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裸脊锁线版,德语直译新译本,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
》
售價:HK$
61.6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HK$
97.9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1.权威性:《陶渊明影像》是《袁行霈文集》的第五卷,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与袁先生一起对书稿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版本。
2.制作精美:吸收林庚先生对袁先生作品青山历历,峰峦自见之评语,采用淡青色护封与布面精装,全彩四色印刷。从版式设计、内文用纸到封面设计与制作,都是匠心之作,还原绘画高清像素,希望给读者带来舒服的阅读体验。
3.读者福利:我们精心制作了少量毛边本和钤印本,先到先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內容簡介: |
陶渊明以及他的诗文、事迹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及其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从美术史的角度,则可以看出同一个陶渊明,在不同朝代、不同画家的笔下表现的重点和手法有何变化,进而可以探寻这类绘画题材和画法之继承与创新的一些线索。
|
關於作者: |
袁行霈,1936年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字春澍,号法自然斋、愈庐。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雅讲席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个人),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特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人民教师。
|
目錄:
|
弁 言 1
宋前关于陶渊明的绘画 3
宋人笔下的陶渊明 8
元人所绘陶渊明 34
明人笔下陶渊明的变化 49
明末清初遗民笔下的陶渊明 68
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作品 89
结 论 128
参考书目 136
后 记 141
在线试读后记
历代关于陶渊明的绘画不胜枚举,本书无意对这些绘画一一著录,只是将它们作为资料,以陶渊明为中心做一番文学史与绘画史的交叉研究。
笔者曾有《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问世,此书
前后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完成。在这过程中我顺便搜集了一些有关陶
渊明的绘画,近年来怀着极浓厚的兴趣加以整理研究,写成《古代绘
画中的陶渊明》一文,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发表,还承《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先生破例安排插页,配以图片。笔者在此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终于撰为这部《陶渊明影像 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
本书所涉及各图,有的为笔者本人所亲见,有的见于各种图集
和图录,主要有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
出版社1982年至1988年陆续出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
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1996年至2001年陆续出版)、中国古
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社2000年至2001年陆续出版)、北京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绘画编1(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印
行《渊明逸致特展图录》(1988年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行《文
学名著与美术特展图录》(2001年出版)、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文库内
唐宋元明名画展览会编纂之《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大塚巧艺社昭和
四年即公元1929年出版)、日本尾山原田种宜编《支那名画宝鉴》
(大塚巧艺社珂罗版精印,昭和十一年即公元1936年出版)、日本天
理图书馆编《秘籍图录》(1972年出版)、日本东京博物馆编《美国后记
历代关于陶渊明的绘画不胜枚举,本书无意对这些绘画一一著录,只是将它们作为资料,以陶渊明为中心做一番文学史与绘画史的交叉研究。
笔者曾有《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问世,此书
前后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完成。在这过程中我顺便搜集了一些有关陶
渊明的绘画,近年来怀着极浓厚的兴趣加以整理研究,写成《古代绘
画中的陶渊明》一文,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发表,还承《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先生破例安排插页,配以图片。笔者在此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终于撰为这部《陶渊明影像 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
本书所涉及各图,有的为笔者本人所亲见,有的见于各种图集
和图录,主要有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
出版社1982年至1988年陆续出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
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1996年至2001年陆续出版)、中国古
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社2000年至2001年陆续出版)、北京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绘画编1(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印
行《渊明逸致特展图录》(1988年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行《文
学名著与美术特展图录》(2001年出版)、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文库内
唐宋元明名画展览会编纂之《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大塚巧艺社昭和
四年即公元1929年出版)、日本尾山原田种宜编《支那名画宝鉴》
(大塚巧艺社珂罗版精印,昭和十一年即公元1936年出版)、日本天
理图书馆编《秘籍图录》(1972年出版)、日本东京博物馆编《美国
二大美术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 Nelson Gallery Atkins
Museum)所藏中国的绘画特别展图录》(1982年出版)、户田祯佑与
小川裕充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出
版)。其中文字说明,多所参考,凡有引用均注明原作者姓名。古代
关于陶渊明的绘画,仅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编《渊明逸致特展图
录》者即达三十余幅,但其中有些并非真迹,如宋人《柳荫高士图》、
宋李相《东篱秋色图》等,时代及绘者疑问很多,难以详考。为慎重
起见,本书暂不论及。
又承翁万戈先生提供陈洪绶博古叶子复印件,承傅熹年院士提供
美国弗利尔、波士顿、大都会、克利夫兰各馆所藏的一些图画的照片
复印件,并给予指点,深表感谢。多谢文物出版社慷慨地提供了部分
图片的光盘,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承台湾元智大学罗凤珠女史帮助联
系,无偿得到台北鸿禧美术馆所藏文徵明《桃源别境图》的光盘,光
盘中的照片十分清晰地反映了此图的全貌及各个细部,为我写作此书
提供了帮助。承中岛敏夫教授、佐藤保教授、佐竹保子教授、泉武夫
教授代为查找日本的资料;承徐鼎一先生、白谦慎教授先后审阅,白
谦慎教授还代中华书局购买美国弗利尔、波士顿、大都会、纳尔逊等
各家美术博物馆所藏图片的光盘,并承以上各家博物馆授权在本书中使用;又获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湾石头书屋慨然允诺使用其藏品的照
片,均不胜感谢。文中关于张风的部分曾向启功先生请教;关于张风
和陈洪绶的部分内容,曾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在《人民政协报》文史
余谈栏目发表,以征求意见,后经《荣宝斋》杂志转载(2004年第6期、2005年第2期),特此声明。全书写成后,承潘建国教授帮助核对引文,纠正错误,一并致谢。我还要特别感谢孙机先生和薛永年先生,他们认真地审阅了本书的校样,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中华书局俞国林先生帮助我查找图片,他还和丰雷先生一起为本书的版式做了精心的安排,我也要表示衷心的感谢!此书承山东人民出版社收入我个人文集,并经出版社诸胜流认真校改,核对引文出
处,感谢不尽!
我撰写本书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遂能体会到那种水到渠成的乐
趣。在此过程中,我深感交叉研究之必要,也深感交叉研究的艰难。书中必有谬误之处,敬祈读者批评指教。
袁行霈
2006年6月24日定稿
2007年1月20日增补
2008年7月31日校毕
2009年3月5日重校
2009年6月28日校定
2019年2月重订
|
|