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HK$
97.9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HK$
63.8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本书有效建立系统的输变电工程环水保典型设计技术体系,有利于保存和推广已有的环保典型设计重大研究成果,并为后续环保典型设计研究的重点方向提供指导,对保障和促进电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丛书的《变电站噪声治理设计》分册,共6章,主要包括噪声防治技术及其特点,超标噪声源分析及测试,变电站减振降噪措施典型设计、隔声降噪措施典型设计、吸声及消声降噪措施典型设计,变电站噪声控制典型案例设计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蔡勇,高级工程师,于200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湖北省电力公司下属电科院、本部调控中心、运检部、科信部工作,现主持公司科信部智能处(含环保)工作。近年来在智能电网、电网环保专业方面取得诸多业绩,其中组织完成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实施的《以规划环评体系为保障的电网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研究课题获省公司管理创新一等奖、湖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组织制定公司《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实施细则》等多项企业制度;参与制定国网公司企业标准6项,发表论文10余篇,组织编写出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工程应用》、《智能变电站调试与运维》、《智能变电站知识题集》等3本专著。
|
目錄:
|
前言
1 变电站噪声防治技术及其特点
1.1 隔振技术
1.2 隔声技术
1.3 吸声技术
1.4 消声技术
1.5 其他新技术及新材料
2 超标噪声源分析及测试
2.1 超标声源判别与分析
2.2 各类声源测量方法及内容
2.3 噪声超标案例分析
3 变电站减振降噪措施典型设计
3.1 变电站噪声源
3.2 振源控制
3.3 隔振控制设计
4 变电站隔声降噪措施典型设计
4.1 隔声总体设计
4.2 声屏障
4.3 隔声门、窗
4.4 隔声罩
4.5 隔声间
5 变电站吸声及消声降噪措施典型设计
5.1 多孔吸声材料
5.2 共振吸声结构
5.3 模块化吸声材料
5.4 吸声材料及结构的选择设计
5.5 消声降噪措施典型设计
6 典型设计案例
6.1 全户内变电站噪声控制设计典型案例
6.2 半户内变电站噪声控制设计典型案例
6.3 户外变电站噪声控制设计典型案例
6.4 配电站噪声控制设计典型案例
6.5 特高压变电站噪声控制设计典型案例
附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个革命和国际合作的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服务体系,推进落实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综合能源服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国家能源转型和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能源转型的提速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生产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综合能源服务成为有效缩短能源产业链、提高能效、降低用能和运营成本的新业态,推进了能源供给侧改革,带动和提升了能源相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背景下,通过不同类型能源的互补耦合,达到能源流、信息流的跨界交换,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多种能源供应和相关用能增值服务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是我国能源企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能源服务是未来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建设形成以电为中心,各种一、二次能源的生产、传输、存储、使用及其信息通信、控制保护装置连接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 二是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包含用能的规划、 设计、建设,用户侧能源系统的托管、维护、能源审计、节能减排等能源领域的服务工作。本书由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结合欧、美、日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和综合能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核心问题,尤其是对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增量配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综合能源服务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的构成、耦合机理、优化运行、评价评估方法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综合能源服务技术的结合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国内外典型综合能源服务案例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持,多位行业内专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能源服务厂家和项目单位为资料的收集和准备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