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穆旦年谱》编撰者历时二十余年心血之作,基于《穆旦评传》精心修订,文献翔实可靠,完整讲述了一位中国诗人与翻译家并不平顺的一生。)
》
售價:HK$
140.8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中国史
》
售價:HK$
74.8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
內容簡介: |
研究选取关东大地震(1923年)、东南海地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5年)、新泻地震(1964年)、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以及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等20世纪以来日本灾害史上6次重大地震灾害中的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分析各种形式的媒介在历次地震中的功能发挥,最终梳理出日本灾害事件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媒介功能发展变化的轨迹,并总结出可供我国媒体实践参考的借鉴经验。
|
關於作者: |
高昊,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曾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研究项目资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新闻专业从事日本灾害传播领域的研究;曾在江苏广电系统供职10余年。现主要从事灾害传播、日本新闻传媒、广播影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001
第一节研究缘起001
第二节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003
第三节研究内容004
第四节研究方法006
第五节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007
第二章社会学视野下的灾害与媒介研究010
第一节三种视角下的灾害概念010
第二节灾害社会信息理论:研究灾害媒介信息传播的路径014
第三节灾害情境下基于媒介功能论的理论分析框架025
第四节日本主要地震事件中媒介传播的相关研究033
第三章印刷媒介时代:关东大地震中的媒介功能研究044
第一节关东大地震概况及本章研究思路044
第二节关东大地震与印刷媒介的发展045
第三节号外:震后非常时期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048
第四节逐步恢复中的报纸报道分析:以《东京日日新闻》为例054
第五节朝鲜人虐杀事件的报道分析059
总结关东大地震中媒介功能之考察062
第四章电子媒介时代(1):东南海地震、三河地震中的媒介功能研究068
第一节被隐藏的地震东南海地震、三河地震068
第二节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媒介发展的主要特征069
第三节东南海地震及三河地震中媒介传播的研究思路及方法084
第四节东南海地震、三河地震中的报纸报道分析086
第五节广播媒体有关地震的报道情况096
总结东南海地震和三河地震中媒介功能之考察098
第五章电子媒介时代(2):新潟地震中的媒介功能研究104
第一节新潟地震概要104
第二节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媒介发展的主要特征105
第三节新潟地震中大众媒介功能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08
第四节新潟地震中的报纸报道分析111
第五节新潟地震中的广播电视报道分析121
总结新潟地震中的媒介功能之考察132
第六章多媒体时代:阪神大地震的媒介功能研究141
第一节阪神大地震概要及本章研究思路141
第二节阪神大地震发生时的媒介环境特征142
第三节阪神大地震中的报纸报道分析148
第四节阪神大地震中的广播电视媒介分析155
第五节新媒介形式在阪神大地震中崭露头角164
总结多媒体环境下灾害中媒介功能的考察171
第七章媒介融合时代:东日本大地震中的媒介功能研究178
第一节东日本大地震概要及本章研究思路178
第二节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的媒介环境特征180
第三节东日本大地震中的报纸报道分析186
第四节东日本大地震中的广播电视报道分析197
第五节东日本大地震中的新媒介与媒介融合210
总结东日本大地震中的媒介功能之考察222
第八章日本灾害事件中媒介功能的变迁及媒介传播实践的启示233
第一节日本灾害事件中媒介功能变迁的考察233
第二节日本灾害事件中媒介信息传播实践的启示251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