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HK$
76.8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HK$
63.8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HK$
140.8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HK$
107.8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HK$
63.8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HK$
85.8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HK$
126.5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参照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内容涵盖了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经典力学和电磁学。经典力学包括运动学基础、牛顿运动定律、力的时空积累效应、刚体的定轴转动以及流体力学简介;电磁学包括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规律、静电场中的导体及电介质、稳恒电流、稳恒磁场、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本书注重基础,注重物理概念的引入和基本原理的分析及应用。每章均配有典型例题、习题和思考题,每章后面均附有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除基本内容以外,本书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一些人物介绍、演示实验、习题讲解、物理学史等内容通过二维码链接方式呈现。
本书既可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或其他自学者的参考书。
|
目錄:
|
前言
第1篇经 典 力 学
第1章运动学基础1
1.1质点参考系1
1.2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2
1.3直线运动6
1.4抛体运动9
1.5圆周运动9
1.6不同参考系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换关系13
本章思维导图15
思考题16
习题16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8
2.1牛顿运动三定律18
2.2自然界中的力20
2.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3
2.4非惯性系中的力学问题27
本章思维导图29
思考题29
习题30
第3章力的时空积累效应32
3.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2
3.2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37
3.3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42
3.4守恒定律与对称性48
本章思维导图49
思考题49
习题50
第4章刚体的定轴转动52
4.1刚体运动的描述52
4.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53
4.3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58
4.4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和能59
4.5进动简介*61
本章思维导图62
思考题62
习题63
第5章流体力学简介65
5.1流体静力学65
5.2理想流体的流动66
5.3黏性流体的流动69
本章思维导图71
思考题71
习题72
第2篇电磁学
第6章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规律73
6.1库仑定律与静电力的叠加原理73
6.2电场和电场强度76
6.3电通量高斯定理81
6.4利用高斯定理求静电场的分布85
6.5电场强度环路定理87
6.6电势和电势叠加原理88
6.7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91
6.8电荷在外电场中的静电势能92
6.9电荷系的静电能静电场的能量93
本章思维导图96
思考题96
习题97
第7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及电介质99
7.1导体的静电平衡99
7.2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与计算102
7.3静电屏蔽104
7.4电介质的极化106
7.5电位移矢量的高斯定理109
7.6电容器 112
7.7电容器的能量115
本章思维导图117
思考题117
习题117
第8章稳恒电流120
8.1电流和电流密度120
8.2稳恒电流与稳恒电场121
8.3电阻欧姆定律122
8.4电动势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123
8.5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126
本章思维导图127
思考题127
习题128
第9章稳恒磁场129
9.1磁场和磁感应强度129
9.2毕奥-萨伐尔定律130
9.3磁场线磁场的高斯定理132
9.4安培环路定理133
9.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37
9.6霍尔效应139
9.7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140
9.8平行载流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143
9.9 磁介质简介144
本章思维导图147
思考题147
习题148
第10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51
10.1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151
10.2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53
10.3自感和互感156
10.4磁场的能量158
10.5位移电流 160
10.6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简介161
本章思维导图163
思考题163
习题165
附录167
附录A物理常量167
附录B常用公式167
习题答案171
参考文献178
|
內容試閱:
|
格物致理,自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逐步揭开自然界神秘的面纱,感知物质世界的神奇与美妙。从远古到中世纪时期的物理学萌芽,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经典物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无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和基本相互作用的科学,其基本理论已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方方面面,成为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之基。缘于此,以物理学基础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一直是理工类本科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其所涉及的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不仅是学生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
本套教材是编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涵盖了所有A类核心内容和大部分B类扩展内容,并按照物理学的知识体系,以演绎推理的方式给出相应的定理或定律。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明确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每章后面均附有“本章思维导图”。与传统的小结相比,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知识点间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本套教材采用了纸质化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相结合的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将一些人物介绍、演示实验、习题讲解、物理学史等内容通过二维码链接的方式加以呈现,凸显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的特点。
本套教材适当融入了中国古代先贤的物理思想,以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通过挖掘物理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辩论唯物主义世界观,借助物理学家的事迹,传承科学精神,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本套教材分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内容包括经典力学和电磁学。其中第1~4章由郝会颖编写,第5章由郝会颖、赵长春共同编写,第6、7章由邢杰编写,第8章由邢杰、田恩科共同编写,第9章由李庚伟编写,第10章由李庚伟、张自力、高禄共同编写。下册内容包括热学、振动与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其中,第11章由赵长春编写,第12章由赵长春、郝会颖共同编写,第13、14章由张自力编写,第15章由田恩科、邢杰共同编写,第16章由田恩科编写,第17章由高禄编写,第18章由高禄、李庚伟共同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教材和其他相关资料,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因编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