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比较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208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周逸先
國際書號(ISBN): 9787557879679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森林:保护6万种树木的家
《 森林:保护6万种树木的家 》

售價:HK$ 86.4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售價:HK$ 82.8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售價:HK$ 95.8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售價:HK$ 153.6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售價:HK$ 59.9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售價:HK$ 179.8
父亲身份:探寻血缘之谜
《 父亲身份:探寻血缘之谜 》

售價:HK$ 105.6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售價:HK$ 11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7.5
《 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分析与解读 》
+

HK$ 116.2
《 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 》
+

HK$ 139.2
《 俄语动词隐喻机制研究 》
+

HK$ 88.8
《 美国家政学学科发展研究:现代性的视域 》
+

HK$ 119.6
《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框架、路径与案例 》
+

HK$ 51.1
《 乡村振兴十人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解读 》
編輯推薦:
本书用的是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两种方法,考察的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源流和社会背景,并进行了实证,对定县模式和邹平模式的比较分析更为贴切,适合研究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启示的专家学者研读。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本书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广泛、深入查阅原始资料和数据,并作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对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源流和社会背景进行了系统考察,其次从实证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全过程,*后着重从理论基础、思想体系和方法论等方面对定县模式及邹平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和比较分析,并结合当今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探讨其历史意义与启示。
關於作者:
周逸先 男,1964年3月生,籍贯:江西赣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全国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农村教育。在《中国农村经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錄
目 录
导言……………………………………………………………………………… 1
章 乡村教育运动溯源…………………………………………………… 8
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8
第二节 近代中国农村的破产与走向…………………………………… 13
第三节 美国、丹麦乡村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20
第四节 乡村教育运动的勃兴与流派…………………………………… 25
第二章 晏阳初与定县实验………………………………………………… 30
节 都市边缘的人文定县…………………………………………… 30
第二节“博士下乡”……………………………………………………… 35
第三节“定县时代”……………………………………………………… 49
第四节 县政建设的前前后后…………………………………………… 72
第三章 梁漱溟与邹平实验………………………………………………… 80
节 三十年代山东一小县———邹平………………………………… 80
第二节 从理想到现实:梁漱溟的早期乡村教育实践………………… 83
第三节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缘起与邹平实验的开展……………… 98
第四节 县政改革与邹平实验的扩展…………………………………… 109
第四章 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之比较……………………………………… 129
节 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的理论基础……………………………… 129
第二节 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的实施方案……………………………… 147
第三节 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的方法论………………………………… 161
第四节 结论与评说……………………………………………………… 183
余论……………………………………………………………………………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2
內容試閱
导 言
90多年前,当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分别率领一批怀着
赤子之心的爱国知识分子相继来到农村,试图通过以教育为手段来对古老的
中国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尝试时,① 整个中国农村社会还是一片满目苍痍、破
败不堪的凄惨景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剥削
和压迫,使得广大农民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乡村教育更是遭到了严重破
坏,文化荒废,民智低下,比比皆是。9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我们不仅通过依靠农民,走以“农村包围城
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把我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
社会面貌的变化之大更是有目共睹,农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农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
化。但是,毋庸讳言,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农业、农民的
现代化,中国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当年的乡
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努力的方向与我们今天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有相似性
或一致性的,这并非是说历史仍旧在保持它持久的影响力,① 而是中国农村
现代化本身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世纪难题,不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探
索,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也正是这样一种相似性或一致性,使我的这项
研究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入点,因为“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
不断的‘连续体’”,② “离开传统就没有现实”,③ 而历史研究的对象尽管是
过去,但是研究的目的却是认识今天。“认识中国的过去,归根结底是要认
清中国的现实,寻找现实出路,创造未来”,④ 换句话说,正是“对于未来
社会的待望逼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⑤ 所以,前人
的探索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应该认真总结的,以便吸取人类历史上一切
有用的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少走弯路。正如方克立所说: “我们必须以宽
阔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一切致力于民族振兴,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
并且也确实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的思想派别,包括那些曾经批判和反
对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派别。他们的思想主张中哪怕只包含着片面的真理,
也应该加以厘清,加以肯定,批判地借鉴和吸收。”① 正是据于上述考虑,
我们认为,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仍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历
史意义和价值。至于为什么选择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和梁漱溟的邹平实验来进
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则是因为,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就实际影响还
是实施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而言,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都是乡村教育运动
中有代表性的实践活动之一;另外,从人物思想的文化背景上来看,晏阳
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以梁漱溟为首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无疑具
有更鲜明的个性特色,故以此为线索来展开比较研究,或许更能反映出不同
类型的知识分子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探索。
严格说来,关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的
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前人在这方面已经作过很多研究,这些研究按时
间的先后顺序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为阶段,20世纪五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为第二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三阶段。
其中1949年以前的研究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介绍、描述各种乡村
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理论与实践为主的论著和参观考察的记录,如:古楳的
《乡村教育新论》、邰爽秋等合选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际》、陈兆庆的《中
国农村教育概论》、孔雪雄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陈序经的《乡村建设
运动》、章元善等人编的《乡村建设实验》(第1、2集)、江问渔等人编的
《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许莹涟等人编的《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
一辑上、下册)、袁植群的《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事业》(中国地方自治学
会调查报告之二)、阎振熙等人的《定县实验区考察记》、毛应章的《定
县平民教育考察记》,等等;另一类是以学术界为主的对乡村教育和乡村建
设运动理论与实践的评论性文章和著作,如:蒋廷黻的《平教会的实在贡
献》、吴景超的《我们没有歧路》和《第四种国家的出路》、陈序经的《乡村
建设运动的将来》和《乡村建设理论的探讨》、李紫翔的《乡村建设运动应
有的转变》、《中国农村运动的理论与实际》和《“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
千家驹的《中国的歧路》、《中国农村建设之路何在———评定县平教会的实验
运动》和《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孙冶方的《为什么要批判乡村改良主义运
动》、孙晓村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估价》、吴半农的《论“定县主义”》、
费孝通的《评晏阳初<开发民力建设乡村>》,等等。这一阶段的研究总的特
点就是:一、发表的文章和论著数量特别多,由此也可看出乡村教育和乡村
建设运动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之大;二、有褒扬有批评,基本上是毁誉参
半,除个别政界和学界的保守派人士的批评属于脱离实际的横加指责
外,极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比较客观的态度来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三、除千家
驹、李紫翔等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研究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分析外,其
他研究多数偏重于对实践的评介。
大约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无
论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还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出
发,都要求我们要以一种比较宽容的心态和更加开放的思想去正确面对过去
的历史,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用的文明成果。此外,经过几十
年社会变革的锤炼,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
大的提高,这就使得人们有可能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过去的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① 所以,这一阶段关于晏阳初和
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显得比较活跃,无论是学术界还是长期以
来关注这一问题的实际工作者,极大多数都努力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不同的学
科领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富有时
代新意的、具有一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随
着大量手资料的不断发现和公布,先后出版了多种版本的《晏阳初文
集》、《晏阳初全集》和《梁漱溟全集》,各种版本的梁漱溟著作单行本、文
选也相继出版,此外还有马秋帆等人编的《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和宋恩荣编
的《梁漱溟教育文集》,等等,这些著作的发表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必不可
少的原始资料;二是在教育史领域的研究上,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发
生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更注重客观事实的分析,肯定了其应有的价值,
这些观点在毛礼锐等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王炳照等主编的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孙培青等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
卷)、董宝良等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宋恩荣等的《晏阳初
教育思想研究》、马勇著的《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詹一之等著的《一项为
和平与发展奠基工程———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评介》、黄济写的《晏阳初的
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马秋帆写的《梁漱溟、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
影响》、宋恩荣写的《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和《晏阳初教育思想初探》
等论著和文章中均得到了反映;三是其他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取得
了一定的突破,如郭齐勇等著的《梁漱溟哲学思想》、朱汉国著的《梁漱溟
乡村建设研究》和发表的论文《梁漱溟乡村建设性质新论》、善峰著的《梁
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吴怀连著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方
克立等主编的《现代新儒家学案》、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等;
四是加强了与海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出版了《教育与社会发展———晏阳初
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引进了一批海外作者的研究成果,如:(美
国)赛珍珠的《告语人民———晏阳初谈平民教育运动》、(美国)艾恺的《
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等等。
上述这些研究成果,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但是,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读,我们也发现,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下列
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某一专业的角度出发,侧重在教
育或其他某一学科对此进行探讨,而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却比较少
见,特别是教育学(教育史)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是比较单一,这与定
县实验和邹平实验本身的意蕴是有一定出入的;二是就教育史领域的研究来
看,以前的研究也大多数侧重于思想的研究,而对晏阳初和梁漱溟的教育实
践活动,尤其是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的分析则比较忽视,如果能把理论或思
想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结合起来,将更有助于我们认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三是以前的研究很少把晏阳初和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放在同一框架内来进行模式比较分析,这就很
难深入、具体地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当
然,要做到这些的确很难,不过,这也就为我们留下了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故此,我选择从比较的角度来研究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
希望通过对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的剖析,尝试从模式的意义上来认识它们相
同或不同的内在含义及其价值。为此,本书准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一、乡
村教育运动的思想根源和现实基础究竟是什么;二、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是
如何兴起和展开的,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以梁漱溟为首的山
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有什么实际影响和作
用;三、定县模式和邹平模式在理论基础、实施方案、方法论和理论特征等
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产生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四、
定县模式和邹平模式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局限何在;五、定县模式和邹平模式
对我们今天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有何启示和现实意义。
此外,关于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还有以下几点简要说明:
,在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尽量对历史认识的对象(即研究
客体)给予“同情”和“理解”。众所周知,晏阳初和梁漱溟都是上个世纪
的历史人物,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同样是受当时社会
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历史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
点,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恐怕是很容易犯将其正面影响“夸大”、“拔高”的错误。
但是,另一方面,“同情和敬意是实现对中国文化客观了解的前提,
没有同情和敬意,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文化的真实了解。”① 更何况在同时
代大多数知识分子都留恋都市的优裕生活,甚至为一已之私而争名逐利的情
况下,晏阳初和梁漱溟等人却以出家的精神到艰苦的农村去从事社会改造事
业,这本身就应得到人们的尊重、理解和同情,所以,没有一种起码的宽容
和理解的态度,恐怕也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由于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本身的内涵并不局限于教育,而是包括
了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意义,晏阳初和梁漱溟本
人也曾表示不希望人们仅仅从教育的意义上去理解他们事业的全部。因此,
本书虽然是教育史的研究,但也并非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尊重客观事实和他
们本人的愿望,注意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尽量贴近历史的原貌。
第三、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因为晏阳初和梁漱溟本人都没有把定县实
验或邹平实验称作什么模式,所以我的这项研究实际上也是对晏阳初的定县
实验和梁漱溟的邹平实验的“一种阐释性认识”。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