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能源消费侧的转型和供给侧的转型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探讨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路径,并针对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和新贸易保护对能源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
關於作者: |
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研究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部分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依托研究室建立的中国能源模型系统,长期跟踪能源转型、能源安全、能源产业发展、能源技术进步等与能源有关的重大问题研究,2021年主题是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前景下的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此外,课题组成员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能源互联国际研修班的组织者,与世界能源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政府部门、智库与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工作联系。
项目组首席研究员:刘强
项目组成员:胡安俊、董惠梅、王恰、刘丹。
|
目錄:
|
第一章碳中和前景下的能源转型:选择与路径
一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与路径分析
二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路径选择
三推荐路线:高可再生、高能效和绿色甲醇情景
四实现碳中和的建议
第二章消费侧的能源转型
一能源转型政策
二工业部门的能源转型
三交通部门的能源转型
四清洁供暖
五政策讨论
第三章能源供给革命:经济、技术与环境分析
一经济成本比较
二能源技术效率比较
三环境排放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中国风电市场发展现状与2050年市场规模预测
一中国风电市场发展现状
二2050年中国风电市场规模预测
三中国风电市场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第五章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逻辑与未来方向
一引言
二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从弃光限电到广泛消纳
三光伏发电产业的痛点:并网考核压力、补贴缺口与现金流压力
四人工智能、电力体制改革与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未来
五结论
第六章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转型研究以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二新能源上市公司现状
三政策建议
第七章新贸易保护对我国能源产业及安全的影响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及美国的能源政策
二新贸易保护背景下中国能源进出口现状
三新贸易保护背景下中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四新贸易保护对中国能源相关产业的影响
五中美能源博弈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
內容試閱:
|
序言一
李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是数量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两大学科权威研究机构,是数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应用的重要开拓者和技术经济论证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体承担者。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秉承和谐、勤勉、坚守、卓越的所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并为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制定了中国第一个中观、宏观经济年度模型,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皮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拥有完整的模型体系,经济预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所以来,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一直引领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研究,是国家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写的主要承担单位。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编制,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京沪高铁工程等三大跨世纪项目的设计,还是近年来开展的中国制造2025、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35、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等战略咨询方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都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以其跨学科、强方法的巨大科研优势,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软科学)二等奖(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仅有的两次获奖),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多名学者获得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孙冶方奖等重要奖项。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现设有8个研究室。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国土经济与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室,1996年更名为资源技术经济研究室。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学科调整,更名为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自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