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神探阿布勒(域外故事会侦探小说系列)

書城自編碼: 361376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侦探/悬疑/推理
作者: [美]梅尔维尔?,波斯特 译,董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174812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HK$ 71.8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HK$ 93.6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HK$ 70.8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HK$ 81.6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HK$ 70.8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HK$ 273.6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HK$ 103.8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售價:HK$ 9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3.8
《 特伦特绝案(域外故事会侦探小说系列) 》
+

HK$ 43.8
《 不翼而飞的尸体(域外故事会侦探小说系列) 》
+

HK$ 43.8
《 非洲富豪奇案(域外故事会侦探小说系列) 》
+

HK$ 43.8
《 双轮马车谜案(域外故事会侦探小说系列) 》
+

HK$ 43.8
《 金鱼(域外故事会侦探小说系列) 》
+

HK$ 255.4
《 东野圭吾四大烧脑套装 》
編輯推薦:
美国早期历史侦探小说代表作,共收入“兹姆道夫疑案”“错误的血手印”“上帝的使者”“上帝的旨意”“夺宝者”“逝者的家宅”“黄昏历险”“奇迹时代”“第十戒”“魔鬼的工具”“消失的金币”“藏金之谜”“稻草人”“天意难测”“看不见的路”“阴影边缘”“养女”“拿伯的葡萄园”等17个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以民间破案高手阿布勒大叔为主角,充满了神秘、悬疑和惊悚,给读者以深邃的思考。
內容簡介:
神探阿布勒的冒险皆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初,密室死亡、魔鬼谋杀、幽灵手印、失踪财宝,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是意外还是谋杀?是上帝的惩罚还是人间的作恶?人类的嫉妒、仇恨与贪婪在这一桩桩神秘事件中闪着幽光,现实与虚幻令人分不清历史的真相,这是黄金与血的故事,也是罪恶与人性的故事。
關於作者:
梅尔维尔·波斯特(1869-1930),美国早期古典式侦探小说家。作品主要包括“神探阿布勒系列”在内的6个系列的长、中、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原刊于《星期六晚邮报》,刚一问世,即获得好评,成书后一版再版,畅销不衰,曾影响了多萝茜·塞耶斯、约翰·卡尔等黄金时代侦探小说家。
目錄
兹姆道夫疑案
错误的血手印
上帝的使者
上帝的旨意
夺宝者
逝者的家宅
黄昏历险
奇迹时代
第十戒
魔鬼的工具
消失的金币
藏金之谜
稻草人
天意难测
看不见的路
阴影边缘
养 女
拿伯的葡萄园
內容試閱
名家导读 当英国古典式侦探小说在柯南·道尔等众多侦探作家的努力下蒸蒸日上并进入黄金时代之际,曾诞生了“侦探小说之父”爱伦·坡的故乡美国,却在侦探小说发展之路上举步维艰,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侦探小说才开始逐渐繁荣。
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城市人口随之急剧增长,城市也成了犯罪和腐败相对集中的孳生地,这为美国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在此期间,美国涌现了一大批早期侦探小说作家,梅尔维尔·戴维森·波斯特(Melville Davison Post)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先后创作了“伦道夫·梅森系列”和“阿布勒大叔系列”等六个不同系列作品,共计二百三十余部。这其中,由二十二个“阿布勒大叔系列”故事组成的《神探阿布勒》(Uncle Abner, Master of Mysteries, 1918)更是被评论界称为“美国优秀的侦探小说”。为现代西方的历史谜案题材类侦探小说筑起了标杆,尽管专业圈外的人对波斯特这个名字还不熟悉,但时至今日他的许多作品集依旧被不断再版,他的小说也经常被其他侦探小说集收录其中。
1869年4月19日,波斯特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哈里森县一个富有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接触了成群的牛马、户外生活、边疆人物、民间故事以及传统价值观。这一切不仅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而且让他在此后的文学叙事中更多地采用年轻人的视角。1892年,波斯特从西弗吉尼亚大学获得法学学位,并开始了他在法律和政治领域的短暂职业生涯。这段经历促成了他的“伦道夫·梅森系列”的部小说《伦道夫·梅森的奇怪计划》。1896至1930年间,波斯特先后在《皮尔森》(Pearson’s)、《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都市报》(Metropolitan)、《女性之家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侦探小说。1903年,波斯特与安·布鲁姆菲尔德·甘布尔·斯科菲尔德(Ann Bloomfield Gamble Schofield)结婚,并且经常周游欧洲。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国际视角,给他的“亨利·马奎斯爵士系列”作品增添了异域情调,更让他的《神探阿布勒》和《上校布拉克斯顿》等系列作品充满了对西弗吉尼亚丘陵地带的怀旧之风。1930年7月23日,波斯特骑马时摔伤,病逝后被埋葬在哈里森县。
总体上,波斯特的犯罪和侦探故事遵循了“谜案—推理”的基本传统。和爱伦·坡笔下的奥古斯特·杜宾(C. Auguste Dupin)以及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一样,波斯特系列作品中的人物通常拒绝使用强硬的暴力,而更倾向于用公正的理性来洞察神秘,恢复社会秩序。尽管他的小说常常使用通俗剧的夸张语言,却能制造出恐怖和悬念,而且结局往往令人出乎意料。通过使用这些系列人物,波斯特试图在故事集中将小说的连续性和有机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在家庭杂志中尚属首次。事实上,他的大部分小说都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在小说《伦道夫·梅森的奇怪计划》(1896)的序言中,波斯特确立了自己小说的基本特征。在他看来,作家就像一个娱乐“魔术师”,其责任就是要将读者从老生常谈的单调乏味当中解脱出来。同时,作家的这一责任与爱伦·坡和柯南·道尔所建立起来的“谜案—推理”传统之间并不矛盾,因为谜是人类所能经历的一种普遍范式,也是人类大脑喜欢思考的问题,而且每一代新人对表面之下谜的意义都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与此同时,波斯特还试图寻求各种新颖性。面对新一代的美国读者,波斯特对“谜案—推理”传统进行了改编,他将启蒙故事、神秘情节和历史叙事综合进自己的小说中,通过发现更有独创性的方法来寻求新颖性,以便能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与侦探小说的传统相类似,梅森与他的助手帕克斯之间的关系很明显是一种理智、高级的侦探与心腹之间的关系。帕克斯成了梅森思想的有形中介,在案件的整个过程中负责将律师的建议传达给诉讼委托人。然而,帕克斯和杜宾的无名心腹以及福尔摩斯的朋友兼助手华生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他和梅森压根就不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同时,帕克斯也不像英国侦探小说女作家多萝西·赛耶斯(Dorothy L. Sayers,1893-1957)小说中的邦特(Bunter)那样,与他的主人之间关系熟络。后,他更不像雷克斯·斯托特(Rex Stout,1886-1975)笔下的阿奇·古德温(Archie Goodwin)那样肌肉发达,并且与侦探尼禄·伍尔夫(Nero Wolfe)成为后来“脑力—体力”分工的变体。
在此后十年间,波斯特创作了大量短篇侦探小说,并将其收录于《神探阿布勒》中。按照查理斯·A.诺顿(Charles A. Norton)的说法,《神探阿布勒》刚一出版就获得评论界的一致赞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这个系列作品将作家深深感受到的主题和人物与严格控制和有说服力的叙事技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便将每篇小说分开,它们同样具备内在的生命力。如果将这些小说合在一起,它们又达到了小说连续性的效果。这是波斯特在收录合集之初就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在任何其他作品中都没能够实现的愿望。
在这个系列作品中,波斯特成功地将主人公阿布勒塑造成一位侦探大师。阿布勒大叔是一个居住在弗吉尼亚边境的牧场主,经常在野外活动。他时值中年,是一个父亲般的守护者和明智的哲人。他相信个人的勇气,相信可以通过常识来推理揭秘。他坚持犹太教和基督教伦理,并且笃信美国司法体系的进步。因此,他经常直接参与解决农村犯罪和神秘事件,而他的案情分析则是基于坚实、优越的推理、《圣经》的伦理道德以及美国宪法的法律精神。
《神探阿布勒》中的一个故事“上帝的使者”或许算得上部历史推理类型作品。故事中的美国还处于南北战争之初,新生的美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警察制度,因此阿布勒大叔充分展示了他在推理断案方面的超凡能力,并依据法律有效地解决了他在西弗吉尼亚边远地区遇见的各种谜团。在自愿承担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阿布勒一直遵守着两个伟大的原则,即对《圣经》要有深刻的了解和爱,对人类的行为要有敏锐的观察。
在小说的叙事层面,波斯特认为,单一的叙述视角有利于将故事统一起来。因此,他在《神探阿布勒》中安排年轻人马丁作为所有事件的观察者和汇报者,而阿布勒大叔和他的心腹伦道夫则处于事件的中心。于是,马丁总是从阁楼上,从窗户内,从门廊里以及灌木篱墙后去偷听、偷窥阿布勒大叔的一言一行,而他要做的只是看、听、记,对理解不了的东西也不做解释。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叙事方式,波斯特在小说中无须讲述也能展示阿布勒的成功之处。不过,波斯特对叙事风格的管控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神探阿布勒》中的故事变得简单、直接,再也没有了波斯特早期过度夸张的语言风格。与此同时,故事的叙述也充满了活力,并得以从过去复杂的混乱中解脱出来。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家艾勒里·奎恩(Ellery Queen)后来称,这些故事“对未来侦探故事作家来说,都是个了不起的目标”,而霍华德·海克拉夫(Howard Haycraft)更是认为,阿布勒大叔是在爱伦·坡的奥古斯特·杜宾之后,对侦探名单“伟大的美国贡献”。
尽管波斯特的后期小说并未能与早期作品很好地保持一致性,尽管他的作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失误,但作为一个侦探小说作家,波斯特无疑是成功的。

兹姆道夫疑案
弗吉尼亚西部,茫茫群山,拓荒者并非是这里的居民。殖民战争(1689-1762)后,外国军队连同一支支探险队四散定居下来,算是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大多都是布拉道克将军和法国探险家拉萨尔的追随者,在墨西哥一个个王朝分崩离析后纷纷蜂拥至此。
我想兹姆道夫也许就是追随着探险家伊特彼德漂洋过海至此的,后来倒霉的伊特彼德返回墨西哥后就被倚墙击毙了。虽来自南方,兹姆道夫身上却没有南方人的特征。从外表来看,他明显出自欧洲某个偏远野蛮的民族:身材高大、方形黑胡、手掌宽厚、手指方平。
在丹尼尔·戴维森领地和华盛顿测绘边界处有一块楔形土地,这就是被兹姆道夫选中的安家落户之处。这块三角形的不毛之地人迹罕至,无人问津,一块凸岩耸立在河床之上,凸岩北面的一座山峰是附近山脉的峰。
兹姆道夫就盘踞在这凸岩之上。在马上讨生活的时候,他必定积累了万贯家财。来到这儿,他就雇用了老罗伯特·斯图尔特家的奴隶,在凸岩上修建了一座大石屋,从切萨皮克经由陆路辗转运来一堆家具什物。石屋建好后,屋后的山上凡是可以种点东西的地方,都让兹姆道夫栽上了桃树。黄澄澄的金子花盛放了,却也为魔鬼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兹姆道夫让人用木材建了一座酿酒室,桃园里的季果实全部被用来做他的地狱之酿了。闲汉与恶棍们纷纷提着石壶而至,暴力与混乱开始四处蔓延。
此地天高路远,弗吉尼亚政府鞭长莫及、无能为力;相比之下,山脉西部那些乡绅们的应对方法就快速有效多了,他们曾获得乔治国王御封领地对付野蛮人,后又调转矛头反对乔治国王本人。开始时他们也一直忍耐,忍耐无果之下,就开始离开领地,誓要像上帝降下天罚一般将这罪恶之酿逐出这片土地。
于是乎,有一日,我的叔叔阿布勒和乡绅伦道夫就骑马穿过山谷来和兹姆道夫解决这个问题了。这地狱之酿融合了伊甸园的异香和魔鬼的冲动于一体,绝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喝醉酒的黑奴们枪杀了老邓肯家的牛,并烧了他家的干草堆,整片土地都被困在扰攘动乱中。
骑马而来的虽只有他们两人,气势却相当于千军万马。伦道夫固然自高自大,言语浮夸,不过内里却是一个十足的绅士,向来不知畏惧为何物,阿布勒在这块土地上更是举足轻重。
时值初夏,阳光炽热。两人越过山谷沿着河道在栗树的荫蔽下前行。山路狭窄,两匹马只能依次通过,随着山势上升,山路开始远离河道,蜿蜒穿过桃林一直伸展到兹姆道夫石屋靠山的一侧。伦道夫和阿布勒下马卸鞍,让马儿自行吃草,要知道兹姆道夫的事儿不是用个把小时就能解决的。随后两人沿着一条陡峭的山路一路步行,来到了兹姆道夫的石屋前。
门前砾石铺就的庭院中有一人骑在一匹红马之上。这是一个面容憔悴的老人,头上没戴帽子,两手扶着鞍鞯,下巴缩进绸领带中,面现沉思之色,微风拂过,一头白色卷发在空中乱舞。老人身下的红马四蹄舒展,立于风中一动不动,宛如一座石雕。
四下静寂无声,通向房子的门是关着的。阳光下,昆虫在悄悄蠕动,在静静伫立的老人身上慢慢投下了一道影子,一大群黄色的蝴蝶像军队一样在盘旋飞舞。
阿布勒和伦道夫停下了脚步。他们认识这个可怜的家伙——他是附近山区的巡回牧师,总是四处传布《圣经·以赛亚书》的神责,他传道的口气就像是一个急切复仇的君王的代言人。在他口中,弗吉尼亚政府俨然也成了《圣经·列王记》中糟糕的神权政体。那匹红马儿热汗直流,老人风尘仆仆,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
“布朗森,”阿布勒招呼道,“兹姆道夫在哪儿?”
老人抬起头,目光越过鞍鞯俯视着阿布勒,说道:“他必是在楼上大解1。”
阿布勒走上前去敲门,很快,眼前出现了一张苍白、受惊的女人面孔。她身材瘦小纤弱,头发亮丽,面庞宽大,看上去很像是外国人,从很多微妙的细节都可看出她出身不凡。阿布勒再次问道:“兹姆道夫在哪儿?”
“啊,先生,”她的口音很怪,口齿不清地说道,“像往常一样,他午饭后就躺到南屋休息了,我刚刚去果园看了是否有成熟的果子。”说到这儿,她有些犹豫,声音越发低了,简直像是在耳语:“他一直没出来,我也叫不醒他。”
两人随她穿过大厅来到了门前。
“他睡觉时总会把门插上的。”说着,她用指尖轻轻叩门,无人应答。
伦道夫开始猛叩门把手,敞着他那大嗓门吼道:“兹姆道夫,快给我出来!”
他的声音在椽木间回荡,却仍是无人应答。于是,伦道夫就一膀子将门撞开了。
大家冲进门去。阳光透过南面的窗户洒满了房间,兹姆道夫躺在屋内一个小壁阶内的卧榻上,胸膛上猩红一片,地板上也有一滩鲜红的血泊。
女人站在那儿先是目瞪口呆,接着就嚷嚷起来:“我终于杀了他啦!”说完就像只受惊的兔子,一下子跑开了。
两人关好房门,来到了卧榻前。兹姆道夫是被枪杀的,背心处有一个不规则的大窟窿。他们开始寻找凶器,很快就找到了——靠墙的山茱萸木叉上正挂着一把鸟枪,刚刚开过火,击锤下的纸火帽被击发爆炸过。
屋内陈设很少:地板上铺着一张有些破烂的机织地毯,窗子的百叶开着,橡木桌上放置着一只又大又圆的玻璃水杯,水杯里灌满了酿酒室的新酿。酒色透明澄澈仿若甘泉,要不是酒味异常辛辣刺鼻,定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上帝所酿。阳光透过水杯射在对面的墙壁上,杀人凶器正挂在那儿。
“阿布勒,”伦道夫嚷道,“这是谋杀!是那女人从墙上拿起枪杀了睡着的兹姆道夫。”
阿布勒站在桌边,手摸着下巴,问道:“伦道夫,布朗森来这儿做什么?”
“他来这儿是出于与我们同样的义愤,这个老牧师一直在远近的山区布道声讨兹姆道夫。”
阿布勒还是摸着下巴。
“你觉得是那女人杀了兹姆道夫?那好吧,让我们先来问问布朗森怎么说。”
他们没有动榻上的尸体,关上门来到了院子里。
老牧师已经下了马,手里正提着一把斧子。他外套已经脱了,衬衫袖子高高挽起,正要去酿酒室劈碎那些酒桶。看到两人出来,老人停下了脚步。
阿布勒问他:“布朗森,是谁杀了兹姆道夫?”
“我杀的。”老牧师说完就向酿酒室走去。
伦道夫轻声诅咒道:“上帝啊,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凶手吧!”
阿布勒说:“谁又能肯定有多少人参与谋杀呢?”
“已经有两人承认了!”伦道夫大声说道,“会不会还有第三人?阿布勒,你有没有参与杀他?我呢?天哪,这不可能!”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