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內容簡介: |
本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1949—2019年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做了研究,主要包括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福利事业的变迁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福利事业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等方面。
|
關於作者: |
严运楼,男,安徽太湖人,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荣获“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事业与社区治理。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
目錄:
|
一、研究现状述评
二、核心概念和历史分期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理论基础
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福利理论
第二节 列宁的无产阶级福利事业建设主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福利使命理论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分析框架
节 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节 党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历史演进
节 站起来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
第二节 富起来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
第三节 强起来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实证研究
节 福利供养机构社会化转型实证研究
第二节 普惠型社区福利服务实证研究
第三节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福利服务实证研究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领导经验
节 发挥党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第二节 创新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理念
第三节 改进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方式
第四节 重视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第五节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经验
节 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制度建设
第二节 提升社会福利事业服务水平
第三节 促进社会福利事业转型
第四节 建设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
第五节 构建社会福利事业共建共享格局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事业实践成果显著,相关研究著述也比较丰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这同样体现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领域。本书着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和社会福利思想为指导,借鉴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福利事业成就与经验。
一、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理论基础研究
本部分是理论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成立和发展壮大的,自建党以来,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之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同时,马列主义关于政党领导权理论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福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和理论自觉。
二、构建“党与社会互动”的分析框架研究
本部分是框架分析。
党的领导是全局性的核心领导,福利事业实质上属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经验研究,必须总结党领导的变迁规律和发展逻辑,这就需要跳出一般史料的罗列和整理,构建“党与社会互动”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深入提炼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进程中组织整合与政治整合,领导社会、整合社会和依托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经验,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和时代发展趋势,提出党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效应对时代发展挑战的思考。这些思考建立在以下政治逻辑的基础上: 历史与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建立在“党与社会”关系这一现实基础之上,并且受到两者关系的制约;党的领导正因具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才得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福利事业的演进研究
本部分是历史分析。
运用共时态与历时态分析方法,共时态分析党的领导如何顺应当时的福利诉求;历时态梳理党领导福利事业的变迁脉络。在内容架构上分为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站起来时期,传统福利模式形成党领导、政府主办、单位包办的民政福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生活安置福利到各种城乡福利设施;富起来时期,传统福利制度向现代福利制度的变革,尽管步伐总体滞后于经济改革,但逐渐向社会化福利发展;强起来时期,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实证研究本部分是个案实证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演进及其成效,不难发现,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福利事业既有连贯性又有阶段性特点,党的社会福利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始终如一,但是又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演进,突出表现在: (一) 社会福利事业包括福利供养机构的社会化转型;(二)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供养向社区延伸;(三) 党重视福利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基层党建引领社区福利服务,这些都体现出党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福利需求的努力。为了在宏观论述的基础上进行微观分析,有必要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个案开展实证研究。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领导经验研究本部分是研究的核心之一。
从党的领导角度分析,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发挥党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党整合资源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必须始终为人民服务,创新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理念;必须善于调整党的领导,改进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方式;必须重视社区服务,通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必须重视动员社会,激励多方力量广泛参与社会福利事业。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经验研究本部分也是研究的核心之一。
从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视角分析,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经验,就是必须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制度建设完善老年人、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必须提升社会福利事业服务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转型,加强福利事业社会化建设;必须建设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事业,促进福利事业从补缺型转向普惠型;必须构建社会福利事业共建共享格局,建设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党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本书获得上海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ZX2020YJ18)资助,同时也是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 14BDJ028)和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民政功能和职责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 MCA20180886)等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本书可供从事民政福利管理工作和研究学习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高校学生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