率先开设了运动装设计课程,并连续五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舞台上展示了近400套功能性运动装设计作品。《运动N次方: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运动装创新设计作品集》是将五年的设计作品汇集成册,分享了融入在作品中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坚持运动装设计要保证穿着的合理性,要满足舒适性、保护性及运动自身规则和功效等因素,同时探索了运动装设计与纺织科技、智能可穿戴、可持续时尚的深度融合。在新型课程的教学指导中,强调了针对三维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在设计中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视觉的表达、材料的环保、裁剪与制作的技术等环节中;在细节上更具有诚意与包容之心,为热爱运动的人而设计。
|
關於作者: |
王露,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著有《运动装设计创新》《设计核心概念》《艺术生活力:服饰与家居》,参与撰写英文学术著作《老龄功能化服装设计》(2016年,英国海德伍德出版社),在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发表多篇相关艺术设计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论文。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课题《面对中国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包容性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人。北京市一流课程“功能性服装设计项目课程”负责人。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作为教学团队负责人应中国奥委会邀请,参与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领奖礼仪装备外观设计征集活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服装设计师》杂志编委。多次担任中国运动装装备设计大赛评委。任教二十余年,培养了大批服务于中外知名运动、户外品牌的优秀设计师。
|
目錄:
|
目录
回到地球 冬奥畅想——2020年度优秀设计作品1
光年——2019年度优秀设计作品27
在路上——2018年度优秀设计作品55
运动N次方——2017年度优秀设计作品83
随行而动——2016年度优秀设计作品109
视频目录
【1】2020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宣传片[00:33] 封面
【2】2019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校园先导片[05:23] 编者的话
【3】2020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线上发布会[10:21]1
【4】2019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建校七十周年发布会[16:16]27
【5】2018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校园先导片[02:45]54
【6】2018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21:41]55
【7】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宣传片[03:21]82
【8】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22:36]83
【9】2016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发布会[39:10]109
|
內容試閱:
|
(李当岐)序 自201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举办以来,每年的毕业季,这个平台上聚集了来自国内数十所、国外若干所知名服装类高等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各种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成果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向社会展示,可谓各具特色,各显优长,精彩纷呈。 在这些高校中,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她们没有过分地强调设计的艺术性,也不去追求那些令人瞠目的前卫感,而是把目光聚焦于服装的功能设计上,自2016年以来,连续五年以功能性运动装设计为主题,组织毕业生深入市场、用户和相关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人体运动机能和各种运动对服装的功能需要,将可持续性理念融入运动装的外观设计、板型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各种细节设计中,体现了独到的设计理念。与大多数院校的模拟设计作品不同,这些毕业作品更加务实,更加接近市场,经历这样的磨砺,每一位同学的收获亦应极为充实,这为其今后在设计岗位上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我认为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不是从无到有,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良和创新。 设计追求原创,但不仅仅是“改变”,也不是为改变而改变,更不是变得越厉害、越离谱就越“有设计感”。设计要解决实际问题,有明确的目的,不是为了“抓眼球”而设计。 所有的设计都是有限定条件的,服装设计更是如此,为谁设计,为其在什么场合干什么穿用而设计,拟使用什么材料,如何加工等这些都是限定条件。无视这些限定条件所做的设计不是真正的设计,没有任何价值!设计追求美,讲究艺术性,但所有的设计都更讲究“用”,要能解决生活所需!因此,设计是一种有限定条件的“命题创作”,不是随心所欲的情感渲泄!这也是设计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设计往往是一种选择,是针对目标市场需求,根据限定条件,基于以往的经验、教训,经过艰难的取舍,对解决方案的一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设计是一种资源整合和重组。因此,设计不仅需要灵感启发和艺术感觉,更需要理性分析和科学决择! 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学子们的毕业设计是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的有益尝试。这里汇集她们的教学成果,接受社会检验,与同行交流,期望引起关注,得到指导。李当岐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