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HK$
83.6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HK$
75.9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HK$
74.8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HK$
47.1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HK$
63.8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HK$
63.8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HK$
197.3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收入十位作者的十六篇关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的论文。其中既有相对宏观的探讨,更有具体的个案研究;既有关于孙中山、米迪刚、卢作孚等20世纪前期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的思想的深入剖析,又有关于邹平、青岛、定县、北碚等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的深入考察。尽管其研究视角和主要内容各有不同,但均聚焦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这一主题,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领域的*进展,而且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關於作者: |
主编熊亚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史学月刊》《兰州学刊》《历史教学》《理论与现代化》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目錄:
|
建设告竣时革命成功日
论孙中山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其时代特征 王先明
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刍议
从革命到建设的思想演进 董丛林
以农立国思想的历史性转折
吕瑞庭与米迪刚立国论比较研究 熊亚平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历史定位
从乡村建设最早提出者问题谈起 熊亚平
陈独秀乡村改造与建设思想探论 杨东
民国前期的农民生活改造思潮(19171937) 魏本权
国家、社团与个人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嬗变
以平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谢健
多维张力下的融合与碰撞:从新都实验解读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谢健
资源、路径与成效:华北乡村建设的定县、邹平、青岛模式比较 柳敏
民国建设团体与中国建设之路的探索 杜慧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项目(19351944) 徐勇
抗战胜利后的农建探索以中国建设协会为中心的考察 杜慧
近代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例 任金帅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探索
以民国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中心 王先明 王雪
地方利益博弈与国民政府的基层治理困境
战时三峡实验区改县事件研究 谢健
国家政策与社团实践: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农地减租问题考察 谢健
|
內容試閱:
|
序言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乡村凋敝和乡村危机的日渐加深,各种救治乡村、复兴乡村或建设乡村的理论思想相继出现,并在相互促进中形成了乡村建设的社会运动。乡村建设的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或实验)历久不息,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丰硕。近年来,有许多研究从不同层面对乡村建设做了初步评介,但多从社会教育、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向选择角度展开,全面深入分析乡村建设整体历史进程的成果不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是相关资料虽然丰富却极为分散,难以为系统完整的研究提供史料支撑。
学界已经认识到,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历史的内涵及其特质,掩隐在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史以及代表人物的传记中,嵌入中共早期的农村调查文献、历史文件及历代领袖人物的著作中,蕴含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经验中。因此,将这些极富特色的资料文献分类编年整理,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具有较高的学术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我们努力开展的国家重大招标课题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资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011949)(共15册)的内容。
在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集研究团队之力,更汇聚全国学术界之力,在专题性研讨和共识性话语建构中,产生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由此形成了这一课题进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丛书(计划出版3~5本)。
丛书第1本《走向建设:社会思潮、生活改造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出版,既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的宗旨和进向,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鞭策。期望丛书的问世能获得读者的关注和批评,以推进我们的学术研究,使之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