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

書城自編碼: 362081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坎贝尔·布朗 著,杨德权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69939026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 2021-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高颜值创意饮品:咖啡 茶饮 鸡尾酒 气泡水
《 高颜值创意饮品:咖啡 茶饮 鸡尾酒 气泡水 》

售價:HK$ 71.8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售價:HK$ 59.8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售價:HK$ 47.8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售價:HK$ 94.8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HK$ 81.6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HK$ 93.6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HK$ 70.8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HK$ 5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0
《 看不够的中国史 》
+

HK$ 78.9
《 故事里的五代十国史 》
+

HK$ 78.9
《 故事里的大唐史 》
+

HK$ 125.8
《 另一半中国史 》
+

HK$ 61.3
《 天下英雄谁敌手(刘勃说书 四大名著的历史人文读法之《三国演义》) 》
編輯推薦:
1893年,布朗和他的妻子路易丝从英国远渡重洋来到泉州,常住西街达18年之久。他热爱中国文化,办教堂,办学校,在传教过程中著书立说,传播中国文化。创作《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这个译本的文字表达简炼,遣词造句高雅、精炼,有时译文难以准确表达,译者另加尾注帮助读者理解。
內容簡介:
英国传教士布朗( C.CAMPBELL BROWN )编写、出版于1907年的专著《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
( CHINA IN LEGEND AND STORY )

讲述的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地区——福建。在那儿伫立着古老的泉州城,遥望着金门岛,阐述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中国居住了十年,作者把当地的色彩精确地描述出来,和人们一起分享那里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并试图给出一些真实的图片来展示当地人的想法和特征。

令人惊喜的是,该书收入的10余张关于泉州古城的老照片,历经百年依然清晰。
關於作者:
( 英 )坎贝尔·布朗(1860 — 1924 )
中文名“文高能”,是19世纪末“西学东渐”中活动在泉州的的文化传播的使者之一。1893年,他与妻子远渡重洋来到泉州,在西街一住就是18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筹建了位于市区西街208号的西街基督教堂。随后还创办了一所家庭式小学堂,招收附近男童入学。1904年,在他的努力下,培元中学在泉州创立,剑桥大学毕业生、英国人安礼逊(A.S.Moore.Anderson)被聘为校长,该中学在此后的百年育人无数、英才辈出。

杨德权
福建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文学学士,厦门大学翻译硕士,黎明职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语言学、翻译学。近年来,主编翻译教材1部、新加坡英语闽南语汇释1部,参与外贸英语口语教材1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主持省教育厅课题1项,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
目錄
目录
CONTENTS
原书前言........................................................................... 001
部分 信教前的世俗百态
章 少女献礼............................................................. 003
第二章 开元古寺............................................................. 011
第三章 “鲈鳗”文士...................................................... 029
第四章 情比金坚............................................................. 049
第五章 金无足赤............................................................. 059
第六章 青铜古董............................................................. 071
第七章 道台之印............................................................. 079
第八章 仁者之心............................................................. 089
第九章 神奇福音............................................................. 095
第十章 临终时刻............................................................. 105
第二部分 受浸之后的俗世人间
第十一章 洗心革面......................................................... 115
第十二章 洗礼之路......................................................... 127
第十三章 巡回布道......................................................... 141
第十四章 百名门徒......................................................... 155
第十五章 健步勇士......................................................... 173
第十六章 诚心银匠......................................................... 189
第十七章 蜕变小贩......................................................... 215

后记 229
內容試閱
序言
徐振忠
《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坎贝尔·布朗(C. Campbell Brown)撰写的。说起西方传教士,人们总把他们看成是西方殖民者对外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这是有失公允的,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诚然,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确是为殖民者侵略服务的。他们把传教作为鸦片烟,为侵略服务,同时否认了东方国家的传统文化,把它看得一文不值,不值一提,或如何如何落后。但也有一些西方传教士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任务虽然主要是传教,但也给东方国家带来了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与文化,并帮助建立新型的学校与医院。这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叫作“西学东渐”。例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代万历年间到中国传教,同时学习中国文化,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还把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书籍传到中国。“西学东渐”为中国人打开了窥视西方的窗口,令其大开眼界。布朗就属于像利玛窦这种人,对中西文化交流是有贡献的。
1893年,布朗和他的妻子路易丝从英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泉州,常住西街达18年之久。他不但参与创办西街基督教堂,还创办了一所小学和参与创办了著名的培元中学。他热爱中国文化,传教过程中还著书立说,传播中国文化,著有《中国儿童》《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等书,在伦敦出版。后者全书共分为两章,十七节。书中所述事件都发生在中国泉州,早至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近至清朝末年,有历史事件的文人逸事、趣事传说名胜古迹的创建等内容,反映了对无私奉献的赞扬对贪污腐败的鞭挞对包庇婚姻的控诉和对追求婚姻自由的讴歌。这些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因作者是传教士,也有约一半的内容是对基督教的褒扬,这些大都是作者自己杜撰的故事,不属民间传奇。
该书原版在1907年出版。记得1960年本人到上海读大学,偶然在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本书的英文原版,扉页上贴着“上海圣约翰大学图书馆藏书”的标签。圣约翰大学原是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后因院校合并,部分院系并入母校,连同图书一起转入。我立即顺藤摸瓜,查该书是否有汉译版,结果查不到。六十年过去了,我喜知我们黎明大学年轻的英语教师杨德权刚把它译出初稿,梁丽娜审校。他们要我为译本写序言。
该译本基本上能按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进行汉译,忠于原文、表达通顺、遣词造句准确。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人认为该译本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该书英文书名,译为《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这个译名很好,因为legend和story两个单词的意义有明显的区别。Legend是民间传说,传奇,它是地方历史文化的产物,搜集的作者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杜撰、虚构而story是故事,作者自己可以虚构编写。例如,书中“少女献礼”一节,按中国传统的习俗,绝不可能要求一位少女赤身裸体在公众面前去献祭。这当然就不是民间的传说,而是作者按照西方人的想象来加以编写的。还有,书中有一部分是有关传教的故事,显然也是作者杜撰的,这些更不是民间传奇。所以,这样翻译更忠实于原名第二,该译本的文字表达简练,并善于使用汉字的“四字词组”,这一点在该书小标题的译文中体现为突出。这里举其中几个例子少女献礼、开元古寺、“鲈鳗”文士、情比金坚、道台之印、神奇福音、洗礼之路、健步勇士、蜕变小贩等第三,书中的译文,遣词造句高雅、精练,常使用一些汉语的成语和四字词组,免使句子冗长或平淡无味,如“尘埃落定,这片土地虽失之东隅,却收之桑榆”第四,像这种尘封百年的英文原著,涉及许多有关英汉语及闽南语古近代时期的表达方式,当时的背景知识及风俗习惯,以及基督教《圣经》《圣诗》中的有关知识,有时译文难以准确表达。译者采取另加尾注的方式以帮助读者能较准确地理解。当然,译者的每条注释往往必须查阅许多资料,甚费力气。
序言不是评论,笔者未能细论,只能蜻蜓点水式简要提一提。
是为序。


(本序言作者徐振忠教授,原籍北京大兴区,194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市,1960—1965年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往四川任教英语多年。历任中国职业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泉州市外国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高级翻译职称评委,黎明大学外语系系主任,华侨大学及厦门理工学院兼职教授等职,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出版著作七部,个人文集三部。其生平事迹曾在《福建人》《桂坛骄子》登载,也载入网络“百度”,并分别载入中、英、美国家编撰出版的《当代高校教授大典》《世界名人录》和《世界名人传记词典》。)


原书前言
本书故事来源于中国的一座城市。记忆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脸庞,活灵活现的姿态,婉转起伏的语调,以及细致入微的手部动作,均无法呈现于纸上更遑论此处人们的生活背景,某座房屋或寺庙庭院的一角,某段尘土飞扬的道路,抑或是穹苍下清晰无比的遥远天际线。那些讲故事的人,那些在我面前讨生活的人,因无记录设备,而不能向大家一一展示。也由于并没有这样富有魔力的镜头,那些故事讲述者就无法借助电影放映的方式,让听众看到那些人,目睹那些事。因此,本书中的故事尽可能讲得通俗易懂,希望这些故事原本的趣味,不至于因本人的讲述而丧失殆尽。
本书收录的所有故事均发生于福建南部山区,也就是著名的“旧世界”城市泉州《情比金坚》一篇所提及的金门岛,则位于福建省东边。
本人在泉州居住长达十年之久,因而有理由相信,在叙事过程中,故事原本的风貌得到了极大的保留。故事中的民众及文化赋予了这方水土无比迷人的魅力。起初,景象较为陌生,然而随着场景的深入,印象则会随之加深。人们可以看到南部山脉两旁布满了葱茏的草木成片的稻田随季节不同而变化颜色,有时嫩绿淡青,有时却暗棕深褐,还带着熟透发霉的味道。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泉州城内的堵堵灰墙、道道桥梁及座座宝塔,供奉神像的山中农庄,陈埭镇上的红砖村落及“健步勇士”离世前的那间屋子。
下面对这些故事本身说上一两句吧。开篇《少女献礼》非常引人注目,因为讲述者出身书香门第,其所在的家族曾是泉州城里古老的家族。《“鲈鳗”文士》《情比金坚》《道台之印》这三篇故事直接源自民间传说。《青铜古董》则由该物件购买者的儿子亲自叙述。《金无足赤》出自一位朋友之口,他对泉州当地的家族历史非常感兴趣道台之前的一位仆人亲自对此予以确认,稍加润色并详细描述了道台的具体相貌。《开元古寺》一篇描绘了异教的中心,有泉州“巴黎圣母院”之称的开元寺。该文试图让读者对该寺的景致有个大体了解,无论是肉眼看得见的,或者看不见的。这些引用的传说,来自形形色色的人,有文人、工匠、掌柜等。其中更有“罗马牛皮圈地”传说的中国版本,这对研究民俗的人来说,其独特价值不言而喻。从各类碑文,悬于正门的牌匾(刻有“紫云”两字),以及东西塔底斑驳的石作,都可以追寻到本地民俗的踪迹,这些也都有助于该故事的成篇。在《临终时刻》一篇中,本人试图将留于记忆深处鲜活灵动的印象再现出来。所有对话都以西方人熟悉的思维形式来记录,这样读者就不会因不熟悉真实语境的方言词汇,而使注意力受到干扰。《洗心革面》一篇的讲述者名叫英伯(Eng-peh)。当他还是个小孩时,曾领着满身污垢的乞丐穿过安海街道,因而受到老师严厉斥责。这位很有意思的讲述者,是福建基督教早的“守卫者”之一,他家房子早是宋伯(Song-peh)和其他泉州朋友一起居住的,随后却被洗劫一空,他后背的衣服也被弄得破烂不堪。现在也不可能有机会让这位老人家重复这个故事了,因为那竟然是他和朋友们在人世间所见的后一面。这故事太过于吸引人,听者恨不得马上记录下来,之后又有一些人再次确认了故事情节,因为他们之前对主人公还算有些了解。《健步勇士》一篇的素材来自主人公本身,以及他的朋友竹书伯(Tek-tsu-peh),后者是该队伍的第二名成员,他们曾经爬过山顶,领略全城风貌。故事中其他更详细的情节来自杜嘉德牧师(Dr. Carstairs Douglas)的信函,这位牧师是该故事中出现的那名外国友人。剩下八篇的主要人物都与本人私下熟识,且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日常和所思所想,首先展示信教之前的世俗百态,其次是受浸之后的俗世人间。本书还试图对当地人的思想及性格进行详细描述,从内心深处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说明。当中没有偏袒,也没有贬低。有人会说,或许书中所持的观点对那些不信教的中国人过于友好又有人会说,这些观点对他们还不够公正。但是,不管是什么,只要是真相,总是能站得住脚,否则,会成为无根之木,只要了解这些,就够了。
本人希望借此机会向剑桥大学的吉布教授(J. Gibb,D.D.)、奥德汉牧师(Rev. J.H. Oldham),以及爱丁堡大学的弗里兰·巴伯尔夫人(Mrs. Freeland Barbour)表示感谢,他们给予了非常中肯的批评与建议。本人还要感谢牛津大学的惠特维尔先生(R.J,Whitwell),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爱丁堡大学的乔治·史蒂文牧师(Rev. George Steven)为本书耐心订正,还有好多朋友,都为本书无私提供多幅照片以做插图之用。

1907年写于爱丁堡


注释
[1]译者注对应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的新世界,泛指亚非欧三大洲。
[2]译者注“牛皮圈地”的故事流传极为久远,同类故事中早见诸史册的是迦太基建城的传说。提尔统治者皮革马利翁之妹狄多(Dido)率众出海逃亡到非洲海岸时,因被本地居民所击退,请求将一张牛皮所能够包围的土地作为住所。阿非利加人认为腓尼基人的请求微不足道,且拒绝如此渺小的恩惠颇为可耻,因此同意并宣誓保证他们的诺言。于是腓尼基人将一张牛皮剪成长细条,包围起现在迦太基卫城所在之处,为此,该地得名柏萨(意为“一张牛皮”)。(参见阿庇安《罗马史》第八卷节,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2月修订第二版,第191—193页)

部分 信教前的世俗百态

章 少女献礼
泉州(Chinchew)城坐落在一片肥沃的平原中部。北部是清源山(Clear-spring Mountain)和双乳山(the Breasts),巍峨挺拔,如同一道屏障西部则是对山(Tui Soa),峰峦清逸,映衬着蓝天。从远处就可见的城墙,威严矗立,在城市优美的风景中划下鲜明的界线,而高耸于城墙之上的东西双塔让人不禁想起泉州悠久的历史岁月。
泉州新桥(The New Bridge)上面建有门道多条,设有堡垒、护墙和吊桥,还有若干船形墩台、青石板,以及众多栏杆和佛龛。行人通常由此进入泉州南门,而本篇故事发生时,新桥才刚刚竣工。
早动工筑起的土墙,顶上设有荆棘护栏,过往屡有加宽,但由于人口增加,这些防护措施已远远不够,现业已拆除,只留下四扇大门,横跨在加长的街道上,以作城市瞭望台之用。大门外面远处,有一堵四十米宽的石墙,可容一辆双轮战车在其顶部行驶,石墙长近十六千米,在外围守护着泉州城。
知州王十朋(Ong Sip-peng ),这位新泉州的缔造者,此时正陷入困境之中。在他治下,城墙、庙宇、桥梁平地而起,道路平整,房屋井然,运河开通,排水体系精心设计,各地衙门和带有雕像的佛塔拔地而起,城市建设业已完备。然诸多障碍已清,功成业就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摆在了他的面前。城墙完工,大门立起,但“竣工”所需的献礼祭品还没找到。如果这古老仪式的祭品只是牛或羊,那么置备困难会小得多,但这个祭拜仪式需要的可不是这些。这古老的献礼仪式要求有一名“一丝不挂”的少女,代表全城人民,作为祭品在城市神灵的祭坛上祭拜,随后还要躺倒在新修的城墙下方。唉,哪里找得到这样的少女,又哪里有人家愿意献上自己的女儿当祭品呢?
知州很是沮丧,征召告示一直挂在衙门墙上,却无人理会。而民众们,惶恐不安又偏私利己,内心充满挣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希望别人主动献祭,自己好逃过一劫。受到怠慢的众神定会施以惩罚。若无祭品,众神将迅速展开可怕的报复行动。龙王搅动水脉,山泉涌动,河床沸腾洪水就此暴发,泛滥成灾,淹没平原,吞没城市雷霆之怒将会降临,毁灭之旗掷向熊熊燃烧的房屋携带死亡威胁的瘟疫将摧毁他们的家园。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人们各自躲在家中等待。
然而,后还是有一位少女,为了这座城市的和平,愿意裸露年轻的躯体,献出自己的生命。王大人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但悲伤却侵入了王家,因为正是他的亲生女儿要经历那可怕的折磨。衙门一片寂静,整座城市羞愧无声,孑然无依。人们不再走街串巷,集市场所也少人问津。市井了无声息,妇人也不再打扮。
“完工献礼”的那一天还是来了,傍晚时分,人们动身了,一会儿工夫整座城市的居民都涌上了街头。
在一队士兵陪同下,官员们护送着这位少女从衙门走向城墙,人群慢慢地在拥挤的干道让出了一条路。这原本是一个让人们心花怒放的景象阳光掠过士兵的武器和盔甲官员的服饰和徽章,触摸着骑兵的战袍、马背上的雕饰,一排排的彩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然而,人们的泪水却悄然滑落。
王十朋大人和随从在城墙上的祭坛旁就位站好。城墙的左右两边,附近的街道,房屋庙宇屋顶,到处都挤满了人。
这时号角声响起了,火盆点燃,青天中升起了轻烟,那少女走上前去,浑身除了私处,几乎一丝不挂,羞面见人,双脚因粗糙石面而有了瘀伤。少女弯腰曲背,在无数目光注视下瑟瑟发抖。对一个东方少女而言,从儿时开始就极力减少抛头露面,这一痛苦的时刻简直就是耻辱的折磨。少女四肢赤裸,又起了水泡,就好像身披传说中荆棘织就的连衣裙一样。她来到祭坛,眼神发光,手指却颤抖着,开始按照礼节摆放瓜果花卉,虔诚敬香,还将各份祭品整齐排放。所有一切都准备好了,她停了下来,周围的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她转过身来,四处张望,好像要逃离这里浑身颤抖着,夹杂着恐惧和莫名的悲伤,她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一头黑发垂在她那圆润的肩膀上,让人心生怜悯同情。妇人们捂着脸哭了起来。随后,女孩胆战魂惊,躺在墙边,听天由命,任由上苍处置。
号角声又再次响起,献祭已经结束,但少女突然羞愧难当,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她冲上城垛,从高高的城墙上一跃而下。当人们在城下找到其碎首糜躯时,这柔弱的年轻躯体早就没了生命迹象。救赎业已完成,这位城市缔造者的使命也圆满达成,但他却伤心欲绝,再次回到家中时,一蹶不起。
王十朋就像那唐太宗(the princely Tangs)和宋太祖(the“fire-led house of Sung”)一样,永远离开了尘世。

琉璃冰罩转玲珑,巧镂山河大匠工。
中有光明灯一盏,纸人泥马影憧憧。

但这座灰暗的城市,曾经也那么美丽,不禁让人想起远古往昔,这位缔造者的传说常萦绕在那残垣断壁,而在城垛坍塌之后,那处子之身的救赎少女,其无比哀愁将会长存。
人类在无边苦海里风霜尝遍,几个世纪以来,其历史浪潮,流过古老的街道,永不停息。而人生若寄,迎来送往的所有生命中,再没有谁比这位少女更为哀哀欲绝、忍辱含垢了。许多人来来往往,时间都已将他们遗忘,但在这异教徒的黑夜之中,一位无名少女的亭亭身影孤特自立,漫长岁月里,她的痛苦仍然召唤着遥远的客西马尼(Gethsemane。


注释
[1]译者注原文篇名为JEPHTHAHS DAUGHTER,字面意思为耶弗他的女儿,指耶弗他遵照自己所许之愿将女儿献祭给耶和华。圣经《士师记》第11章29至40节记载,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他……来到基列的米斯巴,又……来到亚扪人那里。耶弗他就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于是耶弗他往亚扪人那里去,与他们争战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他手中。他就大大杀败他们,……亚扪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耶弗他回米斯巴到了自己的家。不料,他女儿拿着鼓跳舞出来迎接他,是他独生的,此外无儿无女。耶弗他看见她,就撕裂衣服,说“哀哉,我的女儿啊,你使我甚是愁苦,……我已经向耶和华开口许愿,不能挽回。”他女儿回答说“父啊,你既向耶和华开口,就当照你口中所说的向我行,因耶和华已经在仇敌亚扪人身上为你报仇。”……父亲就照所许的愿向她行了。女儿终身没有亲近男子。此后以色列有个规矩,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儿哀哭四天。
[2]译者注本书成书于1907年,在此之前已有多套闽南语注音方案问世。这些注音方案多采用罗马字母注音,字典有麦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戴尔的《漳州方言词汇》、罗啻的《翻译英华厦腔语汇》、麦嘉湖的《英华口才集》、杜嘉德的《厦英大辞典》、卫三畏的《汉英韵府》、麦嘉湖的《英厦辞典》、马偕的《中西字典》,以及打马字的《厦门音的字典》。经过比对,本书所标注的人名、地名多采用闽南语注音方案,还有个别地名采用了邮政拼音式拼音,比如Ningpo(宁波)。后文不再赘述。
[3]译者注王十朋,浙江温州乐清人。乾道四年(1168年)起知泉州,冬十月到任乾道五年(1169年)冬除敷文阁直学士,翌年春离泉。
[4]译者注此处原文为“Swift and terrible would be their vengeance if no substitute were found. The fountains would burst among the hills and the springs deep in the river-bed would boil as the Dragon of the flood stirred up the watersthen the river would overflow,covering the plain and sweeping the cityor thunderbolts would fall,flinging the red banner of destruction over the flaming housesor plague,the flail of death,would strike their homes.”
[5]译者注耶稣受难时头戴荆棘王冠,该比喻即来源于此。
[6]译者注此处原文为“Ong Sip-peng,like the princely Tangs and all the‘fire-led house of Sung,’has passed away.”因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以此“fire-led house of Sung”来指代“宋太祖”。
[7]译者注此处原文为
“We are no other than a moving row
Of magic shapes that come and go
Round with the sun-illumined lantern held
In midnight by the master of the show”
此译文版本选自黄克孙《鲁拜集》译本。
[8]译者注据基督教义,世人因无耶稣的救赎,未信教之前,都为异教徒,其生活黑暗无比。
[9]译者注客西马尼,为基督被犹大出卖而被捕之地,意为蒙难地,比喻像耶稣那样蒙受苦难。


第二章 开元古寺
几百年前,曾有一股热潮在泉州城里涌动。僧人不远万里自西方而来欲寻地建寺。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看上了黄守恭(Mr.Nng)的园子,这一点黄守恭和城里的百姓都很清楚。然而,黄守恭自然不肯将自己的产业拱手让人。当时,皇帝礼待僧侣,笃信佛教。僧人们则巧舌如簧,深谙游说之道。
为首的禅师花费数日,舌灿莲花,循循善诱,极力推行主张,劝说守恭,只有放弃尘世身外之物,才能获得自身升华,并终实现永久价值。要是东汉明帝(the Emperor Ming-ti)没有梦见金人出现在他面前,预示将有西方圣人降临东土,那又会怎么样呢?难道佛陀之仆的到来不就是这幅场景的直接体现吗?这典故选得真是巧妙,但黄守恭仍然不为所动。
“好吧,”有一天禅师大声说道,“对于此事,我也不再多说了,但你要知道,拒绝了我,你将会自食其果。”他从座位上起身,抖了抖满是补丁的僧袍,又说道“我走了,你肯定很开心,但记住,等你改变心意,真心悔改之后,再次请我,我才会回来。”
“尊驾何必再临寒舍呢?”黄守恭轻声说道,“再次光临,如此荣耀,鄙人实在承担不起。”
黄守恭本来就不情愿在此事上纠缠太久,只是禅师离开黄家不久之后,一股奇特的愁绪就涌上他的心头。不止情绪低落,身体也开始出现不适。不久,肚子袭来一阵阵绞痛。大夫问诊过后,药方效果却不明显,疼痛仍在加剧。黄守恭越发痛苦,只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苦不堪言之时,他忽然想起禅师的警告。难道这些菩萨有力量掌控生死,有能力惩罚藐视众神之人,就像惩罚我一样?要真是这样,那这位远方来客的威胁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他现在已经命在旦夕了。疼痛无休无止,恐惧随之而来,傲气荡然无存,只剩下苦恼万分。绝望之余,后黄守恭大声疾呼“大师啊,回来救救我吧!”他呼叫仆人,“阿水(Sui-ah)、阿尾(Be-ah)、阿郎(Long-ah),赶紧派人去请禅师回来!”门口出现一道人影,禅师走了进来,脸上神情和以往一样,泰然自若,但眼睑抬起时,眼神却闪闪发光。
“施主,您找我什么事呢?”禅师平静地问道。
“救救我,我实在受不了了。”守恭气喘吁吁,痛不欲生。
“你真心忏悔吗?”禅师又问。
“我心意已改,为自身罪行真心忏悔。”可怜的守恭跪在床上,哭喊道。
“那么施主,喝了这个。”禅师说道,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陶瓶,把里面的东西倒进床边桌上的茶杯里。
黄守恭一口喝下,不一会儿,痛苦就消失不见了。
“我就知道你会来请我的,施主。”禅师开口说道,拉过一把椅子自己坐下。那不幸的黄家主人喃喃地说了些贵客光临寒舍,实在是不胜荣幸之类的话语。
不久,话题还是转到黄家大院上来了,显然这个话题黄家并不愿意提起。黄守恭虽然如鸟入樊笼,为了自家利益却还是奋力争取。禅师言辞恳切、温和有据,但背后之意昭然若揭。其既畀以恩典,当有回报。此外,守恭内心之恐惧,禅师了然。守恭亦知其了然。
“施主怎样才肯将土地舍予菩萨?”禅师问道。
“敝人怎能违背祖先意愿,将土地让给没听说过也没服侍过的神呢?尧舜(Yao and Shun)并没有教我们供奉神像的。”
“但就像汉明帝遇见菩萨真身一样,假如菩萨显灵,施主又该如何?”
“敝人对此深表怀疑。”黄守恭漫不经心,一笑置之。
禅师没有回答,神情冷漠,就好像一尊佛像一样。
黄守恭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无法直视那面无表情的禅师了,对方那张原本平静安宁的脸庞,如今也因冷漠疏远变成了嘲弄讥讽。
当晚,黄守恭夜不能寐,睡卧不宁,一直在做梦。梦里禅师紧追不放,而各种景象天马行空、纷乱如麻,菩萨金身似乎也在其中,在向他索要黄家大院。隔天一早,禅师前来询问夜里睡眠如何,其语气虽有所节制,却更像是特意强调。大病初愈的主人遵循古训,彬彬有礼,向其言谢,但却惴惴不安。这禅师看起来温文尔雅,却是言辞犀利,又高深莫测,黄守恭实在招架不住。好是像圣人所教导的那样“敬而远之”。随后的交谈中,对那个梦境绝口不提,心下却更关注那老谋深算之人的真实意图。禅师现在却改柱张弦,没有像以前那样要整片大院,而只要一小块土地。
“施主可否将吾身袈裟所盖之地尽数献出?”这只不过是小事一件,但这献礼将给施舍者带来持久的恩惠。权衡利弊之后,智者肯定会毫不迟疑,欣然接受的。人一旦被狗咬伤,对狗就会有一丝敬畏之心。正因如此,黄守恭对佛陀的力量已有敬畏之意。敬畏之意一起,判断已受严重干扰。重压之下,其理智渐失,心神极度不安。随后他曲意迁就,指着庭院一棵枝繁叶茂的桑树说道“若汝敬拜之神至高无上,请让桑树开满莲花,并以此为证。”
翌日清晨,桑树果真开满洁白莲花。黄守恭见到这一圣迹,心中颇为不快,于是笃定说道“喔,白莲再现轻而易举,不算什么。假如菩萨能将花变红,佛法无边,自然一目了然。”隔天破晓,守恭望向他的花园,那些红润的花儿,累累满枝、艳丽夺目。绝望的感觉如鲠在喉,逐渐使其感到窒息。自家土地正慢慢离他远去,而意想不到的奇迹异象接踵而来,个中缘由他百思不得其解。随后,禅师据此奇观提出不同以往的全新要求,这位不幸的黄家主人无可奈何,只得勉强答应。
“大师只需袈裟所盖之地?”
“只需如此。”禅师回答。
“绝不超过?”黄守恭追问道,似业余讼师般如履如临,谨小慎微。
“绝不超过。”禅师摸着身上袈裟回复道。他轻言轻语,按行自抑,但眼睑抬起时,眼里却有光芒。
袈裟铺于地面,但安放后却动了起来,缓缓上升,浮在空中,好像一片红云一般,投下的影子将整片庄园尽数覆盖,还略有盈余。黄守恭又惊又怒、涕泗交下,朝禅师扑了过去。可禅师已经开始准备丈量阴影,测算面积了。
“不可如此,”黄守恭喊道,“那么大的土地我绝不会献出。大师,这纯属鬼蜮伎俩。我们说好的,只献袈裟所盖之地,并非阴影所及之处。”禅师一言不发,只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冷得侵入骨髓。他静静将手抬起,袈裟又再飘浮下来,随后停在地面。接着禅师双手抓住袈裟边角开始向外扯拽,嘴中念念有词,黄守恭和侍从一句也听不懂,站在一旁,浑然不知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禅师越是拉扯,袈裟越是延伸,越伸越大,黄守恭看得目瞪口呆,只见袈裟终将阴影之处尽数盖住。
尘埃落定,这片土地虽失之东隅,却收之桑榆。神灵庇佑之下,黄守恭原本的庄园之上,这座名寺的先期庙宇拔地而起。佛教各大宗派在泉州不断兴盛,开元寺也时不时得到扩建。唐朝灭亡之后,为避免开元寺于动荡时期落入新晋军阀之手,众多富贵人家捐钱出人,助其扩张。大量金玉货赂由此涌入寺庙,大殿数目大幅增加,高墙之内,殿堂竟有百余来座。
面向泉州西街,寺庙门廊处有四尊黑面护法,分列两边,半隐于阴暗之处。门廊远处,庭院宽广无际,悄然无声千百年来,灰色石板上人迹罕至,在炎炎夏日下,满目苍凉。回廊两旁绿树成荫,翠绿欲滴的桑树枝附影从,路面上光影斑驳经过两排古色古香的石质灯笼,还有葱葱茏茏的莲花,一处大石凿成的平台映入眼帘,平台之上,大雄宝殿正处于寺庙中央,高高耸立于其他殿堂之上。宝殿之内供有五尊佛像,位于金莲宝座之上,脸上现出涅槃永恒的虚无恬淡。巨大佛像旁边,侍神站立侍奉,而金光闪闪的塑像后面,木雕屏风环绕,头像顶上也饰有云彩花边。中尊佛像前,油灯昏暗,香火不断,而当朝皇帝的万岁牌匾,就矗立在稍远之处的祭坛上。条条彩带从祭坛上的刺绣帷幔上垂下,上方刻有经文,透出白色光芒将昏暗驱逐。每根柱子都取自一棵帝王树,因采伐数目之多,致整片森林消失殆尽柱子底部是绿岩台座,往上与黯淡无光的房梁相接。大柱之上,雕刻着众多天使,号角经卷。交替执握,将彩色藻井高高托起。庄严的大雄宝殿后面,介于一座灰色石砌庭院之间,是观音圣殿,菩萨宝座后面的木器镶嵌着无数的头像,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奥秘尽在其中。
从高墙深院,再到座座殿堂,无论东西,开元寺引以为豪的还是巍然耸起的两座宝塔。宝塔初采用木材建造,随后改为砖块,终选用巨大青石修建。东西双塔高耸云霄,俯瞰整座城市,即使数千米之外的乡间也一目了然。两座宝塔都以八角平台作为塔座,平台四周护有石栏,再与以相同石材铺就的桥道相连。与西塔塔座相比,东塔塔座制作工艺更为精湛,塔座雕刻有早期佛教传播场景,出自一位学徒之手。学徒心存宏图,且青出于蓝,却因自身极力并驱争先而遭受师父百般折磨。每一塔层门廊左右两侧,都雕刻有神祇英雄,成浅浮雕状。双塔塔身均有五层,塔刹由铜链将翘檐角脊和高耸的铜顶相勾连,以作支柱。
开元寺及东西双塔,自落成以来,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话说当朝皇帝急需守护延承其新建国度,于是派遣一位极负盛名的堪舆术士穿越疆土,察形定位,四处找寻那些风水宝地,以免出现问鼎逐鹿之人威胁天子宝座。术士一游历归来,皇帝马上召他进宫面圣,张本继末。
“卿家,王土之内,篡位夺权之地有否发现?”无道暴君询问道。
“泉州开元寺内,一个侍奉天神之子的低微奴仆找寻到了这样的处所。其附近山脉走势、流水走向,以及红壤沃土,无不预示此为大福大贵之地。再加上东西双塔,此地举足轻重,不可估量。毋庸置疑,未来君王将于此地出世。”
“那吾国境内可有极凶之地?”皇帝追问道。
“泉州东门外郊,有一处所,逆风逆水,其地之形,犹如铰刀。”术士答道,“任一人家,选葬于此,不出一代,必将覆巢破卵。”
“那此处将赐予卿家,为汝之冢。”这位迷信不已的皇帝说道,唯恐术士会偷偷为自己选取“帝王处所”作为身后之地,以封妻荫子、名利双收。
皇帝据此下令摧毁双塔,而在大宇中倾、王朝更迭期间,大量房屋被洗劫一空,由此残余的众多破旧房木,堆放在塔底四周,放火焚烧,以让砖瓦破碎、塔楼坍塌。塔桩熊熊燃烧,全城如堕烟海。
夜晚来临,双塔好似两根火柱,耸立于塔座化身的石炭火海之中,四周火光烛天,仿佛青面恶魔挥舞着朱红旗帜。但砖石强硬,毒燎虐焰也奈何不了,纵火之人极信怪力乱神之事,因此望而却步,畏葸不前,不敢亵渎神灵。

虽然昔日辉煌已然远去,但新年伊始这一天,古老的开元寺却人声鼎沸,离破晓还有几个时辰,人群却纷至沓来,聚在西街,将寺庙入口挤个水泄不通。门廊里面,殿堂另一边,竹帘隔开一大片空地,只有两列椅子并排放置。从屋顶到楼层,还有稍远一点的庭院,到处暗无边际,一片漆黑。深夜街上,空中弥漫着饥饿的气息,随处可见小贩点着烛火,吆喝贩卖着甜品小吃,吊起周围人们的胃口。
只见这时来了一顶轿子,随从提着灯笼在一旁护送,而轿夫也抬着轿子艰难地穿过人群,在入口处停了下来。人们伸长了脖子,在黑暗中推推搡搡、压肩叠背,都想看看是谁来了,然而却一无所获。轿子向前倾斜,前杆压低,一位官员走了出来,和随从站在一起。人们的兴奋感又消失了。黑暗中的等待,冷得让人缩手缩脚,但却没人离开。见到又有人来了,人群又开始往前挤去,接着窃窃私语起来。几名随从拿着火把,停在门廊前,又将火把挥舞起来,火星四溅,围观者只得退回原位。人群让出一条路后,一顶官轿抬了进来,猛地一颠,停在路面轿中走出一位大人,随从在前面开路,他慢慢走向庙宇,登上台阶,在门廊内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又一顶豪华官轿停在路面,而盛装打扮的马匹上面坐着的是品级较低的官员。朝廷要员们很快就坐满了两排椅子,新到官员就坐前一一作揖行礼,先到者就按照礼节,起身回礼迎接。
人群迫不及待想看清楚这一切,挤得越来越近。同时,时间也悄然流逝,再过半个时辰,多一个时辰,姗姗的冬日黎明即将到来。
几名侍从离开门廊,从主殿前庭开始,隔几步放一块垫子,排成两排。西边一排供平民百姓使用,东边一排供武官使用。大殿前四十尺左右,寺庙台基上有数个三足鼎,彼此间隔长短一致,鼎内放有易燃之物,火焰跳动不止。庙宇大门全部敞开,中央祭坛上方明灯高悬,而巨大的中央佛下方,供桌上放置着当朝皇帝的万岁牌匾。
西塔在昏暗的天空上方晃动,塔刹顶部一颗星星划过,深蓝夜空下,顶层的翘檐角脊好像雕刻过的乌木一般。离等待的人群不远处,就是宽广的路面,而在冬日清晨,那里寒气暗藏,伺机袭人。回廊里吹过一阵微弱的风,让人心神不安。各种记忆,令人难以捉摸,又清冷凄凉,在寺庙走廊里回荡,而这些记忆随水流花谢,又彷徨四顾,并不愿让人忆起。原本的空旷之地都挤满了人,就好像那些远古人群重新回到古老圣地一样。人们聚在祭坛边缘地带,排成一圈,而大殿平台上灯光闪烁,照在一张张忽明忽暗的脸上。
后一批官员也终于到场了。明显的信号是衙门随从和文书将人们往回推,而大人们也起身,从门廊里走到外面的露天庭院。他们各自来到垫子旁,官阶越高,离祭坛越近三足鼎内再次加入助燃之物,火势更猛,将前殿和台基照得通亮,也照亮了大半部分的庭院。诸位大人一动不动在原地等待,一边以知府为首,一边则是将军领头,面向北方,对着寺内的万岁牌匾,以及更北的京城。毫无疑问,此时院内高官正向天子他们敬重之人,表达自身的崇敬之情。
这场庆典盛况空前,甚是壮观高屋大殿内,原本昏暗的门廊里,灯火通明宽阔石台四周,火焰闪烁,光彩溢目路面人群锦衣华服,光线透过菩提枝叶,照在他们身上,使得官帽边缘熠熠生辉光影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景象。
祭典开始了。主祭长声高呼宣告仪式启动。官员们一排排磕头跪拜,动作整齐划一。另一声号令发出后,动作马上停止。号令再次响起,两排队列向前拜倒。人们随着祭典议程拜倒磕头,直至三重敬拜结束。阴暗中的人影跪得笔直,一动不动。大殿又传来一个声音。主祭重复号令,后一次庄严无比的磕头过后,祭礼完成。
号令又再响起,人们肃然静立。对天子皇帝的敬意已然完成,稍后不久,在随从下属陪同下,知府和将军起身,互敬新年祝福后作揖道别。富丽堂皇的官轿都已离去,灰蒙蒙的天空下,人群各自回家享用早点。举国上下,每个城市年年都要举行的祭天子仪式,终于结束了。

好些年前,一些洋人前来拜访开元寺,僧侣们以礼相待,并带他们在这祭祀福地四处游览,客人们发现这里的佛像硕大无比,宝藏也琳琅满目。知客僧将香茶奉送上来,主宾谈笑风生,拜访结束并相互道别之后,客人便离开寺庙。然而,刚从观光处所回到城里落脚之地,一位本地基督徒匆匆跑了进来,把他们吓了一跳,那人虽然是黄皮肤,脸色却显得异常苍白。
“各位先生可有听说?”他气喘吁吁地问道,来不及作揖行礼。
“听说什么,老兄?还是先坐下吧。”
“开元寺大佛倒啦!”那人说道,并没有就座。
“什么!那尊释迦牟尼佛?”
“正是!佛首佛肩都摔在地上,连带手脚也各断一肢。”
“天哪!”
“更为不妙的是,万岁牌匾和供桌也破成碎片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啊?”
“就在你们离开寺庙半个时辰之后。”
“您是怎么得知此次大祸的?”
“大家都说开啦。西街和附近街坊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他们大喊,要报复那些洋人,说是他们念动咒语,大佛才会坍塌的。”
“不是吧?没人会相信是我们做的吧?”
“很多人都认为就是你们做的啊,说在寺庙时,你们对那些大佛施了咒语。”那人继续说道,“先生不要在此逗留了。很危险的。跑去衙门躲起来吧,让府衙大人保你们的命。”
“保我们的命?你也太夸张了吧!”
“快点,快点!那些暴民随时都会来砸房子的。”
我们的朋友真的被吓坏了。其中一个洋人对着位说话者用英文说道。“我们还是不要小题大做吧。如果恐慌蔓延到基督徒那里,大家很快就会知道的。暴民会攻击我们,肯定也会攻击他们的。”
“别担心,老兄。”另一个洋人对那个中国人说道,“上帝会眷顾我们,也会眷顾你的,大家都会没事的。”
劝说了好大一会儿,见洋人都不去衙门躲避,那人后只好无奈地离开。
傍晚时分,那中国人又来了,喜形于色。
“街道还是很多人,不过没那么危险了。”
“你觉得没那么危险了?”
“对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大家没那么冲动,现在差不多都想通了。外面的人们争论不休,主要有三种看法,那些洋人施展巫术,毁坏开元寺大佛,理应处死第二,洋人拜访寺庙后,中央大佛马上倒塌,预示着蛮夷即将占领中国第三,这些牧师跟人们说的都是真话。佛像腹中空空,大而无用,牧师只是前往参观一下,并无恶意,金身大佛却都降心俯首而倾倒在地。”
“这还叫没什么危险呀,我的朋友?”
“对呀,好在第三种看法越来越受欢迎,毫无疑问,终会占上风。”
严峻的危机已经过去。突如其来的一阵幽默感席卷全城,将愤怒情绪一扫而空,而在那之前愤怒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这种反转特别有法国风范,人们在玩笑中已将恶意遗忘。这种轻松的态度迅速弥漫开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欢快和愉悦。一旦放开胆子,他们也开始开起大佛倾倒的玩笑了。“其实佛祖很谦虚,洋人一来,他只是低了低头,然后就倒啦,还把自己给摔坏了!”人群中又响起一阵笑声。
很长一段时间里,那排金光闪闪的佛像中间,释迦牟尼佛像一直缺失。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僧侣们募集了大量钱币,经过多年等待,大佛终于在木质框架上重新施以泥塑,并贴满金叶,显得富丽堂皇。
时光的重量慢慢沉淀,流逝的岁月让开元寺众多殿宇只剩下尺椽片瓦,但在城市中心,东西双塔安如泰山,而大雄宝殿也依然屹立不倒,菩提叶仍像以往一样,在路面上投下深深的影子,荒凉也在一旁静静等待。唯有摇摇欲坠的墙体显示着来自古老岁月的诅咒、欺诈与不公。没有谁能阻止这一切衰败。华屋丘墟,其时亭台楼阁,宫庄宅驿,只要是公共建筑,其破败人们常视而不见,有时连皇宫及衙门也不能幸免。夜深人静,烈风淫雨时分,喷云吐雾者渴求大烟,便偷溜进来,拆下走廊上的支架,卸下横梁,换取几文铜钱,用以缓解他们贪得无厌的渴望。
既无徙薪曲突,也无其他举措,尽管信徒无数,但随着时间流逝,庙宇日渐衰落,每况愈下。到处荒芜凋敝,只剩下青石路道,还有坚不可摧的双塔,或许,重修庙宇在所难免事实上,除非人们改辕易辙,而黄守恭也在梦中梦见更荣光之物,并宣称这古老庙宇为己所有,否则,开元寺将在废墟上东山再起。


注释
[1]译者注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2]译者注黄守恭(629—712),字国材,号一翁,唐贞观三年(629年)生。先祖黄元方,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人,任东晋晋安郡太守,后隐居侯官(今福州)黄郑巷(今黄巷)。黄守恭少习诗书,博通经史,声蜚士林,时称“郡儒”。娶司秦西人李氏,生四子,即曰肇经、肇纪、肇纲、肇纶。又配司马氏,生有一子曰肇纬。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周围七里,田叁佰陆拾庄。成为名闻遐迩的庄园主。平时扶贫济困,一生乐善好施。唐太极元年(712年),黄守恭逝世,享年84岁,葬于泉州西郊(今北峰镇招峰塔后村东侧)。紫云黄氏始祖。
[3]译者注汉明帝刘庄,本名刘阳,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75年),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时年四十八岁,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东汉明帝刘庄“感梦求法”常作为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开始。此说早见于《牟子理惑论》,其述明帝夜间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颈项有日月光,飞在殿前。明帝看了很高兴,第二天就问群臣“我昨晚看见的是什么神?”有位通人傅毅就说“臣下听说天竺(印度)有得道之人,叫作佛,轻举能飞,大概就是那个神吧。”明帝于是就派了使者张骞等12人到大月氏国,写取佛经42章(即《四十二章经》),藏于兰台石室(此为皇室图书档案馆)第十四间。又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立佛寺,远人伏化,国内清宁。
[4]译者注尧舜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出自《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5]译者注此处英文原文为“a spreading banyan”,原意为“菩提树”,但开元寺内此树为桑树,故采用该解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