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溺爱之罪
》
售價:HK$
54.9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HK$
65.8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HK$
118.8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HK$
65.8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我国著名课程论、教学论专家施良方先生的代表作,在我国课程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勾勒了课程发展的主要潮流和支脉,解析了课程发展背后的动因,其课程理论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书中重点论述了四个问题:(1)课程的三大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对课程理论发展的影响;(2)课程编制的要素、过程与原理:(3)几种重要的课程编制理论;(4)课程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
關於作者: |
施良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实验研究分会理事,是我国著名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专家。
|
目錄:
|
绪 论——课程与课程理论
课程的定义
第二节 课程理论概述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安排
编 课程的基础
章 课程与心理学
节 心理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当代心理学流派与学校课程
第三节 心理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第二章 课程与社会学
节 社会观与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流派对学校课程的透析
第三节 社会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与启示
第三章 课程与哲学
节 哲学与课程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课程观
第三节 对课程之哲学基础地位的认识
第二编 课程编制的原理
第四章 课程目标
节 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依据
第四节 确定课程目标的一种模式
第五章 课程内容
节 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第二节 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
第三节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第四节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第六章 课程实施
节 课程实施的定义与取向
第二节 课程实施——变革
第三节 课程实施——教学
第四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七章 课程评价
节 课程评价的取向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三编 课程探究的形式
第八章 过程模式
节 对目标模式的反思
第二节 过程模式的原理
第三节 过程模式的例证
第四节 总结与评论
第九章 实践模式
节 实践与理论的区分
第二节 对传统的理论探究的批判
第三节 课程问题的解决:集体审议
第四节 对实践模式的批评与反思
第十章 批判模式
节 批判模式概述
第二节 批判模式的一般原理
第三节 课程批判探究的过程
第四节 批判模式之批判
第四编 课程理论与研究
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理论的历史与现状课程理论的构建方式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第十二章 课程的基本问题
节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第二节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第三节 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第四节 课程与价值
第五节 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第六节 文理分科
第七节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第十三章 课程的未来
节 未来的挑战
第二节 未来与课程研究
第三节 未来课程面临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